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海外机构2023年投资展望:中国篇

海外机构2023年投资展望:中国篇

公众号新闻


本篇报告我们按单一话题在不同机构中做了横向比较和演绎,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启发和帮助。以下是最近热议的海外机构的2023年全球展望,汇聚了16篇书面报告和3段视频。为了节省读者时间,我们与世诚投资合作,看完了全部533页的报告,并做了以下横向摘要和比较。
老实说,我们对华尔街的此类研究持保留意见。问题之一便是越来越普遍的从众心理。这里包含了19家知名机构的研究,但其实并不代表19个独特的观点。现在很多分析师的观点都大同小异,所谓的市场共识,我们称之为“拥挤的观点”。拥挤的观点并不一定是错误的,只是大家的想法拥挤在一起,而且很可能已经反映在市场定价中。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我们建议更多地关注非共识性的、少数人的观点。这些观点听起来很不合大流,甚至有点疯狂,但或许是正确的。这些非共识观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但前提是它必须有深度研究和合理论证的支持。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在本系列中,我们会将共识性观点(拥挤的观点)和非共识观点分开展示讨论,以供您参考。本期我们会先从中国课题开始。
共识性观点
  • 中国的防疫政策和房地产困境影响全球经济的两大风险

  • 预计中国经济在2023年复苏,并一定程度上拯救全球衰退

  • 中国的重新开放和经济复苏会导致全球通胀上升

  • 去全球化加速,中国与西方继续脱钩

非共识观点
  • 中国重新开放将缓解全球通胀压力

  • 中国软实力的崛起

正文:
市场共识:防疫政策和房地产风险
“全球经济正处于衰退边缘:政策利率飙升,欧洲面临能源冲击,而中国则面临防疫政策和脆弱的房地产市场瓦解。” 法巴资管(BNP Paribus Asset Management
“货币政策进一步紧缩、实际收益率上升、欧洲能源价格冲击、中国持续的房地产市场低迷和新冠肺炎疫情封锁。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全面下调了对GDP增长的预测。我们现在预测欧元区和英国将出现衰退,中国将出现增长衰退。”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
2023年经济和资本市场面临的最大风险可能是我们所熟悉的:地缘政治、争夺全球技术领先地位、新冠疫情、中国房地产市场和债券市场潜在的抛售。德意志银行首席投资官办公室 (Deutsche Bank Chief Investment Office
“由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下滑以及潜在增长放缓(反映出人口和生产力的疲软),我们对中国的长期发展持谨慎态度。” 高盛(Goldman Sachs
持类似观点的机构:法国巴黎银行、瑞士信贷、德意志银行、高盛、荷兰国际集团、摩根士丹利等。
点评:逻辑上没问题,但中国很快改变了防疫政策。很明显,华尔街完全低估了中国重振经济的决心和重新开放的速度。这也凸显了预测中国宏观经济的难度和海外机构的短板。有不少机构已经根据中国延迟开放的假设,调低了全球GDP的预测。而当今中国比预期更早地开放,这是否意味着全球经济预测也要上调呢?
共识观点:中国重新开放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中国的重新开放可能会产生全球的积极影响。需求复苏可能会推动中国从更广泛地区的进口,抵消欧美经济衰退的部分影响。”花旗全球财富投资(Citi Global Wealth Investments)
“明年中国的经济势头可能会更加强劲。我们预计2023年的经济增长将在今年的3.3%之后达到5%左右……鉴于中国是主要的大宗商品消费国,预计2023年间中国的经济复苏可能会稳定邻国和许多大宗商品出口国(如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德意志银行首席投资办公室(Deutsche Bank Chief Investment Office
“鉴于中国是16个主要亚洲经济体的最大贸易伙伴,我们相信,随着中国逐步重新开放,中国消费和投资的复苏将提振该地区的整体增长前景。”汇丰私行 (HSBC Private Bank)
“即使中国实施逐步放松的路线图,也可能为中国需求的强劲复苏提供催化剂,这不仅对中国有利,而且对该地区的所有主要贸易伙伴都有利。摩根大通资管(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
持类似观点的机构:纽约梅隆银行、花旗集团、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摩根大通、瑞银等。
点评:一方面中国(房地产)成为全球经济的风险点,另一方面中国再次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这两个观点并不冲突,虽然说都很拥挤。
共识性观点:中国重新开放导致通货膨胀加剧
