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或将推出下一代低成本车型平台,能再次改写行业“规则”吗?财经2023-02-27 01:02记者 | 邓依云编辑 | 倪 妮美东时间3月1日,特斯拉的2023年投资者日活动将正式举行。市场预计,特斯拉届时或将推出一套新技术组合方案,有望极大降低电动汽车生产成本与售价,推动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这将是一条帮助地球走向完全可持续能源未来的道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说。此前连续几次的降价以及对下一代低成本车型平台的期待,让特斯拉今年的股价已经累计上涨了约60%,一扫去年的“颓势”。2022年是这家明星电动汽车公司自2010年上市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年。其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股价相比年初跌去近70%,股票跌幅是美国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全年跌幅的两倍。2022年,市场对特斯拉的担忧一方面来自于CEO埃隆·马斯克,围绕他的热点话题并非来自特斯拉,而是他对Twitter的收购。投资人担心,Twitter不仅分走了马斯克的话题度,还将夺走马斯克放在特斯拉上的资本和精力。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衰退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特斯拉自身也面临着挑战。然而,特斯拉仍然是全球市值排名第一的车企,超越了丰田、大众等传统巨头,并带动了新能源汽车这个新兴行业的进步。2011年到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上涨超过100倍,市场渗透率从不足0.1%提升至8.57%。也是在这10年间,特斯拉先后推出了Model S、Model X、Model 3和Model Y共4款纯电动汽车,在美国、中国等多个市场销量领先,迅速成长为行业头部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的2021年,特斯拉的股价也达到新的高峰,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虽然未达预期,但特斯拉仍以131万辆位列2022年全球纯电动汽车交付量第一名,其中,第四季度交付了40.53万辆,创下了新的交付纪录。自2003年公司创立之初,特斯拉就提出了推广电动汽车、加速向可持续交通转型的宏大使命。可以说,如今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以及众多“跨界者”纷纷追赶的新能源浪潮,正是特斯拉创造的,它们也在诸多方面遵循着特斯拉制定的“规则”。假如特斯拉此次能够公布一款新的低价汽车及其生产时间表,势必会成为刺激特斯拉股价继续上涨的巨大催化剂,更进一步,此举还很可能影响其他电动汽车品牌的战略,以及市场对它们的看法。01重构汽车行业在不断创造销量与增长的神话之前,特斯拉经历了漫长的耕耘与探索。特斯拉当然不是第一个尝试进军电动汽车领域的公司。早在1996年,通用汽车公司就推出了电动汽车EV1,到2002年已经生产了1117辆。但因难以实现盈利等原因,通用汽车在1999年停止了EV1的生产,并于2003年正式取消了该项目。彼时,对于特斯拉这样一家从未生产过汽车,也没有技术和资金积累的初创公司而言,想要制造全新的电动汽车,并在以燃油汽车为主导且格局稳固的汽车市场争抢一席之地,是非常因难的事。但或许正是因为从零起步,特斯拉走出了一条与传统车企截然不同的商业道路。创立之初,特斯拉就拟订了独特的发展战略:先进入消费者愿意支付溢价的高端汽车市场,再逐步“下沉”,制造更便宜的量产车型,以此将电动汽车推向大众市场。特斯拉的第一款产品选择了高性能、高溢价的跑车。一方面,跑车的市场相对较小,容易打出品牌;另一方面,高价车将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收入,从而为研发积累资金,以此探索价格更具优势的车型。马斯克当时曾表示,“当一个人购买特斯拉的跑车时,他实际上是在资助更低成本的家用车的研发。”2008年,特斯拉的运动跑车Roadster正式交付,成为首款使用锂离子电池的全电动跑车。