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过节不放假,她以自杀威胁校长,却被家长们集体嘲讽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每逢春节假期结束,这些少则七天,多则半月未见的同事们又从祖国各地聚在一起,大家话题的热闹和丰富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前两天就听一个同事讲了回老家饭桌上的一件事。事不大,也不离奇,却让在场的我们感慨不已,当即常爸就决定要记下来分享给大家。
是什么事儿呢?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常爸就用同事的第一人称来复述——
她都要自杀了
大人们的嘲讽还没停下
大年三十,我和家里人团聚吃饭。因为表弟正值高三,马上要参加高考,自然就成了话题中心。席间,姑姑和姑父的谈话始终没有离开过“学习”二字,甚至还当场让表弟拿出最近一次模拟测试的成绩和排名。
从放寒假开始,表弟就几乎没有休息过,开学也很早,他承受的学习压力已经很大了。但姑姑姑父依旧没打算放过他,一个劲儿地嘱咐:
“抓紧时间学习,最后一搏了!”
“你英语一直不行,得赶快补上来。”
“今天晚上多做点题,别想着看春晚了!”
突然,一直保持沉默的表弟说了一句话:
“这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凭啥我不能放假?”
一桌子大人都愣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怎么接。
小叔反应快,赶紧打圆场:“不是不能放,这不是快考试了么,而且其他同学都在家拼命呢,只是你看不见!“
表弟哼了一声,然后给我们讲了一件去年中秋发生在学校的事。
中秋放假前一天,学校还没有公布放假通知,大家就默认今年不放假了。表弟和很多同学都心怀不满,但顶多也就是在教室里吐槽两句。可没想到,隔壁班的一个女生直接冲到了校长办公室。
这个女生拿着一把小刀顶着自己的脖子,对校长喊道:“学校要是不放假,我就当场自杀给你看!我要放假!”
校长大概也是吓着了,赶紧答应女生,当场向全校宣布中秋正常放假。随后那个女生就被保安控制住,被家长接回家了。
就在我为这个女同学的心理健康感到担忧,正想说点儿什么的时候,被姑姑抢先了,她反手一拍桌子,跟表弟说:
“这事儿你怎么之前没说啊?她一个人不想学习还不让别人学习啊?以后少跟这种人打交道!”
表弟对妈妈的反应很是不满,回了一句:“那本来就应该放假啊,她就是太冲动了,后来老师说就算她不那么干也会放假的。”
姑父又抬头说:“这么一点小事儿就这么冲动,以后能干成啥!”
紧接着,家里几个长辈七嘴八舌地都批评起了这个女生:
“现在的孩子就是太娇生惯养了,动不动就要自杀。”
“他们的生活条件比我们那时候好太多了,怎么就这么不珍惜呢!”
“不放假就要自杀,太脆弱了,没出息。”
“拼搏半年就能获益一辈子,不放假多学两天能累死啊!”
……
难得一个高三生还愿意跟家人分享学校发生的事,可惜,表弟的表达欲刚露出点苗头,就被大人的批评给浇灭了。
看着埋头扒拉饭,大概想赶紧吃完撤离的表弟,我赶紧问了句:“那这个女孩后来怎么样了?没被老师为难吧?”
表弟头都没抬,回了句:
“她已经退学了,据说是被学校劝退的。”
语气中有不甘、有同情、有遗憾。面对同一件事,家长关心的只有学习,而表弟关心的则是他的同龄人。他对那个女生有同理心,大概也是因为和那个女生有同样的感受。尽管高三学习很重要,但不代表他们就一年到头一天都不能休息。而且,冲到校长室这件事显示出她的精神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学校应该请心理咨询师救助她,哪怕不得不退学,这也是件很令人难过的事。
但这些大人们也没听到。他们反倒长吁了一口气,仿佛学校劝退女生就是赶走了害群之马,就是扔掉了粥里的老鼠屎。
她都要自杀了,大人们的嘲讽还没停下来……
——同事小A
这是发生在同事家里的真事,讲完大家都陷入了沉默。我们是做教育的,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了解得要多一些,都知道表弟家长的这种做法意味着什么:说浅了,孩子跟家长的这番对话叫“对牛弹琴”——孩子想表达的,大人们不懂,不在意,也不认同。既然这样,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说深了,表弟和家长的对话把孩子的表达欲和孩子的求助通道都被杀死、堵死了,他们在无奈无助的同时,只能被迫寻求其他生路。
在生活中,有不少家长都很疑惑,为什么孩子有事不肯和自己说,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从不跟父母开口,还要问上一句:
“我们明明是他最亲的人啊,这孩子怎么就不懂呢?”
