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XBB了解不多,但不是毫无准备 | 谷雨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很多人已经感染过一次新冠,或者从感染中彻底康复了。一种新的焦虑蔓延开来:具备更强免疫逃逸能力的毒株正向我们袭来,战斗似乎无穷无尽,令人疲惫。
前几天,一则关于蒙脱石散的消息冲上热搜,声称美国正在流行的新毒株XBB.1.5专攻心脑血管和胃肠道,患者会不受控制地腹泻,家庭应该提前准备好像蒙脱石散和诺氟沙星这样的止泻药。消息传开后,不仅蒙脱石散卖到脱销,连纸尿裤的销量都被带动了。
从2022年11月初开始,XBB1.5在纽约逐渐占据主流 ©Twitter@JPWeiland
与其他变体相比,XBB更善于绕过免疫防御,而且进化出了更高的传播性,这两个特性结合在一起引发了科学家的普遍担忧。美国心脏病学家埃里克·托波尔(Eric Topol)在社交媒体写到,“自奥密克戎BA.1以来,我们已经有一年没有见到如此强势的毒株了,疾控中心和媒体必须要尽快关注XBB”。
随着人员和物资流动的进一步放开,XBB也传播到了国内。中国疾控中心1月4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我国这波疫情中流行的主要毒株是BA.5.2和BF.7,但目前已经有部分地区检测到了XBB变异序列。
XBB,感染数据的王
从感染数据来看,XBB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的多个地区展现出了传播优势。
早在去年10月份,世界卫生组织的新冠病毒进化技术咨询小组就留意到了XBB在新加坡和印度的流行趋势,并警示公众“早期数据证明,XBB的再感染风险更高(主要限于初次感染的是奥密克戎之前的毒株的感染者)”。在当时,XBB的全球流行率仅为1.3%,但已经在35个国家被检测到。
新加坡首先出现了一波XBB大流行。据新加坡卫生部公示的数据,11月份的检出病例中,有77%的人感染的是XBB。
在美国,XBB更新了版本,进化成了XBB.1.5。美国疾控中心2022年12月30日公布的新冠毒株检测数据显示,XBB.1.5已经成为了美国最主要的毒株,占一周内新检出新冠感染病例的40.5%,在美国东北部,这一数据更是达到了75%。
在XBB的领衔之下,美国正在迎来新一波新冠感染。美国最大的连锁药店沃尔格林(Walgreens)的新冠检测数据显示,近40%的测试样本再度呈现阳性(再感染),但没法判断其中具体有多少感染是由XBB.1.5引起的。
新加坡新冠感染人数统计图,最右端的感染波峰主要是由XBB引起的 ©新加坡卫生部
我国现在也已经发现了XBB变异系列,但XBB尚未在国内形成优势传播。2022年10月至12月仅报告发现16例XBB病例,主要集中在10月至11月,12月仅1例。
XBB名字的来源是什么?
