“好好个孩子,让你们夫妻俩给毁了....”
“好好个孩子,让你们夫妻俩给毁了....”,看到这句话,大家心里会不会想:这孩子怎么了?这夫妻俩对孩子做了什么事?这孩子到底被父母毁成什么样了?
对一个7岁的孩子诊断出这么具有杀伤力结论的导火索是这样:我临时在父母家住几天,一天早上孩子醒来说:我不起床,我不想上学去了!我在忙碌的进行着上班前和孩子上学前的各种准备时,听到这句话,立刻停下手中的活,走到孩子床前耐心的询问:你为什么不想上学?昨天在学校发生什么让你难受的事了吗?还是你昨晚没睡好?.....
此时我的父亲和母亲,如同天塌下来一般,开始气愤地对我儿子说:学生怎么能不上学呢?不上学你要饭呀还是放羊呀?话锋一转又对我说:还不赶紧让他起床?问那么多没用的干什么?你看他们班谁谁谁多听话,每天早早就起来去学校了!他一说点啥,就开始说那些没用的?有什么用?都怪你们两口子,就知道“惯”!挺聪明个孩子,眼看着一天天就被你们给毁了。
我父母眼中的“惯”包括我的以下日常:孩子想买喜欢的玩具,我允许他在自己资金预算的范围内做主买与不买,大多数情况下他买了。在我父母看来,这是对孩子物欲的无节制。
孩子遇到挫折或困难有了畏难情绪,不愿意尝试,我允许他那一刻可以不去再尝试,也允许他那一刻表现出伤心、退缩,鼓励他等自己有了战胜的信心再试。在我父母看来,这是对孩子没有耐心的纵容;孩子想放学后看会电视或玩一会IPAD再写作业,我允许他自由安排晚上写作业时间,在我父母看来,这是对学业态度的不重视。
“爱之深,责之切”,我父母坚定地秉持着只有用批评、控制表达的爱,才不是溺爱,才能培养出有出息的孩子。
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认为:原生家庭给我们的自我认知和他人认知打上了底色,我们常常会陷入到两类关系模式中:一种是强迫性重复,即我从父母那里学来的相处模式要应用到我和孩子的身上;另一种是反向补偿,即我不喜欢爸妈对我的教育方式,我坚决不在孩子身上用。
初为人母那几年,作为当年的那个孩子和现在这个孩子的妈,我一次次听到父母用他们预卜先知般的自信对我养育方式的质疑和否定,起初我的内心会有多个声音在互掐:
一个声音开始自我否定,我现在混的也不错,爸妈这么严厉的管理还是很有效果的,成长只有一次机会,我万一放松的给孩子那么多自由,自己没有能力把握好边界,把孩子耽误了怎么办?父母的严厉虽然让我内心有种种负面情绪积压,现在不也过的衣食无忧吗?而且用我爸妈的方法多省事,只需要严厉、发脾气把孩子吓住就行。至于内心的创伤,谁还没点儿时受过的心灵创伤啊,孩子大了让他自己疗愈解决不就行了。
一个声音开始自我怀疑,当年爸妈那么对我,让我感受到了那么多的委屈、愤怒和身不由己,自己成长路上走过的太多坑都是在寻求当年内心渴望的理解、爱和关心。
人生本来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做更多有创造意义的事,而我全用在了内耗上。我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经历那样的严厉和严厉下感受到的冷漠,把生命的精力都放在害怕失去、害怕批评、害怕.....忘记了自己自带光芒万丈。我似乎走上了反向补偿的另一个极端!这会不会真把孩子毁了?接下来的就是对孩子未来不会好的无限焦虑.......