其实,孩子怎么是不懂呢?
只不过在日常的交流中,孩子的倾诉欲和求助欲,已经被父母给磨得丝毫不剩了,而父母亲还一无所知。
说到这一点,另外两个同事小B、小C也忍不住了。
我不怕犯病,但我怕被大人骂
我上初中时有点调皮,特别喜欢掏耳朵。父母就总是提醒我,“不要使劲儿掏耳朵,会发炎的”,显然我没听进去。后来掏耳朵已经成为我的习惯性动作,毕竟“一直掏一直爽”啊!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自己耳道里开始流水,又疼又痒。当我不明所以地跟妈妈求助时,她看了一眼后恶狠狠地对我说:“不让你掏你非得掏,看,发炎了吧!”
妈妈一边骂一边带我去看医生,最终确诊是中耳炎。医生开了一些药,的确管用,没过几天耳朵就恢复正常了。我还有点得意,以为事情就这样完结了。
(《地久天长》剧照)
但没想到从此以后,中耳炎就像狗皮膏药一样黏上了我,反复发作,流水发脓,没得过中耳炎的大概永远也理解不了那种难受的感觉。前几次我都会去找妈妈帮忙开药,但后面我就再也没有找过她了。
原因很简单:一说起我的耳朵,她的脾气就越来越大,骂人的话也越来越难听。什么“你真犯J”“活该”“你就受着吧”都算是轻的。那时我已经进入青春期了,正是最要自尊的时候,妈妈的骂声就像针一样扎进我的心里。
我很委屈,虽然我掏耳朵是不对,但是后来中耳炎反复发作,已经是我无法控制的了。我也不想受疾病的折磨啊,但在妈妈眼里,中耳炎每犯一次,好像我罪责就多了一分,她就有更多理由可以骂我。
不找妈妈,我只能找到校医院,让医生开消炎药。当时我并不了解其他治疗方法,想着只要消炎了就行。可是消炎治标不治本,好了几天又会再犯。我的中耳炎犯病越来越频繁,我只能求医生多开点消炎药。
医生一开始还配合,但时间久了,他也害怕。毕竟短时间内吃很多消炎药,会有损伤肾脏、肝脏的风险。但我当时并不知道这些,被医生拒绝后,我又另辟蹊径,找同学帮忙,代开消炎药。
就这样,我几乎有一年的时间都在大量吃消炎药。我妈都不知道,她还以为我的中耳炎不药自愈了。现在想想真有点后怕。
后来我上了大学,四处求医问药后才算把中耳炎治好了。虽然做不到彻底治愈,但复发的频率大大降低。好多医生都说,如果我在犯病初期就坚持治疗,其实是不会发展成为慢性中耳炎的。
但这个“如果”只能建立在“如果我妈不骂我的”假设上。如果她能好好地跟我说说而不是厉声呵斥,也许我就不会叛逆地挖耳朵;如果她能在我犯病后耐心地带我看医生、教导我,也许我就不会隐瞒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期。
这些假设对我来说都不再具有意义,只有中耳炎带来的生理痛苦伴随着我、提醒着我,那段破碎的、难过的青春期。
可是这些,我妈现在都不知道。
——同事小B
不是孩子不求助,而是家长主动关闭了求助通道。孩子喊我们“爸”“妈”,遇到他们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我们不跟孩子站到一起,不一起面对一起解决,是不是都愧对这一声声“爸”“妈”呢!
