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尬生:假如我上了某水中学,假如这样的教育能把我送进清北 | 二湘空间
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大家好。
首先先说明,在评论区看到的那个协和飞机头像的就是我本人,我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那些评论也真的是我在发的。之前写了一篇基于胡某宇事件展开的回忆我高中生活的文章,里面稍微夸奖了一下我的中学和我之前接受过的教育。不出所料,有人很坚决地说我“何不食肉糜”“不知道社会阶层”之类,在他们看来,我说的这些东西,至少在大规模上是不现实的,也是不能指望完全推开的。
但是我必须要说明一件事儿:我一开始打算探讨的根本就不是什么教育方法或者目的的问题,而是教育能否回归本质,不以压迫学生为手段的问题。这也不是什么应试不应试,素质不素质的问题,我们当年的教育也是要以应试为目标。问题是:即使是应试教育,能不能搞得更有人情味一点呢?
我得承认,在我们学校发生的一些事儿的确好的不像真的,但事实上,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了三年。我们学校也并非什么凡人不可触及的私立贵族学校,就是一所普通的公立学校,按照普通学校的方式招生,也按照普通学校的方式把学生送到大学。我们从来没有认为我们的教育方式是不可推广的,我们成长的环境是常人不可触及的。我们也没有把自己培养成何不食肉糜的人。
事实上,每年高二,我们学校的学生都会上周边的贫困县去支教。我们切身体会到最低层的学校是如何教学的,那里的学生心理状态如何,目标如何,生活状态如何。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认为我们的教育模式就对这些学生不适宜,硬件软件的环境上都不是这样。虽然事实可能显得我有些太理想、不切实际乃至幼稚,但我仍然认为虽然我们不能指望一夜之间完全改成我们的模式,一点一滴的引导总是可以的,最起码,让学生进实验室做几次实验、留点读书笔记、随笔而不是抄写之类的作业、不刷没有用的题,总不至于是什么难事。他们说我们生在罗马,也有一句话“罗马不是一天建成”,但我却还要说:如果你觉得罗马建不成,并以此来指导你的行动,它就一定建不成。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读者虽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指责,但是却没有人说我们的教育模式“不好”乃至“不如某水好”。那就很有意思了:知道这种模式好,知道现实生活中有限制它实行的部分,这都是“知”。那面对这样的“知”,该拿出什么样的“行”?真正符合“知行合一”的,不恰恰应该是去努力实现这样的“知”吗?已经知道存在一种更好的制度在,却不想办法让它尽可能与现有的制度兼容并尽可能实现它,反而制造出无数种理由阻挡它变成现实,这与其说是聪明,更不如说是一种对现实的妥协和油滑。
持批评态度的人,自然可以说“这种模式没法推开”,理由就是三四线城市的学校缺各种各样的资源。但是谁指望它在一夜之间彻底铺开呢?三四线城市不铺开,并不意味着一二线城市不能铺开,更不意味着那几所最能代表某水这种教育模式的学校不能发生这种改革。而如果一二线城市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开展这种改革后的教育,也一定会让三四线城市的学校向之靠齐。有没有条件是一回事,想不想去做是另外一回事。三四线城市没有条件,最能代表这种模式的某水和某坦厂怎么可能没有条件?师资吗?某水拥有全河北乃至全华北最好的老师;生源质量吗?它的学生不说是全国最好,也可以说是全河北最好;资金吗?众所周知,这所学校和房地产商绑在一起,多年来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它很有可能是最不缺钱的学校。总而言之,如果说三四线城市的学校还可以以上面这些说法为理由,某水不开展这样的教育,只能说是因为他们纯粹的不愿意。至少在他这里,客观条件能给它的阻碍其实是几乎不存在的。
我也在整理自己的人生。我觉得说完全是我上过的高中造就了我,其实也不是公平:早在上幼儿园之前,我就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上小学之后,虽然我是在一个四线城市上的小学,老师却很注重课外阅读。我们读了很多课程之外的书,比如《木偶奇遇记》《福尔摩斯探案集》《爱的教育》之类的,虽然我爱读书这个习惯并不是在这个时期养成的,但显然,如果当时的老师强行用作业之类的东西把这个热情扑灭下去,我也没有十分的办法。
四年级的时候,我离开老家来到北京,进入北京一所不太知名的小学。当年北京小升初的压力非常大,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真正体会到竞争的残酷。这次的班主任虽然不像老家的那位那样十分鼓励我们阅读,但仍然起了正面的作用;初中的时候,我碰到一位极其糟糕的班主任老师,但万幸,她并不是我们的主科老师,她对我的恶劣影响也没有影响到我对学习的兴趣以及爱好上——至少在当时是这样。正是在这个时期,我开始在家里自己组建自己的实验室,开始学物理,读原著。初三我换了一位班主任,再加上一模前后就被高中签走了,也没有了升学的压力,于是我更有资格干我想干的事儿了:在学校给物理和化学老师打打杂,一起研究个课堂实验,回到家之后,钻进我自己的小天地里继续捣鼓……
所以从事实上来说,我其实早在上高中之前就已经奠定了一些性格上的基础,高中只是给了我尽可能发挥这些东西的机会和平台而已。除此之外,高中还让我见到了一群和我用一样的方式成长起来的人。他们很多人的家世远远比我要好的多,但是真正决定我们关系的还是我们有共同语言的程度。仔细说来,高中所给我的也无非是这些而已。而高中的那种模式,其实在小学初中高中、北上广还是二线城市还是地级市,都可以推开。只要家长愿意,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层次”,都可以让自己的孩子这样成长。因此,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说到底,仍然只是个选择问题。
那既然是个选择问题,我就想了:如果我当初父母并没有这样选择,或者我并没有这样选择,走上一条成为小镇做题家的道路,我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呢?
