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美团张川:实战中的战略和管理陷阱

美团张川:实战中的战略和管理陷阱

公众号新闻




讲述人 | 张川,美团高级副总裁
来源 | 一只特立独行的Eric



二十年前也在这个教室里上课,我应该是二十年来第一次回到这个教室。


我在想应该给大家讲些什么,这个标题写得很玄乎(实战中的战略和管理陷阱),为什么写得这么悬的原因在于很难总结成功的案例,但失败的案例很容易总结,而且失败的案例可以形成Stop Doing List。


没有一个人是圣人,包括我做产品也不是圣人,唯一的特点是你失败的概率比别人低一点,别人10次找到一个成功路径,你也许3次找到一个成功路径。所以把这些年来总结的战略案例、管理案例来和大家分享。



我是2001年入学清华MBA,当时读MBA和大家现在挺不一样的,今天大家很多和我是互联网行业同行,有些是竞对的,有些是我推荐到清华读MBA的,我觉得大家都在是追求职业的进步和发展。


当年我们读MBA的时候,老师问第一愿望是什么?80%都回答「想换工作」,当年考MBA是换职业、换城市的一条路径,而今天大家读MBA是为了职业提升、学习管理,是比较求真的。


读清华MBA之前,我是一个研发工程师,毕业后开始做产品经理,开始做管理。我的经历非常简单,离开清华以后短暂地在一个IT公司工作过1年,陆续在百度(联盟产品总监5年)58同城(执行副总裁5年)、美团工作(高级副总裁,到店事业群总裁)


管理的B面,商业模式三要素


我觉得清华带给我的,是毕业前10年对管理、对财务、对营销的知识理解。但最近几年我发现不一样的,是对底层认知的影响。


从底层的视角,「管理」可以分为AB面:


A面:如何激励人,做好文化,做好组织建设。


B面:科学管理体系的建设,持续地发挥。


现在中国公司常常讲的「管理」很多是A面,但实际上做得好的公司应该是AB兼具的,基业长青公司往往是B面做得好,只能做好A面的公司往往不能把企业做好。



我们判断商业模式的核心三要素:


1)用户价值:用户是谁?你给用户创造的独特价值是什么?


2)核心能力:公司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往往大家会用 BML(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业务领先模型)来表述核心能力。



注:BLM,全称为业务领先模型,2006年从IBM引入华为时,它还只是销服体系用来提升中高层管理者领导力的一个模型,只有到了研发体系,将它与IPD(集成产品开发)体系中的MM(MarketingManage,市场管理)工具相结合,才形成了华为的业务战略规划工具。


3)收入模式:所有的实体都需要收入模式,有些企业所在的行业不需要收入,但它还是需要创造用户价值。但其实,创造用户价值特别难,因为我是做产品经理出身的,大家经常会问一个问题「怎么定义用户价值」?


其实,你把商业模式想清楚了特别简单,面条是唯一的你不用加太多菜、太多肉你品尝下来也还有味道的食品,所以体验的性价比极高。


◎陈三角:机会、资源、组织能力


1)机会


机会的第一部分是「选赛道」,大的产业其实跑道没那么多条,你不做卤味你根本没有万店的机会,你如果就做火锅,很难做到万店规模。


奶茶也一样,做奶茶就天生在一个万店的跑道里。你不做奶茶,做水果汁就天生不在万店的跑道里,因为水果汁不上瘾,不帮你分泌多巴胺。大家再看看赚钱的好生意,比如酒和烟都是上瘾的。所以,真正的机会不会有那么多,大家看看美国的上市公司,超过500亿美金的几乎都是市场本身有大机会,你说企业做得好吗?也不一定好。


机会的第二部分是要「成为这个行业前三的公司」,这需要把握住天时。大家去数数汽车活下来的几个公司,奔驰、通用、福特、宝马,这些公司基本上都是在这个行业的早期进入的,大家都说中国的电动车三傻怎么样?肯定很好啊,因为是头三个做的。


只有先做的人才能把握住机会,团购也是一样,前六个入场的能把握机会。大家看产业的时候,当然也会看到一些后来者居上的例子,但基本上只有前几个入场的才能留在游戏圈里;尽管第二个入场可能和第一个入场差了好几年,但他肯定是前几个入场的。