刚当妈妈那几年,我和父母两代人不同育儿观上的冲突就经常上演。我内心好像一直上演着无数场父母逼迫我进行强迫性重复教育和我自主选择的反向补偿教育之间的内心战。这类内心战会让我陷入到愤怒、迷茫、自责、无助的混杂情绪中循环反复,不得要领。
在我想努力当一个好妈妈使命感的召唤下,我开始走上自我成长的道路,希望成年后的自己能够通过读书学习补上原生家庭中缺下的那些课,也希望通过读书学习能够给我的孩子提供一个充满了爱和能量补给源的原生家庭。我特别喜欢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老师的那句话:“关系大于教育,关系先于教育”。
在这个目标下,我选择更多有效、智慧的方式引导孩子的独立、自主、自尊、自爱。一想到被爱、被尊重的感觉,让我生出更多坚持探索更多与孩子有效沟通方法的动力和坚持自己观点的力量。在育儿实践中,我发现没有完美的家庭,也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我们只是在好与更好之间去选择。
阿德勒虽然总结出强迫性重复和反向补偿两种模式,但如果我们的思想不固步自封,我们可以灵活地运用非肢体语言、爱的调节、清晰的边界等多种组合拳找到适合我们自己更好的育儿之路。
记忆拉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场景中,如今儿子已7岁,我也在育儿的路上摸爬滚打了7年,我的爸妈还是一如既往的“爱之深、责之切”,但我由此产生的内心戏却逐步的减少了上演的场次。也生出了很多面对这些矛盾、冲突的智慧。
如何处理我们与父辈之间在育儿上的矛盾?
1、看清父母“责之切”背后的那份“爱之深”
父母对子女都有爱,只是他们受自己成长社会环境以及他们家庭背景的限制,有自己的认知局限,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功、幸福,这份初心没有错;我们要代际传承的也是这份爱的希望。
我爸妈的那句“好好个孩子,让你们夫妻俩给毁了”,虽然是一句评判的话,但他们的初衷是担心孩子没养成好习惯、担心孩子会不爱学习、担心孩子没出息。
在《魔法岁月》一书中作者曾指出:孩子的不良行为常常是一种吸引大人注意力的方式,应该去了解他们更深层的需求,而不是滥用“坏孩子”的标签。
当我明白不良行为背后有着更深的内心需求时,我更能平静的看待孩子的不良行为,同时也关联理解了我父母的这份绝对化评判,这种评判又何尝不是一种不良行为呢!
他们在自己的认知局限下,用“责之切”的行为表达了他们对下一代以及下下一代的爱。即使这份爱的逻辑和行为表现在我们看来这么不合理、不科学,但那就是他们的表达方式。当我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了我和父母的目标是一致的,我就不会再去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2、保持合理的边界
俄罗斯著名作家邦达列夫说: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看似是在家常不过的两代人之间育儿的矛盾,也源于我们和父母之间的边界感不足。
我的父母认为我是他们这么培养出来的,看到我的下一代没有按照他们预期的成长,他们觉得必须站出来干涉我的教育方式,美其名曰:为我好,为我的孩子好,实则越过了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损失了成年人之间的尊重与信任。
给我父母有这样机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去我的父母家里暂住了几日。当我父母自身对自己孩子的心理边界不清晰的情况下,我去他们家暂住又叠加上物理边界的重合,“矛盾之花”有了肥沃的土壤就这么顺其自然的盛开了。当我们理解了问题的这一个侧面,也就找到了解决它的钥匙。
3、情绪出的来,道理才能进的去
在学习《婴儿研究和神经科学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一书中,景芳老师总结到:我们自己的童年经历影响着我们现在的很多情绪,尤其在育儿中的冲突事件就是一根又一根的引线,把那些已经尘封起来的儿时经历炸了出来,瞬间引发强烈的情绪。
当我听到我父母对我儿子行为表现的不满时,那一瞬间更多的是勾起了童年他们对我说相同或者类似话的身体情绪记忆。觉察到我生起的这份委屈,我以为是替我儿子委屈,但可能更多的是为童年的我自己。那一刻也许正是治愈的最佳时刻。
