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格精选丨没有中心的校园,会是什么样?
建成鸟瞰实景 © schranimage
在一片较为宽阔的场地上,整个校园呈地毯式铺开,在阳光下有活力的舒展着。教学区与食堂宿舍位于基地东西两侧,由操场隔开。
建成鸟瞰实景 © schranimage
这种低容积率的规划造就了一种新型的校园空间——整个校园被细分成网格系统,54个班级被分成了6个年级组团,每个组团都由双层小屋构成,上层用作分班级上课的教室,下层用作功能教室,中间被抬高的二层平台即是活动空间,平台在组团间扩散与穿梭,串联起每个组团。
二层平台 © schranimage
同时,在一层,每个组团的中心拥有一个充当中庭的下沉庭院,作为社交与活动的发生地。每个下沉庭院都有不一样的景观设置,包容多样化的活动需求。庭院四面圈有连廊,和二层平台相呼应,组团和组团之间也由连廊串起,形成均匀、有疏密变化、自由且渗透的网格布局。
多样化的下沉庭院 © schranimage
这样的去中心化设计,给了整个建筑群体一种均质又连续的特性,使整个校园散发着自由的气息。与此同时,每个组团内部也具有着一定的向心性,所有的功能性空间布置都围绕庭院的公共空间为中心,并不零散,保证了活力的常驻。
功能布置 © 迹·建筑事务所(TAO)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个组团的功能丰富,都有着教室所在的年级功能、一层的附属功能,以及公共活动场所和下沉庭院,学生,教职人员共同拥有这个空间,往来穿梭,消除了不同空间乃至不同人群的隔阂,促进了联结与互动。
活动空间和连廊 © 迹·建筑事务所(TAO)
不同于现存的校园模式,孩子们在这里形成一个活动圈,不需要用课间的十分钟跑向操场,座椅、坡道、楼梯、绿植,多样化的活动空间触手可及,就交融在教学楼中间。
钢框架结构 © schranimage
同时,整个建筑设计也遵循了模块化的特征,采用了具有预制装配能力的钢结构,也呼应了德阳这座工业老城的历史人文。
灰空间 © 迹·建筑事务所(TAO)
与此同时,坡屋顶的自然排水和中庭的自然通风也成了对抗四川湿热的环境的“良药”,可以有效改善空气品质,提高人体舒适性。
灰空间 © schranimage
同时,四川属于我国地震多发地,这样的低层数设计也为应对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提供了更快速的逃生疏散方式。
概念图纸 © 迹·建筑事务所(TAO)
阳光下的不同屋顶排列在一起,让整个校园空间俨然一个童话小镇。
模型 © 迹·建筑事务所(TAO)
所有班级教室都置于二层,由此拥有了为孩子们营造多变的学习氛围的潜力。值得关注的是,小学屋顶的形态设计考量到了每个年龄段的学习方式,赋予了不同的光环境来回应不同年级的光线需求,并给孩子以新奇的感受,在去中心化的平等中又创造了起伏错落的多样性。
不同屋顶模块推敲 © 迹·建筑事务所(TAO)
在设计中,不同种类光线的营造方法被纳入了考虑,有从边缘开窗的,将视线集中于教室前讲台上,有从中间开窗的,把视线集中到教室中部,有的屋顶呈弧形,得到散漫而模糊的天光,有的屋顶则棱角分明,光线可以更为直接的进入教室。由此营造出的空间也有着不同的性格,从静谧到活跃。
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光环境 © 迹·建筑事务所(TAO)
(需要开发票请备注您的税号和邮箱)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