机会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我就不细讲地利和人和了。


2)资源


其实很多核心能力是可以买的,是可以学的。世界上真正好的公司,经历2~3个增长曲线,核心能力全部是买的。大家都知道微软的Excel也是买的,但它能够把买来的资源树立起来,建立好核心能力,发展就会变好。


3)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建设特别难,组织能力简单说就是需要一个领军人物。竖起大王旗,自有吃粮人,当你把旗竖起来以后总有人来当兵的。


但是领军人物对这个事情的判断,对这个机会和资源的把握特别重要,没有领军人物,很少有人能做出一个新的业务,或者一个公司的第几条曲线。


大家去开一条新业务,如果做一个和自己公司相近的,不需要新的组织能力的,往往容易找到领军人物。但进入一个新的行业的时候,领军人物特别重要,因为他要做一个完全不同过去的组织能力。


大家想最近海外几家大公司的总裁,为什么会提拔,我看完了这个以后我就知道自己永远当不成CEO,谷歌叫Sundar Pichai做好了Chrome,这是在Google搜索引擎之外做另外一个能力,做软件,是一个新的组织能力。微软萨蒂亚·纳德拉,实际上他特别牛,他是做服务器的(微软Azure云),这是微软在软件外的第二个组织能力。


中国也一样,大家看接班人也可以看出,逍遥子做成了阿里以前没有的能力(双11营销)提拔成CEO,基本是用新的组织能力打下战功,仅仅用过去的组织能力打下战功,被提拔成CEO其实是很少的。


这两张就是给大家讲一下理论基础,后面用到的时候大家知道什么含义就行。


◎陷阱1:把战略和业务问题变成组织和文化问题


我们会看到很多公司都死掉了,很多公司都去上野鸡商学院,去寻求安慰。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他们总是在寻求学习阿里的组织,学习打仗的文化,但其实一个公司面临生死的时候,从来不是组织和文化的问题,从来都是战略的问题,从来都是业务的问题。从来没有一个公司是因为组织和文化不好,死了。


你得先确立你的战略,你得确立的你用户是谁?你怎么服务用户,你的核心能力是什么?你才能建立你的文化。


大家经历的百度、腾讯、今日头条,这些公司都是非常自由的公司,恨不得学Netflix、Google,员工愿意吃就吃,愿意喝就喝;但是像阿里做物流的公司、美团、亚马逊,这些公司敢这么管吗?


1)没有找到用户价值


大家去看看Salesforce、IBM,这些美国做2B业务的,他们的文化就是和其他公司的文化不一样。阿里巴巴学的是GE,华为学的IBM,学得挺像挺像的,美团学的Amazon,今日头条学的Netfix然后夹杂一些Facebook。


但你不确立你的商业模式,不确立你的用户,你空学组织和文化是没用的,大家往往陷入CEO和HR负责人拼命学组织、学文化的错误中。


真正的应该是先讨论自己的用户价值,如何服务,给这些创造的用户价值是什么?如果你不把这个想清楚,是不行的。


当然这个涉及一系列的东西,包括:我用什么来服务,我是服务的痛点、痒点,很多产品服务的是用户的痒点,比如很多人都像提到微信,做了图片交流IM,但这个只是一个痒点不是痛点,真正能切出市场的是:陌陌、探探,这类匿名交友工具,但它只在匿名市场里有机会。


你需要非常清晰,你所创造的用户价值(Eric注:就像美团买药叫「24小时药店」,这就和阿里药房产生了差异化,即时零售有显著的时效优势)。反正,你不能说没找到用户价值,先做一个组织和文化。


2)没有找到核心竞争力/能力


怎么建立我的核心能力?「用户增长」「研发/算法」「产品体系」,到底谁是我的核心能力?


