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背后的道德难题
后台回复【商论入群】即刻入群体验两周主编深度领读!
”
2018年中国生物学家贺建奎宣布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诞生,迅速在全球登上头条。贺建奎使用强大的基因编辑新技术CRISPR-Cas9尝试在一对婴儿身上重建基因突变,这些突变可以抵抗导致艾滋病的HIV病毒。他或许期待着满堂喝彩,却收获一片骂声。这样的基因编辑具有遗传性,可能后患无穷。他随后被判处三年监禁并处罚金300万元。类似这样的道德问题给曼彻斯特大学动物学家马修·科布(Matthew Cobb)的新书《扮演上帝》带来了生动的题材。商论App内搜索关键词【书评】阅读最新文章
《经济学人·商论》2023-01-14
“As Gods” is a valuable primer on a controversial science
马修·科布阐述基因工程引发的道德问题
🔍 您已阅读节选,打开《经济学人·商论》App订阅后可读完本期文章。
拓展阅读 | 基因编辑的历史与未来
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的《解码者》(The Code Breaker,商论译为《密码破解者》)具有引人入胜的情节。书中以主角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Doudna)的学术生涯为主线,穿插了各种历史和当代事件。2020年,她与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Emmanuelle Charpentier)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因为她们“开发了一种基因组编辑方法”——瑞典皇家科学院简洁地介绍说。
大多数人认同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看法,将这两人视为CRISPR编辑的主要发明者,尽管她们得到了许多人的协助,也吸收了更多人的研究成果。但是也有人持有异议,他们想要分享荣誉,更想分享专利。杜德纳和沙尔庞捷研究的是细菌。CRISPR很多时候会被应用于更加复杂的生物,例如人类。麻省剑桥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的张锋是第一个在人类细胞上尝试这项技术的研究员。因此,博德研究所的律师正与杜德纳所在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律师以及沙尔庞捷的法律代表激烈交锋,争论各家专利申请的权利范围。
在未来几十年里,CRISPR及其后续技术对人类意味着什么,谁也说不准。至少,它们会让人类更健康,食物更充足。而它潜力的极限或许是造就一个全新的世界——现在用金属和塑料制成的机器将变成血肉之躯,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设计自己的宠物和花园植物,猛犸象将再次在苔原上呼啸,而人类的繁衍将不再听天由命。
选段来自《经济学人·商论》2021-03-20文章
《经济学人·商论》限时特惠·季度低至¥99
3000+中英双语原刊文章 2000+BBC主播原声朗读音频 《经济学人》双语纪录片系列
加入订户专享主编分享社群,每日获取主编晨读推送 编辑精选《经济学人·商论》阅读指南
商论直播对话系列 优先参与线上线下活动,与主编面对面
点击“阅读原文”,优惠订阅季度商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