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爆红霸屏到寂寂无名,他的故事远比你想的精彩
近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70周年纪念演出现场,历史剧《蔡文姬》再次被搬上舞台。
久未露面的老戏骨濮存昕重新回归,在剧中饰演“曹操”。
台上的他谈吐自如、俊朗洒脱,没有凌厉的霸王之气和骁勇的王者之风,却有着深沉的诗人情怀和浓厚的人文底蕴。
虽然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清晰的痕迹,但儒雅睿智的气质丝毫不减当年,观众们看了直呼过瘾。
40年里,他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角色,出色的表演已深得人心。
除此之外,他也是多部影视剧中响当当的人物,不仅颜值担当,还有实力加持,曾一度被评为全国女性心中的男神。
殊不知,他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崎岖。
但他从未妥协,最终凭借自己精湛的技艺征服了万千观众。
更让人敬佩的是,他还力排万难献身公益,用炽热的爱心点燃了艾滋病人的希望。
看完他的人生经历,你就会明白:
只要敢于和命运抗争,就可以创造奇迹。
跨越坎坷,勇敢追梦
1953年,濮存昕出生于北京,父亲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资深演员。
两岁时,他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虽然被父母带着多方求医,也无济于事。
长大入学后,他不得不拄起了拐杖,附近的小孩子经常抢走他的拐杖,还给他起了个“濮瘸子”的外号。
为了躲开这些人的捉弄,他一出家门就把书包带子挂到脖子上,拐杖夹在腋下,然后用坏腿蹦着上学。
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和付出,岁月不会怠慢每一个勇敢和执着的人。
一日日的“走”,既增强了他的腿部力量,也锤炼了他的意志。
幸运的是,几年后,有人向他的父母推荐了一位医生。
很快,他被安排做手术。
在手术的过程中,小小年纪的他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却一声不吭。
苦痛过后就是成长。
术后,濮存昕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锻炼计划,并且风雨无阻地执行。
久而久之,他可以和正常人一样走路了。
他用强大的精神战胜了病魔,夺回了身体的主动权。
也正因为此,他也明白,行动是解决一切困难的良方。
父亲在剧院上班,常常跑去玩的他看到大人们排练,觉得很是有趣。
耳濡目染地,他对话剧舞台也有了格外的渴望。
无奈造化弄人,初中只上了一年,他的梦想就被现实冷冷地拍下。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跟着同学一起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知青。
刚开始,他负责养马。
一年后,他又被调入业余宣传队,农忙时干活,农闲时就去参加慰问演出。
8年的边陲农垦生涯,他忍受了无尽的寒冷、孤寂、枯燥和愤懑。
清贫的生活,也在无形中锻造了他强大的承受力。
后来,同去的人中,有的去读大学,有的去参军,而没有任何背景的濮存昕只能郁郁度日。
田里的稻子得一刀一刀地割,生活的坎坷也要一个一个地跨。
他跟不公抗争,和命运死磕,立志要实现自己的演员梦。
他利用每年的探亲假参加剧团的考试,却一连几次都落了空。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办理病退,真正地回到了北京。
禁锢已久的身体和心灵都得到了解放,他全心投入到学习中去,第二年就考入空政话剧团,从此正式踏上艺术的道路。
尼克松说过:
逆境能打败弱者,造就强者。
其实,真正的强者,都是与命运抗争的高手。
对濮存昕来说,梦想曾是那样遥不可及,但他没有放弃。
他知道,这是唯一的机会。
靠着不服输的劲头和不间断的付出,他打破了身体的枷锁,重获自信与勇气,无惧无畏地奔跑在追梦的路上,直至站到神往已久的舞台上。
忍受挫败,淬炼自我
刚进空政话剧团时,经验不足的濮存昕只能跑龙套。
偶尔有角色,他去争取,导演的目光压根不在他的脸上停留。
别无他法,他只能继续默默地努力。
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后,因为技艺不成熟,他又被同事们称为“蹩脚演员”。
事实上,一个人,当能力不足以撑起梦想时,就先走好眼前的路。
所以,面对冷嘲热讽,他多半付之一笑,不声不响地打磨自己的演技。
一有时间,他就待在剧组,跟着大家学习。
5年后,《周郎拜师》开拍,濮存昕饰演男主角周瑜。