尽管名字听起来陌生,但XBB也是一种奥密克戎毒株。
奥密克戎变异能力强,分支众多,但这些分支的整体表型和基本特征都保持了一致,都具有免疫逃逸能力强和潜伏期短的特点,只是在传播能力和毒力方面略有差别。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目前已有的信息,将XBB归为奥密克戎谱系中的一员。
其实,从XBB的名字,就能追溯它的来源和本质。
从被发现开始,新冠病毒一直在产生突变。从最初的阿尔法变异株,到后来的德尔塔、奥密克戎,世界卫生组织一直在给新出现的毒株起名字,为了方便称呼和防止污名化,这些毒株统一用希腊字母命名,当前流行的奥密克戎(Omicron)就是希腊字母表中第十五个字母。
但是新冠病毒有数以万计的基因体,这种数量是前所未见的,这些基因体变异太多、速度太快,希腊字母很快就不够用了。2020年7月,一篇发表在《自然》上的论文提出了pango命名法,这种命名法会在希腊字母后面再带上一串字母和数字,代表这种毒株和原始毒株的关系。这个顺序先从A到Z,之后是AA到AZ、BA到BZ,后面的数字则代表其谱系,数字越多,谱系越远,当其谱系足够远时,就会被给予一个新的首字母开头。
新Pango命名法的标志,是一条分成了无数“家谱”的穿山甲 ©https://cov-lineages.org/index.html
XBB中的X代表着重组。重组株是两种或者多种病毒融合基因组产生的新毒株,而这次的XBB是BJ.1(BA.2.10.1.1)和BA.2.75(BA.2.75.3.1.1.1)的融合株,仍然是我们熟悉的奥密克戎。
新加坡新冠感染人数统计图,最右端的感染波峰主要是由XBB引起的奥密克戎主要毒株的系统发育树,图中的距离代表着各个毒株亲缘关系的远近,XBB位于BJ.1和BA.2.75的交叉点上。从图中可以看到,此前的Alpha和Delta也分化出了各种变异,只是因为严格的封控政策,没有在国内大范围流行。 ©文末参考文献[3]
XBB之所以能在新加坡和美国迅速占据主流,是因为它的超强免疫逃逸能力。
在接种疫苗或感染新冠后,人体会对新冠病毒产生一定的免疫能力,一般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再感染。然而XBB产生了一个关键突变,让它能逃避免疫防御的层层追捕,使人类的免疫系统无法再识别和消灭病原体,大大增加了再次感染的风险。
XBB1.5的重要突变是F486P,这个变异大大增强了病毒和人体细胞的结合能力,被美国学者称为“地狱一样的突变”。
北京大学曹云龙教授的团队称,XBB和BQ.1.1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免疫逃避性最强的变体,接种过疫苗加强针、甚至感染过的人,身体中的抗体中和XBB的能力都不强。新加坡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新加坡过去的XBB感染中,有大约23%的患者是再感染。
除此之外,XBB.1.5还具有高度传播性。曹云龙教授团队的研究显示,XBB.1.5的免疫逃逸性并不比XBB.1更强,但它与hACE2受体的结合更紧密。
我们再来复习一下新冠病毒是怎么攻击人体的:新冠病毒必须先和人体细胞脂膜融合,才能传递它们的遗传物质。新冠病毒长得就像个插了金针菇的肉丸子,它和人类细胞融合的关键,就是病毒表面凸起的“刺”。这些“刺”又叫刺突蛋白,随机分布在新冠病毒颗粒的外表面上,相比起其他病毒,新冠病毒的刺突更灵活,可以摆动和旋转,能充分接触和扫描人类细胞表面。
新冠病毒进入人体后,刺突蛋白会先附着在一种名为hACE2受体的蛋白质上,这种蛋白质位于人类咽喉和肺脏细胞的表面,因此在感染新冠时,人们最先感觉到的是嗓子不舒服。XBB1.5和hACE2受体结合能力更强,也就意味着更强的感染性。
刺突蛋白的模拟图 ©文末参考文献[2]
XBB的致病能力会更强吗?
还好,XBB和它的奥密克戎亲戚们一样,致病性并没有太大的提升。
世界卫生组织目前仍然把XBB归为奥密克戎的亚株,意味着XBB虽然传播力更强了,但尚未出现明显的致病性差异。新加坡卫生部公布的数据甚至显示XBB的致病性温和了,与BA.5变异病例相比,XBB病例的住院风险估计降低了30%,而且在过去一个月里,也没有观察到死亡人数的明显变化。
在新加坡,二次感染的死亡率和重症率也没有增加。从2022年9月至11月中旬,新加坡二次感染的死亡率为每10万例4起,低于首次感染的每10万例35起;二次感染的重症率每10万例232起,低于首次感染的每10万例282起。
XBB带来的二次感染吗?