所有2B技术公司的核心能力是「研发体系」,IBM当年那套IPT能力(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以及Salesforce,代表了你能不能组织2万个工程师编程,还不会经常出错,2C的互联网公司没有这个能力。


同样是出bug,2C公司紧急修复下就好了,但2B公司出错了可能就再也回不去了(Eric注:近期阿里云香港机房宕机事件)


3)陷入文化解决论


文化就是以客户为中心、团结协作、共享未来,其实来来去去就那几条,要不就是协作类的,要不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要不就是自强自胜类的。其实这些都没用,当你做好了用户价值和管理,正向循环起来以后,价值都会来了。


华为为什么会以客户为中心?很大原因是他做2B业务,不服务好客户就没饭吃。好的互联网公司有几十万个用户,这个用户不来,还有下一个来,我有流量。


空谈文化解决论,是中国管理的惨痛失败。


4)股权解决论


还有的陷入了「股权解决论」的公司,认为我给下属分股权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这也是很荒谬的理论。


大家知道船的理论吗?你是一个船长的时候,你不是保证每个船上的人能生存,而是保障船能开到目的地;打仗的时候,一个将军真正的目的不是让死亡越来越少,而是让死亡能有价值。


你觉得股权就一定能激励人,这些都是很虚幻的。


你得想你的生死和赢的问题,中国的管理总是喜欢把A面,文化强调的特别大。大家觉得我们解放军是单一靠文化取胜的吗?不是的,解放军的战略很正确。


林彪写的《你如何做好一个师长》大家读过,单真正的东北野战军,三野比四野好,三三式战法细到了单一执行单位的打法,一个班分三个组,三个组两者为前,后面支援。三个组是这样,三个人也是这样,去推进进攻,这是完全科学的打法。


没有一个组织是完全靠A面取胜的,真正好的公司是AB双雄的公司。华为也一样,华为整个学IBM,华为比IBM好的是处于更赚钱的好产业(电信),虽然两者组织能力相似但华为机会更大,它在产业里赚钱的钱是按10亿美金算的,但是他真正的管理(IPT)是最好的。中国能组织几十万工程师编代码,还不编出打错的只有华为,其他互联网公司是做不了的。我自己也在学,但离华为还远着呢。


华为「以奋斗者为中心」是文化。它的文化和管理是合一的,借用小米同学的一个故事来看华为把指标看得有多细,华为有个指标叫「1个手机1年内重启时间不超过3分钟」,小米拿到这个指标的时,听说小米是500多分钟。


指标的管理非常重要,大家千万别把战略和业务问题考虑成文化问题,说我的人不够勤奋导致我指标不够好,你没有指标在哪里,他不会做好的。


陷阱2:把战略口号化、空话化


1) 战略选择是个连续的过程:看得到、看得懂、进度去、做得赢


战略的选择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是某个时刻的突发奇想,你对那个产业根本不知道,你做什么战略?他得「看得到、看得懂、进度去、做得赢」。大家觉得最难的是什么?

其实好公司都「看得到」,美团内部流传的第一个故事,每天2015年、2016年初就看到了摩拜这个机会。大家知道摩拜这个机会是2017年爆发的。Pony也说过自己太老了,对年轻人的体验没那么深的体验了,但2B的商业一百多年都没有大的变化。


「看得到」是第一重要的,「看得懂」是最难的。


我记得当时看今日头条这个机会的时候,红杉应该拜访过搜狗、360,大家都觉得新闻是一个特别小的市场,但事实证明阅读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看得懂不是到那一时刻你看得懂,比如京东2018年才UE为正,大家想不到吧。所以很多投资人、老板说你的UE做正我就投资你,或者追投你的项目,我觉得你就是在骗人。为什么?


当UE都为正了,这还叫什么判断?100%都能选对。


关键是UE为正之前,你知道哪些点的改变UE可以做到正。更难的是2010年投京东,比如徐新这些人,本质是觉得零售一定能赚钱,我闷着头就行了,这是更大的一个思考,我根本不知道它在哪些地方变,但我相信这个生意一定能变好。


其实最难的是看得懂,是在前面看得懂,这个特别难。


Facebook说自己组织能力不行,但人家牛逼啊,该收WhatsApp的时候收WhatsApp,该收Instagram时候收Instagram,一个都没落下,我们的腾讯就没飞过去收了WhatsApp,而Facebook花了190亿美金。



看得懂难就难在:你对比别人看得到「很前很前」,大家真正理解看得懂的时候,不是在你已经证明的时候叫「看得懂」,而是看到了趋势,才能叫「看得懂」。

「进得去」其实挺不容易的,很多产业你是进不去的,像现在社区团购,京东进去就非常难受;比如运输,大家都知道三通一达,时间没了,现在再进快递你也进不去了,京东这些快递效率已经很高了。

