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打交道
和孩子们打交道往往会出现令人尴尬的时刻,就是在他们问一些非常单纯、非常直接的问题的时候。然而就是这些单纯又直接的问题,能让身边的所谓的大人往往不知所措,惊惶万分,因为会突然觉得无法回答,所知甚少,于是便找一个暂时的借口搪塞过去。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孩子们带着兴致和好奇,一次又一次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沮丧而归。于是,到后来,孩子们就不再问大人问题了或问得越来越少了…
这里的问题关键在于,孩子们没有能力在属于自己的年龄段回答那些似乎超越年龄或跟年龄没有关系的问题,于是他们选择求助于我们,只要我们一次又一次,没能让他们相对满意或足够满意,他们就会在内心深处埋下不满意的种子,迟早会显露出来。
所以,有时候,大人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并不会觉得游刃有余,信心满满,至少对我来说,我怕跟那些爱问问题的孩子打交道,我怕他们用单纯而又明亮的眼睛盯着我,满怀期待地希望我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但我自己却也不知道。
因此孩子们的存在,往往是在提醒大人们知识的边界,往往提醒大人们所关注的世界他们不怎么懂、也不怎么感兴趣,相反,和那些三观基本定型的人打交道,便轻松容易多了。
如果我把孩子的头脑空间感比作为一张纸,大人的头脑空间感也许真的不及那张纸的一半。如果把孩子的心灵运行速度和大人相比,大人慢多了,迟钝多了。当然,这仅是我个人的想法。
孩子,是生命的奇迹,善待他们,就是提醒我们善待自己的无知和脆弱。不可以再轻易忽略和逃避,甚至勇敢承认我们的无知和脆弱。毕竟,对于有些问题,跟年龄没有关系,跟真诚和热情的期待有关。
最终,我们要明白孩子不是我们陶醉的私人归属物,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他属于自己。我们慢慢都得清醒面对这一个事实。所以,给孩子想要的比我们自认为给孩子想要的更明智,更清醒。
对于孩子,我们的自我陶醉有时是幻相,要适可而止,要清醒。因为我们自以为是的态度会显得随便而粗鲁,于是错过了太多可能性。
我们以陈旧的观念和思想培养孩子,以平板化、日常化、生活化的眼光看孩子,由此,我们把孩子培养成了我们想要的样子,而不是孩子自身应该发展成为的奇迹的样子。
我们要保持足够的清醒,才能避免延迟和耽误,要知道,孩子本身的潜能之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像。当然,我们可能会忽略这个事实。与其把孩子宠着,爱着,被他黏着,让他依赖着,不如给孩子真正的蓝天,让他飞翔,因为自由和快乐必须由他自己去经营和发现。我们能带给他们的更多是保护和陪伴。主力永远是孩子,我们不可以喧宾夺主,做好一个合格的辅助工具,就很不错了。
奇迹的发生需要我们保持谦卑,冷静和敬畏。盲目和无知,会毁了我们自己和他人,包括身边的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