Roadster的续航里程达到320公里,起售价约10万美元。截至2012年停产,特斯拉一共在30多个国家售出了2450辆Roadster。接下来,特斯拉按照计划进入了下一阶段的产品研发。早在2006年,马斯克就在一篇名为《特斯拉汽车的秘密总体计划》的公开文章中透露,特斯拉的第二款车型将是四门家庭用车,价格是Roadster的一半,第三款车型则将更加便宜。现实与马斯克的计划并非完全一致,但大体遵循了这一思路。2009年和2012年,特斯拉先后发布了运动型轿车Model S和中大型SUV Model X,起售价分别为7.99万美元和8.49万美元,相比Roadster略低,但依然处于高端价格水平。凭借优秀的性能,第二款车型Model S一上市就备受好评,正式为特斯拉打开了豪华车市场。2013年,美国著名的消费品测评杂志《消费者报告》(Consumer Reports)将Model S称为其测试过的最好的汽车。当年,Model S的销量也超过了奔驰S级、宝马7系和奥迪A8等相似价格的豪华轿车。到2015年,Model S已经在30多个国家销售了超过5万辆,超越日产聆风成为当年全球最畅销的插电式电动汽车。2016年,特斯拉发布起售价约3.5万美元的中型轿车Model 3,正式进入大众汽车消费市场。从2018年到2021年,Model 3连续4年成为全球最畅销的插电式电动汽车。2022年,特斯拉又发布了起售价约3.9万美元的中型SUV Model Y,随后它便和Model 3一起成为特斯拉最为主流的销售车型。至此,特斯拉完成了从奢华到豪华再到大众的布局。不仅如此,针对每一款车型,特斯拉还推出了标准、长续航、高性能等不同配置的版本,以满足消费者的细分需求。这一策略被证明是正确的,随着5款车型的发布和交付,特斯拉的业绩一路向好。2012年Model S开始交付后,特斯拉的营收迅速增长,2013年实现营收20.13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380%。此后,汽车销量的不断增长带动着特斯拉的营收稳步提升,特斯拉的股价也逐渐走高。2010年上市时,特斯拉的股价仅为每股1.59美元,到2019年3月Model Y发布时,其股价已经爬升至每股18美元左右。在销售方面,特斯拉也打破了传统车企依赖经销商的销售模式,采取DTC直销模式,直接通过网站和体验门店向消费者销售汽车。消费者可以从网站了解各种车型,再到门店预约试驾,下单预订后工厂接单生产,最后向消费者交付。截至2022年5月末,特斯拉在全球拥有超过800个销售点,包括展示门店、结合零售和服务功能的Service Plus等。与传统汽车公司开在郊区的4S店不同,特斯拉的门店大多选择人流密集的购物中心,并提供产品体验、定制、充电等多样化的服务。直销模式有利于品牌直接触达消费者,在电动汽车还未被大众广泛接受时,采取这种模式有助于特斯拉与消费者直接沟通,完成市场教育,提升品牌形象,并获取消费者的直接反馈。此外,直销模式也避免了库存积压和经销商“赚差价”,消费者在购车时可以面对透明、统一、标准化的价格,获得更好的购车体验。在特斯拉的引领下,蔚来、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大多都选择了直销模式,大规模在商圈开设体验门店,一些传统车企也开始探索销售模式的转型。特斯拉不仅凭借几款电动汽车带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也重构了汽车行业的商业模式。02扩大规模效应完成核心产品的布局和基本商业模式的建立之后,特斯拉开启了在全球的扩张。2013年,Model S开始进军美国之外的市场,在挪威、荷兰、中国、日本等国家发售。到2013年11月,Model S在全球20个国家或地区发售。其中,中国迅速成为特斯拉的全球第二大市场。2014年,特斯拉在中国的营收占比达到14.9%,已经接近美国的1/3。2016年,价格更亲民的Model 3发布后,特斯拉如愿收到了大量订单,但新的问题很快显露——特斯拉的产能远远不够,难以进一步扩大销售规模。另一方面,国家间的贸易争端也影响到了特斯拉的跨国生意。2018年,中美发生贸易摩擦,中国对产自美国的进口车提升关税至40%。据路透社报道,2018年10月,特斯拉在中国仅售出211辆汽车,同比下降了70%。财报显示,当年,特斯拉在中国的营收占比仅为8.1%,不到2017年的一半。扩大产能成为特斯拉进一步扩张的第一要务。特斯拉开始筹备在美国之外的市场建立生产工厂,而第一站它就选定了中国这个最大的海外市场。