为了表演得更真实,他一遍遍地读剧本,揣摩人物的心理状态,还对着镜子一次次地演练。
练着练着,他悟出一个道理:
“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是周瑜的志向,也是他自己的。
演出时,他对人物情感的拿捏和传达非常到位,还得到了剧团的肯定。
也正是因为在这部剧中展现出过硬的功底和不凡的潜力,他被去剧组挑演员的蓝天野看中。
在当时,剧组里高手云集,蓝天野偏偏选中了平平无奇的濮存昕。
事实证明,他确有慧眼,濮存昕之后的表演没有让他失望。
正所谓,只问耕耘,收获自来。
濮存昕在话剧中的完美表现也为自己赢来参演影视剧的机会。
而且,无论是什么角色,他都尽心尽力。
为了饰演电影《一轮明月》中的弘一法师,他学画画、学日语、学篆刻、念经文,还饿瘦了十几斤。
付出总有回报,他在不少影视剧中的表现都很突出,还因此获得金鹰奖等各类影视大奖。
紧接着,各种片约纷纷而至,他却拒绝了,一心坚守在挚爱的舞台上。
参演话剧《白鹿原》时,被人吐槽不会说陕西话,他闷在屋里练了几天。出场时,他一口地道的方言让人惊叹。
从二三十岁演到五六十岁,他演了200多场《李白》。
剧中大开大合的命运、明朗清晰的悲欢、浪漫至极的诗歌影响了他,他越演越真,越演越深刻。
而在其他剧中,无论是演多情善感的文人、驰骋沙场的将士,还是醉卧月下的酒神,他演什么像什么,且收放自如。
在他看来:“每一个角色的内心深处都是极其光彩的,极其生动、鲜活的。”
所以,他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揣摩角色,真正地走进角色的内心。
电脑巨头罗斯佩罗说:
凡是优秀的,值得称道的东西,每时每刻都处在刀刃上,要不断努力,才能保持刀刃的锋利。
人也一样,总是在艰难中磨砺。
可阻碍再多,也拦不住一颗奋进的心;
曲折再多,也挡不住一个拼搏的人。
所以,濮存昕用毅力和意志与困境抗衡,用信念和韧性与不公对垒,走过风雨,迎来了阳光。
向阳而生,逐光而行
有人说,一个向阳而生、逐光而行的人,终将融入光里,成为照亮自己、温暖别人的光。
濮存昕便是这样的人。
2000年,他成为第一个出任艾滋病宣传员的公众人物。
而且,他不止于呼吁,更是在践行。
次年,他成立了爱心基金会,个人捐款用于资助西部地区的孩子们读书。
平时,他多次走访艾滋病家庭,与艾滋病人同吃一锅饭,用实际行动让更多的人消除偏见。
在那个艾滋令人闻之色变的年代,他还把因艾滋病致孤的孩子领到家里,和他们一起吃饭、聊天,让他们感受家庭的温暖。
虽说是演艺界的名流,他很少拍商业公告,却不拒绝公益类广告。
因为,所有的广告收入被用作这些孩子们的手术费、书本费等。
他说,一条公益广告就好像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身边的黑暗就少一些。
而对于那些艾滋病患者来说,他就是那束希望之光,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有时候,一些孩子去北京看病,剧院里又要连续上演好几部话剧,他就马不停蹄地排练、出演,然后抽时间陪孩子们去医院。
他不为名、不为利地传递爱心,改变了很多人的一生,也因此被评为“感动中国2002年度人物”。
领奖台上,他沧桑的脸上满是笑容。
可每一个轻松笑容的背后,都有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
他像一个陀螺,在公益和舞台之间不停地进行角色的转换。
他是一个敬业的舞台人,更是一个热心的公益人。
如今,他已经淡出了荧幕,却还在为戏剧事业和公益活动发光发热。
他曾写过一段话,“化好妆,扮上相,登台就走进一片光的圈。出了名,成了星,露脸便有了光的环。
当演员的为此迷,也生惑,却大都乐此不疲地往上爬,往远走。”
而他,追求的不是人前的风光,而是内心的光芒。
王阳明说:
此心不动,我心光明。哪怕洪水滔天,哪怕暗夜无边,一切都是桃花源,一切都是云水间。
心灵之光,会映照天地一片澄澈,也会促成精神拔节生长。
多年来,濮存昕参演的部分人物的傲然风骨和铮铮气概,都融入了他的生命。
他与角色一起成长、升华,一直奋勇向前,保持内心的炙热与光芒,终于成为当之无愧的演绎大家和艺德楷模。
尼采说过一句话:
每一份成功的背后,必是平凡而伟大的坚持。
每一份努力的背后,必有丰富而厚重的赏赐。
濮存昕历经波折,却不向命运妥协,不向生活低头,创造了医学的奇迹、人生的奇迹、爱的奇迹。
舞台上,他是万众瞩目的“话剧中坚”;
荧幕上,他是备受吹捧的“国民男神”;
现实中,他是感动中国的“公益明星”。
从不幸的童年时代,到艰苦的知青岁月,到初进剧团的挫败阶段,再到德艺双馨的古稀之年,他都在与变幻莫测的命运做不懈的抗争。
其实,每个人都是在沉沉浮浮中激励自己、磨炼自己。
只有用不屈的精神勇敢地面对人生,才可以一步步地实现梦想。
愿追梦路上的你我,皆能创造奇迹!
作者 | 卜一,漫游云水间,闲记红尘事。
主播 | 北辰,金牌主播,心理专家,公众号:北辰在找你。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