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会独处,才是一生最大财富!点击收获最全攻略
点蓝字关注我们~
添加美国妈妈网官方微信usmamahelper,进群和1w+妈妈一起聊备孕、怀孕、育儿、美国生活~
“你认识那些生活中塞满一长串课程、训练、课外活动的孩子吗……如果让他们到那些美丽恬静的地方,例如山际、海滨、乡野间度几天假,他们将会不知所措……
他们不知道该如何享受自我,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时间学习独处,这会让他们难以面对成年后的生活。他们无法放松自己,因为从来没有人教他们该如何轻松度日。”
——(英)理察·田普勒
独处是孩子非常宝贵的一种能力。
正如我们之前一些文章中提到的,美国的家庭教育其实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美国孩子较强的独立性——
那么,提早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都有什么好处呢?
随着孩子渐渐有了自主的意识,他们就会开始拥有自己的各种想法,唱歌画画、跳舞玩闹,但也会吵闹抱怨、大喊大叫……更重要的是,这些问题永远都要等着我们这些父母来陪伴。
陪伴是好的,但很多家长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独处等于无聊,静坐等于无所事事。其实,很多时候这只是父母的“我以为”,并不是孩子的真实情况。如果能给孩子留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也未尝不可。
你会发现,原来独处,也可以给孩子带来那么多的乐趣!
在独处的时间里,小朋友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学习和探索能力,找到自己的玩耍节奏,也可以提高专注力。
而对于那些家里有好几个小朋友的家庭来说,孩子们在经历独处之后也会怀念和兄弟姐妹们在一起的时光。分开前的不愉快,可能在一段时间的独处之后就能重归于好,也会减少家庭矛盾的发生。
更重要的是,小朋友们会在独自玩耍的时候开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从而产生一种成就感,这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我认知水平。
通常来说,8个月左右的小朋友会开始将自己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也意味着他们会开始产生自我认知的需求。在这之后让他们学着独自玩耍,对于小朋友提高自我认知和自尊心很有帮助,这样一来,当他们走出家门时,也会更乐于交朋友。
之前我们也有过关于美式教育“蒙特梭利法”的介绍,这也是一种培养宝宝独立自主能力的教育方法,感兴趣的爸妈可以来看看——
一边工作一边带娃实在太辛苦?不如学学蒙特梭利法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很多父母都会感叹教会孩子独立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他们认为孩子没有判断的能力、或是过于依赖父母的帮忙……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是陷入了一些误区。
误区一:小婴儿依赖性太强,无法进行独处训练
我们往往都会觉得小婴儿的依赖性是很强的,如果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他们就会无助地哭闹。但即使是小婴儿,也有独处的能力。
最近一项经过心理学家们的研究中就表明,婴儿是具有独自探索和玩耍的能力的,这也说明其实哪怕是小婴儿,我们也可以通过长期的训练来帮助他们学会安静地独处。
尽管小婴儿仍然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很多的拥抱和爱抚,但其实已经可以开始接受一定的独处训练。比方说我们之前写过的文章里就有关于睡眠训练的建议——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日积月累,让孩子逐渐习惯没有爸妈抱着的状态。刚开始也许是5分钟,可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可以把时间慢慢加长,直到小朋友们能够独自待在某处而不会随便哭闹。
误区二:在孩子寻求帮助时,倾向于为孩子提供解决方案
很多爸妈会认为孩子只有在一个人独自待着才能锻炼独立性。但其实只要是孩子自己主动的行动,就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标志。
而家长这时候最应该做的并不是参与和帮助,而是观察和回应,大多数时候,只要我们偶尔给与孩子一些回应,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安全的,他们就会有独立探索的欲望和能力。
在多数情况下,孩子的自主决定都会受到一些挫折,而当挫折到来时,他们就会下意识找父母寻求帮助。在这种时候,有些父母会选择直接给出比较成熟合理的解决方式,但更聪明的父母则会倾向于引导孩子深入思考。
比方说,当孩子想要画出一个圣诞袜的时候,我们不一定要直接找出一幅类似的图片,而是可以用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来帮助孩子自己思考。
比如我们可以说:“圣诞袜是什么形状的?”、“你希望圣诞袜是什么颜色的?”……
更多地将选择权交给孩子,也许最终我们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误区三:陪着孩子玩耍就是爸妈的任务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劝告那些将与孩子一块玩耍当成苦差事的父母,我想我会说——
Stop!别把这当成一项任务!