信任,是非常脆弱的东西,需要千百次的积累才能建立,但只需要一次就可能坍塌。
自杀两次,这个孩子才找到了生路
我朋友家的孩子竟然自杀了两次。
听到这个消息时,我震惊到快要丢掉了下巴。朋友家经济状况不错,对女儿的培养也尽心尽力。在很多家长还在一心盯着学科学习时,他们已经带孩子报了舞蹈班、钢琴班、绘画班。
女儿也争气,小学成绩一直不错,初中有点下滑,但也属于中上等。对我们当地的孩子来说,最好的高中就是衡中了。朋友一直以来就希望女儿进衡中,这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目标。
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其他原因,女儿中考成绩不理想,与衡中擦肩而过。女儿主动提出要读普通高中,但朋友不同意。毕竟踏进衡中,就相当于半只脚踏进了985。
朋友各种找人、花钱,再加上女儿成绩还可以,最终能顺利入学了。朋友很高兴,以为女儿能就此一马平川,直冲清北。
(《少年的你》剧照)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开学仅仅一个月,学校就打电话让他接走女儿,理由是:
女儿在学校自杀!
女儿在宿舍割了腕,所幸被舍友发现,第一时间送到了医院。惊魂过后,朋友看着病床上的女儿,气不打一处来:
“你怎么这么脆弱啊?人家想进衡中都进不去,你进来了又不珍惜!”
女儿哭着说:“我真的适应不了啊!”
朋友没有多想,他以为女儿只是需要时间。等孩子痊愈后,第一时间又把女儿送了进去。看着女儿踏进校门,他想起第一次送女儿进幼儿园的时候。当时她哭得很厉害,但强行送了一个星期后,女儿就喜欢上了幼儿园。
《再见我们的幼儿园》剧照
他以为这次的结局会和那次一样。但他忘了,此时的女儿已经是15岁的青春期孩子了。不到一个星期,女儿再次割腕了。
这一次是被老师发现的。女儿在医生抢救下脱险了,看着女儿伤痕累累的胳膊,朋友才意识到,自己低估了女儿的决心,也低估了这所学校带给女儿的压力。
他认命了,果断把女儿转入一所普通高中。女儿出院后,还找了心理咨询师帮助女儿走出抑郁情绪。
以前总觉得这种事离自己很远,现在我也不得不时时反思自己,真的很怕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自己身上。
——同事小C
我从来没想过“向死而生”这个词能用在一个孩子身上。每个孩子的气质、天赋不同,适合的成长环境也不同。看不到孩子间的差异,一味用最高标准要求孩子,真的是要把孩子逼上死路啊。
没有无缘无故的自杀,所有的悲剧都有预兆。那些孩子的离开绝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无数次失望累积的结果。
青少年时期是整个人生中最混沌、最脆弱的时期。他们拥有与大人一般的外形和脾气,却缺乏经验和控制情绪的能力。他们想象力丰富,却因经济、家庭关系被桎梏。所以,青少年时常处于焦虑、矛盾的状态,再加上学业压力大、荷尔蒙分泌增加,很容易有极端的想法。
我们一直说,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要“少说话”来避免逆反和冲突,但“少说话”不等于少关注,相反,要对孩子的情绪和感受格外留心,就算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让孩子知道父母是他们的后盾,就能带给他们生的力量和活下去的勇气。
马上就是新学期了,也是新冠实施“乙类乙管”之后的第一个“开学季”,不管我们是否认同,是否能注意到,但很多事的的确确都变了,孩子们也有他们的不易。所以,这个全新的学期里,希望我们都能更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往期推荐
把一个孩子逼成哑巴,只需要三步
多兰《我杀死了我的妈妈》:究竟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这个叛逆到让你头疼的孩子,可能是在拯救你的婚姻
1
END
1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