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如何在社会环境的极大变化中,为孩子营造稳定的成长微环境

如何在社会环境的极大变化中,为孩子营造稳定的成长微环境

教育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本文看点

电影《无名》中有一句台词:我是一个软弱的人,不适应这个巨变的时代,折射了那个年代里个人宿命的流离感。


或许我们都曾被时代的浪潮裹挟,感到无力与焦虑。但正如罗曼罗兰所言,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如何在社会环境的极大变化中,为孩子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成长微环境,听听景芳和一诺怎么说。


此文来自【景芳时空】系列对谈第84场,景芳*一诺的直播精华整理,因篇幅较长,分为上下篇,此为上篇,今日二条推送为下篇,请勿错过。


完整直播回放,请关注「童行书院视频号」-直播回放。


 周三

视野 🌏

全文共5434字,阅读时间14分钟


🌿🎨🌏


稳定的成长微环境

由哪些要素构成?


景芳:

非常高兴能够和一诺一起直播,一诺给了很多人精神力量,这次直播我们主要和聊一聊如何给孩子构建成长微环境。


2021年一诺出了一本书——《力量从哪里来—面对每一个不敢》,2022年我也出了一本书——《不焦虑父母俱乐部》。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面对育儿焦虑的问题,或者能够让大家的育儿生活过得更加的放松和从容。


关于成长微环境这个话题,在今天这个时代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我自己可能既不是乐观主义者,也不是悲观主义者,我接受未来有各种可能性。


在接受未来可能更好也可能更差的前提之下,我们需要给孩子营造一个稳定的环境,包括经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稳定,也包括心理上的稳定。


一诺很长时间没有回国了,最近在忙些什么?


一诺:

过去两年因为疫情我一直在美国,我们刚在诺言社区里面做了一个 24 小时全球跨年直播。诺言社区是因为奴隶社会做的,奴隶社会从 2014 年开始做,到今年已经第 9 年了。


当时我做奴隶社会的时候,其实人就在美国,我上一次回国是2016年返回北京,所以因为这个原因,奴隶社会的读者可能到现在也还是有 30% 是在海外的。


最近我们的这次线上24 小时直播,在很多意想不到的不同国家都有人,其实我们也是在拥抱一种新的方式。


一方面,微环境是重要的,另一方面,通过线上的形式,也能跟线下不可能见到的人、不可能连接的人能发生联系。


景芳最近在忙什么?



稳定地做自己的事

就是构建微环境


景芳:

2022年我做的两件事,一个是做童行,第二个是在写书。


我觉得如果一个人能够相对稳定的做自己的事情,本身也是一个微环境,像一诺做奴隶社会,是你认定的,你就会可以尽一切去努力去把这件事情做好。


比如我做童行,我们就会思考,课程教研要怎么改进,还有我怎么安排时间去继续往下写书。


可能有很多人生活就非常受大环境的影响,外界风吹草动,生活就跟着动荡,有点不由自主。


这种情况怎么办,还是要想办法在微环境里找到更多掌控感,给自己一条能够穿越的通道。


比如我们童行去年,在做逆势的线下扩张,先把杭州、成都、深圳这几个地方线下的俱乐部和课堂做起来,再筹备教师培训管理这些事情。


到今年就准备至少能够扩到 10 个以上的城市,能够多覆盖一点。在整个大环境变化很大的情况下,每个人还是可以在大环境底下找到自己的通道,这也是能增强自己掌控感的方式。


在任何时候,当你有无力感,就做不了任何事。就像我刚才直播时网络出了问题,就只能祈祷网络快连上,这个时候我没有任何我能干的事,就在那等着,还好最后网络连上了。


但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很多事情是自己什么也做不了,没有掌控感,只能在那祈祷说快变好吧,就会非常焦虑。


除了工作,去年也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家人,我的成人科幻写作也在继续,希望 2023 年能够跟一诺在线下见个面。


一诺:

坚持写作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需要非常健康和稳定的内在核心。


我最近看到一个朋友的分享,他提到克里斯那穆提的一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如果大家觉得我现在不够游刃有余,我现在做的不好,或者我现在觉得状态非常有问题,其实反而一定程度上证明你的内心还是比较健康,希望这句话给大家带来一些慰藉。