情绪出的来,道理才能进的去。我们常常用这句话来引导父母教育孩子,其实它也适用于我们自我疗愈。当理解了自己那份委屈,就不会陷入到和父母为对抗而对抗的情绪中,才能更理智的去想:父母为什么这么评论?我是否真的存在潜意识反向补偿的倾向?在这一个个自问自答中,理清自己行为背后是科学合理以孩子的独立发展为中心的温柔而坚定的爱?还是以孩子的喜好为中心的溺爱?找到答案也就离我和父母共同为孩子更好的成长目标更近了。
以上三点是对当年那个小孩,在面对抚养自己的父母,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坚定自己教养方式的梳理,这份坚持的底气来自于一年多来不焦虑父母俱乐部课程包括发展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精神分析等方面的经典书籍内容的加持。
下面我想梳理一点,当我们接纳了自己父母的如其实是,如何更好的避免老一辈习惯性贴负面标签行为对自己孩子的负面影响。
1、做情绪的命名家,识别各种情绪,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伤害常常来自于最亲近的人。对于一个7岁的孩子,姥姥姥爷也是自己的至亲之人,当听到他们说自己被毁了,孩子不把这些话当回事是不可能的。
在我们所学的《理解孩子的语言:孩子的笑、哭泣和害怕》这本书里,作者指出:“孩子不懂得对事情进行全盘的综合思考,也不知道要将事情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他不会深思熟虑,一旦有了情绪反应,就会立即受情绪地控制而无法逃脱。
这时候,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共情孩子去面对自己听到姥姥姥爷评价的情绪,或委屈或愤怒。可以问问孩子此刻的心理和身体的感受是什么?然后给当事人的情绪命名或者给不同的情绪标记颜色。通过引导孩子对情绪的标识化,让孩子跳出情绪本身来看此刻不同当事人的情绪,更好的理解情绪。
乐观主义者从每一个灾难中看到机遇,而悲观主义都从每一个机遇中看到灾难。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希望孩子能够在生活的点滴矛盾中养成良好的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和心理韧性,带着这样的能力去迎接未来生活的更多压力和挑战。
2、沟通中纠偏认知,辨别事实和观点,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
事实是客观的,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它有真假之分。观点是主观的,是表达了个人的价值观和偏好,它没有真假之分。
当孩子的情绪回归平静后,我们要不失时机的,带孩子复盘去看看,在姥姥姥爷评价自己被毁了这件事情上,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事实是你可能因为累、没睡醒或者有不愉快的事情导致自己那一刻不想上学。观点是姥姥姥爷觉得你不想上学就不是好学生,就会学习不好,就会考不上好大学,没考上好大学,人生就毁了。
通过这样的逻辑梳理,让孩子理解一句针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到底是怎么生成的。很明显这样负面的评价是他人的推理,而不是自己真实的情况。
当孩子辨析清楚了事实,他就不会误将观点当事实留在自己的内心,成为内心的噪音,从而影响他的自我认知。
这是我的原生家庭,无法逃避的起点,但大家也看到了我想给我的孩子营造的原生家庭,我努力想给他的起点。
景芳老师在父母俱乐部的第二年的课程里说:父母作为孩子最初自我的一面镜子,父母反馈给孩子怎样的感受,父母能否及时回应孩子的合理需求,就影响着孩子的自我认知。父母眼中的孩子,就是孩子眼中最初的自己。
为人父母,我们一边要带着自身的童年阴影生活,一边要肩负起我们挚爱的另一个生命的健康成长,如何去治愈自己童年的阴影,给孩子尽可能多的提供更多的有爱、有力量的家庭环境支持,我们会在第二年的课程中做更多深入的学习和讨论。
期待想要自我理解、成为更好的自己、更好父母的你行动起来,加入我们共同去探寻你何以成为更好的你、你何以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 | 开心队长
童行书院父母俱乐部小队长
通识教育理念倡导者,育儿路上坚持与娃一起终身学习践行者。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