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滴滴杀人事件崛起,“顺风车”嘀嗒要上市,利润惊人
转载自 | 说财猫
作者 | 猫崽
出行公司再冲IPO,这次不是滴滴,是嘀嗒。
2021年7月,滴滴用最快的速度在美股上市,惊艳全场。
在滴滴美股上市前,嘀嗒也在努力冲击港股上市,两次递交招股书无果。
滴滴抢走了“出行第一股”的名号,却又在不到一年时间里退市,令舆论哗然。
如今,上市搁置了一年多的嘀嗒,再次重启港股IPO。
招股书都交了第三回,至今还没成功。
在最新一期营收利润情况来看,嘀嗒的收入来源,十分仰赖“顺风车”业务,但它依旧面临合规性和牌照的问题。
和网约车不同,嘀嗒为私家车车主和乘车人提供一个约车的平台,持有资产模式为轻资产,不直接持有车辆,也无经营许可证等规定。
扒完477页的招股书,一句话总结,嘀嗒是一家由5个来自互联网巨头(谷歌、摩托罗拉)的大佬们出来创业的产物。
搞出一个平台,让别人开车为他们赚钱,替他们打工,甚至上市圈钱。
收多少服务费?
能做到毛利率超80%!
靠顺风车撑起的IPO,每年的收入可以超过7个亿。
嘀嗒近三年的业绩可谓是大落大起,盈利增长性存疑。
招股书披露,嘀嗒在2020年的净亏损达到21.94亿元,2021年收入7.81亿元,但净利却飙涨至17.31亿元。
净利润变动如此之大,原因在于嘀嗒2020年正值疫情爆发元年,当时嘀嗒估值下滑严重,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亏损。
截至去年9月底,嘀嗒年收入4.28亿元,同比下滑26.62%。
收入下滑,连带影响毛利和净利润,其中,毛利下滑32%、净利润下滑91.96%(经调整净利润下滑64.6%)。
嘀嗒不提去年业绩下滑,大言不惭称“我们过往连续两年一直是中国顺风车市场中唯一实现盈利的主要市场参与者。”
那么顺风车,到底能赚多少钱?
招股书显示,嘀嗒2020-2021年的毛利率分别为82.7和80.9%,净利润率达到45.5%及30.5%。
这一经营数字,是让人羡慕的。
相当于100块的生意,嘀嗒的毛利可以去到80块,净赚30-45块。
到去年9月底前,嘀嗒的毛利率下滑至74.6%,净利润率为15.3%。
很明显,嘀嗒最近三年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呈现逐步下滑的态势。
向提供顺风车搭乘的私家车车主收取服务费+向出租车司机收取服务费+广告及其他服务产生的收入。
近三年,顺风车收入的占比接近九成,是贡献利润的主要来源。
收多少服务费能撑起这样的毛利率和净利率?
市内单笔订单的服务费在1元-20元,跨市服务费在1.1元-30元。
于2020年、2021年及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嘀嗒顺风车平台服务的平均服务费率分别为8.3%、9%及8.4%。
那么嘀嗒一年能促成多少笔订单?
仅顺风车这一平台,2020-2021年嘀嗒促成约1.46亿及1.3亿次顺风车行程,交易额达到81亿及78亿元。
开发这样一个平台,不用开车也能有收入,多好。
投资客云集
嘀嗒天团的五个男人帮
上市前,嘀嗒已经完成了5轮股权融资,引入了众多互联网大佬。
包括腾讯、携程、京东,而蔚来李斌,则是创始人宋中杰找来的最强外援。
蔚来资本于2017年参与嘀嗒D轮融资,投资2个亿;2018年继续参投。
嘀嗒一开始不是做顺风车,而是起源于一个团购网站。
13年前,从谷歌离职的宋中杰,带走了同样在谷歌工作的另外3名战友——李金龙、朱敏和李跃军,与曾在摩托罗拉任职的段剑波一同创业。
5个男人,创办了团购网站——嘀嗒团。
显然,拼多多成了后起之秀,嘀嗒团购没搞起来,2014年开始转向拼车。
这一年,也正是滴滴筹办在线拼车业务的时间。
但到2018年,滴滴因顺风车司机恶性杀人事件后在全国下架,整顿历时一年多,直到2019年底回归。
在这样的节骨眼上,嘀嗒的顺风车业务逐渐壮大。
靠顺风车,撑起一个百亿估值的拟上市公司。
宋中杰与李斌也是多年之交,在嘀嗒转型顺风车的第二年,宋中杰拉上李斌投资入股,蔚来资本参与了嘀嗒的D轮(2亿人民币)和E轮投资。
在嘀嗒的董事会名单中,李斌于2015年加入,是嘀嗒的非执行董事。
但顺风车业务的合规性,依旧是嘀嗒面临的难题。
招股书中,嘀嗒顺风车平台累计接获57宗行政罚款,其中36宗后续已于截至本文件日期撤销。余下21宗行政罚款由人民币5000元至3万元不等,合共约55万元。
嘀嗒顺风车平台服务的用户遭遇159宗牵涉诉讼的重大事故,均与汽车事故有关,而嘀嗒在该等诉讼中被列为被告。目前,131宗诉讼已结案,余下28宗仍未了结。
截至2022年9月30日,嘀嗒拥有约1240万名认证私家车车主。
考虑到安全性,嘀嗒对于私家车车主的审核较为严格。
私家车车主的年龄要求在18至70岁,拥有有效的驾驶执照,至少半年的驾驶经验,且并无犯罪记录(包括危险驾驶定罪)。
这么看来,要是65岁退休还想赚外快,还是可以去开嘀嗒的。
解读就到这里了,搁置了一年多,嘀嗒今年能不能如愿上市呢?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