既然「进得去」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就得在合适的时间点进去,一旦这个时间点错过了就再也没机会了,就跟我们一样(美团),要花几百亿把摩拜买进来。这个是非常成本巨大的,你看不懂进不去的时候就是这样。


「做得赢」举雷军的例子,雷总是很厉害的,很早就看到米聊的机会,但雷总当年搞不定大规模消息并发的时候,如何确保消息不漏,但腾讯在QQ积累了十几年,就能做到。


假设认为微信是一个5000亿美金的事,那花再大的价钱也应该把这些事儿解决,请人哪怕给10亿美金也应该请。但如果把这个市场想成100亿的事,也不会花10亿美金去请。


战略选择是一系列过程的组成,大家不要觉得是哪一个时刻天纵奇才,会想到去转移。包括Intel也是,他对芯片产业很懂,已经有芯片那条产线,只是那条产线的规模很小,增长很快,但他是懂产业的,你不可能不懂产业就进去。


2) 战略判断是思考的过程:多算胜,少算不胜


战略判断是个思考的过程,就是孙子兵法讲「妙算」,多算胜、少算不胜,其实还是这样的,你得算,你算不胜就输了,这很简单。


第一,算投多少钱,以及机会的大小,现代的战争理论钱就代表兵力。经常一件事儿,你说投20亿就结束了,别人投100亿,你不用想,你救输定了。他又能找好人、又能做好事儿,只要大多数正确的路径下,谁的兵多谁胜。


大家不要去想战争中那些以小胜多的案例,在几百万场战役中概率不到1%,不要乞求「以少胜多」的案例,所有的管理者都要乞求打一场「以多胜少」的战役。

所以,战略判断是一个需要前置思考,我怎么打、为什么打、我兵力是多少,我怎么打好的一个过程。


3)错把目标当战略,战略是个路径选择问题


经常有人说「我们实现中国XXX第一大的平台」,战略不是目标,也不是口号,战略是个路径选择,战略必须是目标与路径选择结合在一起,但大多数组织其实喊的都是目标。


4)战略不能解决生死问题


模板化战略像SWOT分析法、波特五力分析法,这些常用的分析工具可以帮你建立分析逻辑,但不能帮你制造出世界上最好的战略,因为真正好的战略是你对产业的理解和结合才能做出来。


纯SWOT、五力分析解决的不是生死问题,很多战略解决的是组织协调问题,使你的财务总监、HR总监、研发总监、产品总监达成一致。但战略不是解决你的客户问题,是解决你的生死问题,而是解决你的协同协调性的问题,这是非常恐怖的一点,所以模板化的战略都是可被讲述的战略,但不一定真的能被执行的战略,可被讲述就是讲给投资者听的战略,但不一定是特别执行的战略。


当然战略讲大了,其实任何一个产品都有自己的方向,大家考虑好自己的发展方向就行。最忌讳的是战略口号化、空号化,我经常遇到一个公司会说:我们一定会成为一个1000亿美金的公司。喊这个口号是没用的,但中国公司偏偏会认为这种口号代表它做完了战略,做会了战略,我觉得这个是比较危险的。


陷阱3:将组织结构问题当成管理能力问题

1)组织架构是管理的核心 & 过于强调协同,不能STL


同学们,提醒下如果表达的意见和你们的主管、CEO相左,以他们的意见为准哈。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把组织结构问题当成了管理问题,或者这个人的问题。其实一个组织的结构/架构是一个最核心的工作,很多时候企图用组织的制衡来达成管理的目的,这个根本不是管理了,这个人做不好也是必然的了。


2)过于强调中台,做高难度的管理


阿里也是做了十几年以后才开始慢慢地做中台。


过于强调中台,小业务做不起来,还是前线的责任,中台不是没有责任,你只贡献每天1万的GMV,那个贡献1天100万,你就是不应该做起来。


杰克韦尔奇的《赢》,我去年和今年又看了2遍,杰克韦尔奇是管理大师,但他也有他失误的地方,1万个订单可能是未来最有希望产品,但过于强调中台,其实和他犯的错误一模一样,你说我中台有这些人,测试你也不用了,那你小的1万个就是排不上,过了一年半,项目做不起来,大公司做不起来就换人。


