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英国学校想把孩子们培养成“小财迷”?我认为干得漂亮!

英国学校想把孩子们培养成“小财迷”?我认为干得漂亮!

生活



01


最近一周,英国各地都有纪念女王登基70周年庆典活动。


一向主题化教学的英国小学当然少不了这个内容。


前两天端端放学回家,是这个造型的:



我说:“哇,你是打扮成国王了吗?”

他得意地说:“大家让我做King of Year 1(一年级之王),因为我攒了最多Wow Coins!”


这里插播一句:

文末公布之前取标题活动中奖名单,亲们要看到最后哦!


这个Wow Coins,是他们学校给孩子们的“奖励硬币”,跟咱们小时候的小红花差不多性质。


每个小朋友有个小罐子,表现得好比如答问积极、写字认真、吃饭干净、主动帮助他人......就能从老师那里领到一枚硬币攒起来。


这个硬币用途很广。


之前各年级的阅读挑战,就是以班级为单位,每读完一本书,可以给自己班上赚一枚硬币,攒了最多“钱”的班级会赢得“大奖”。


连挑战活动的标语都特别直白:

Reading is Rewarding 读书有回报。

 


攒够一定数量的硬币,还可以去校长办公室兑换小礼物。


更特殊的是,学校允许“硬币流通”。

也就是说,孩子们可以在一定规则下互相交易、赠送。


比如之前端端不小心摔破了膝盖,他的好朋友小O一路搀扶他去找医务室。为了表示感谢,端端送了小O两枚硬币;小O因为想让端端教他折纸飞机,又给了他一枚硬币。


某种程度上,奖励硬币就是他们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流通货币”。


学校还时不时组织“官方交易”。


比如每学期都有的慈善义卖。

孩子们自己做各种小手工小食品卖给老师、家长们。



大人当然给的是真钱,但是真钱捐给了慈善组织,各班还能换取同样数额的班级基金,攒着找校长兑换大礼。


孩子们都很重视奖励硬币,因为它不仅仅是个荣誉,而且真的可以“当钱花”。


我爸妈之前来探亲,帮我接孩子,就被小朋友们放学后攒在一堆拿硬币换别人玩具、课外书的场景逗得不行了。


有人掐着手指头算账,有人讨价还价,还有人竞拍。


我爸开玩笑说:“真是资本主义国家,从小培养小财迷!”



02


哈哈,也难怪我爸有此感慨。

这跟我们小时候,大人普遍不跟孩子谈钱的氛围可太不一样了!


咱们的文化里,更崇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谈钱,似乎总带着点拜金意味,是不太光明、不太上台面、还伤感情的事。


所以我们从小被教育要树立远大志向,努力学习为社会做贡献。几乎没有老师家长会堂而皇之地教育孩子:“以后要努力挣钱。”


但实际上呢,我们已经生活在高度商业化的社会,没有人能脱离钱生活,大多数人工作的主要目的也是挣钱。


如果从小不跟孩子谈钱,长大却希望他们迅速玩转商业社会的种种规则,那怎么可能呢?


所以金钱教育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对这一代孩子尤其重要!


因为这一届孩子,见到真钱的机会都不多,很多都没什么金钱概念。


孩子们缺乏“以钱易物”的经历,只看到爸爸妈妈用手机点一点,就能换来各种吃的玩的;坐在家里,外卖和快递就送到门口。


钱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串数字。


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匪夷所思的新闻。

比如前不久有个14岁的女孩,竟在某音上给主播打赏了200万!



孩子做出这种事,真的只是孩子的责任吗?

如果我们大人、社会,不教给孩子金钱知识,那总有一天债主、奸商、骗子、甚至警方会来进行这项教育,那代价恐怕就大了!



03


所以这一点上,我认为英国学校干得漂亮!


