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信条:为何只有Mate才能超越Mate?
近年来,各大手机品牌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市场角逐,其中高端机型的比拼尤其激烈。多数国内手机厂商无疑都把打造高端产品作为市场占位的关键,而一部真正高端旗舰手机应该是什么样子?它需要给用户带来哪些价值?这或许是悬在每一个国内手机厂商面前的问题。
谁是Mate
华为Mate系列诞生于2013年,彼时华为手机离其摆脱贴牌商身份、推出自有品牌也才3年。研发之初,接手华为终端业务的余承东力主打造高端旗舰手机。“新手”刚入局,就要打造高端品牌,未免有点像天方夜谭。
然而,这个故事后来的发展走向是:
2013年,第一代Mate发布,开超大屏长续航之业界先河,踩准了用户痛点,收获了第一批Mate系列粉丝。
2014年,Mate7发布,将高清大屏长续航与超窄边框与金属机身的设计美学相结合,并率先引入“一触式按压指纹解锁”功能,在高端市场,成为了连高端商务人士都“一机难求”的爆款。
2015年发布的Mate 8,将高性能和长续航再一次突破,上市首月销量便突破百万。此后Mate每一次发布都以颠覆式创新,引领其销量突飞猛进,一路高歌。
2017年发布的Mate 10系列仍然值得特别圈点,这款手机率先在处理器中集成NPU人工智能芯片,以优秀的AI摄影、语音识别与深度学习等能力大大提升高端手机的影像与智慧能力,开启了移动人工智能时代。
2018年,华为继续在创新的无人区驰骋,又发明了无线反向充电技术。当年发布的Mate 20系列,凭借后置“浴霸”三摄、无线反向充电、AI影像与7nm芯片、等创新点,成为高端旗舰机中的理想型。
2019年的Mate 30系列将移动影像能力继续突破;到2020年Mate 40凭借封神的外观惊艳众人,此时的华为,已然拿下了国内手机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
华为将该旗舰系列取名Mate,就是希望让手机成为用户的伙伴,一直陪伴用户。Mate究竟是怎样的一位“伙伴”,以至于演绎出这样的传奇?
首先,Mate系列很“敢”。在央视纪录片中,余承东表示:我们要做世界上最棒的产品,最好的手机。而这股挑战未知与不可能的勇气,确实非同寻常。从0起步就敢挑战做高端,这股“又憨又直”的气质,令人敬佩。
此外,Mate系列还很有“战略眼光”。高端突破,业界有多种路径。Mate系列选择的是最难、也是最有价值的一种:主动投资未来,挑战尖端科技,引领未来主流。华为通过大力投入研发,将自主创新从基础研究做起,让产业的创新向下扎到根。
最后,Mate系列还很有“战略定力”。尽管一开始不被外界理解,也面对着重重困难,Mate系列却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攻坚无止境,更需要长期的投入。10年来,华为在研发方面投入的经费高达8450亿元,即便到了2020年最困难的时候也未减少。正是依靠不计成本的投入,Mate系列才能持续为消费者带来极致产品体验。
就是这样的一位Mate,将荆棘密布的道路趟了出来,在几年的时间内打破了全球高端手机市场竞争格局,创造了国产高端突围的传奇。
超越Mate
作为高端旗舰的标杆,Mate系列一直是各大品牌打造高端系列时都想超越的目标。
可世事难料,上攻高端的时间窗竟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被“野蛮”闯开。
2019年底开始,Mate系列史上最长的黑夜来临。由于外部原因,Mate的供应链被“釜底抽薪”,导致供货困难,终端业务收入“腰斩”,也损失了大量渠道商伙伴。在逆势增长的高端市场,Mate系列的暂时退出给友商上攻高端市场份额提供了看似“绝佳”的时机。
近两年,众多国内品牌纷纷在高端机型加大投入进行突围,以弥补华为留下的高端市场空缺。然而,根据CounterpointResearch的数据,高端旗舰市场的份额还是更多地流向了苹果。2022年二季度,苹果拿下了中国手机高端市场46%的份额,同比增加了3个百分点;国产品牌分食剩下的54%份额,反而比去年缩减了3个百分点。
根据Canalys的最新数据统计,从2021年第三季度到2022年第三季度,国产品牌的出货量整体出现两位数的下滑,只有苹果出现了高达36%的增长。
这种此消彼长的现象出现,首要原因是大环境的疲软和智能手机市场的日趋饱和,导致换机周期的延长,整体手机市场的收缩。
根据CounterpointResearch的调研,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的换机周期长达43个月,中国智能手机换机周期预计增至34个月。而中国信通院的数据则显示,2022年前10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2.20亿部,同比下降21.9%。