中台是高难度的管理,不是一般公司能玩得起的,这么艰难的管理动作我们千万不要玩儿,他一开做就给他资源让他闭环跑,跑不成是他的问题,不是这个公司组织的问题。


但我往往会把做不成考虑成是这个领军人物的问题,我们会有很多公司是这样,举个例子:我们在做O2O业务的时候,类似美团这种业务的时候,公司有HC,这就是没了解这个业务,你对管理者有HC要求,你必须先销售往前扑啊,这不是领军人物的问题,就是公司管理的问题,就是组织架构问题,当你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的组织架构一定是有规律的。


大家都知道百度做O2O业务和美团打的时候,给了200亿资金没给HC,那这还打啥。体力劳动公司和脑力劳动公司完全不一样。


德鲁克说成功解决一切问题,真的是成功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它只能解决某一些的问题,这个大家一定要知道。


陷阱4:用激励替代管理的有效性


1)单指标成功方法论:数字成功方法论


很多人说管理非常简单,只要把这个人的三个核心指标,比如:GTV、订单量、利润,我就能把这个部门管好,这个叫单指标成功轮,或者我把它定义为「数字成功轮」。


我做了这么多年业务,身边时常跟着一个财务BP,我想做什么数它根本不知道,业务想要做什么数她根本不知道,我想要PV,就把一个页面拆成6个页面,我想要GTV,我就卖茅台,GTV马上就能提起来,对吧?你想要这种指标,管理者就能给你这些指标,而且财务不看细根本看不出来。


管理者想要管得细,必须深化了解一切细节,这不叫管细节,而是了解细节,所以「单指标成功方法论」是管理中最差的,在野蛮增长阶段是可以的,对那些靠单店管理的体力劳动,可以靠绩效来管理,但大多数业务都是脑力工作公司,大家千万别试图用1~2个指标就能管好自己的公司和业务,根本不可能。


你如果做不出400个以上指标来,基本你这个业务就管不好。


2)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混为一谈


这点是非常重要的,「管理」的四大支柱:经营管理、目标管理、绩效管理、人才管理;将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混为一谈是最差的。


什么是目标管理?


KPI是目标管理、OKR也是目标管理,阿里学的GE,三年计划、一年计划、季度计划,季度Review,这些都是目标管理,这就是把一个组织的目标有效地贯彻到叶子支线的单位里去。


什么是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你怎么奖励他,给他升职、升级、加钱。为什么混为一谈,经常有公司说:今年你GTV做到XX亿,我就给你升职、升级、发奖金,这些就把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完全混为一谈。


在一个传统产业和计件制的产业也许可以,而脑力劳动最大的问题


第一个是,这个工作真的和他努力相关吗?


第二个,赶上市场好或者市场坏;


你不能正确地评价一个人,就不能塑造一个正确的公司组织文化,道理很简单。


但是,塑造组织文化是靠绩效管理做抓手,业务是靠目标管理做抓手。这两者要有效地结合,以我现在的管理经验,脑力劳动者前置性的激励管理策略,例:你做到多少我给你多少激励,全部是错误的,会把这个公司文化打造得很差。


好的公司都是后置性的,你做得好我给你激励,你做得不好,但是是市场的原因并且我认为你做得好,也给你激励,这是一个公司长久发展所必要的,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永远不能混淆。


很多管理者,试图用激励解决管理问题,是最容易犯的错误。真正好的管理,目标拆得很细+争取完成,好的目标管理,也只能完成60%~70%。


现在,OKR可能都不是好的目标管理了,OKR最大的挑战是其面临一个长周期的业务,OKR显得周期太短;OKR对短周期业务是非常好的。


不同的目标管理解决不同企业的问题,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千万别混在一起。


陷阱5:用分权代替管理——大公司的制度管理小公司


1)过早设立事业部管理模式

这是最大的一个陷阱,就是过早地设置事业部,我经常看到有些公司新设立一个事业部,叫金融事业部,主要负责把过去留存的用户变成钱、变现,但它是不是一个真正的事业部?


