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值得
《最后生还者》可以说是游戏界“顶流中的顶流”。有多顶流呢?本可以罗列一下它的奖项数量、Metacritic评分等等,但这些不足以描述《最后生还者》的成功,它是无数玩家眼里游戏能成为“第九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第九艺术”,就是指电子游戏达到了与传统八大艺术并列的高度。《最后生还者》在游戏分类中属于动作冒险,实际游戏体验的人物动作和枪械射击的手感都做得很好,但这不是核心优势;它的题材可以算是恐怖和后启示录(即,发生在人类文明的末日到来之后的新世界里的故事),但谈论它很少需要使用标签;《最后生还者》的几个版本在画面、音效方面也都是同时代游戏里最好的;至于游戏性更是不用多说……
不过,让《最后生还者》登上神坛的并不只是以上种种优点,而是它的人物塑造、故事剧情和电影化叙事。
通关《最后生还者》一般需要十几个小时,正好是差不多一季美剧的长度。在这个人类文明崩塌后的世界里,玩家操控主角乔尔和艾莉,从美国波士顿一路向西,遇到形形色色在末日后艰难求生的人。
乔尔是一名中年男性走私犯,游戏一开始他的亲生女儿就去世了,之后误打误撞受人所托照顾了14岁少女艾莉并执行任务。在这个公路电影一样的过程中,乔尔和艾莉之间的羁绊越来越紧密,生出了不输血缘关系的父女关系。
游戏编剧通过高超的叙事技巧,一路抓住玩家的情绪,让玩家的想法越来越跟乔尔贴合。最终,面对拯救“女儿”还是拯救世界的艰难抉择——或许,并不艰难,因为玩家恐怕早已经在心里做出了选择——乔尔选择了拯救自己最在意的人,并在谎言中活了下去。
2020年,当《最后生还者》要被HBO改编成电视剧的消息传来的时候,许多玩家在兴奋之余都抱着谨慎的心态。从游戏改编而来的电影电视剧,一向是好莱坞的“扑街”重灾区,《波斯王子》《魔兽》《刺客信条》《光环》也都是的一线游戏IP,最后影视改编却都让人失望无比。
有不少声音说,“直接把游戏剧情一字不改搬到大银幕就可以了”。这当然不行。
正如索尼经营电子游戏的子公司叫做“索尼互动娱乐”,电子游戏的本质就是一种互动娱乐,它的核心在于玩家跟游戏内角色、环境、物品等元素的“互动”,玩家输出动作,游戏给出反馈。一切游戏的世界观、人设、剧情都是围绕“互动”进行。
而电影、电视剧是荧幕单向地向玩家输出内容,基本不存在这种“互动”和游戏乐趣。直接照搬游戏剧情,是不符合影视剧本的创作规律的,绝大多数的游戏改编,编剧和导演都只留下游戏的世界观和主角人设,再在此基础上原创剧情。
有的主创不了解也不愿意了解游戏,本身的剧作水平可能也一般,那么最终创作出来的好莱坞流水线的平庸作品当然得不到玩家团体的青睐,也多半无法打动大众观众。
《最后生还者》确实很特殊,它的最大优势就是人物塑造、故事剧情和电影化叙事,而且它是线性叙事。双主角特点鲜明,配角人物众多但是人物关系并不复杂。总之,简直是天生的影视改编好胚子。
另一方面,影视制作方HBO本身对待剧集是非常严格的,没有把握的项目一般不接,对待试播集表现不佳的剧集也是该砍就砍,可以说是非常靠谱的选择了。
同许多改编作品一样,《最后生还者》在选角阶段也有不少争议。主角艾莉·威廉姆斯的扮演者贝拉·拉姆齐曾在《权力的游戏》中饰演熊岛小领主莱安娜,拉姆齐的脸型稍长,游戏里艾莉长着一张圆脸。拉姆齐大概是同年龄段里为数不多的演技经受过考验的女演员,而在已经播出的剧集看来,她确实演出了游戏里艾莉的那股叛逆、机灵、调皮又幽默的劲儿。
当然了,剧集成功最重要的还是剧情改编,这通常掌握在剧集主理人(showrunner)手中。本剧的两位主理人都可谓是品质保证,一位是克雷格·马辛,曾经主理叫好又叫座的迷你剧《切尔诺贝利》,他的剧本创作能力毋庸置疑;另一位则是《最后生还者》游戏的制作总监兼编剧尼尔·德鲁克曼,可能是全世界最懂也最热爱《最后生还者》的人,有他把控,剧情的改编不至于离谱。
《最后生还者》的幕后采访节目《剧集之中》(Inside the Episode)里,面对“什么时候能够偏离,而什么时候又要遵循原作”的问题,德鲁克曼的宗旨是这样的:如果改编效果差不多或者不如原作,那还是跟着原作走;如果改得更好,那就可以偏离原作。
02.
