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看到除港澳台以外31个省都公布了自己的GDP增速预期目标6%的队伍人最多,最高的海南跟最低的天津之间差了两倍还多将近65%的省份都在下调自己的GDP增速预期,下调最大1%、上调最高1.5%也许是受疫情影响,2022年几乎所有省份都没能完成年初预期,这一次制定目标的时候会更加谨慎作为执行目标来看的话,过去这批数字有一些特殊值得关注不仅目标定最高,而且还在2022年基础上上调了自己的预期2022年海南给自己立的FLAG是9%,2022年海南GDP还没有官方数据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表述是:“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正增长”我找了下海南过去5年的GDP预期数字和最后实际数字的对比2021年的数字更多是建立在2020年极端数字后的反弹,2022年受疫情影响应该完不成9%的预期不过海南的发展跟预期是否达成并无关系,作为全国第一个自贸港,海南对于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跟创新意义重大我把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过去5年的GDP预期/实际GDP做了个对比它们除了在2020年、2022年这样的疫情特殊年份没有兑现自己的预期目标以外2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各行各业2023年国内外经济形势预判有西藏、内蒙古、广西这样的边陲省份,也有青海、吉林这样的内陆省份而且同样是2021年这一年的数字,对比GDP基数较低的2020年,2021年的数字会机械升高所以当我们再看回这些城市GDP预期的时候,可能需要将预期跟实际分开纵观全国除了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级行政单位,他们在2021年的GDP增速格外亮眼但这并不代表2021年我们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而是2020年基数太低当我们遇到2020年、2022年这样的疫情大年的时候
当我们第一次面临疫情考验,被新冠弄的不知所措的时候大浙江、直辖市重庆、经济大省江苏,这些城市在面对无法预测的疫情的同时,依然能够最大可能的实现经济发展预期疫情影响更大的东部沿海省份,他们的数字依然能最大限度保稳对比我们首次接触疫情的2020年,2022年更多省份加入这个队伍经济基数过大,又经历了四月五月的疫情封控,但是2022年依然完成过半,这种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韧劲很不多见经济发展必然不会是一帆风顺,更多时候需要做出应激反应如果经济在社会面都受影响的情况,依然能够保持稳定,那在接下来的疫情防控政策放松、政策面宽松背景下各省的GDP增速预期是建立在辖区内各个城市之上的,这时候有一批城市值得我们格外关注安徽合肥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倾全省之力打造的合肥,2020年以10045.72亿元跻身万亿城市,省内排名第二的芜湖为3753.02亿元,差距不是一点点2021年合肥市对安徽全省的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9.2%可以看到大部分都把目标定在5%-6%之间
目标最高的是郑州、长沙两个中部省会,7%;其次是福州、泉州、武汉、合肥,6.5%
这大概是一个什么水准呢
2022年全国GDP增速预期目标是5.5%
这些万亿城市所在省份2023年GDP预期5.4%左右
横向对比,这些城市不仅是所在省份的火车头,对全国GDP数字也有着带动作用
除重庆、上海、济南,其余城市2023年GDP增速目标较上年均有所下调
这其中有两个城市值得关注
唯一上调的重庆,为什么可以上调
在2023年重庆政府工作报告里,对于GDP目标上调的底气更多还是来自于基础设施建设
以及房地产市场的稳定
还有下调幅度最大的合肥,为什么要下调
合肥在下调1.5%背后也有一个横向对比值得关注
首先,2022年合肥定的目标是惊人的8%
但相比能源大省山西、人口大省河南、以及自成体系的长沙、武汉,安徽产业发展跟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东部沿海城市联系更加紧密
于是2022年结束后我们看到,一方面是惊人的8%,另一方面是安徽较低的GDP增速
合肥所在的安徽省,跟中部六省相比,在整个2022年除了受水灾&疫情影响的河南以外,安徽GDP增速偏低
就算是加上体量数据也是如此
所以下调似乎是更符合实际的选择
当我们喊出GDP目标的时候,我们能否最大限度去完成今天这篇文字肯定不是说GDP数字高就是好,低就是不好一来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自身发展的边界跟内部逻辑是否顺畅经济复苏并不是一蹴而就,并不是说我放开了所以经济很快就会起势反弹这里面有各种经济模块传导的时间,也有人们不够乐观的预判下对行为的引导在客观经济发展面前,小到一次买卖、大到一个城市经济,都是有周期的周期面前我们就不能过多期待经济快速复苏,而是尊重规律,期待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