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小分子抗新冠病毒药物,3CL与RdRp有何不同?
虽作用靶点不同,但3CL抑制剂与RdRp抑制剂均为抗击新冠的重要武器。
新冠全球大流行已经持续三年多,让我们见证了全球各国开发创新治疗方法的努力,也目睹了病毒变异的速度。在我国,随着“乙类乙管”政策的实行,疫情防控工作重心已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在告别封控的同时,除了疫苗,抗病毒药物也成为了抗击疫情、预防重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尤其是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的出现,为对抗新冠增加了强有力的武器。目前,全球小分子抗新冠病毒药物主要集中在两大主流靶点——3-胰凝乳蛋白酶样(3CL)蛋白酶和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这两种作用机制究竟有何不同?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叙述,希望能对读者有所裨益。
实力靶点3CL,阻击新冠首当其冲!
何谓3CL蛋白酶?
3CL蛋白酶也称3C样蛋白酶或主要蛋白酶(Mpro),是在冠状病毒中发现的主要蛋白酶,也是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复制所必须的酶。3CL蛋白酶由306个氨基酸组成,是包含三个结构域(I,II和III)的同源二聚体半胱氨酸蛋白酶,参与蛋白前体的大多数成熟切割。
具体来看,3CL蛋白酶可以在11个保守位点切割冠状病毒多肽链,属于蛋白酶PA家族的成员。RNA基因组包含多个基因,分别编码不同的蛋白质,大部分的RNA基因组被重叠的ORF1a和ORF1b覆盖,3CL蛋白酶与另一个蛋白水解酶(木瓜蛋白酶)共同将多肽链(pp1a和pp1ab)加工形成的十六种非结构蛋白(NSP),参与不同的病毒功能,在病毒的复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形成复制酶-转录酶复合物(图1)。
图1[1]具有选定基因的SARS-CoV-2 RNA基因组的组织(a)和SARS-CoV-2多聚蛋白裂解位点的示意图(b)
SARS-CoV-2作为一种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具有约30000个核苷酸的大基因组。当其进入细胞之后,如果不经历3CL蛋白酶的水解切割就无法进行后续的转译和复制,也就无法继续产生子代病毒。因此3CL蛋白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则是通过抑制3CL蛋白酶的活性,导致蛋白前体不能被切割并参与组装形成成熟的病毒体,从而阻止病毒的自我复制。
此外还值得关注的是,3CL蛋白酶切割位点在冠状病毒中高度“保守”,不容易出现导致靶向3CL药物疗效降低的突变。通俗来说,3CL蛋白酶抑制剂具有广谱抗冠状病毒活性,即使未来SARS-CoV-2从奥密克戎继续发生变异,这种靶点药物依旧有效。同时,其安全性较高,因为人体内没有3CL同源蛋白,所以人体在服用该类药物时,发生毒副作用的风险较小。
目前已在我国获批上市的3CL蛋白酶抑制剂有辉瑞公司的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和先声药业的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两款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是全球首款上市的3CL口服小分子药物,已在全球得到广泛运用。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作为首个国内自研上市的新冠3CL蛋白酶靶点口服小分子创新药,为我国新冠感染人群带来全新的治疗选择,在近期获得了诸多关注。
此前先声药业已在国内开展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Ⅱ/Ⅲ期临床研究,以评估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治疗轻中度成年SARS-CoV-2感染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该研究共纳入了1208例有症状的轻中度SARS-CoV-2感染成年患者,其结果显示相较安慰剂,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显著缩短11种目标SARS-CoV-2感染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涕、咽痛、恶心、呕吐、腹泻等)首次达到持续恢复时间约1.5天,其中重症高风险亚组人群显著缩短约2.4天;另外用药后第5天,病毒载量对比安慰剂最大下降超96%,且核酸转阴时间较安慰剂组缩短约2.2天。
从上述临床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轻中度SARS-CoV-2感染成年患者中,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展现出了显著的抗病毒效果,用药后病毒载量呈现快速、大幅下降,可以加快SARS-CoV-2感染症状的恢复、缩短病程。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的上市,将为我国新阶段疫情防控增添一项有效的抗新冠病毒创新药选择。
群雄逐鹿,RdRp潜力尚在
除了3CL,RdRp也是备受关注的抗新冠靶点之一。
为何RdRp也能够成为一个理想的抗病毒药物靶点呢?从其特点来看,在各种RNA病毒基因中,唯一一个共有的基因产物就是RdRp。并且由于人体的RNA聚合酶不具有依赖RNA模板的RNA聚合酶活性,也就避免了靶向病毒RdRp的小分子药物干扰宿主细胞的正常生理反应。
此外,由于RdRp在病毒中高保守,因此其抑制剂可作为广谱的抗RNA病毒药物使用。目前以RdRp为靶点的抗冠状病毒药物多为核苷类似物或RNA干扰类,在我国获批上市的RdRp抑制剂主要有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默沙东的莫诺拉韦和上海旺实生物的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VV116)。
同为RdRp抑制剂,阿兹夫定主要是通过抑制SARS-CoV-2 RdRp,在合成过程中嵌入病毒RNA中,阻断RNA延伸,终止RNA链合成和病毒复制。莫诺拉韦作为RdRp的底物,参与病毒RNA的合成,通过与RdRp活性中心的G或A形成稳定的碱基对,导致病毒RNA复制错误,从而阻断新冠病毒复制。氢溴酸氘瑞米德韦作为瑞德西韦(RDV)母体核苷的氘代三异丁酸酯前药,在体内可以迅速代谢成母体核苷(116-N1);而116-N1在细胞内又能转化为核苷三磷酸活性形式,从而干扰SARS-CoV-2的RdRp的功能,起到抗病毒作用。
总结
新冠疫情的爆发对全球人口健康乃至生命构成了威胁,并严重影响了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我们最终要彻底击败新冠,不仅要在人群中建立起强大的免疫屏障,也要具备抑制病毒在体内复制的能力。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和上市,无疑是阻击新冠疫情的有力武器。除了已在我国获批上市的5款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外,还有其他多款新冠治疗药物正在研发和开展临床试验,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抗新冠药物面世,共同助力抗击新冠大流行!
参考文献:
[1]Ullrich S,Nitsche C.The SARS-CoV-2 main protease as drug target.Bioorg Med Chem Lett.2020 Sep 1;30(17):127377.
[2]《在有症状的轻中度COVID-19成人受试者中评价SIM0417联合利托那韦口服给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Ⅱ/Ⅲ期临床研究核心数据报告》(暂未发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