后退一步来讲,整个人的内心的状态的存在,肯定是我跟我们周围的大环境息息相关。有的时候我们习惯性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但实际上我们大家都应该首先要认识一点,我们构建微环境的前提,就是我们在一个很糟糕的外在环境里,看清这点是对自己的解放。


从整体的大的环境来讲,虽然我没有直接的数据,其实现在也非常缺乏一线的调研和数据,从这角度来讲,他讲了几个导致抑郁症的原因。


第一个,阶层分化非常严重的社会,容易导致抑郁。


第二个,缺乏社群交往,没有可以跟别人共享的意义和价值观。


第三个,缺乏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其实大自然本身是有巨大的这样的一种疗愈功能的,我们大部分在城市生活的人,和大自然的接触太少了。


第四个,缺乏掌控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焦虑和压力。


第五个,对未来缺乏面向感。我认为未来会变好,我才愿意面对。如果未来糟糕,我就不愿意面对了。当我们对未来没有面向感的时候,没有值得期待的事情时,很容易陷入精神上的抑郁。


在我们意识到大环境对个人的影响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去做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目标性的选择,我觉得这是一个理解微环境的角度。


可能有人会说,景芳是清华毕业的,所以景芳可以不焦虑,其实不是的。景芳可能因为她是作家,也许比更其他的人要更敏感,是更容易受到外界负面信息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她做的这些功课、心法、方法,对我们都很有借鉴意义。



景芳:

说一下对于外界敏感这件事。如果我们把外界整个大环境看成是天气,那根据天气变化,做一些防护,你的掌控感就会更强一点。


我觉得在今天这个环境里面,我们需要不被外界裹挟的能力,自己的状态就会感觉好一些。


我是一个作家,肯定是更敏感的,甚至几年前就在做一些心理和外在的准备。所以悲观主义往往在生活里面还能不那么悲观。他对于这个世界的预期是 悲观的,能够相对早一点给自己去做一个防护的准备。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和社群,就是我们抱团取暖的一个方式。我觉得跟一诺去做诺言社区的发心很相似,我们也是在社群里面,让大家相互倾诉、沟通交流。


这样的一个氛围环境,能让我们度过很多外界的不愉快时刻、对于我们的心态特别重要。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里面,有很多人会成为云闺蜜。跟生活里周围的人没办法聊的这些苦恼困扰,对于自我的挖掘,这些都可以在社群里面聊。


个体微环境与大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诺:

景芳你说的特别对,你讲的关于外在和内在我想补充一点,当我们自己内在环境比较好的时候,外在的一些不好的变化对我们的影响就会少一点。再进一步理解,如果我们希望外面的环境变好,它的前提有更多的人内在更加强大,这也是我们希望改变外在世界一个唯一的路径。


当我们理解了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偶然性,就能明白如果我们想真正推动社会变好,唯一的路径就是让更多个体的内在有更深的一种认识。


无论你做出的选择是什么,你的个人的状态会更好,对问题的思考就能更全面,更客观。可能对推动外界变化的力量,要远远大于你不做这件事情。


个体的微环境,和大环境的变化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景芳:

其实这个话题,我刚和一个朋友聊过,他过去是乐观主义的科学家,相信科学可以通过发展,来解决人类社会的很多问题。但他从去年下半年精神状态非常不好,因为他意识到科学技术也没办法解决很多问题,包括大环境的问题。


他问我:“你觉得以后人类文明还能越变越好吗?”我说:“你就是文明,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要干些什么”。


其实每一个个体,都是承载着文明的。


所以我跟他讲,不要指望一个大环境,你本身就是文明,个体做好了,就有机会让那些好的人类文明走的更远。


个体的力量和责任,很多时候也不一定说当下要怎么样。一件事情能持续的穿越时间,给人力量感,有长期的影响力,就是值得坚持的。这也是回应一下你刚才说的个体和大环境之间的关系。


