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内娱似乎找到了新的流量密码——
微博热搜。
不少作品,在剧情中捆绑一堆「社会热点」。
但,经常起到反效果。
比如白百何主演的《门锁》,被骂消费独居女性,风评大扑街。
热门国剧《心居》,提到全职主妇困境、职场性骚扰、买房困难……但因为「强行扣题」,反倒给人一种悬浮感,豆瓣评分未及格。最近,就有一部新片带着「全球热搜大全」的标签,却获得了超高口碑。R.M.N.
在发达国家,像他这样来自罗马尼亚的工人是被排挤的对象。在一个极度排外的环境里,他经常要遭受「地域黑」的攻击。
然而,讽刺的是,在他看似淳朴的老家,也正上演着一出「本地人VS外地人」的大战。但后来,村民对亚洲劳工的仇视逐渐加深,事态不断升级。
穿上臭名昭著的「3K党」的服装,向亚洲工人的房子里扔燃烧瓶。而这场斗争的高潮,被导演浓缩为一个18分钟的长镜头。它拍的是一场「村民大会」,即村民VS面包厂的大型直播对线。想想我们的生活中,不也充斥着这样道貌岸然的发言吗:他以「专家」的身份,摆出了让面包厂无法推脱的「权威理由」:亚洲人的疾病、病毒导致地球上出现了艾滋病、禽流感,让他们做面包,不卫生。是不是和新冠爆发时的「中国人携带病毒论」如出一辙?甚至直到现在,都不乏国人因此在海外遭遇歧视羞辱、暴力攻击。讽刺的是,医生这番「专家建议」,转眼就被面包厂老板戳破。不再寻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干脆摊牌:对,我们就是歧视亚洲人,就是要赶他们走,咋地?而是通过长镜头的层层递进,平等地冒犯了每一个群体。然而实际上,她们才不是出于维护弱者权益,才为亚洲工人辩护的。
最初之所以招亚洲人,纯粹是为了申请欧盟为多元化企业发放的补贴。一个环保NGO派来的法国小哥突然开麦,准备高呼一些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你们口口声声说着环保,关掉了我们的矿场,让我们的人民失业,让我们的家乡变成欧洲的动物园。在座的许多人自己都是外国人,有什么资格排挤其他外国人?此话不假,罗马尼亚由于特殊的地缘因素,生活着许多国家的移民。
还没来得及解决亚洲劳工的问题,积怨已久的内部矛盾先被点燃了。最终,在一哄而上的撕扯中,长镜头和电影同时达到高潮。犀利揶揄之中,每一个人物都变得鲜活生动,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提起长镜头,大家可能会想到一些以此闻名的电影,例如「一镜到底」的《鸟人》《1917》。国师张艺谋,就曾希望用一镜到底的长镜头拍出《满江红》。然而,随着长镜头「大名远扬」,导演们对长镜头的使用大量增加。部分电影中的长镜头,被认为是可有可无、故弄玄虚的炫技手段,亦或者是宣发时的噱头。郭敬明的《小时代4》最后长达8分钟的长镜头,拍摄难度可谓是「地狱级别」。而《核磁共振》的长镜头之所以能够「封神」,正因为它完全摒弃了「炫技」,使之完全服务于内容的表达。几十个表演者需要随着剧情推进,在合适的时机说出对应的台词。
每个人都在戏里,每一句台词的语调,其他人给出的反应,都无比精准、真实。同时,长镜头中所含的起承转合、情绪递进也不容小觑。最后包括法国人在内,导演让在场的每个人都露出了阴暗面。犀利讽刺的台词、跌宕起伏的剧情冲突、层层递进的内容与情绪……罗马尼亚作为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国家,不同族裔之间,本就有难以消弭的隔阂。以省份、地区来划分一个人,并用先入为主的偏见来评判他,已经是见怪不怪的操作。而在此之上,电影又进一步,用罗马尼亚,隐喻全球社会的撕裂。就好比当下,层出不穷的性别骂战中,男性也好,女性也罢,不再是具体生动的人,而是以标签的形式在以立场、主义为名的搏斗中释放仇恨。也许在群体矛盾激化、分裂日益加剧的世界上,每个孤立的个体都要面对越来越多的敌人。其实,这种以小见大的拍法,在曾经的国产影视剧中并不少见。张艺谋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就用高墙宅门之内的几位女性,勾勒出了千百年来饱受封建摧残的女性血泪史。相反,《核磁共振》的导演蒙吉,一直坚持着这样的创作。虽来自东欧边缘的小国,却已跻身世界瞩目的导演之列。除了精妙高超的技术,蒙吉身上还有更值得国内艺术创作者借鉴的地方。他此前的作品,《四月三周两天》《毕业会考》讲述也是罗马尼亚的故事。前者透过堕胎问题探析社会,如今随着美国的堕胎法案争议,这片更是历久弥新。后者讲述一个父母为了孩子的考试,无所不用其极的故事。片中对亲子关系和社会弊病的追问,今天的中国人看了,依旧会百感交集,难以回答。《核磁共振》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以小见大,举重若轻。蒙吉的电影却能在立足罗马尼亚的基础上,获得全球范围的认可。因为,他的电影讲述的不仅是罗马尼亚人的故事,更是普世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