“近期油价小幅下跌之后,明年可能会再次大幅上涨,这是由需求侧因素造成的,比如中国经济的预期加速,以及供给侧因素,比如OPEC+自我们实施的减产,以及近年来投资不足导致的石油企业产能不足。” 德意志银行首席投资办公室(Deutsche Bank Chief Investment Office
“如果中国成功实现从新冠动态清零政策后重新开放,需求正常化可能会推动油价突破100美元/桶。摩根士丹利资管(Morgan Stanley Investment Management
“随着发达经济体放缓,中国经济的反弹可能会提供必要的提振,但也可能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国的重新开放将推动国内石油需求的回升,抵消商品价格对通胀的部分下行压力。瑞银资管 (UBS Asset Management
持类似观点的机构:德意志银行、荷兰国际集团、摩根士丹利、瑞银等。
非共识性观点:中国重新开放将缓解全球通胀压力
“西方经济活动放缓的迹象,以及中国恢复全面生产,将在2023年缓解通胀。 摩根大通资管(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
点评:以上两种论点都有道理:随着开放,中国的消费增长会造成全球通胀压力,而中国恢复和提高生产会产生通缩效应。最后的结果谁知道呢?现在连美国的通货膨胀都很难预测,更不用说中国和其他国家了。
我们的观点是,2023年的中国消费将是弱复苏,主要原因是消费者信心不足,而解决消费者信心问题也没这么快。此外,房地产市场疲软将限制今年的消费增长。我们认为中国的短期通缩压力大于通胀压力。
当前全球范围的通胀主要是由于供应链问题(包括劳动力),而去全球化又是供应链问题主要推手。这样的话,我们看不出美联储如何能通过提高利率来对抗通胀(去全球化)。全球范围的高通胀可能比市场预期更持久。
共识:更普遍的去全球化/中西方脱钩
“东西方的脱钩:中美的两极分化加剧。技术贸易战标志着美中两极分化的加剧。这增加了投资者面临的挑战,但也创造了实现投资组合多元化的潜力。 花旗全球财富投资(Citi Global Wealth Investments
“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与中国脱钩一直是一个市场问题,一些大型发达国家推动重新调整其全球生产。这引发了人们对去全球化的担忧,或供应链断裂,跨境贸易和投资减速,对技术转让的限制,以及其他贸易干预措施。这些问题的出现是亚洲最大的不确定性。因为亚洲三分之一的出口涉及电子和其他技术产品。 法巴资管(BNP Paribus Asset Management
“在美国和中国争夺全球技术领导力的竞争中,战线可能会进一步加深。冲突点仍然包括美国对中国盗取知识产权的指控、双方严重的数据隐私担忧以及对共同市场准入的限制,其中包括深远的贸易制裁。这场技术战的程度正在日益加剧很明显,双方都不想轻易让步。 德意志银行首席投资办公室(Deutsche Bank Chief Investment Office
“我们最近预计,假设美国决策者认真执行美国对先进芯片(及其生产设备和软件)出口的新限制,中国明年的增长将减少约0.25%,2026年的GDP水平将减少1.7%。这反映了中国芯片和使用先进芯片(如智能手机和电脑)的产品的产量减少。”高盛资管(Goldman Sachs Asset Management)
“我们预计,去全球化和生产回归在岸的结构性主题将在2023年继续。中国正在经历一个过渡阶段,我们相信中国和西方的逐渐分化将继续下去。虽然这可能会拖累中国,但供应链的重组也将为其他国家提供机会,特别是墨西哥和加拿大,但也会为一些拉丁美洲经济体以及泰国和越南提供机会。”富达国际(Fidelity International)
持类似观点的机构:法巴银行、花旗集团、德意志银行、富达、高盛、汇丰银行、荷兰国际集团、摩根士丹利、NatWest等。
点评:几乎所有报告都提到了去全球化和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作为影响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对该话题有足够深度的全面分析。研究挑战之一是去全球化才刚刚开始,有太多的变量。而且这确实也是一个相当复杂深远的话题。
我们认为,中美科技战背景下,中国在高科技上不得不受制于美国,但将成熟科技(工业科技)上获胜。在成熟科技和先进制造上,中国有许多其它国家难以复制的优势。高科技风险很大,未必都是赚钱的。而那些看似低端的技术,才是“闷声大发财”的机会所在。
我们最近也联合了美国知名机构Washington Analysis 对习拜会后的中美关系做了展望,如需英文原版内容,请联系我们索取。
非共识性观点:中国软实力的崛起
“中国将继续在世界上许多以前被视为西方可靠民主伙伴的地区扩大其软实力、商业和经济影响力。例如,今年早些时候,我们在南太平洋看到了紧张局势,而沙特阿拉伯将在西方对抗中国之间博弈。”NatWest
“我们的观点是,无论乌克兰发生什么,俄罗斯都将处于弱势地位。而进入这种真空状态的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可能会加强其地区影响力,尤其是在中亚地区。”NatWest。
我们的看法:无论以上观点是否成真,这绝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非主流观点。我们也曾经在去年4月就说过,中国可能会从欧洲的地缘政治风险中获益,而不是受损。而我们的逻辑是这是基于中国的硬实力软实力,即包括太阳能设备的先进制造业等。