我们把自己稳住了,在整个世界里,你是一个稳定的锚点和核心,你可以让你身边的一小圈的人,稳定和有力量,最后慢慢就会扩展到让更多人感觉到稳定和力量。


你就可以在你自己的生活圈里成为一个小岛,如果有更多的小岛存在,我们起码可以连成一片群岛,大家能够相互支持。


一诺:

是这样的,个体文明就是把宏大的叙事,和每个人的内心选择连在一起。诺言社区也 5 年了,所有进诺言的人,大家会看到我们读的第一本书叫做《活出生命的意义》,书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他是纳粹集中营的一个幸存者,后来成为心理学家。他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和景芳刚才说的一脉相承。他说在任何情况下,只要还活着,你永远有一个自由,这个自由就是内心如何选择的自由。当你意识到内心有如何选择的自由,去运用自由的时候,其实改变就已经在发生了。


如何为孩子构建稳定的微环境


讲到微环境,育儿的核心是能让孩子感到他有自主性,有内心选择的自由,这种自由是被允许、被鼓励、是被支持的,其实这就是孩子的微环境。


第一,让自主性被允许,比方孩子在家里发言,不管他说什么,都让他觉得可以说,有人听,有机会也被允许表达。


第二,被允许且鼓励,让孩子有一个预期,想表达想做事,在允许的基础上,不仅不评判,而是鼓励他。


第三,被支持就是帮孩子找到方法。孩子自主性的建设不那么容易,所以在支持孩子时我有几个原则,第一,不要去解决和在意事情本身。第二,看到底层原因是什么。第三,创造一个私密空间,让他去表达感受。


当孩子感受到被允许、被鼓励和被支持,自主性就能很好发展,就回到了景芳最开始讲的每个人的主动性和掌控感。



景芳:

其实我觉得很多父母其实没有意识到,让孩子内在可以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有一些自己不同的感受,这件事情有多么重要,父母容易关注孩子外在怎么做。其实孩子怎么感受和怎么做是两回事。


另外在分歧问题上,也是可以跟孩子去讨论的。哪怕父母最后还是使用了权威在行为管控上。但是你在最开始第一步表达感受和观点时,先允许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有他自己的观点。


孩子的想法和观点表达出来之后,我们再一块讨论:作为一个社会性的生物,我们还有一些社会的规则和要求,最后还是得要去遵守社会秩序。这是行为层面的。但不要因为社会规则要求“应该做什么”而去否认孩子的内在空间和内在感受。这些实际上是一个人长大后个人信念、个人决策的基础。


允许孩子从小直面自己的感受,未来他才能慢慢发展出自己成熟的、稳定的内在思维系统。


在不焦虑父母俱乐部里,我们就强调父母先内观,通过内观先去听到孩子内在的心声和需求,后面才是微环境的建立。


所谓微环境,起点就是一个人内在的精神世界。


一诺:

对,非常同意让孩子有一个表达空间。首先是被允许的。但是其实还有一个,我们可以中间加一点。比方孩子说我不喜欢,我们可以帮孩子去分析什么原因不喜欢,因为孩子这方面也是需要培训和或需要支持。


刚才我们讲的被支持,可能有的时候是个泛的感受,讲到微观层面,如果不喜欢就要讨论的多一点,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我们给他一些抓手,他就可以自己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


首先孩子的很多事情不需要道德评判,有办法可以把事情变成正面的情绪体验,但前提是不要道德评判。


其次,就是在过程中让孩子觉得可接受,把事情变的容易。


所谓的微观,就是看到眼前人和眼前事。听起来非常简单,但实际上是非常难的。因为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往往看到的不是孩子,我们看到的是孩子的失败,或者是孩子的失败带来的我无法接纳的后果。


微观意味着,哪怕我暂时不能理解,但我能看到孩子的喜好厌恶,做到这些,你就是有智慧的。



景芳:

对,在在不焦虑父母俱乐部里面,很多父母学了很多,但遇到具体的事情,还是不知道要怎么做。刚才一诺讲到:看到孩子是一个鲜活的人,有自己的选择,如果他不同意,但你想要让他做这个事,作为家长,你一定要花心思把这个事情变成他愿意去选择的事。


承认孩子有自己的内在感受,你就会思考:如何让他去做一件他感受上不想做的事?我能提供一些什么选项来帮他?