永远不要认为陪着孩子是父母的义务,因为这只会让你觉得和孩子在一起待着是一种枷锁,而这种枷锁会让你们的一切玩乐都变得了无生趣。孩子也是很敏感的,如果父母觉得无趣或者厌烦,那么这样只会将孩子的世界越推越远。
这其实也是我们要给孩子进行独处训练的原因之一,当孩子逐渐发现了独立玩耍或者独处时的快乐,不论是父母还是孩子,之后再在一起相处的时候,都会更加珍惜和对方在一起的时光。
试想一下——当我们开着车,而孩子们坐在后座和我们聊天的时候,当我们一起去徒步旅游的时候,当我们一起围在书房,阅读一本有趣的书的时候……这些温暖而愉快的瞬间都会成为我们记忆中弥足珍贵的宝贝。
Shannon Cullins是一位住在芝加哥的年轻妈妈,尽管孩子已经满了1岁,但却依然没法让她分一会心去处理工作和生活琐事。
而每当她只是离开一小会去做自己的事情,身后就会传来孩子不满的吵闹声。
“哪怕他爸爸就在旁边待着,只要我离开,他就会大声喊叫,”她说,“而如果我在读书,他就会把书从我手里拿走。”
很多妈妈可能在最开始教孩子独处的时候都曾遇到这样的情况,也就是孩子的不适应。
那么我们该如何让孩子逐渐走出这样的不适应呢?
1、 给孩子提前进行心理建设
当我们开始对孩子进行独处训练的时候,孩子们可能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反抗或者不配合的举动,比如说在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大声吵闹、午休的时候在床上翻来覆去或者弄出很多噪音……
在这种时候,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绝对不能半途而废或者不理不睬。最好的做法,就是和孩子进行一次平等的沟通——
“你已经长大了,要开始学着一个人待着了。”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周围的成年人其实就是他们模仿和学习的对象,而对于长大以后的世界,孩子们也往往有着无限的向往。
通过这样的谈话,我们就可以先给孩子构建出一个这样的心理暗示,那就是爸爸妈妈认为你已经长大了,可以学着像大人一样地生活了。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意识到学会独处在成为大人的过程中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进步。而成为大人的第一步,就是不再过度地依赖父母。
2、 循序渐进
事实上,任何事情的前进都应该是从无到有的,所以如果我们在这件事上遇到了挫折,无论如何都不要着急。尤其是对于初步开始学着独立的小朋友们来说,习惯是一件很难培养的事。
《婴儿心灵:你的宝宝会喜欢的脑力建设游戏》一书的作者Dr. Acredolo就很明确地指出,孩子不会突然学会独处,因此不要相信奇迹。Dr. Acredolo还说,通常孩子能自己玩耍多久,和他们的年龄有关。
一般来说,12个月大的孩子只能坚持和自己玩5-8分钟,而30个月大的孩子却能独立玩耍达到10分钟之久,再大一点的就可以坚持到20-30分钟。当然,这个结论也未必适用于每个孩子,毕竟他们都是不同的个体。
总而言之,孩子的独处训练要一步一步来,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就坐在孩子的附近静静地陪伴,每隔几分钟都给予一些鼓励和表扬,给他们一些安全感。随着他们年纪的增长,我们再逐渐退到远一点的位置,甚至就待在隔壁的房间。到了最后,我们只要自己定期过去查看,确保他们能够好好照顾自己。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加以鼓励。
对于更大一点的孩子来说,独处训练要更加简单。我们只需要帮助他们选择一项玩具或者活动,告诉他们在接下来的独处时间中他们可以做些什么。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们也可以放一个定时器或者闹钟在旁边,这样就能让孩子明确知道独处时间何时结束,等到孩子逐渐培养出这样的意识之后,我们再让他们来自主选择独处的时间里要做些什么。
那么如果是那种很缺乏安全感的小朋友呢?
其实对于不同的小朋友,我们完全可以采用具有弹性的策略。独立性比较强的孩子我们就放手放得快一些,而比较害羞和缺乏安全感的小朋友,我们就放手放得慢一点,陪伴他们、夸奖他们的频率更高一点,然后再做到循序渐进,总能慢慢培养出孩子的独立能力。
3、 学会放手
“我家孩子一个人玩会不会受伤?”