《最后生还者》,怎么打动了无数人?
《最后生还者》的改编特色,总结起来就是三点: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细节复刻。
细节复刻是说剧集沿用复刻了许多游戏里精彩的细节。大事不虚,则指的是剧集的主线剧情走向完全照搬游戏,几乎未做修改。
游戏(上)与剧集(下)
这也解决了一个改编作品老生常谈的问题:“没看过/玩过原著,能直接看剧吗?看得懂吗?”可以说,没玩过游戏直接观看剧集,反倒能获得更佳的观剧体验,毕竟你不知道故事的后续走向,而剧情恰恰是《最后生还者》最大的魅力之一。
小事不拘,指的是剧集把游戏的一些设定做了修改,支线进行了重组和深化,调整了配角的人设、人物关系,将剧情的枝蔓向外延伸了许多,并且以非常细腻的影视手法完善、丰富了细节,让观众的情绪很自然随剧情而流动。
最典型的就是广受好评的第三集里,同性情侣比尔和弗兰克的故事。
剧集以倒叙视角展开,这对情侣在波士顿西北郊的林肯镇一同度过了十几年的幸福岁月,最终双双殉情,是一个很美好动人的爱情故事。乔尔带着艾莉来到林肯时,只见到空空的房子和比尔留下的字条以及充足的装备补给。
在游戏中,比尔和弗兰克的故事相对含蓄克制:弗兰克受够了比尔“唯我独尊”的性格和末日生存方法,偷偷将大批物资包括比尔的汽车电池藏好,联系了一位走私客,准备抛弃比尔,逃去波士顿隔离区。
非常不幸,弗兰克被感染者咬伤(游戏里的林肯镇没有剧集里的那么安全),他选择了上吊自杀——因为这样可以避免真菌侵入大脑,算是一种体面的死法。乔尔并不认识弗兰克,比尔也只是一个“欠他一点人情”的家伙。
乔尔和艾莉带着玩家来到林肯镇之后,会跟比尔并肩同感染者战斗,最终一起来到弗兰克自缢的房间。弗兰克给比尔留下了一张纸条,比尔读到时,故作坚强地咒骂着对方,但他的内心恐怕已经悲痛欲绝。
以这个故事为例说明改编的成功,在游戏中,这一章节有着大量的战斗和解谜成分,场景转换极多,乔尔、艾莉和比尔穿梭在林肯镇的犄角旮旯,与成群的感染者殊死搏斗,最后还要消灭一只作为小boss出场的巨无霸。
如果原样照搬进电视剧,观众并不能亲自操控乔尔,如果非要把战斗拍出来,就只能选取一个场景将其“放大”,拍一场大战——抛开成本不说,可电视剧真的需要这么多大战场景吗?《最后生还者》并非“人类大战僵尸”之类的爽片,末日之后人类之间的关系才是最主要的。
游戏里比尔和弗兰克的故事走向了悲剧,但是,如果弗兰克再坚持一下,再尽一次力去改变比尔呢,如果比尔愿意再让步一些,不那么“唯我独尊”,坚持那套只管生存不管生活的“末日资源管理”方式呢?主创在这集电视剧里给了我们另一种可能。
剧集里的比尔不相信政府、不相信朋友,住在妈妈的房子里,还是一个“生存主义者”,当末日到来时,他将居民撤空的林肯镇改造成了一个物资储备丰富、防备严密的堡垒,极其务实。而弗兰克则更在意浪漫,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热爱交际。两人看起来个性相反,似乎根本不可能在一起。
但是,当两个人真正相遇的时候,我们看到他们互相被彼此吸引,走了下去——当然,末日之后这个客观环境起到了一定催化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本质上有很多共同点,他们都喜欢同一位歌手、都了解兔肉和博若莱葡萄酒是绝配,其实,比尔又何尝不热爱生活呢。
剧集里的弗兰克做到了游戏里的他没做到的事情:他把结交到的新朋友介绍给比尔,帮助比尔交易到了生存所必需的物资;他背地里种下了种子很难得的草莓,和比尔共同找回了末日之前的甜美滋味。而比尔也逐渐放下了自己的固执,去拥抱弗兰克所带来的一切。