先不考虑什么好不好的问题,我最先想到的问题是:我还能活着吗?初中期间被针对的经历历历在目,成为一个小镇做题家,显然不能使我免遭这种厄运。如果我仍然遇到了这么恶心的一位班主任老师,却没有物理实验和课外书陪着我,更不可能因为这些走上一条公开写作发表意见的道路,继而给自己也找到一个宣泄的通道,我究竟能不能承受这样的压力?我的命运会不会也像某某宇,在孤单落寞中走向那棵树?这种事离我真的很远吗?
好吧,或许我想的过于悲观了:遇到这样的老师,终究是小概率事件,更有可能的是,我还是会遇到一些中规中矩但人还不错的老师的。排除掉这件事之后,我想我的人生也无非是这样:
根据之前做的一次测试,我的智商还算理想。因此,配上海量的练习的话,搞定学校课业的学习应该不是问题。初中和小学的东西都比较简单,因此,我应该仍然是班里的佼佼者。只是这一次,我应该不会有机会在小学的时候就开始研究航空航天,也不会把物理当做一个多么特别的学科来学习。我不会觉得它好玩有趣,因为我对它的认知仅存在于试题上。化学也应该是如此。那既然如此,初中的我也就不会参加什么物理竞赛了,因为我当年选择搞物理竞赛,纯粹是凭着对物理的兴趣,是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因此,我也不太可能进入我现在的高中,也不太可能在什么物理竞赛班里面呆着了。
虽然如此,进入一所某水那样的重点高中,应该还不是问题。但是以我的能力显然不太可能进入那最顶尖的几个班了。我将成为他们学生大潮中不起眼的一颗水分子,一个人承担所有的压力,所有的落差。那样的我初中时候应该还是一个好学生,但是在高中显然不会如此了。我需要处理这样的落差,而很有可能这一次,老师和同学不会站在我身边。作为鸡肋一级的学生,学校不太可能在我身上费这些心,我周围的同学或许能和我有同样的感受,但他们很有可能已经自顾不暇了。况且某水那样的学校还是寄宿制,家人也帮不上我。我的心理能不能撑得住,这时又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搞竞赛?只有自学这一条路了,学校不会为我这样中流的学生开竞赛课的,况且竞赛搞不好的压力还得由我来承受;读名著?把考试的那几本搞定就完事了,什么读完《红楼》之后写篇小论文推演一下遗失的后40回的内容,都是不可能的了;学历史?背住该背的就完事儿了,至于那些最原始的历史文件,考卷上不会出现他们,我也注定与他们无缘;至于什么读读哈耶克、波普尔、东野圭吾、胡适,更是不可能的……
就这样,我迎来高考。或许,这样的教育真的能把我送进清北,但我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我该学什么呢?过去的12年里,我没有培养起任何一个有兴趣的专业,眼看着只有几天的时间做出决定,我只能选了最热门的几个专业:计算机、经管、土木工程之类的,接下来发生什么就一切认命。接下来,或许我在大学里能取得一定的学位,但因为自己无法对专业产生什么兴趣,自然也谈不上什么精通,面对那些实际的或前沿的问题,只好“拔剑四顾心茫然”。看过一篇文章,说清北等高校在校大学生的空心症很严重,所谓空心症,就是不知道该做什么,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也完全对学习丧失了兴趣,这或许和应试考试的模式不无关系。
好吧,再假设一下我从清北毕业了,接下来的人生大概就像是按下快进键一样:毕业,找工作,上班,结婚,生孩子……我就这样成了社会这台大机器上的螺丝钉,机器停,我住,机器动,我走。有了孩子,也只能按照这样的方式培养他:我不知道有没有别的模式,或者知道了,也不相信他真的可行,或者至少适用于我的孩子。一晃几十年过去,我老了,退休,生病,死去,留下我的孩子,重复我的人生……
我打了个冷战,从这迷梦中惊醒过来。我发现这条我差点走上的可怕的路线,恰恰是很多人的人生。这些人走上这样的路,心中想的往往都是很美好的:要成为全家的希望,要带领孩子挤进更高一级的圈层,摆脱这样相互倾轧、碌碌无为的命运……可是,他们有几个人如愿?又有多少人带着自己的子女再次掉进了这样的循环?他们怀着打破循环的心走上这条路,却实际上让自己在循环中陷得更深。
我之前曾经很喜欢看生活大爆炸,希望自己能够过上Sheldon那要拥有高智商的人生。但事实上,现在看来,这部剧给我最大的震撼,恰恰是下面这段话:
是啊,管那么多干嘛?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得到之后,又有多少人真正的在享受它们?那些在为学位苦苦奋斗的人,又有多少人会发现解决掉它们之后,就不用再面对柴米油盐了?如果不是有那些一点一滴的积累,那些功成名就的人,又是怎么走到如今的?随便抛给一个普通人能让他功成名就的机遇,他就真的能抓住吗?那些人能够成功,除了运气,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强大,而事实上,他们能学习的、能接触到的知识和我们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区别。他们或许真的能看到别人轻易看不到的书,但我想真正成就他们的,应该还是那些谁都能看到的东西。
所以,就从点滴的生活中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吧。那些真正功成名就的人也都是这样做起的。不妨去做那些快乐和纯粹的事,只要能够想开一点:清北不肯屈尊来找我,我也没必要屈尊去求它。
延伸阅读:
海北尬生:因其尝求学于北海之北,每不顾环境而放尬言,故起此名也。喜航天,爱读书,本学理工,爱好文学。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更多往期精粹
投稿点击此链接,记得公号加星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