“小朋友如果找不到妈妈想我了该怎么办?”
……
其实不只是小宝宝们会不适应离开妈妈的怀抱,妈妈们很多时候也会因此而感到焦虑。
一边希望孩子学会独立,一边又忍不住时时去关注孩子每分每秒都在做些什么……其实这样做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的。
我们想要知道孩子在做些什么是很正常的,但知道和参与是两码事,一旦小朋友们开始学着独处,妈妈们最好的做法就是观望。
比如说睡觉,很多妈妈不忍心看到小朋友哭闹,或者不放心他们独自睡觉,这就导致有的孩子到了七八岁的时候还在和爸爸妈妈同床睡觉,但有的孩子却从一岁多开始就已经习惯了单独睡觉。但其实一岁多就开始独自睡觉的孩子依然能够健康长大。
“一旦你离他太近,孩子就容易分心,并想要赢得你的注意。” Dr. Acredolo解释说。
很多研究都表明,孩子在做出自主选择的时候,会比其他时候对自己的成就感到更加自豪。有的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教他们正确地玩耍,或者掌握新的知识,但其实对孩子来说,这会破坏掉他们自主探索的乐趣和能力。
因此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放手。即便我们作为成年人早已掌握了世间所有的正确答案,但在孩子的世界里,对错永远都不是第一位的。
4、制定规则并严格遵守
在孩子对规则有了一定的概念之后,我们可以明文规定孩子每周的独处时间时长,不论爸爸妈妈在不在家,都要严格执行。毕竟规则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给孩子养成习惯,等到孩子自己习惯了这种模式之后,也就会自然地要求独处的时间了。
不过当我们在制定规则的时候也要考虑到灵活性的问题,比如孩子需要帮助系绳子、编手镯、加水等等,爸爸妈妈可以适当予以通融。但如果有孩子因为一些愚蠢的理由不断打破规则,我们就需要严肃对待了。
首先,我们要让孩子意识到独处训练的必要性——
“每个小孩子如果想要长大,那就必须掌握自己独处的能力,如果你连在房间待上一会都做不到的话,那你永远都只是个小朋友。”
孩子往往对成年人具有天然的模仿和渴望,因此我们可以让他们明白独处训练在成长中的必要性,从而培养孩子对于独处训练的积极性。
其次,孩子打破规则从本质上来说还是缺少专注力和自制力,而为了维护规则,我们可以动用一些小小的惩罚。比如,如果每周独处的时间比原本计划的要少20分钟,那么下周就要增加20分钟补回来,或者下周相应地缩短孩子玩游戏或看动画片的时间。
一旦有了惩罚机制,孩子就会对这个规则感到敬畏,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制力和专注力。
5、为孩子提供专门的独处空间
所谓独处的空间,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做到两点,一是时间,二是空间。
想让孩子习惯独处,我们首先就要确保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来让孩子独处。不管爸爸妈妈是否在家,每周可以规定小朋友独自完成一些小任务,比如画一幅画,或者看完一本故事书,完成一幅拼图等。
我们之前一些文章里就提到了许多有用的“宝藏网站”,爸妈可以从这里面找找灵感——
在家就能给娃打印填色、数学、拼写等趣味学习材料,这些“宝藏网站”你一定用得上
当然,孩子在家的时候,让他们每天中午都独自午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然后就是要确保孩子有一个完全独立的小空间可以独处,这个空间可以是小朋友的房间,也可以是小花园、游戏角或者书房。在这样的空间里,小朋友可以选择他们喜欢的活动,而哪怕什么也不干,他们也会在心里构建出一种独立的意识。
如果爸爸妈妈们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独处训练的信息,我们也为大家整理出了往期一些相关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1、如何为孩子找到可以在独处时进行的活动?
在家就能给娃打印填色、数学、拼写等趣味学习材料,这些“宝藏网站”你一定用得上
2、关于睡眠训练那些事
3、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图片来自网络,尊重作者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号外号外!我们开通视频号啦!!
视频号上会不定期分享照顾宝宝的技巧、在家健身、宝宝手工等等超实用视频,求扫码关注~~
大家是如何让自家娃学会独立的呢?
推荐阅读
分享母婴知识 关注宝宝成长
微信公众号:usmama_com
新浪微博:@美国妈妈网
喜欢本篇内容
点“在看”
鼓励一下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