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之死:中国最深的政治悲剧
满江红,是一首我最熟的两个词牌之一,另外一个是水调歌头,苏轼的。最近在热映满江红,但我不打算去看,因为这是东亚政治中,最深的一场悲剧,我不太相信,老谋子有本事拍好这部剧。
关于岳飞之死,文章很多了。相对比较专业的,是20年前李亚平先生写的一本书叫《帝国政界往事》里,提到的岳飞死因,李老师的说法,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和思考,我觉得采信其中一点,也就是刘光世的部队归属问题,确实是岳赵彻底反目的因素,但其他的原因,比如立太子问题,则未必如是。
今天是初六,还在休息状态,那我就认真的来谈一谈这个话题,为什么岳飞死定了,以及为什么岳飞之死,是中国古代政治中,最悲剧的一幕。
12月的时候,到处都没人,我乘着没人的时机,带着娃去了趟杭州,拜谒了岳王庙:
我在里面问了娃一个问题,我说放在后世,人们看岳飞,都是忠肝义胆精忠报国的好汉,但如果你是南宋文官,你不知道后面发生的一切,岳飞在你眼中,最像谁?
娃想了一会,给出了正确答案:桓温。
是的,就是桓温。我们看历史事件,不能用当代人事后诸葛亮的眼光,而必须站在当时人们的立场上,在南宋朝,岳飞的地位,功绩和他控制的地盘,跟南宋之前历史上谁最像?可不是桓温吗?不了解不知道桓温是谁的,我给补补课:
桓温(312年~373年),东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权臣,晋明帝司马绍女婿,宣城太守桓彝长子。
出身谯国桓氏,迎娶南康公主,拜驸马都尉,袭封万宁县男。永和元年,迁使持节、安西将军、护南蛮校尉、荆州都督,掌握长江上游地区的兵权。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拜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册封临贺郡公,声名大振。掌权期间,抑制朋党,改善吏治,抑制兼并,实施土断,重视民间疾苦,改善教育。三次出兵北伐,在声望受损后,奢求朝廷加九锡,受制于王谢势力阻碍,未能如愿。
宁康元年七月,病逝于姑孰,享年六十二岁,追赠丞相,谥号宣武,丧礼依照安平献王司马孚、西汉大司马霍光的旧例。 元兴二年(403年),其子桓玄篡位称帝,建立桓楚,追尊皇帝,庙号太祖,安葬于永崇陵。
如何?像不像?无论是当时的局势——永康南渡和泥马南渡,还是控制的地盘——荆襄地区的大佬,还是功业——北伐,在当年文官体系的眼里,岳飞和桓温,是不是很像?
宋代的体制,从开始就是重文抑武,北宋时代,绝对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割据大势力,南宋实在没办法,允许默认了他们的存在。所谓的中兴四将,就是四大军阀。他们可以在控制的地盘上,征税征兵,犹如土皇帝。因此,他们的军队名号是:岳家军、韩家军、刘家军、吴家军.....唯独不是赵家军。请问,南宋的文官集团们,是如何看待这些暂时离不开,打不倒的老军头的?
憎恶,除了憎恶,还是憎恶。而他们之间,也并不守望相助,岳飞之死,张俊的责任极大。
那么,岳飞是怎么一路高升的呢?除了他自己允文允武,赵构曾经极度信任他,欣赏他,甚至把他看做赵家守护,要留给后代用的那种股肱大臣。
因此,李老师说的,岳飞过问太子的事,其实压根不算事。只有满清才是皇帝乾纲独断,哪怕明代立太子事也是国事,大臣不仅可以问,甚至可以反对。万历那么喜欢福王,那么想立福王当太子,立成了吗?
