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辉瑞更值得买入 | 巴伦封面
在帮助世界走出新冠疫情危机这一点上,可以说辉瑞(PFE)比其他任何公司都做得更多,新冠疫苗和特效药Paxlovid两大畅销产品也给辉瑞的利润带来极大提升。
然而,现在疫情已不再是人们最大的担忧,辉瑞的业绩也受到了影响。2022年该公司两大新冠产品带来的总收入为570亿美元,2023年可能下降60%以上。未来几年,这两个产品的需求前景都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辉瑞的股票也和其他新冠疫情概念股一样失去了光彩,今年年初至今股价下跌了15%,是标普500指数中表现最差的股票之一。目前辉瑞股价比2021年底的峰值低30%,远远落后于制药板块的其他公司。
现在到了买入辉瑞股票的时候了。辉瑞2023年预期市盈率为13倍,股息收益率为3.7%,是标普500指数股息收益率的两倍多,丰厚的利润和健康的资产负债表也为股息带来了保障。
辉瑞是制药股中最值得逢低买入的股票之一,尽管这一观点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可。根据彭博的数据,在跟踪分析辉瑞股票的24位分析师中,15位给出的评级为“持有”,此外,围绕辉瑞的争论比大多数制药公司都要多,投资者对新冠产品和其他研发产品前景的看法存在分歧。
辉瑞2020年2月7日至2023年2月1日股价走势
还有一些人认为,辉瑞应该回购股票——该公司在2022年第二季度停止了回购。辉瑞可能会因为最近陷入的困境被维权投资者盯上,他们可能会提出,辉瑞应该回购股票,还应该削减研发支出(预计今年研发支出将增长10%以上),同时减少并购方面的支出。
但辉瑞的研发产品可能比外界认为的更强大,这一点常是推动制药股上涨的主要因素。金融服务公司Cantor Fitzgerald分析师路易斯·陈(Louise Chen)说:“这些正在研发中的药物有望带动股价的上涨。”她对辉瑞股票的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75美元,是华尔街分析师给出的最高目标价之一。辉瑞首席财务官大卫·丹顿(David Denton)也表示:“在2022年公司业绩创下纪录后,辉瑞将迎来最好的时期。”
但辉瑞必须先度过艰难的2023年。2022年该公司收入从2020年的420亿美元飙升至1000亿美元,每股收益达到创纪录的6.58美元,但今年将是一个“重置”年。
新冠相关产品仍有机会
在近日公布的第四季度财报中,辉瑞发布的盈利指引远低于华尔街预期。该公司预计收入将下降30%,至690亿美元左右,每股收益将下降50%,至3.35美元,比华尔街的普遍预期低了1美元。不过在财报公布后,辉瑞的股价几乎没有变化,说明许多投资者已经预料到了这一黯淡的预测。(虽然辉瑞给出的盈利指引较低,但一些分析师对2023年每股收益的预期仍接近4美元。)
盈利指引不及预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新冠相关业务的疲软。辉瑞预计,与合作伙伴BioNTech开发的疫苗Comirnaty今年销售额将从去年的378亿美元降至135亿美元,口服药Paxlovid的销售额将从189亿美元降至80亿美元。目前美国和其他国家还有大量辉瑞疫苗的库存,这部分疫苗被计入2022年的收入,可能要到今年年中才能消化,Paxlovid也是如此。
但辉瑞仍认为其新冠产品还有机会。该公司预计,2023年将有24%的美国人(7900万)接种新冠疫苗,相比之下2022年为31%(1.04亿)。辉瑞还预计将保持其64%的疫苗市场份额。
在这一点上,辉瑞看似过于乐观。在美国各地感染病例保持较低水平之际,人们也越来越不在意新冠病毒。纽约曾是“口罩令”比较严格的城市之一,但现在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少,在大都会歌剧院(Metropolitan Opera)最近一场周六晚上的演出中,几乎没人戴口罩,而就在去年,该剧院还要求观众戴口罩并出示疫苗接种证明。
辉瑞的乐观态度部分来自该公司正在通过mRNA技术开发的一种流感/新冠联合疫苗的前景。辉瑞预计,2024年将有8200万美国人接种新冠疫苗,2026年将增加到1.32亿人,该公司希望在那时把流感/新冠联合疫苗推向市场。
辉瑞首席执行官阿尔伯特·博拉(Albert Bourla)告诉《巴伦周刊》:“想象一下到了2026年,你走进药房,说要接种流感疫苗,他们会问你,你想单独接种流感疫苗,还是想接种流感/新冠联合疫苗?我认为很大一部分人会选择后者。”
此外,随着政府退出辉瑞的新冠业务,该公司将能够对其疫苗收取更高的费用。辉瑞曾谈到,在商业市场上,每剂疫苗的价格为110至130美元,高于政府合同规定的30美元左右。该公司预计新冠业务收入将在2023年见底。
研发产品的广度和深度被低估
不过,辉瑞最希望看到还是围绕公司的讨论从新冠产品转向公司的其他业务上。辉瑞预计,从目前到2025年,非新冠产品收入每年增长6%,从2026年到2030年每年增长6%或更高,至少达到700亿美元。
发布七年盈利指引的公司很少见,但博拉认为辉瑞可以在研发产品的帮助下实现这个目标,他还希望提高辉瑞在投资界的可信度。这是一个大胆的举动。从2025年到2028年,这家大型制药公司将面临业内最大的专利悬崖之一,届时年销售额达170亿美元的药物将在仿制药竞争中失去保护,其中包括Eliquis和Ibrance,二者分别是治疗中风和乳腺癌的畅销药物。