我们看通用汽车的书,它设立事业部的时候,主要是收购,或者像别克这种产品线太重复了。其实大多数公司过早设事业部是有问题的,好的公司都是达到一定程度才开始设独立的事业部,是因为有新的业务,完全独立的业务。


但很多公司设立事业部的时候都太小了,一个事业部100~200人,特别小,如果不是新业务设一个100~200人的事业部是浪费公司资源。


设立事业部的弊端是什么?部门墙很重,当公司真的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它和公司是做结算方式的,即使是能调人也是不现实的,大家想现在的阿里还能调动人吗?业务简单的时候真的能调动人,我们党为什么能调动人?因为这个省的省委书记和那个省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是一样的。


但大家想想,你把一个阿里云的人调到本地生活,把本地生活的人调到阿里云,干不了的,真的干不了,一个组织没有5年,这个负责人他哪里搞得清楚这个业务啊。


事业部这个部门墙会非常高非常高,因为当业务独特性的时候才会有事业部,当开设事业部以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Apple到现在都没有设立事业部,iPhone、ipod、ipad都在研发负责人这里,各有各的团队,但生产负责人、采购负责人一条大线所有都是集中的。


Apple为什么这么做?当你真正想做纵向一体化的时候,你的芯片、软件、操作系统,屏是你买的、压制机是你买的,所有都是硬件一体化的时候,部门墙根本搞不定,真正做创新的,都是做纵向一体化的。


最近看特斯拉的新闻了吗?



特斯拉在中国有个地方,叫一次性压车的后半段,车架的那部分,那个公司股票涨了很多,应该叫力劲科技。这个东西特斯拉自己投的。为什么特斯拉车卖得好?特斯拉把汽车芯片那个厂自己买了,自己研发自己做纵向一体化,当自己紧张的时候是不给其他厂供货的,所有公司做创新的时候都是做纵向一体化的。


洛克菲勒,1900年之前也是人家想做大的时候,也是做纵向一体化。过早做事业部是非常不利于做纵向一体化的,而且事业部过大的时候,中台也就没那么重要了。很多大的事业部已经能做到1000亿的利润,这个时候中台化就没有这么重要了,因为事业部已经和别人的公司相比了。


2)职能部门事业部化是一个更大的错误


过早地设事业部是很多人犯的错误,甚至连职能部门也设立成事业部,这些本质上是错误的。


外包这件事在某些地方是有价值的,外包只有你在你这个产业链上比别人更懂,才有价值。Apple是全球最懂供应链的公司,库克最懂。他能够清晰地指出这些机器的零件多少钱,你到底是多收了钱还是少收了钱,他才能把供应链成本压到最低。


我们曾经有几万个客服是外包的,导致我们培养不出客服的管理者,因为你都是外包的,自己没有晋升通道,干脆垂直化管理,最后1~2年感觉这个体系很强大,因为都是自己培养的。


职能部门事业部化就等于是外包了,这件事是不成立的,只有你更懂的时候才能外包。


3) 做不好事业部就设立事业群


我现在负责美团的一个事业群,当年在58的时候也是一个事业群,但58的事业群更像是一个事业部了,过早地叫事业群。


事业群是多个事业部的组合,而且事业部必须很大,而且事业群的负责人如果没有当过事业部的负责人,根本不懂。按GE《领导团队》的理论,事业群的负责人是这几个阶梯中最难的,又没有实权,又得管好。


过早地设立事业群,这个对管理特别不利。


4) 组织隔阂不能形成合力&变革需要深度一体化


用分权来管理,一定要想清楚这个权力是不是能回收回来,过去都以为换人就能回收,但当业务真的特别难的时候,你换人都收不回来,必须靠管得好才能收。


好的大公司,在做纵向一体化,可以通过建设事业部独立去创新,像华为做手机,就是这个道理。华为也不乱设事业部,简单地设几个线,事业部做几个简单的事情,很多东西都一体化了。


当你做纵向一体化创新的时候,当你真的想打一个特别大特别好的市场的时候,事业部制未必是好的。现在2000~3000亿美金的估值公司都没办法,大家看头条的变化,开始拆掉大中台,事业部化,其实就是这个大思路,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把它事业部化,事业部的一些功能能在公司形成中台化,用这个事业部来担责任就OK了。


最后,课程思考:



最后再给大家讲一下我可能参与支持的3门课:


第一个还是偏创新,如何创造出符合用户价值和未来需求的产品?


