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消亡史」:辉煌、挫折与新生
这是Ina工作的第五年,疫情之后,第一场大学同学聚会就定在了周末。
同学群里大家热烈地讨论着聚会的地点,“要不咱们去KTV吧,哈哈哈哈哈哈”,突然有人提议到。
“谁还去KTV啊”“多没意思啊”……随着一众吐槽声,提议被淹没,大家继续讨论现在流行的聚会地点。
Ina突然有些感慨,以前那么受欢迎的KTV,为什么大家不喜欢了呢?
据《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显示,仅2016年,传统KTV数量断崖式减少近60%。随之而来的疫情更是成为行业衰落的催化剂,2020年以来,KTV行业整体客流量下降70%-80%。
几十年前,KTV拥有一个复古而时髦的名字--卡拉OK,据说起源于上个世纪末的日本,是一位名叫井上大佑的日本人发明的。
上世纪80年代,大陆流行音乐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卡拉OK从港台引入内地。1988年1月中国内地第一家卡拉OK厅在广州东方宾馆开业,同年夏天北京第一家卡拉OK“你歌卡拉OK厅”开业。
人们夜生活的激情似乎一下子被点燃了,仅仅一年多时间,北京新增了70多家卡拉OK厅。到1993年,据北京市文化局统计,全市注册歌厅已有282家,两年之后,这个数字更是摇身一变达到1400多家。
许多投资者开始一次性投资上百万、上千万,把KTV做成金碧辉煌的“高档场所”。当时的卡拉OK招待的大多是外宾和有身份的人物,娱乐形式还相对小众,去唱卡拉OK是一种奢侈的消费。
不过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与发展,量贩式KTV“横空出世”。与传统卡拉OK相比,“量贩式”强调的是薄利多销。1995年,来自台湾的量贩式卡拉OK品牌“钱柜”漂洋过海在上海开了第一家KTV,2000年,麦乐迪KTV也在北京落地,在包厢里放声大唱不再是小部分人的权利,平价的量贩式KTV逐渐成了主流。
火爆的生意,吸引了大量投资人和资本涌入,一时间各种品牌的KTV,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宝乐迪、K歌之王、麦乐迪、钱柜、纯K等。
在那个互联网尚不发达的时代里,可以提供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同时还能满足娱乐社交、谈生意需求的KTV几乎成为年轻人夜生活的必然选择。金曲与骰子碰撞,摇晃的酒杯搭配氤氲的灯光,撑起了这个堪称暴利的行业。
自2003年开始,此后十多年,是KTV行业的黄金时期。KTV以广州、上海、北京这样的开放城市为根据地,在全国攻城略地,一步步改变了当时人们的休闲生活。
2008年至2011年,KTV行业年均增长率超过10%,可变化也总在不经意间发生。2014年钱柜上海复兴公园店停止营业,2015年钱柜北京首家门店“朝外钱柜”关闭。同一时期,万达旗下的KTV品牌大歌星全线关闭,乐圣、麦乐迪等老牌KTV也在缩减门店。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KTV行业增速在2015年达到近十年峰值,此后呈现出下行趋势,2019全年注销吊销量达4609家,几乎相当于现存数量的2/3。
《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显示,仅2016年,传统KTV数量断崖式减少近60%。2020年以来,受到疫情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KTV行业整体客流量下滑,截至2021年3月,我国KTV企业仅剩6.4万家,与2015年巅峰时期的12万家不可同日而语。
从红极一时到闭店落幕,KTV行业行至今日,经历了30多年的风雨,不少年轻人将其与网吧归为一类,称它们为“时代的眼泪”。
如果要为KTV行业的衰落找出一个原因,“失宠”年轻人一定是绕不开的话题。
在娱乐活动有限的年代里,去KTV飙歌,可以说是年轻人排遣寂寞、获得快乐的最佳选择。
只是,随着80后、90后步入社会,曾经的KTV主力消费人群逐渐淡出,紧跟其后的00后们却没有接上茬。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出现与普及,各类线上K歌软件,如唱吧、全民K歌等的兴起,线上K歌既满足了消费者酣畅需求,还能避免当代人的社交恐惧,并且降低消费,一下子成为了年轻人消遣的心头好。
无独有偶,近年越来越多的线下新型娱乐活动的出现,也在不停地吸引着年轻人去打卡。如户外的烧烤、滑雪、飞盘、露营、游乐场、剧本杀、夜店、密室逃脱等,已经慢慢成为了当下年轻人的新选择。
根据美团APP消费数据,2021上半年对比量贩式KTV的消费下降情况,全国密室、剧本杀的订单量和用户数则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另外,与其他的娱乐相比,KTV作为一个集体性的娱乐方式,个体行为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人的参与热情。“一两个人唱,其他人低着头玩手机”“全在喝酒”等类似的情况曾被多数人提及,说好一起来唱歌,结果大家各玩各的,热情被浇灭,冷场实在难免,体验感不好也是在意料之中。
唱歌这件事情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门槛,对于不爱唱歌的人来说,去KTV就相当于酷刑,没能得到放松,反而更紧张;而且一个KTV大包厢只有两三个麦克风,碰上个麦霸,五六个人争一个麦的情况属实没什么趣味。
事实上在KTV的爆火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吃着音乐版权保护不善的“红利”随着我国不断增大对音乐版权的管控力度,特别是2018年,音协对KTV经营商们的诉讼,直接导致各大KTV下架了6000多首歌!KTV能唱的歌越来越少,歌曲没有创新,导致部分消费者对KTV失去了兴趣。加上KTV酒水价格太贵、消费性价比低等等,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都成了年轻消费者不愿去KTV的原因。
如今的年轻人,对与社交质量的要求愈发高了,如三五个好友一起玩剧本杀、密室逃脱,所有人都能够获得更好的参与感;去露营,玩飞盘也能全员参与,互动感强还能起到锻炼的效果。在拥有了更多选择的时代,KTV似乎真的不“香”了。
而如果从商业角度来分析,近些年,量贩式KTV遍地开花,包厢数量供大于求,当企业开始价格战的时候,利润空间就开始不断被压缩。加上KTV行业本身是一种重资产类型的服务业,动辄商业中心的三四层楼,面积达到几千平米。这些年,租金成本和人力成本不断增加,使得开店压力倍增。更不要说为了迎合潮流,每隔几年的翻新成本,都成为了KTV运营者肩上沉重的负担。
商业和消费总是滚滚向前,没有一种消费需求是一成不变的,一旦无法满足消费者多变的需求,自然会被更先进的模式所取代,就像网吧取代了街机厅,电影院取代了录像厅,夜店取代了歌舞厅一样。
KTV「消亡史」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