辉瑞正试图通过收购来填补空白,其中包括在2022年以26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Arena Pharmaceuticals、Biohaven Pharmaceuticals和Global Blood Therapies这三笔交易,这些交易给辉瑞带来了治疗偏头痛、溃疡性结肠炎和镰状细胞性贫血的药物。辉瑞预计,到2030年,这些收购以及未来的收购将创造250亿美元的年收入。ClearBridge Investments高级医疗保健分析师马歇尔·戈登(Marshall Gordon)说,这些交易给他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
辉瑞还预计,公司内部的研发产品将在2030年实现至少200亿美元的销售额。未来上市的重点产品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脑膜炎和流感疫苗,以及治疗特应性皮炎和多发性骨髓瘤(一种血癌)的药物。辉瑞表示,博拉还对一种名为GLP-1的口服糖尿病和减肥产品寄予厚望,该产品目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年销售额可能达到100亿美元。诺和诺德(NVO)和礼来(LLY)的类似药物也曾引起关注,但它们都是注射药物。
辉瑞正在大力投资于研究和营销,为产品研发和上市提供支持。预计今年研发支出将增长13%,达到130亿美元左右,为业内最高水平之一。今年1月博拉表示,由于将推出大量新药,未来一年半将是“辉瑞历史上最重要的18个月”。
华尔街则对辉瑞的研发产品没那么大信心,他们认为,与一些竞争对手相比,辉瑞需要拿出更多证据证明自己。瑞银(UBS)分析师科林·布里斯托(Colin Bristow)是持怀疑看法的人之一,他最近把辉瑞的股票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部分原因是他对辉瑞前景的预测不像该公司自己的预测那么乐观。
对于过去的辉瑞来说,分析师持怀疑态度是有理由的。过去辉瑞以强大的销售队伍和收购Wyeth和Pharmacia等大型交易闻名,而不被看作一家药物创新公司。但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
高盛分析师克里斯·希布塔尼(Chris Shibutani)指出,在新冠疫苗问世之前,辉瑞的研发产品“举步维艰”,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西布塔尼说:“辉瑞研发产品的广度和深度都被低估了。”他对辉瑞股票的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62美元,比近期收盘价高出近41%。西布对辉瑞2024年每股收益的预期约为4美元,由此得出市盈率为11倍,他说,这只股票非常便宜。
风投公司Kindred Capital首席投资官史蒂夫·加尔布雷斯(Steve Galbraith)认为,2019年上任首席执行官的博拉重振了辉瑞。他说:“管理层已经将企业文化完全转向了科学。”
对科学的关注并不妨碍辉瑞回购股票,虽然首席财务官丹顿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回购“不是优先考虑事项”,但辉瑞通过在疫情期间创造的利润偿还了债务并进行了收购,资产负债表上仍有回购股票的资金。
值得逢低买入的“标志性蓝筹股”
辉瑞的股价已经几乎回落到了新冠疫情暴发前的水平,Kindred Capital的加尔布雷斯称,辉瑞的净债务已从400亿美元降至不到10亿美元,企业价值(股权价值加净债务)下降了。该公司目前市值约为2500亿美元。如果有需要,辉瑞可以轻易举债回购股票。他说:“很明显,辉瑞可以做到一切——投资于研发、并购和回购股票。”
但辉瑞会三件事都做吗?博拉称辉瑞仍在寻找收购对象。该公司表示,要实现2030年收购药物收入250亿美元的目标,目前收购只完成了40%。随着生物技术公司变得越来越昂贵,辉瑞可能会再拿出500亿美元来达到这一目标。
加尔布雷斯说,投资者有理由提出,辉瑞以10倍或更高的价格进行收购,而自己的市销率只有4倍。
私人投资者乔·罗森伯格(Joe Rosenberg)指责辉瑞不回购股票,并称该公司应该控制研发和收购方面的支出。他认为辉瑞可能会被维权投资者盯上。
ClearBridge的戈登则认为,辉瑞不需要来自维权投资者的督促。他对新冠疫苗和Paxlovid以及“重振公司精神”给予了辉瑞管理层很高的评价。戈登认为,辉瑞广泛的研发产品“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反映在股票估值中”。
无论辉瑞是否会被维权投资者盯上,该公司的股票很便宜,投资者在等待药物从研发到上市这期间还可以获得近4%、有保障的股息收益率。
高盛的西布塔尼说,辉瑞是一只“标志性的蓝筹股”,辉瑞似乎也已经做好准备让投资者再次看到这一点。
文 |《巴伦周刊》撰稿人安德鲁·巴里(Andrew Bary)
编辑 | 郭力群
版权声明:
《巴伦周刊》(barronschina)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英文版见2023年2月5日报道“Pfizer Is Moving Beyond Covid. Why Its Stock Is a Buy.”。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投资建议不代表《巴伦周刊》倾向;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