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科学思维对于管理者这么重要?
去年初,写过一篇“医药行业发展思考”的文章,提到了四个主要的趋势:
药物研发范式的升级
管理者的进化
公司治理的数字化
组织创造力的激发
后来,围绕管理者进化这个主题,陆陆续续分享了一些思考,发在了GB极北视频号,现在把这些点滴的思考,汇总在这里,分为下面几个小题目,方便有兴趣的读者,在有需要的时候,阅读观看。
管理者的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在管理工作中的反映
工作重点的颗粒度
企业管理的内功
1. 管理者的科学思维
年初和大家分享了关于医药行业发展的思考,提到了管理者进化的概念。对于众多创新型的企业,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科学家创始人,如何打造一个高效的管理团队,将企业发展壮大,而其中,管理者的科学思维是成功要素之一。
Regeneron 再生元是一家非常成功的生物制药企业,成立三十多年,从零开始,独立研发9个新的药物上市,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们的两位联合创始人:Lynn和Jeorge在管理企业上,也有非常独到的观点。
2. 科学思维
我们的思考过程,是大脑神经细胞连接的过程。大脑有近千亿的神经细胞,有着千千万万种不同连接方式。当我们说某种思维方式,意味着大脑神经元连接的方式更多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连接,这是刻意训练的结果。科学思维,代表着你的大脑工作方式更多地倾向于探究事物本质,围绕着第一性,所谓的第一性,就是公理,大家不用争论,而且你有寻找证明的习惯。
3. 科学思维在工作中的反映
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者的科学思维,可以反映在工作场景,一个汇报,一个决策,一个谈判,一份计划。
一个新产品要上市,去看一下上市计划,问一下上市准备,管理团队的科学思维一目了然。
一份上市计划,从目标人群开始,到用户历程,关键场景,关键决策者,机会威胁优势和劣势的分析(OTSW),成功要素,市场目标,洞察和创意,品牌信息,推广项目的设计,渠道的整合,整个一套市场计划的流程、脉络是否清晰,逻辑是否连贯和统一,语言用词是否精炼,颗粒度是否够细,要素是否量化,所有这些都是日常工作中科学思维的展现。
如果你是公司的负责人,看到一份计划,觉得好像什么产品都可以去套,可能反映的是这份计划的颗粒度还不够细,还没有反映出这个产品和市场的本质,也许是时间,用科学思维,去精炼这份计划,为产品的成功,打好基础。
4. 工作重点的颗粒度
公司的组织内部,不同部门,不同层级,都有其年度和阶段性工作重点。工作重点是指引相应团队所有同事一起在一段时间内做什么,达到什么目的。
工作重点本身反映了公司的战略和执行。工作重点的颗粒度太粗,无法指引大家具体落地。而颗粒度太细,则可能失去重点。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工作重点的表述,颗粒度比较粗,把目标当成工作重点,而没有把真正能够实现目标业务增长所需要做的几个关键事情说出来。这带来的可能结果,就是在我们整个管理沟通过程中,打很多折扣,最后影响结果。对于一个大的营销管理团队,尤其需要注意。
5. 企业管理的内功
工作重点颗粒度清晰,不同部门各层级统一连贯,依赖于清晰的品牌市场计划。颗粒度清晰的计划,并不是靠在办公室内,敲敲键盘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过程,是团队协作的过程,记录的是连接品牌的优势到患者获益最大化的
计划和工作重点表述的质量,是观察得到的外显,本身反映了内部的工作流程,企业文化和能力。是企业管理的内功。当外部环境好的时候,巨大未被满足需求的红利,可能掩盖了内功的重要性,但随着时间的变量,原来粗放式的管理向精细化发展,有科学思维基因的团队管理内功会更厉害。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