2019年1月,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上海超级工厂开始建设,并于一年之后顺利投产,生产Model 3和Model Y。在中国建厂不仅保障了特斯拉的供应链,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按照特斯拉的说法,与美国工厂的Model 3生产系统相比,上海超级工厂每单位产能的资本支出减少了65%。上海超级工厂因此迅速成为特斯拉的核心生产基地。2021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达到93.6万辆,其中上海超级工厂交付了48.41万辆,占比超过一半。2022年,特斯拉再次对上海超级工厂升级,扩产后年产能超过75万辆。建成不到3年的时间里,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已扩大了3倍。不仅如此,上海超级工厂还成了特斯拉的出口中心,生产的汽车不仅供应中国市场,也出口到欧洲、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20.2万辆,其中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出口9.7万辆,占比达到48%。与此同时,特斯拉在欧洲的超级工厂也被提上日程。2019年年底,特斯拉宣布了在德国柏林建设第二家海外工厂的计划,该厂负责生产特斯拉汽车使用的电池、电池组和动力系统,并组装Model Y。2022年3月,柏林超级工厂正式投产,到10月产能已达到每周2000辆。目前,特斯拉在全球已建成五大工厂,包括上海和柏林两大海外工厂及美国加州、德州和内华达州的三大工厂。全球工厂的建设和升级带动特斯拉产量不断提升,从2017年第四季度到2022年第三季度,特斯拉的季度产量从约2.5万辆提升到36.6万辆,5年里增长超过10倍。不同于一些依靠不断推出新车型刺激销量的车企,特斯拉保持着3至4年一次的推新频率,采取大单品策略,专注于几款核心代表车型。随着产能的扩张和销量的提升,这一策略有利于摊薄采购、生产制造、研发等成本,特斯拉的规模效应也逐渐显现。随着2020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正式投产,特斯拉的股价也开始一路飙升,从当年年初的每股28.7美元涨到了年末的每股235.2美元,一年增长了7倍。这一年,特斯拉也终于在IPO 10年后首次扭亏为盈,录得净收入7.21亿美元。2021年,特斯拉股价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在11月到达历史高价,突破每股400美元;公司净收入也打破历史纪录,达到55.19亿美元。除了扩建工厂,特斯拉也不断探索着电池性能的提升,并进一步压缩成本。特斯拉采用松下的圆柱电池,这种电池的生产历史悠久、工艺成熟,且成组灵活、成本低。特斯拉的第一款车Roadster使用18650钴酸锂电池,到Model S推出时,特斯拉将18650电池的正极材料改为了价格更低的镍钴铝(NCA)电池,提升电芯能量密度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2017年,特斯拉与松下研发出21700圆柱电池并应用于Model 3。该电池采用NCA+硅碳方案,能量相比此前的18650提升了50%,系统成本则从每千瓦时185美元下降到了每千瓦时170美元。2020年,特斯拉发布4680电池,预计能使整车续航里程提升16%,功率提升约6倍,特斯拉亦表示有信心将4680的单位成本降低56%。随着订单量的增长,特斯拉还引入了宁德时代、LG新能源作为电池供应商,绑定中国、日本、韩国的三大电池巨头,构建起全球电池供应体系。在保证电池稳定供应的同时,提升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进一步探索降低采购成本。在核心技术迭代和产能持续扩充的推动下,近年来,特斯拉汽车业务的毛利率显著提升,从2019年的21.2%提升至2021年的27.9%,并拉动了特斯拉整体毛利率的提升。不论是与传统车企相比,还是与其他新能源车企相比,特斯拉的毛利率都要高出许多。特斯拉由此也实现了从上游生产到下游销售的全球布局。03不只是卖车尽管销售电动汽车是特斯拉业务的核心,但它并没有止步于卖车。围绕电动汽车,特斯拉构建起了从电池、芯片,到充电、软件服务的完整生态。续航和充电问题是阻碍消费者从燃油车转向电动车的最主要障碍。2013年,《消费者报告》在满分100分的框架下给特斯拉的Model 3打出了高达99分的测评分数,当时负责汽车测试的员工表示,如果Model 3可以3分钟内在任何一个加油站充电,他将给这辆车打110分。