德鲁克说CEO只有2个职责:① 创造并且稳定住用户需要的产品;② 市场营销,持续让用户忠诚于你的品牌。


Marketing在中国没有很好地被翻译,品牌是Brand,用户增长是User growth,现在要把这两个结合在一起。其实一个好的公司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挑战,不仅是要做好产品,更重要的是要做好一个品牌。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今天下午我们在过业务的时候,讲到京东健康大药房,后来改叫京东大药房。天猫叫天猫旗舰店,其实很简单,一个产品定义越清晰越好,京东自营大药房就“自营” 一个词就足够大、足够 Sharp。


天猫改名叫天猫自营大药房,也足够大,但是不好意思,如果叫阿里健康、阿里自营大药房,可能会略弱一点但也还行,但叫旗舰店就差了很多。


很多产品的判断是要和品牌的判断整合在一起,所有做业务的人如果不懂品牌会有很大的问题,建议大家好好读一读《定位》《商战》《营销管理》,这几本书都特别有战略价值。


我做餐饮很多年,在点评做了「黑珍珠」,大家知道黑珍珠是什么吗?就觉得「贵」嘛! 但是大家去看美食林,里面会有贵、好吃,然后多种形式,满足不同的需求。


但其实很简单,做一个产品/一个品牌的时候,Sharp特别重要。这个不再展开,等到时候请专门做品牌的人来给大家讲。


美团买药叫「24小时药店」,很符合美团下单30分钟送上门的特点,所以每个公司的Sharp的点是不一样的,当你做业务的时候不想好用户需要什么,基本上都会是失败的。


现代社会因为供给特别充足,所以品牌也特别重要,用户心智中的定位特别重要,赢的都是用户心智中赢的公司,蜜雪冰城、喜茶。


我后续也会给大家讲讲平台公司的五个陷阱,最近有一些迭代,去串一下,帮助大家理解像阿里巴巴、百度、美团、Google、腾讯这些平台的业务,也有抖音什么的。


今天我就简单讲到这里,个人观点不代表组织管理,也不代表正确的管理理念,是自己从工作过程中坚持的理念和思考,谢谢大家!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6类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预防和管理,新版加拿大指南给出要点!第四次打垮俄罗斯:盎格鲁撒克逊人在俄乌战争中的战略目标法国精锐的“黑豹”特警,为何在实战中大出洋相?一文了解,肥胖患者心血管疾病评估和管理挑战 | 高分综述刘鹤: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稳定中国经济的长久之计克而瑞科创独家访谈|珠江投资集团张文伟:“数据驱动、智慧决策”打造“数智珠江”肥厚型心肌病晕厥如何诊断和管理,看看专家共识怎么说《聪明的基金经理》读书笔记:跟世界顶级的资本配置者学习配置、投资和管理【炜炜道来】 当下市场策略和行业简单点评美国的战略耐心:太极高手与陷阱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公募基金全面发力!吹出的战斗民族的战绩观点丨王英津:大陆日渐赢得国家统一的战略主动COVID-19相关心肌损伤和心肌炎,应如何进行评估和管理?讲座|数字图像文件的备份策略和数据恢复华人夫妇掉入“海外华人陷阱”被捕!微*讨论如何骗取联邦政府纾困金陷阱经常有母婴逗留的公共场所应建母婴室!沪发布《上海市母婴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Costco人参茶,纯椰子水+几个家常美味,北京糕点被赤身裸体的邻居骚扰【炜炜道来】 市场策略和2022年的一些回顾理论学习|尹艳林:深刻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环境和战略任务重新评估飞艇和气球在海上作战中的价值科技部重组,不再参与具体科研项目评审和管理,有何深意?阳狮中国官宣新业务升级及负责人;Barclays聘请新战略和创意代理(广告狂人日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国土空间总规获国务院批复!明确目标定位、空间战略和底线管控要求大脑视觉信号被Stable Diffusion复现图像!“人类的谋略和谎言不存在了” | CVPR2023新加坡总统府春节开放日来啦,攻略和新年祝福一起为您送上世间人情皆如是文艺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Kubernetes 1.26 版本正式发布:改进 Windows 支持,加强网络安全和管理功能【炜炜道来】 当下市场策略和基金投资策略解读柿话柿说,柿柿留心(7)怪柿(事)连连关注,国家基金委发布通报,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出现三大问题,下达135份整改函CSRF攻击实战!带你看清陌生链接背后的陷阱!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