他们从小就光明正大地把钱带进了日常教育里,潜移默化地教给孩子金钱的意义、规则和局限。


咱们就拿两小只学校Wow Coins奖励硬币来举例,看看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先让孩子认识钱


其实糖糖他们学校的Wow Coins并不是小学才开始出现的,而是从幼儿园就在用了。


只不过幼儿园时期,这个硬币并不能“流通”,只拿来作为教孩子们认识钱的工具。


三四岁的小娃娃,就开始学着分辨各种硬币、纸币的面额、哪个更小哪个更大。



让孩子认识钱怎么用


等四五岁进小学了,孩子们有了一定数学概念以后,会进一步学习金钱的面值关系。


比如,3英镑可以由三个1英镑,或者一个1英镑一个2英镑组成。

1英镑可以分成两个50便士、五个20便士等等。



为了巩固这些概念,孩子们经常会玩模拟超市购物的游戏。


通过游戏,又能大概了解日常生活中,多少钱能够买到多少东西。



让孩子了解钱怎么来


我曾经在某音上看过一个视频,小学老师在班会上问孩子们知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结果只有少数几个孩子回答钱是通过工作换来的,大部分孩子认为钱是从爸妈口袋里来的、手机里刷的、从银行取的。


英国学校从小就在教孩子,钱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换取。


比如他们获得硬币奖励,必须要满足“付出了努力、付出了劳动、做出了成果”的条件,在脑海里建立起付出才有收获的基本概念。


让孩子了解金钱运行的规则


学校允许“硬币流通当钱花”这一点,在我看来是很大胆的举动,因为它有一定风险。


像我前面举的例子,孩子们通过阅读比赛攒硬币,赢的可以得大奖。


不免让人担心,这不会刺激一些不公平竞争吗?比如明明没读完却谎报读完了?


这点老师和学校处理得特别好。

他们给的奖励只给集体不给个人,奖励体验而不是物质。


比如得大奖的班级可以投票选择某个下午在学校看电影、去公园玩、某次午饭可以露天野餐等等。


始终把孩子们放在集体中,体验付出换取回报的过程,而不是互相竞争。



有人也会担心,孩子们既然会想到用钱换取别人的玩具图书,会不会进一步用钱拉帮结伙呢?


我也曾抱有疑虑,难道不会有孩子产生“你帮我写作业我给你钱”“你跟我玩我给你钱”的念头吗?


为此我专门问过老师,老师解释:3年级以下孩子的任何“金钱交易”都必须要先经过大人允许。大人会不停地在这个过程中告诉他们哪些能换哪些不能,什么不能用钱买。


比如端端摔伤的时候,如果谁提出给钱就扶他去找老师,这种“交易”就是不被允许的,因为要鼓励力所能及的无私帮助。


但是小O主动扶他找老师以后,端端提出送给他两个硬币就是被允许的,因为同样鼓励对善意的感谢。



3年级以上,孩子们的“金钱交易”不再需要先得到大人允许。


但是他们经过几年潜移默化的训练,已经形成了基本的金钱观,对“不公平、不正义”的交易也可以随时汇报,请老师裁夺。


当然,允许有交易就一定会有不公平存在,一定会有孩子受点挫折。

这就是英国学校大胆的一点,没有一味地把孩子们都保护起来。


老师们对此很淡定:真实的世界不就是如此吗?孩子们现在付出的不过是“假钱”的代价,买到的是真实的教训,很值得。


教孩子回馈社会


英国学校让我非常欣赏的一点,是他们始终在给孩子们渗透关于慈善的意识,鼓励任何微小的、力所能及的善举。


比如通过每学期都有的慈善义卖、慈善筹款等(文末第一篇曾详细写过这个话题)让孩子们认识到钱除了能买好吃的好玩的,还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他们攒的奖励硬币,既可以从校长那里换礼物,也能换成慈善捐助(家长自愿认捐)。


很多孩子因此攒了非常多的硬币,到毕业的时候找爸爸妈妈兑换成一定金额,捐赠给慈善机构。


家长们当然非常乐意成全孩子的善举,经常有人以孩子名义或联合其他同学一起捐出不小的金额,作为送给孩子们的毕业大礼。




04


其实有几个人不在乎钱,不喜欢钱呢?

