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MISS蔷薇
编辑 | 张罐子
责编 | 陈沉沉
近几年,「情绪价值」可以说是一个热门词汇,尤其在亲密关系中,被频繁提及和讨论:情绪价值=情绪收益(积极的情绪体验)—情绪成本(消极的情绪体验)。也就是说,只要情绪收益 >情绪成本,就能为对方提供「情绪价值」。但这是一种被计算后的状态,因此也有人不喜欢这个词,感觉有些冷冰冰。的确,如果只从计算的结果来看,等式的右边就容易被简化为一台产出「情绪价值」的机器。在此过程中,他报了一些情感训练班,其中有一项课程就是学习“如何为女性提供「情绪价值」”。其实大胡的情感细腻度还不错,基本的共情、理解、安慰都没什么问题。努力有了回报,两年后,大胡最终如愿以偿,两人欢欢喜喜结婚、生子。而在大胡的精心呵护下,妻子对他的依恋也愈发深刻,一家人看上去十分幸福。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孩子出生后不久,大胡竟然生出离婚的想法。那天和朋友吃完饭,他喝了点酒,看上去格外疲惫:“她就像个情绪黑洞,快把我掏空了,太压抑了。”要做我的男朋友,必须要能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不管我怎么作怎么闹,都要哄着我。一边是妻子比较情绪化,所有负面情绪都会甩给大胡,而大胡不仅要及时“灭火”,还要想方设法让她开心。尤其产后受激素影响,妻子情绪波动很大,大胡必须全天24小时待命,稍有怠慢就会换来一顿骂。既要手忙脚乱地帮忙带娃,又要耐着性子安抚焦躁的妻子,大胡身心都已经接近极限。而另一边,大胡正处在事业瓶颈期,工作任务多,在公司受了不少气,可妻子对此却完全不闻不问。很多次大胡也想跟妻子聊聊天,缓解一下心中的郁闷,但都被不耐烦地推开:好几次深夜起床给孩子冲奶时,大胡只能一个人偷偷崩溃。对于他来说,唯一不那么压抑的时光,就是下班后坐在车里,放空自己的那半个小时。久而久之,大胡越来越感到,与其说妻子爱自己,不如说她爱的是一个好用的工具:“我理解她正处在产后的特殊情况,但这么久了,我一直没得到过多少所谓的情绪价值,反倒是她一直在向我索取。”也因此,虽然孩子才刚出生,大胡想离婚的想法却越来越强烈。妻子当初提出「情绪价值」作为交换条件,她所聚焦的是“价值”部分的内容,即她能从对方身上获得的收益。或者可以说,妻子选择做了一笔“生意”,用自己的某些价值(比如身材、样貌等),去换取对方的「情绪价值」。在这场交易中,她把自己和对方全部“物化”成了商品。所以,在妻子眼里,「情绪价值」直接等于情绪收益,她看不见、也不允许情绪成本的存在。并且,由于父母感情不和,从小生活在争吵中的妻子,很少得到过父母的关注和抱持,因此没有很好地发展出“心理容器”功能,情绪处理能力很糟糕。所以,在这段婚姻中,丈夫就像一个可靠的“情绪外挂”,来弥补这个缺失。而大胡同意了这笔交易,并且还通过“报班”的方式强化这方面的价值,相当于默认了“被物化”。一个完整饱满的人,情绪存在连续性图谱,即有高有低,有积极有消极,必然同时存在情绪成本。尤其在亲密关系中,大胡无法自我压抑一辈子,被抑制的情绪只会以更凶狠的方式卷土重来,直至撕裂他对妻子的爱和对婚姻的渴望;而妻子也无可避免地要面对大胡产生的情绪成本,哪怕她选择性忽视、一次次推开,最终也得面对大胡情绪耗竭导致的夫妻感情破裂。而男友对她非常耐心,哪怕她两三点被噩梦惊醒,打电话过去,男友也会陪着聊天,不停安抚,直到她安心睡着。后来,朋友从低谷中走出,曾幸福地说:“我当时觉得特别温暖和安心,他就是我的小太阳。”直到某次聊天,男友开玩笑时无意提到:“你知道吗,那段时间可被你折磨惨了,你再不好起来,我都要抑郁了。”朋友才突然意识到,原来男友也是有情绪起伏的,她的“小太阳”,也有脆弱的时候。只不过在一个人情感需求非常高、并陷入“退行”的时候,可能会重回婴儿的原始状态,下意识把自己所依恋的人当成“工具”来使用,疯狂吸收能量。而男友为了照顾她,一直努力输出「情绪价值」,同时默默过滤着负面的东西,甘愿成为一个被无情使用的“工具”。庆幸的是,与大胡和妻子的情况不同,这种“物化”只是暂时的,并且有着爱作为基础。所以,回过神的朋友,非常认真地对男友表达了感谢,并表示如果对方有需要,自己也会一直陪着对方。这里面少不了爱人提供的「情绪价值」,但更重要的还是“这个人”。然而,在前面两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情绪价值」这个词本身,就有一些误导性。它在尝试把“情绪”这种难以捉摸的东西商品化、工具化和价值化。比如大胡参加的那个情感培训班,正是抓住了这种需求和商机,将「情绪价值」变成了可变卖的产品,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功利属性。但正如心理学家李松蔚老师所说,情绪是人性的一部分。情绪作为一个人的自我延伸,被“物化”之后,人也不再是完整的人了。如果无法看见和拥抱真实完整的对方,亲密关系就很容易出现裂纹与嫌隙,变得不再亲密。为了避免这种非必要的“跑偏”,我有三个建议给到大家。在这个新定义里,「情绪价值」不再是被衡量之后的某种价值,而是作为情绪的整体,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关系中共同起作用。就像朋友低谷期产生的情绪成本,和走出低谷后对男友表达共情和感激所产生的情绪收益,它们共同深化着这段关系。由此可见,我们不止要看到自己从伴侣身上获得的情绪支持,也要看到伴侣付出的情绪成本,从而对Ta的付出表达一种承认。这份承认会带来新的亲密,这会成为我们共同的情绪收益。有的人由于成长经历等原因,缺乏一定的情绪抱持力,对消极情绪无法耐受,从而会对伴侣提出“高情绪价值”的需求——既要伴侣承担自己的全部负面情绪,但又对对方的任何情绪不闻不问。然而,大胡妻子的例子也说明了,这种单方面的索取,只会造成两个人之间更棘手的问题。比如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去慢慢修复心理创伤,提高对消极情绪的耐受度。而随着情绪抱持力的提高,对伴侣基础的共情、安抚、认同等能力也会随之提升。这时候,我们就不只是一味索取,而是有了“付出”的力量,学会承担对方的消极情绪。当关系中的两个人,都有分享和承担对方的喜怒哀乐的能力,并且,能在这个的互动中,不断触碰真实、完整的对方,不断感受关系中的爱、亲密和美好。在这路遥马急的人间,能够拥有一段高质量的亲密关系,知冷暖、懂人心,相依相偎之中驱散彼此的阴霾和孤独,该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作者:MISS蔷薇,厦门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国家二级咨询师,著有《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公众号:MISS蔷薇(ID:vlook7232)。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武志红心理咨询工作室◁
专业:严选300+咨询师
保密:严守原则 保护隐私
口碑:10年老品牌 上万来访者信任
探索固化的关系模式
重新认识和感受情绪
踏上成长和疗愈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