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揭示教育真相:“完美”的成长环境,孩子更容易得空心病
作者 | 暖心
来源 | 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
过度教育带来高压,过度保护带来脆弱;好的教育,并不是“填鸭”而是放手,让孩子去亲身去经历,形成自己独有的人生感受和体验,这样的人生才是厚重而结实的。
著名心理学家玛德琳·莱文在著作《反脆弱养育》中提出:
为什么生活变好了,孩子却变得脆弱了?
她曾经是一名临床心理医生,在她接触的众多病例当中,她发现来就诊的大部分是一群孩子。
这些孩子的家庭大多条件优越,父母受过高等教育,但是许多孩子都有着严重的心理问题。
后来,通过30多年的临床经验,她用了“完美”一词来形容这群孩子。
她指出:孩子过了十一二岁,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情绪健康方面的优势,反倒有可能转化成不利因素。
越是在“完美”的成长环境下,孩子越容易出现这样的心理问题:焦虑,沮丧,感觉不快乐,没有价值感。
这种症状,就是心理学专家徐凯文教授所说的“空心病”:
因为“价值观缺陷所致的心理障碍”,它看起来像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看起来像抑郁症,却是所有药都无效。
往往是那些优秀的孩子更容易得“空心病”,因为他们的成长环境更“完美”。
01
“空心病”,正在吞噬优秀的孩子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见一位妈妈发的帖子,称“女儿有点厌学了”。
她的女儿一直挺乖的,成绩常年都是排在年级前十。
只不过,以前因为成绩的问题经常被吼,导致性格变得很沉默。
前一次月考没考好,名次跌落到十名以外,回来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
还是妈妈无意间看见女儿的小字条,上面写着“读书有什么意义,日子过着有什么意义”等这些字眼。
那时的她还没有觉得孩子有问题。
直到有一次,她看女儿回家晚了一点,说了她几句,却招来女儿的厌烦:
你让我读书我就读书,考差了你不满意,回家晚一点你也要盘问,那我的生活还剩下些什么?
第二天妈妈又在女儿的书本上看到一句话:真的不想上学了,好像是在为他们而活。
那一瞬间,这位妈妈有点不知所措。
有一位网友的回答一针见血:
只关注她的好坏,却不关心她的喜怒哀乐;
知道她什么时候会开心么?
如果你根本不在乎她开心还是伤心,你的用心只是束缚她的一种方式。
是啊,很多父母看似是用心养育孩子,其实更关注的是孩子成绩的好坏,却没给孩子价值感。
一位心理专家曾这样说:
大多数人觉得活着没有意义,是因为缺乏“存在感”。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被需要和认可的时候,内心会出现最荒诞的语言是“我为什么而活”。
可惜的是,很多“完美主义”的父母,总觉得孩子要优秀,才对得住所有的付出。
这样一来,孩子并不是为了自身而努力,而是为了分数而活,久了以后,孩子发现不了自己的价值,人会越活越“颓废”。
一位高考状元在一次尝试自杀未遂后这样说:
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学习好,工作不够好,我就活不下去。
但是有时候,即使工作和学习都很好,我还是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我总是对自己不满足,总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头。
许多优秀的孩子,他们最终活着就变成了两种意义:活在别人眼中和过高的期望里。
这样的孩子大部分都是活在别人的谬赞中,形成过高的自我评价,要维持这种完美人设,就活在了父母的“成功标准中”,形成了:
父母让干什么,孩子照着干;
父母不喜欢什么,孩子就不去做…
孩子无法活出自我的价值,内心就会被怀疑、否定、孤独感填满内心,直到彻底丢失自我,变成一个“空心人”。
02
“完美”的保护,娇弱的心灵
你有没有这样“保护”着孩子?