目前还不需要担心。
尽管XBB的免疫逃逸能力非常强,但这种逃逸不是彻底的。除了抗体外,人体还会在病毒感染中形成细胞免疫,产生效应T细胞,在下次遇到新冠病毒时,T细胞会识别并消灭被病毒入侵了的细胞,阻止病毒的复制。经历过一波奥密克戎感染后,就算这次感染的不是XBB,未来再碰到XBB时,病毒也不会肆无忌惮地攻击。
XBB是最新的变异毒株,相关的研究还不多,但我们可以参考其他奥密克戎毒株的表现。在葡萄牙的研究中,BA.5虽然对BA.1或BA.2有免疫逃逸,但引起的感染高峰明显低于BA.1时期,在间隔约90天的两次奥密克戎疫情中,BA.1或BA.2的过往感染对BA.5的防护有效性高达75.3%。
XBB在新加坡和美国展现出传播优势,和特定免疫背景有关。新加坡和美国上一波流行的毒株是BA.5,而且已经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了,免疫保护逐渐下降的同时,又遇到了对BA.5逃逸能力较强的XBB,再感染就很正常了。
会拉肚子吗?要囤蒙脱石散吗?
目前没有证据证明XBB比其他的毒株更容易让人腹泻,蒙脱石散之类的止泻药无需囤积。
蒙脱石散止泻的原理其实很“傻瓜”。有很多人觉得“蒙脱石散吃起来像土”,实际上蒙脱石散的原材料蒙脱石本质上就是一种具有超强吸水性的天然矿物土。在膨润土猫砂里就能找到它的亲戚蒙脱石。
理论上来讲,蒙脱石散能够吸附重金属、细菌和病毒,但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发表的《成人和儿童急性腹泻:全球观点》中指出,白陶土-果胶、活性炭、凹凸棒石等相似原理的吸附剂在急性成人腹泻中的有效性尚不够明确,还另外增加了费用,因此不应使用。
©《成人和儿童急性腹泻:全球观点》
而网络流传的诺氟沙星止泻药就更不对症了。诺氟沙星只对大肠杆菌、沙门菌属等所致的胃肠炎、菌痢有疗效,对新冠病毒引发的腹泻并没有什么帮助。
戴口罩,打疫苗,做好手卫生
XBB并没有那么神秘,勤洗手、戴口罩、打疫苗加强针仍然有用。
哥伦比亚大学近日在《细胞》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称,“尽管感染XBB的可能性很高,但新冠疫苗在预防住院和重症方面仍然有效,而且有可能降低‘长新冠’的风险”。
既然新毒株的感染效率这么高,我们还要继续戴口罩吗,要不就干脆随缘吧?这种想法其实是不太科学的,面对新冠,我们能只得一次就不要得两次,万一得了两次,也最好不要主动去得第三次,想获得抗体就去打加强针,对自己不负责也对他人不负责。
在目前的情况下,戴口罩和勤洗手仍然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预防新冠的方式。佩戴口罩不但能防止吸入病毒,也能防止你把病毒传播给别人,而在接触过被病毒污染的表面后立刻洗手,则能防止交叉感染,大大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戴口罩要戴大小能贴合面部的医用外科口罩或KN95口罩,洗手要按照7步洗手法洗够20秒。
与其在焦虑中囤药、抢购、喝各种葱姜蒜水把自己腌入味,不如在出门时多给自己一道强有力的保护,在回家后多一个洗手程序。 (来源:腾讯新闻)
[1]Rambaut, A., Holmes, E.C., O’Toole, Á. et al. A dynamic nomenclature proposal for SARS-CoV-2 lineages to assist genomic epidemiology. Nat Microbiol 5, 1403–1407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64-020-0770-5
[2]Turoňová, Beata, et al. "In situ structural analysis of SARS-CoV-2 spike reveals flexibility mediated by three hinges." Science 370.6513 (2020): 203-208.
[3]Wang et al., Alarming antibody evasion properties of rising SARS-CoV-2 BQ and XBB subvariants, Cell (2023),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2.12.018
[4]Wang, Qihui, et al.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basis of SARS-CoV-2 entry by using human ACE2." Cell 181.4 (2020): 894-904.
[5]https://www.moh.gov.sg/covid-19/statistics
[6]https://www.who.int/news/item/27-10-2022-tag-ve-statement-on-omicron-sublineages-bq.1-and-xbb
[7]https://www.worldgastroenterology.org/UserFiles/file/guidelines/acute-diarrhea-mandarin-2012.pdf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