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够自信?可能和你的沟通有关
先来看看同一个画面不同语言背景的版本
5岁的小怡正在画画,她很努力地一次又一次地描线条,尽管有些时候线条跑到外面去了,仍然乐此不疲。
描好线条后,她拿出了彩色蜡笔,然后又拿出了水彩笔,终于把想要的色彩都找到。最后,她一个颜色接着一个颜色地涂抹、画画,画成了!
小怡十分开心,打算跟家人们分享自己的喜悦:
■ 版本一:
小怡兴冲冲地跑到爸爸这:“爸爸爸爸!看我的画!”
爸爸正在和朋友聊天,停下来看了一眼,说:“呦!这画的什么呀?那么丑还敢叫人看呢,也不怕叔叔笑话你!赶快重新画一个!”
小怡生气地扔掉画,说“自己再也不要再画画!”
■ 版本二:
小怡兴冲冲地跑到奶奶那。
奶奶看了小怡的画,说:“小怡的画最好看了!奶奶最喜欢小怡的画了!小怡是个大画家!将来一定会做个大画家、大设计师......”
小怡感觉飘飘然,感觉自己就是个大画家,嘿嘿!
■ 版本三:
小怡兴冲冲地跑到妈妈那,把画递给妈妈。妈妈放下手上的豆角,坐下来看小怡的画。
妈妈:“妈妈看到小怡用了5种颜色,有些是蜡笔涂的,有些是水彩笔涂的。画了圆形、长长的线条、三角形,看起来这里(指着画的一个地方)不是那么容易,但是也能想办法画下来了。妈妈真为你会想办法,并能够坚持把房子、花和树都画下来感到高兴!”
小怡:“我找了蜡笔、水彩笔才找到这两种颜色的呢。”
妈妈:“真棒,有想画出来的颜色,还想办法把这个颜色画出来了。”
小怡:“有一个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所以用这个代替,我觉得这样也可以。”
妈妈:“是的呢!小怡会想办法!”
同一个娃,同样的一件事,
和不同的人之间的互动,有了不一样的收获:
1
版本一会带来的影响
在现在网络时代,关注健康心理育儿的家长都会有意识地避免和减少。
换位体验:我给队友辛辛苦苦做了个菜,菜卖相不是那么好看,队友尝都没尝就说:“这种菜色你也敢拿来给我吃?还不赶快再去做一个!”确实,如果换位体验大家就会感觉到不好受。
而对于孩子来说,除了不好受的感受之外,他们还可能会获得这样的信息:我不好、我很糟糕、爸爸不喜欢我...
2
版本二会带来的影响
同样的,大家都知道要夸夸孩子。那是不是都夸“你真棒”、“你真厉害”、“你真是个画家”、“你是个明星”。孩子就能一直感觉到自己都是最棒的呢?那如果ta需要面对一个更厉害的队友、更漂亮的同伴时呢?ta是不是就不是那么好了?
过度的赞美和肯定反而可能会降低孩子的积极性和兴趣,削弱ta的自信心。因为,当我发现我没有做到的时候,自己好像做不了什么。
3
版本三会带来的影响
版本三是比较倡导大家学习的方式。在这段对话里,妈妈没有直接的将爱说出来,但是妈妈的行动上却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爱和重视:妈妈坐下来,认真地看孩子的话。
这个行动语言是让孩子接收到这样的信息:妈妈爱我、重视我、我是可爱和被妈妈爱着的。大家可以换位思考一下。
即便妈妈没有直接的称赞:“你真棒!你真好!你真优秀!”但是,我们却能处处感觉到妈妈的用心、鼓励和认可:
■ 这个对话没有评价,只是说出自己看到的过程呈现的结果。如果换位体验,小怡的视角是这样的:
小怡兴冲冲地跑到妈妈那,把画递给妈妈。妈妈放下手上的豆角,坐下来看小怡的画。(嗯,妈妈会认真看我的画,妈妈很爱我,会尊重我。)
妈妈:“妈妈看到小怡用了5种颜色,有些是蜡笔涂的,有些是水彩笔涂的。画了圆形、长长的线条、三角形,看起来这里(指着画的一个地方)不是那么容易,但是也能想办法画下来了。妈妈真为你会想办法、能够坚持把房子、花和树都画下来感到高兴!”(嗯,我是会用不同的彩笔、不同的图形画画的人,我是能够坚持的人!)
小怡:“我找了蜡笔、水彩笔才找到这两种颜色的呢。”(很受鼓励,说的更多,觉得能用不同的画笔找到想要的颜色的自己是很棒、很厉害的,感到自己确实有能力,有些骄傲和自豪。)
妈妈:“真棒,有想画出来的颜色,还想办法把这个颜色画出来了。”
小怡:“有一个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所以用这个代替,我觉得这样也可以。”(受到鼓励,明确自己的想法和努力,自己肯定自己做的。)
妈妈:“是的呢!小怡会想办法!”
■ 作为孩子,在这些对话里,他同样可能听到的是:
ta画画用了5种颜色,4种图形。孩子更清楚自己做的客观的情况,同时更容易接纳对方的差异、尝试观察学习对方的技巧,而不是对方比自己好带来的心理落差。
这段情境里面,首先是妈妈用行动——放下手头的事、坐下来认真看,并“告诉”孩子:你是个可爱、值得爱的人。然后,妈妈用具体的反馈“告诉”孩子看到的ta的能力、以及在这里体现到的良好品质(能坚持、会想办法)。
同时,孩子接收到的是肯定、鼓励——我是会想办法的、我能够用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图形克服困难并且坚持画完画。
最后,变成了孩子对自己的理解——我会想办法、我有能力、我能坚持,变成了孩子对自己的认可和接纳,以及伴随的能力感(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
■ 所以在日复一日的日常对话里,我们可以这样做:
//
不评价、不比较
说出客观的事情
说出客观的行动
说出行动和行动结果
同时,保持尊重、接纳、尝试理解、不比较,并抱着欣赏、平和甚至是喜悦的态度。
那么,孩子会在这些互动中感受到被爱、被理解、被尊重下的能力与价值,逐渐形成对自己客观的评价与接纳,发展健康的自尊。
这些对话的影响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这样长大的孩子是随着时间的积累而受益。
到青春期,我们会看到一个能够对自己社交、学业、体育、艺术、外表等客观评价和接纳的孩子,能够将自己和他人比较,在比较中清楚和接纳自己的位置、认可对方的能力,理解自己和不同人在不同方面的差异,能够自我批评,也能够自我肯定。
参考资料:
[1] Marjorie J. Kostelnik, Anne K. Soderman, Alice Phipps Whiren, Michell Rupiper, Kara Murphy Gregory著。王晓波译。0-12岁儿童社会性发展理论与技巧,第八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
专业校对:朱麒臻心理师
责任编辑:蒋润慈
相关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