于是,在研发电动汽车的同时,特斯拉也开始研究充电技术并布局充电网络。2012年,特斯拉推出了超级充电技术,该技术采用480伏直流快速充电,充电15分钟最多可行驶250公里,Model S及后续车型均可使用。截至2022年9月底,特斯拉已经在全球设立了4283个超级充电站和接近4万个超级充电桩。除了超级充电站,特斯拉还与购物中心、酒店、写字楼等合作布局目的地充电站,充电速度比超级充电站要慢,但覆盖了更多充电场景,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需求。终端的充电服务之外,特斯拉也向上探索更加核心的芯片技术研发。在自动驾驶方面,大多数主机厂商选择采用英伟达的芯片,特斯拉早期的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的主要芯片也来自于英伟达。而从2016年开始,特斯拉启动了全自动驾驶芯片(Full Self-Driving Chip,FSD Chip)的自研,并于2019年正式推出搭载FSD芯片的Autopilot 3.0,应用于部分Model S、Model X和Model 3汽车中。最近两年,饱受全球芯片短缺困扰的车企们已经意识到,相比使用外部芯片,自研芯片有利于摆脱供应商的掣肘,同时只需针对自己的车型研发,无需考虑芯片通用性,有利于进一步控制采购和研发成本。以FSD芯片为基础,特斯拉开发了FSD软件系统,开创了“预埋硬件+软件付费订阅”的新模式。FSD软件包含了自动变道、信号灯和停车标志识别、城市道路自动驾驶等更高级的自动驾驶功能,车主可以选择一次性付费购买,也可以按月订阅。除了FSD软件,OTA付费升级和高级车联网也是特斯拉软件业务的核心。OTA即空中下载技术(Over the Air Technology),是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升级系统,提升车辆的性能和配置。尽管特斯拉发布新车型的频率较低,但它通过OTA付费升级不断优化和提升驾驶体验。此外,特斯拉还通过付费车联网服务提供实时交通图、流媒体影音、网络浏览器等服务。在2021年年报中,特斯拉表示,未来希望让软件业务成为主要利润增长点,驱动公司整体利润率。其中,FSD软件将是公司业务的首要焦点之一。然而,随着软件价格的不断提升,愿意花高价购买软件的车主可能并没有特斯拉预想的多。目前,FSD软件在美国的一次性购买价格为1.5万美元,按月订阅费用为每月199美元。根据追踪特斯拉数据的服务商Troy Teslike的统计,2019年第二季度以来,购买FSD软件的车主比例不断下降,已经从46%跌至2022年第一季度的7%。近年来,特斯拉的服务等业务的营收占比保持在7%左右,也没有明显增长。2022年第三季度,服务及其他业务营收16.45亿美元,占比7.7%,软件业务能为特斯拉带来多大的增长空间仍是未知数。而作为一家从倡导交通能源转型起步的公司,特斯拉更大的野心不在于交通,而在于能源。2015年,特斯拉成立子公司特斯拉能源;2017年,特斯拉将“Motors”(汽车)一词从公司名称中删去,也是为了凸显其在电动汽车之外更大的业务范围。目前,特斯拉的能源业务涵盖储能和太阳能发电,主要产品包括太阳能屋顶、家用储能电池Powerwall以及大型储能电池Megapack——虽然比竞争对手比亚迪晚进入光伏行业,但它却率先布局户用光伏市场。2022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安装了功率总计为4.08吉瓦时的储能产品和248兆瓦的太阳能系统。2022年第三季度,特斯拉能源生产和储存业务的营收达到11.17美元,占总营收的5.2%。特斯拉能否再度引领能源产业的变革还不得而知,但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动车市场——2022年第三季度,比亚迪一度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最畅销的新能源汽车——它开始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发力,这至少显现出,特斯拉一直在布局未来。(实习记者何昕晔对本文亦有贡献)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购买《公司的秘密》第四辑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