作者:Saint Paul

来源:他山之石观投资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在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瑞信2023投资展望:发达市场应对衰退,中国加快重启步伐202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这次救得起来吗?2023年 AI 十大展望:GPT-4 领衔大模型变革,谷歌拉响警报,训练数据告急中国弱复苏、美国浅衰退:2023年投资展望报告下载 | 彭博行业研究《2023年展望:全球ESG》2023年经济展望:冬天来了,但是春天还很远 | 经济学人财经德勤:2023年投资管理行业展望来显摆一个新包,不是名牌东京在召唤16-李鸿章小道及其它2023年投资策略展望:冬去春来,站在新一轮周期的起点清华大学:2023-2027中国经济发展展望:重振增长李湛:2022年得失回顾及2023年投资展望英敏特:2023全球食品与饮料趋势:中国篇2023市场展望:主题投资胜率会比往年高一些穆迪:中国金融机构2023年主要信用驱动因素储能2023年展望:低估值、高成长,配置性价比高2023年十大产业趋势与投资展望高盛2023年中国经济展望:冬去春来宽远投资新年展望:机遇和风险并存的20232023年澳洲经济展望:动荡仍在,年底回暖,家庭消费下降,企业保持坚挺张爱玲是润的祖先,她是逃亡者的榜样只知道ChatGPT?金沙江创投2023科技投资展望:五大趋势,19家全球创新公司推荐2023年美元展望:明年会更像1974还是1981?金沙江创投2023科技投资展望:五大趋势,19家全球创新公司巡礼学中文视听99篇《金碧辉煌的凡尔赛镜子厅》戴康:《醇享人生》第一财经专访:投资展望中看产业转型2023年全球投资展望:当经济增长面临疲软...2023年投资研判:中国弱复苏、美国浅衰退关键公司2023年度展望:爬出谷底的100种方法|Long China 20消费复苏展望:2023年及以后,中国消费市场将有哪些新变化?2023年Rust展望:这两件大事必须优先解决美国入境档案--于右任儿子于彭一家1941年DAN LOK现场活动|2023 年投资展望:如何寻找下一个独角兽?高盛投资策略组2023年投资展望:迷雾重重,慎思布局2023年工作展望:你在做计划管理时常犯的错误有哪些?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