岳飞不是因为过问太子而遭到皇帝嫉恨,也不是因为要迎回二圣。古代皇权也不是说就一定属于谁,失国大罪,加上身为俘虏,徽钦二帝早就失去了任何再上位的可能。包括岳飞都曾经私下对皇帝表态,如果有人拿二帝做文章,那么有他在谅那些做文章的人,掀不起大浪。
是的,岳飞和赵构,曾经就亲密到这种程度。然而,权力这个东西,有毒。最大的分歧点,就在刘光世打算交出兵权退休后,剩余部队的归属。
1137年,皇帝在寝阁(卧室)召见岳飞,对他说:光复国土,中兴大宋这件事,我就托付给你了。从今以后,除了张俊和韩世忠,其他的军队都交给你节制。
无论是召见的地方,还是托付的事项,皇帝在这时候对岳飞的信任,都达到了最高峰。这一年,岳飞35岁。
但是,兼并刘光世部队的事,被张俊以及几乎所有朝廷高官激烈反对,他们反对的理由十分充分,那就是岳飞已经掌握了长江中游以及10万精锐部队,如果再拿下刘光世的淮北5万兵,那么岳飞在大宋政治版图里,将拥有2/3的力量。即使他不想当桓温,他儿子也会当桓玄。
站在当初的立场上,这话其实没错。从荆襄武昌顺江而下的速度,要比从淮北调兵回建邺(南京)的速度快得多。也就是说,一旦岳飞有反心,身处江南的南宋朝廷压根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现在历史书上说,反对者主要是秦桧和张俊,其实你认真思考下,只要有一点历史知识的南宋文臣,绝对没有一个不会反对这个决策。
因此,兼并刘光世部队的事,就搁置了。岳飞这个人,道德操守无懈可击,但确实为人比较骄横,遇到这种事已经证明皇帝不再信任自己,放在他面前的有两个传统政治选择:一是夹起尾巴做人;二是索性展现跋扈,让朝廷忌惮。
无论哪一种用法,其人也必然是那种传统政治人物,但岳飞不是,岳飞真心相信皇帝和自己,他认为自己一腔忠诚,为啥不被理解,于是他做了一件传统政治中最错的事:撂挑子,上庐山不干了。
皇帝派人去请他下山,此时的赵构已经动了杀机,而岳飞还只以为是跟大人闹闹别扭,诉说一下心中的委屈。
之后的事,就再也没有回头的余地,赵构这个皇帝所经历的妻离子散、大将背叛,辛酸、惨痛、悲情和侥幸,让他有更深的不安全感。跟他的先祖赵匡胤比,他就是个loser,根本没有驾驭统兵大将的自信。
于是在日复一日的谗言中,在岳飞一再错误的应对中,事情终于走到不可挽回的境地。
那么,被诛杀的大将在历史上很多,为什么说岳飞之死,是最深的悲剧呢?
这是因为,倘若岳飞真有一点点不臣之心,南宋上下反而对他毫无办法,甚至会有不少人,重新下注。
如果岳飞跋扈到,把去给他下令进临安的使者杀掉,他甚至不用找理由,南宋朝廷上下为了不逼反大将,会给他找理由。而里面那些不得志的臣子,完全可以重新选边,搞个从龙之臣干干。
东晋时期,朝廷中向着桓温和桓玄的人,少了?
但岳飞确实毫无不臣之心,那么,他就该死了。有实力,却没有野心,文官们为了展现忠诚,也会纷纷落井下石,要求处死岳飞。况且,这完全符合赵构的心意,甚至在岳飞死后,赵构还不依不饶,杀掉了他的儿子和大将。
岳飞为什么死?因为他不仅有能力,而且足够忠诚,南宋朝廷能够杀死岳飞,也不是实力比他强,只是因为岳飞忠诚。
这就好比,如果你只去欺骗信任你的人,那么你不仅该死,而且该下地狱!
一个人,死于道德高尚和忠诚,这不是悲剧,什么是悲剧?
既然岳飞活不下去,那么之后就不会再有这样的傻人,只会出左良玉、黄得功、洪承畴、尚可喜和吴三桂们了。他们活的没有岳飞敞亮,却比岳飞快意的多。
不是岳飞配不上南宋,而是南宋配不上岳飞。
现在弄几个所谓的奸臣像跪在岳飞墓前,有什么意思呢?岳飞不是几个奸贼能弄死的,甚至不是赵构能弄死的,杀死岳飞的,是整个天下。
他们一个都不无辜
(完)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