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1亿人,为何没有一座万亿城市?

1亿人,为何没有一座万亿城市?

公众号新闻

来源:国民经略(ID:guominjinglve
作者:凯风君


中国,共有七大地理分区。

从华南、华东到华中,从西南、西北到华北都有万亿GDP城市、千万人口大市、国家中心城市诞生,唯独东北成了例外。

没错,东北既没有国家中心城市,也没有以万亿GDP、千万人口为特征的“双万”城市

坐拥1亿人口,背负着老工业基地的赫赫声名,为何东北没有一个超级经济强市?

01
目前,中国内地共有24个万亿GDP城市。

虽然过去十年来,万亿城市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扩容,但南北分化、东西分化的态势依旧突出。

24个万亿城市,南方占据18席,北方仅有6座,而东北仍旧无一入围。

不仅如此,在有“东北F4”之称的四座中心城市中,仅有大连1个城市跻身TOP30之列长春罕见跌到40强前后,哈尔滨更是一退再退,跌出50名开外。

同时,东北F4经济虽然不及过去荣光,但论城市级别,都不是普通地级市,而是副省级城市。

如今,无论是作为最强地级市的,还是强省会如郑州、长沙、合肥、福州,都望副省级而不得。

然而,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东北F4基本处于垫底位置。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在于,在副省级城市确立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东北的高光时刻,而1994年之后,副省级城市扩容就戛然而止。

在当时,副省级城市,要么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要么在国家战略中拥有独特的地位。

然而,过去30年来,城市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行政级别就此固化,以至于出现了经济不够强大但行政级别高企的现象。

02

东北经济,正在走出低谷。

最近几年,在新一轮振兴东北的支撑之下,加上东北亚地缘格局的变迁,以及大项目、大投资的纷至沓来,东北经济已经出现明显反弹。

作为领跑者,大连、沈阳GDP增速双双跑赢全国平均水平,在主要城市中位居前列。

大连在7000亿量级徘徊了10年之久后,2022年GDP终于突破8000亿大关,成为万亿城市的有力竞争者。

作为下一个国家中心城市呼声最高的地方,沈阳2022年GDP接近7700亿元,逼近30强俱乐部,城市位次相比2020年提升1位。

而与沈阳争锋的长春,由于最严疫情冲击,导致GDP总量大幅萎缩,2022年GDP从前一年的7100亿回落到6800亿左右。

同样是疫情冲击,同样经历了最严封控,上海年度GDP不降反增,而实际增速近下降0.2%,而长春则下降4.5%,经济韧性的差异可见一斑。

至于哈尔滨,一直面临后来者的赶超。继2021年丢掉千万人口大市之位,2022年再次跌出50强俱乐部,先后被榆林、襄阳、宜昌、鄂尔多斯等普通地市赶超。

这充分说明,城市竞争,不进则退。你追我赶之下,没有哪座城市能永远坐享历史荣光。

03
东北,谁最有可能率先晋级万亿GDP俱乐部?

就在几年前,东北F4中,除了哈尔滨外,大连、沈阳、长春不约而同确立了十四五末期(2025年前后)晋级万亿的目标。

然而,疫情扰动、大国博弈、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基本面变化,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东北可谓首当其冲。

不过,借助各种政策的支持,东北经济正在突破平台期,有望实现突破。

如果没有超预期因素冲击,未来几年,大连、沈阳有望率先晋级万亿俱乐部。

作为东北F4的领头羊,大连GDP达到8430亿,逼近徐州。按照目前增速,2025年前后突破万亿,或许没有悬念。

不过,大连的雄心不止于此。早在2021年,大连就喊出了GDP“三年过万亿”的口号,即2024年提前突围。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未来2年,至少得保持10%以上的名义增速、7%左右的实际增速,可能存在一定压力。

而作为东北第一省会的沈阳,更是一直以万亿城市、千万人口大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多重追求。

去年底召开的沈阳“一中心、五示范”行动计划发布会提出:

到2025年,沈阳将建成东北地区功能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重要中心城市,经济总量突破10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00亿元,人口规模突破1000万人

除了国家中心城市存在政策上的不确定之外,其他目标或许实现起来压力并不大。

大连、沈阳晋级在望,可惜的是,本来不乏后来居上潜力的长春,在疫情的冲击之下,追赶周期陡然增加。

过去几年,武汉、上海、长春先后遭遇了最严峻疫情的冲击。

经济韧性最强的上海用了半年多就基本完成修复,武汉用了两年时间重回第8城,长春恐怕需要更长的时间来修复。

这也意味着,长春2025年晋级万亿城市的希望落空,失速的长春,亟待夺回“失去的两个月”。

04

东北,为何需要一个万亿强市?