其次,智能手机品牌的创新也出现了瓶颈,在Mate系列缺席的两年间,市场上仍未出现一款旗舰高端手机能像Mate系列那样与苹果一战,同时,在缺乏足够竞争力的市场态势之下,苹果的创新动力也明显缺乏,频繁亮出低价策略推出多款“平价”机型大举收割市场,结果可想而知。对比2年前的市场份额数据,高端市场上,苹果与其他品牌的差别正在越加分明。
▲数据来源:恒州诚思《2022年全球及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在Mate系列淡出的这两年间,由于国内品牌没有人成功实现高端市场突围。在这样有些惨淡的背景下,业界正翘首期待着Mate系列的归来。
而在黑夜中前行的Mate,从未停止脚步,一直在积蓄力量。
暂时的挫折是迷朦黑雾,也是一次孕育着新的突破际遇。
Mate归来
在2020年Mate 40系列发布会上,余承东表示:“很多人问我业务还能不能继续,无论有多大困难,我们都要把业务继续进行下去。”
这份信念的力量是惊人的,它来自华为对于行业的洞察和对自己的信心,并积极付诸行动,最终,Mate系列就在这样的一份信念之下,重新回归。
时隔两年,Mate系列在行业寒冬中归来,考验与机遇并存。余承东在访谈中提到:公司内部一致认为是冒险的决定,但这一次事关生死的决战,Mate系列除了胜利,别无退路。在这样的背景下,2022年9月, Mate 50系列重回赛道。
Mate 50系列发布后,在原本平静的智能手机市场迅速引起波澜。那些原本熟悉的由Mate带来的黑科技体验再次引发震撼:摔不碎的玻璃,无信号区的卫星通信,狭小机身内10档可调物理光圈,断电时的应急续航……这些充满“悖论”的科技突破,为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
新一代昆仑玻璃,突破了玻璃材料易碎的天性。它的诞生起因是华为在调研中发现业界一半的售后记录是修复手机玻璃屏幕,而消费者在日常使用中的摔落是主要原因。华为2012实验室的研发人员从建筑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找到灵感,通过在玻璃中引入大量高强度纳米晶体,形成致密的支撑结构,提高耐摔性。然而,在保障手机屏幕强度之外,最基本的屏幕透光性也仍是最核心的关注点,两者兼顾才能最终实现昆仑玻璃的落地。经过无数次的跌落测试,无数次的方案修改,华为用四年的研发,最终解决了这个业界难题,将整机的抗摔性能提升至10倍。
没有信号也能实现通信,是华为“向上捅破天”的技术。利用北斗卫星三号系统独有的短报文功能,Mate 50系列能够在无地面网络的环境下支持卫星消息,为用户在特殊环境下提供更有安全保障的服务。然而大众智能手机要想支持北斗卫星消息,有三大挑战:高损耗、低功率、低增益。华为用3年的创新研发,攻克了四大关键技术:新通信协议、高性能硬件、高增益算法、专用UX设计等,最终实现将北斗系统落地到大众消费级智能终端,书写了人类通信历史上的全新篇章。
影像能力作为Mate系列一以贯之的能力,Mate 50系列首发搭载华为自主移动影像品牌XMAGE,这也是华为在影像领域长期持续积累的结果。XMAGE聚焦光学系统、机械结构、成像技术、图像处理四大成像模块进行技术突破与升级,旨在从技术创新、影像风格、拍摄体验三个维度,为用户带来独树一帜的影像风格和体验。此外,Mate 50系列还把光圈可调节的设计融入手机影像系统中,在狭小的机身内实现了物理光圈的10档可调,大幅提升了移动影像光学系统能力,让用户可随心调整景深范围和虚化程度。
以硬件+算法两个维度的创新,构建以我为主的XMAGE移动影像技术体系,标志着华为移动影像能力的成熟与独立,也代表其在影像方面持续发力的承诺。
这些创新的本质其实很纯粹,围绕消费者需求,再辅以不断持续的研发和投入,最终取得突破。在智能手机行业整体创新乏力的当下中,Mate 50无疑为行业创新带来了全新的方向,并将再次引领新技术、持续定义高端旗舰。
首销当日,华为Mate 50系列在各大电商平台及线下门店遭遇抢购,热销机型平均10秒售罄。人们不禁感受到,那个自带弧光的高端旗舰代表,回来了。
面对疾风,压力重重。华为依旧选择领势而上,持续攀登。这个精神内核永远不会变。
所以,Mate十年所沉淀的一系列信条已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秉承这些信条,无论在什么情况下,Mate都能够找到正确的出路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销量可以被暂时超越,但强悍的精神内核却无法被战胜。能够超越Mate的,只有Mate自己。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