弗兰克在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选择了自杀,此时原本现实无比的比尔,居然做了一件弗兰克这样的浪漫主义者才有可能做的事:和弗兰克一起,在床上永远睡去。
游戏中比尔在讨论往事时,对乔尔说了这样的一番话:“以前我也曾有过我很在乎的人,是个伙伴(partner),是我得好好照顾的人。在这世界,那样的鸟事只会让你落得一种下场,就是害你被杀。所以你知道我怎么做吗?我他妈学聪明了,了解到凡事只能靠自己。”
在剧集里,比尔临死之际留给乔尔的那封信里这样写到(这也是一段打动了无数人的台词):“我曾经恨透了这个世界,当所有人都将死掉的时候,我非常高兴。但我错了,我发现还有一个人值得拯救。我这么做了。我不光救了他,还一直保护他。这就是你我这样的人存在的意义。”
很难不让人动容。这样一个末日之后的世界已经足够黑暗了,是比尔和弗兰克把这一个角落的黑暗染成了光明。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来说,比尔与弗兰克的改编,就与乔尔与艾莉形成了对比,让乔尔对艾莉的责任感更深了一层,而乔尔与艾莉,也在潜移默化中互相影响着。
如果说游戏里的比尔和弗兰克更像是NPC工具人,那么剧集里他俩的存在,就是对乔尔与艾莉之间感情的一次催化。
03.
末日后,人类社会如何生存?
《最后生还者》剧集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每个单集用乔尔和艾莉遇到的不同人物故事,来展现一种末日后,人类社会如何生存的社会图景。
第四、五集的剧集和游戏一样,乔尔和艾莉开着比尔的车来到匹兹堡(剧集改为更方便取景的堪萨斯城),随后遭遇当地武装力量的埋伏,接着遇到亨利和山姆兄弟俩,再一起逃出城。
有一处非常大的改动,是堪萨斯城的反抗军在游戏里其实只是匹兹堡的一帮匪徒,他们在当地的FEDRA组织撤离之后占城为王、打家劫舍,而亨利兄弟也只是路过的流民,他们的目标是投奔火萤(即给乔尔派任务的组织)。
显然,匹兹堡的匪徒直接搬上电视荧幕就太单薄了,德鲁克曼在《剧集之中》里讨论过,在游戏里,这样的角色只是主角路上的障碍而已(即游戏探索过程中要打的小怪),但在影视改编中,要让这些人“有真实的目的、真实的动机,以及人性”。
于是,匪徒们就变成堪萨斯城的反抗军,他们的首领、剧集原创角色凯瑟琳应运而生,凯瑟琳和亨利兄弟再用凯瑟琳的哥哥迈克尔联系到了一起,亨利为了救弟弟,不惜出卖自己的偶像迈克尔——结合游戏剧情,这实际上是在剧作的层面,对本季结局乔尔的选择做出一种暗示。
正是这一系列改动,让剧集与游戏区分了开来。在游戏中,玩家只能透过乔尔和艾莉的眼睛去体验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里的人,这是一个互动过程;而到了剧集里,随着镜头的切换,观众得以从不同人的视角去观察这一切,体会到凯瑟琳和亨利之间的尖锐矛盾。
这是影视作品的优势,主创团队毫不犹豫地利用了这个优势,丰富了整个故事的叙事维度,深入展现出末日后的人类社会景象。
剧集里亨利与山姆的关系,是比尔和弗兰克的升级版,也是乔尔与艾莉关系的升级版。比尔保护弗兰克一辈子,当弗兰克准备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比尔觉得自己再活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乔尔便要如此保护艾莉。