有了这个沟通的过程,意味着你尊重对方是自由人。你希望让他做一个选择,你给出了各种条件,其中某一个他觉得还能接受,最后他就去做了。


沟通之后孩子去写作业和骂一顿孩子把作业写掉,最大的区别在于,他能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决策的主体。


如果没有看见孩子的内在感受,让他感受到自己有选择,那么未来孩子很难发展出主动去做一件事情的意愿,很难激发出孩子的自发性。


一诺:

还有人问到,大一点的孩子如果老玩游戏怎么办?首先我非常能理解这个问题带来的焦虑,特别是到中学、高中阶段。但这个问题的真实答案大家可能不喜欢,实际上我们很难就玩手机本身来解决问题,因为很多青少年时期的现象,是很长时间积累相关的。


既然已经积累了这么多,首先要看到我们跟孩子的亲子关系中的底层问题。因为任何事情的解决都需要有信任的基础,虽然是因为一个具体问题引发矛盾,但根源可能是藏在底层的。


所以其实不焦虑父母俱乐部和社群,包括诺言社区,我一直在做一土全村,也是一个家长俱乐部,我觉得这没什么冲突,因为我觉得即便大家每个人都加起来也不够,需要有更多的人来做。


想要加入「不焦虑父母俱乐部」吗?

想要由景芳带领着共学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等方面的书籍吗?

想要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云交流,云养娃吗?

下方扫码,只需1元,即可5天体验!



此文来自【景芳时空】系列对谈第84场,景芳*一诺的直播精华整理,因篇幅较长,分为上下篇,此为上篇,今日二条推送为下篇,请勿错过。


完整直播回放,请关注「童行书院视频号」-直播回放。



互动话题

你对成长微环境有什么认知吗?你认为什么样的成长微环境能够更好地减轻教育焦虑呢?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如何做情绪稳定的二胎父母?试论疫情变化中的心理适应问题面对道德绑架TAB Talks 092 - 生物质能源碳捕获与封存技术——负碳排放潜力及对环境的正负效应探讨致谢一起加油的2022!新的一年,一路向前,在变化中遇见更多美好!立足工农大众的新秧歌运动掀起“上海目前未发现BQ.1和XBB毒株在社会面本土传播”对话《流浪地球2》导演郭帆:电影制作中,几乎每天都有极大的困难在不确定的世界,能确定的是对人的关心不确定的过程和确定的意义经合组织(OECD)在社会与情感能力方面的研究 | 学校应鼓励学生提升创造力和好奇心23岁小伙对比照,毕业3年在社会摸爬滚打,颜值简直滑坡惨淡....我在社会底层写诗上海市委书记:为中外企业营造公平透明、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对当下融资环境的最新认知 经纬张颖这篇算是讲透了营造良好发展生态,持续践行社会责任!限时领丨1-6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思维导图,为孩子提供思考框架、优化学习过程防控政策调整时机是如何确定的?为何在冬季放开而不是夏季?梁万年回应造娃养娃,才知道有这特殊医疗保险-美洋插队生活实录(十六)60岁在岗猝死不算工亡,叩问老年人就业环境的顶层设计STTT| 四川大学王自强/韩俊宏教授团队:结直肠癌来源细胞外囊泡诱导肝脏转移前免疫抑制性微环境形成心理学家揭示教育真相:“完美”的成长环境,孩子更容易得空心病巴西队回家了!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每个孩子都需要培养思辨力儿童与环境的关系不同于成人与环境的关系。(深度好文)人民日报推荐与春节相关的100句英语,为孩子收藏!张维迎:强化企业家信心,首先要营造企业家具有自主决策权的大环境金钱是最稳定的财富吗?如何和孩子聊钱加拿大BC省再现“人民公园相亲角”!中老年交换子女照片信息,为孩子寻找潜在对象营造“界面微碱环境”,让CO2电还原反应更“全能” | NSR作家西西逝世:站在社会的边界,将生老病死凝练成小说的维度暑期亲子夏令营|10个有趣有料的亲子营等你来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有多难?真是急死人了…规范新型设摊行为,营造整洁有序又充满活力的市容环境,上海今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