“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用管”;
“我为你安排好一切,你按照我说的做就可以了”;
“这个很危险,你不可以做”。
许多父母都在尽量为孩子打造一个“完美无缺”的环境,仿佛只要什么都替孩子做好,他就能前途似锦。
殊不知,这些看似为孩子好的背后,实则是在摧毁孩子最深的“毒药”。
在《消失的孩子》中,被学霸光环围绕的袁午,却在母亲离世的那一刻突然坍塌。
母亲从小就特别“保护”他,随时担心他磕着、碰着、在外面会不会吃亏。
就连他上大学了,还帮他分析“什么样的人可以深交,什么样的人不能结识”。
母亲不放心他,就在学校附近陪读了两个月,每天给他洗衣服,收拾宿舍。
就连谈恋爱,结婚,台词都是母亲帮提前演练,生怕他出错。
袁午一直过着被妈妈安排好的人生,上哪所大学,学什么专业,什么时候交朋友,妈妈都为他安排得妥妥帖帖。
然而,妈妈去世后,他的生活失去了方向。
他每天穿着西装,但是整个人却木讷寡言、目光呆滞,一身倾颓之气。
他甚至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为了逃离烦恼,他沉迷于赌博,甚至依赖父亲养老金而活。
过度教育带来高压,过度保护带来脆弱。
原本在成长中学会独立的能力,父母却“贴心”地为他做好,这样只会在孩子该独立的时候让他变得毫无价值。
这样的孩子早就丢失了自己的“心”。
一位教育家曾说:
我们的过度保护,反而会让孩子生活在一个无菌环境中,内心的免疫力被破坏,遇到黑暗时会无所适从。
父母的过度保护,相当于亲手折断了孩子的羽翼。
他们在遇见困难后,第一反应就是退缩、依赖、恐惧、迷茫,然后内心鄙视自己“我是一个没用的人”。
耶鲁的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在《优秀的绵羊》一书中写过一段话:
虽然当下的学生大都聪明、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
他们被包围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非常善于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你为孩子带来的“完美”保护,不仅削弱了孩子的心灵,也毁掉了孩子明辨方向的能力。
善意地“保护”最终适得其反,换来的是他脆弱的承受力。
03
好的教育,并不是“填鸭”而是放手
约翰·列侬有一段话:
五岁时,妈妈告诉我,人生的关键在于快乐;
上学后,人们问我长大了要做什么,我写下“快乐”;
他们告诉我,我理解错了题目,我告诉他们,他们理解错了人生。
这段话是很多亲子关系的真实写照。
父母习惯为孩子掌控人生,孩子习惯了听从父母决定,最后变成了“孩子为父母而活”。
这样的孩子很难活出自我的价值。
孩子的成长最重要的一个词是“感受力”。
是在通过父母感受这个世界;通过自己亲身的经历,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因此,要想避免孩子成为“空心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爱、尊重为孩子和现实世界建立更多连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1)接纳—孩子是普通人
有人这样说过: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三次成长的机会:
第一次,是接受父辈是个普通人;
第二次,是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
第三次,是接受孩子是个普通人。
很多父母能接受家庭和自己的普通,却要拼命地强迫孩子是个“完美的人”。
然而,达尔文的表弟高尔顿曾提出了一个“均值回归”:父母的极端特征并不完全会遗传给孩子,这些特征会在孩子身上慢慢向大众的平均值回归。
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99%都会成为一个普通人。
一位妈妈曾在网络上说:
孩子的爹是清华直博,他在教五年级的儿子时教哭了,但是在一次考试结束后,知道孩子有进步时,又开心地笑了,还奖励了他两块巧克力。孩子有成功,也有失败,我们要学着接纳。
接纳:不要因为过高期望而错失掉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真正重要的东西。
带孩子感受成绩以外的人情世故,帮孩子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让他做一个真正独立的人。
2)接纳——每个孩子都必须有“自我蜕变”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哪些能力很重要,却是多数人没有的?
有人说: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是抗挫力,因为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几乎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要培养孩子成为这样的人,首先要做的是“旁观教育”:
让他能体验挫折,在磨难中锻炼他的意志力;
给他出一些难题,让他自己去寻找方法,他能学会自己处理问题;
让他摔一跤,下一次他能记住,更谨慎前行。
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格,放手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整天打着保护他的幌子拒绝他“成人”。
皇后毛德大学儿童早期教育系教授曾经说过:
“孩子有尝试危险和刺激的天然心理需要。在冒险性刺激中,孩子们起初是被吓坏了,但随后就能够克服这样的恐惧。”
我们要给孩子一种“我选择”的方式来教育他。
就意味着父母要撇去对孩子的保护,让他去经历该他承受的痛苦。
孩子的“蜕变”,需要他自己亲身去经历。
04
《你好,李焕英》有一句台词一样:
“我的女儿,我只要她健康快乐就好。”
我们与孩子的话题不能仅限于学习。
还要随时关注孩子的快乐,孩子的交友状况,孩子的独处能力。
诚然,父母无法不焦虑,这是时代洪流下不可避免的竞争焦虑和对孩子的担忧。
但这些种种,都应该建立在孩子的健康基础之上。
孩子的优秀,只能是因为他内心愿意去努力;孩子的独立,也只能是他个人在生活中体验而习得。
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
成绩只是孩子这棵树上的一朵花,我们不能仅盯着成绩这朵花,更要多看看孩子这棵树的树干、树枝、树叶。
教育并不是只有喂养和督促,还必须有深入人心的心理“辅导”。
只有填满孩子的内心,成长才能有力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