而亨利为了救山姆,不惜出卖自己的偶像、与整个城市为敌——在故事结局里,乔尔最终要做的,比亨利还要“过分”。这种人物的对应关系比游戏里要更加直接、更加明显,因为剧集不像游戏有那么多时间和空间让玩家去自行互动、探索,必须更快捷地切入主题。
剧集里的亨利也要比游戏中的他更加温暖、更加光明。游戏中的亨利有其阴暗的一面,当然也是为了给主角团设计险境剧集里的他更光明温暖,这也是为了注重展示末日里的人性,剧集里虽然亨利也向乔尔袒露了心迹,“我就是那个坏人,因为我做了坏事。”但剧集已经给观众展示了亨利的视角——这是游戏没能做到的——我们看到了他是如何照顾、保护弟弟。
在第五集结尾,失去刚刚结识的好友山姆的艾莉坚毅地向西走去,反倒是乔尔拄着铁锨留在坟墓旁百感交集。这个场面跟第二集形成了一种呼应。在第二集结尾,乔尔拉着艾莉,毅然决然地把多年搭档泰丝留在身后。
从第二集到第五集,从波士顿到堪萨斯城,几天时间里,艾莉迅速成长着,她见识过比尔和弗兰克的爱情,此时,也体会到了乔尔曾经体会过的失去挚友的感受,一路在这个末世里见到了许多人许多事,继续向西,艾莉将要面对的,还有更多。
由于《最后生还者》的游戏剧情过于出色,剧集改编又有自己的坚守和遵循的原则,因而目前剧情获得一片好评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剧集版《最后生还者》也有不少的争议,比如就有玩家认为配角戏份过多,太“抢戏”。
实际上,游戏和剧集各自有各自的叙事逻辑,正如此前的分析,想把游戏内容100%照搬到荧幕上是不可能的。更值得探讨的,是游戏在改编成剧集之后,主创团队如何消化这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的矛盾。
比如游戏本身的公路式剧情,其实存在着一种天然的缺憾,那就是前面出现过的人物,后面不会再出现。游戏里这样无所谓,《最后生还者》的线性叙事有章节游戏关卡的性质,每一个章节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单个章节里出现的人物常常有种工具人npc的气质。
但对于电视剧来说,观众刚刚跟人物建立起感情,人物就下线了,剧集前期刻画出来的人物只能活跃在一两集里,这当然具有一种特质,但这样的角色塑造也会造成效率下降。
对此,剧集的解决方案是加强这些“工具人”的戏份,有了比游戏里复杂得多的比尔、弗兰克、亨利、山姆以及凯瑟琳等角色,把他们的弧光浓缩在一两集的时间里,让他们的情感集中爆发,给观众的情感造成足够大的冲击,并让这些人物给乔尔和艾莉的关系带来重大改变——是的,虽然这些人物不会再出现,但乔尔和艾莉身上有他们的影子。在末日里挣扎生存不也是这样吗?遇到一个又一个的人,再继续向前走。
另一方面,游戏里还有一些优秀的细节设计。比如游戏里有个经常出现的动作:乔尔双手叠在膝盖上,艾莉踩上来,跳到更高的平台上,然后把乔尔拉上去。到了游戏后期,离终点越来越近的时候,有那么一两次,艾莉心不在焉,乔尔都摆好了姿势,她还没有过来。此时的玩家会和乔尔一样,不经意间意识到,这孩子有心事。
这种微妙的设计是电子游戏这种互动娱乐所特有的,主创团队能否运用剧作手段来表达类似的情感呢?
当然,之所以能对类细节如此在意,正是因为《最后生还者》前几集确实已经展现出一流的剧集水准,远远超出许多玩家的保守预期。无论如何,假如《最后生还者》后面几集能够依旧维持在这个高度,那么它可以算是游戏改编影视的标杆了,甚至可以继续期待,第二季又将出现怎样的精彩故事。
📝作者:于百九(北落),《最后生还者》字幕组核心成员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