但在咱们的文化里,似乎总是刻意回避跟孩子谈论钱,生怕孩子染上“铜臭味”。


这就引发了很多有意思的现象:


很多孩子对家庭经济条件没有概念,家长一边省吃俭用跟孩子唠叨自己挣钱不易,一边又不停满足孩子无休止的欲望;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乱花钱,剥夺孩子掌控钱的机会;又抱怨孩子花钱就伸手,一有就花光,完全没有规划。


这些都是缺乏金钱教育的表现。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本身是没有负面意义的。


我们不应该放过跟孩子谈钱的机会,反而应该积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钱、正确认识钱的来源和用途,从小建立正确的金钱观。


今天分享英国学校的做法,我认为对咱们日常育儿也很有借鉴意义。


如果大家觉得有所启发,欢迎收藏、转发,也别忘了给糖糖妈点个赞和在看呀。


亲们有什么想法,都欢迎留言中交流哦。




最后公布周四“取标题”中奖读者:




真没想到,我的一个突发奇想,引来了很多铁杆读者的真情表白,不少朋友表示无论我取什么标题,都是片片不落地看,开团也经常闭眼跟。


亲们的话不仅让我感动,更生出一定要继续坚持优质内容、严格选品的动力和责任感!


我虽然个人能力有限,无论文章还是团品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但一定会初心不变并继续追求进步,希望做大家永远不走散的“云闺蜜”。


明天加更,带大家看看英国的城堡和庄园。

不见不散哦~ 😘



1

END

1



正在团

芬兰国民品牌Lumene专场

超值北欧极地之光纯净护肤



推荐阅读


上周我收到学校的一封邮件,要我给孩子带1英镑


英国校长居然表扬孩子“自私”?了解真相后我陷入了沉思


在英国当家长,我一直知道自己缺了一课,却很难补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新东方在线暴涨100%,“把孩子焊在这个直播间了”把车标认成“小人背宝剑”,真实段子折射时下驾培之弊 | 自由谈干得漂亮!两贼夜闯华人区偷窃,房东果断开枪,打死一匪,另一人落荒而逃鸡娃可以有,但把孩子的“自驱力”破坏了就得不偿失了突发!近40死伤!枪手血洗马路!扫射屠杀!父母把孩子扔垃圾桶保命!幸存者踩着尸体疯狂逃命!多人全身中弹!现场曝光,太可怕了!培养成长型思维的八个方法当“神经大条”的妈把孩子烫伤了.......德国恐怕会重新考虑核能源的政策车祸目击证人出手$195k!DoorDash不愧为干饭人之光海淀顶流学校来上海了!用一半学费把孩子送入世界艺术Top10 ,这样京沪联手的“内卷”我太爱了如何安抚焦虑?用书写养成“安静的内在自我”卑微的家长,到底应该把孩子当什么?我和 AI 一起完成了这篇文章,主编说干得漂亮明天不用来了 | 近未来聊聊今年我认为最适合搭配游戏本的CPU明初南北榜案 为了阶层垄断 他们什么都干得出来注意! 密西沙加直升机出动, 专为干这事儿… 本周末开始早上没事儿别出门!新冠期间出生的孩子成“垮掉的一代”?英国教育医疗停摆恶果显现上海南京路的四大公司:新新公司约翰逊辞职后拜登“暗喜”? 英国首相角逐或成“印巴之战”原创丨武汉,干得漂亮!千江一水--- 回应如何把你的导师培养成院士?导师:退!退!退!英国中学软实力榜: 哪些学校培养的名人最多? 跻身顶流的公立学校有哪些?“我花了3000万,挤破头才把孩子送进了银行”People Cat-猫三 (3)新西兰总理和英国首相握手,网友:他是想把她胳膊拽下来吗清醒的自我认知【中国学生留美现状白皮书专题3】中国学生易被开除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爷青回”!周杰伦演唱会5月20日线上重映!超千万人预约,“杰迷”苦等新专辑的六年里,周杰伦做了什么?把孩子的晚饭换成它,安安稳稳过伏天!清爽嫩滑,夏天餐桌的理想型「谷爱凌」被壮汉拦街「骚扰」,他们却说「干得漂亮」?“乡村学校办好了,孩子们会回来的”家长拒绝破窗救车内幼童:应把孩子的命放在精明算计之上|自由谈海淀顺义妈妈又立功!发掘了一条小众鸡娃赛道,还把孩子送进普林斯顿、罗德岛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