最近几年,“西南赶超东北”的说法不绝于耳。

在50年前的三线建设时期,东北曾向西部地区转移了大量工厂、设备、技术和人才,为西南和西北地区打下了良好的工业基础。

如今,西南赶超东北,逐步变成现实。作为东北老大哥的“辽宁”,正在被当年的被援助对象赶上,四川、重庆已经先行一步,云南、广西、贵州相距不远。

在此背景下,东北需要一个万亿强市,来提振基本盘,提升东北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分量。

与经济上的你追我赶相比,人口基本盘的变局,更为东北平添了无数不利因素。

众所周知,全国人口大盘已经见顶,负增长时代提前到来,而东北,在此之前,早已陷入双重负增长的境地。

所谓双重负增长,一方面指的是自然人口负增长。

这是出生率持续下滑带来的结果,东北三省出生率在全国垫底,甚至不及以人口危机著称的日韩等国家。

另一方面指的是人口流失

七普数据显示,2010-2020年,东北仅有3个中心城市人口正增长,其他30多个地市无一不陷入人口收缩的困境。

就此而言,东北更需要一个经济强市,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心,来凝聚发展共识,稳住人口基本盘。

05

东北,更需要一个国家中心城市。

目前,我国已批复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西安、郑州等9大中心城市,覆盖6大地理区域,唯独东北仍旧挂零。

不过,自2018年之后,我国未再新增一个新的国家中心城市。东北何时能够突破,仍然悬而未决。

国家中心城市为何如此重要?

根据凯风《中国城市大趋势》一书的分析,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城镇体系的金字塔尖,这些城市“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

如此之高的定位,对于城市显然不只是锦上添花,无论是国家战略和重大规划的倾斜,还是对于区域资源年的调配能力,都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提升。

与万亿经济强市相比,国家中心城市还有一层更为深层的用意:确立东北地区的主导者和引领者。

如果说万亿GDP城市,只是个别城市的单点突围,那么能否晋级国家中心城市,则决定了未来区域发展的主导权。

此前,沈阳、大连、长春都表现出对国中的志在必得之心。

不过,随着战略调整和经济格局转移,大连已转向全球海洋城市,长春愈发低调,唯有沈阳,雄心越来越凸显。

对于国中的重要性,沈阳在官方文件中可谓直言不讳: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沈阳筑牢安全底线、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战略要求,是沈阳引领东北地区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选择,是推动辽宁省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的战略行动……

可见,能否晋级国中,关系的不只是一城得失,而是辽宁乃至整个东北的长远发展。

总之,要想让城市能级名副其实,让1亿人凝聚出发展共识,东北需要万亿城市,需要国家中心城市,更需要20强乃至10强城市作为支撑。

千山万水总是情,给个“好看”行不行↓↓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官宣!中国又多了一个2万亿城市喷泉的罗马城:集锦喷泉新变化!全面注册制之后哪些行业不允许上市?哪些亏损企业可以上市?数字化护航,资产近3.4万亿城商行的新棋局美团陈亮离职;北京首座万象城落地朝阳;梵音瑜伽老板回应欠薪跑路;泡泡玛特法国首店落地巴黎;恒大地产再被执行11亿|联商头条惨遭“腰斩”!这个万亿城市太难了!秋行南意—小村的故事(4)5.7万亿城投债年内到期,百度正式发布文心一言 | 财经日日评惨遭“腰斩” 这个万亿城市 怎么办?地球围绕太阳转,月球围绕地球转,为何没有天体围绕月球转?GDP万亿城市排位新格局:重庆超越广州成“第四城”官宣“超1.1万亿元”!这座万亿城市提前“交卷”, 广东吃下一颗定心丸官宣!广东12.8万亿,山东8.7万亿,河南6万亿,四川湖北福建争战5万亿万亿城市定下7%增速目标,这数字是我们可以想的吗?​现代文明启蒙,为何没出现在中国?65万亿城投债到期还不上怎么办中国又多了一个2万亿城市微小划痕即可释放百万级有毒物进入食物下一个2万亿城市,是谁财政部重申“中央不救助原则”,65万亿城投债会变成一笔糊涂账吗?拿破仑兵败后,为何没能流亡美国或英国,最后屈死在大西洋小岛上准两万亿城市,正式“扩容”智能汽车操作系统为何没有“完美计划”?美国为何没有设立科技部?24个“万亿城市”今年增长目标锁定,谁将是跑得最快的?芝城几个著名地方的圣诞气氛 太美!1亿人,为何没有一座万亿GDP城市?制造业当家”,四大万亿城市力撑广东官宣!又一个2万亿城市诞生,下一个是谁?中国抗疫不会“抄作业”?港警队伍3万多人,为何没有组建准军事部队止步2万亿,杭州还能怎么进军一线城市?26年股龄,怎样熬过一轮轮熊市:在1000点位置苦熬,卖股票养家、贷款做生活费……几乎永远满仓,大跌为何没有影响我的夜夜安枕?北京,为何没有努力压平疫情曲线?这家1.6万亿城商行迎来新行长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