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网络暴力,为什么层出不穷?

网络暴力,为什么层出不穷?

文化


因社交网络而起的争执甚至暴力事件早已屡见不鲜。


2月19日,有报道称因染粉色头发被网暴患抑郁症的24岁女孩郑灵华已于今年1月23日不幸离世,她曾经因为染粉色头发被批评“不正经”,不配做老师,与生病爷爷的合照也被造谣,遭受了太多无来由的人身攻击和网络暴力。


最近关于香港碎尸案的讨论中,许多报道放大、捕风捉影地描写受害者个人的生活细节,甚至把案件当作连载的猎奇故事会来咀嚼和讨论。


网络暴力为什么层出不穷?新闻媒体报道的伦理在哪里?我们时时会有这样的疑问。


今天的内容,来自新闻学教授方可成主讲的节目《读懂新闻》,此前看理想编辑部收集了一些来自听众的问题,有关假新闻、网络暴力、新闻伦理与新闻实践等等,其中的很多疑问超越了具体的事件,在今天仍有许多讨论的意义。



来源|《读懂新闻》看理想App

01.
网暴和新闻伦理

看理想:每次看到网暴就很生气,网暴是我们国家独有的现象吗?还是其他国家也经常会出现,能否讲讲大陆之外的网暴案例。


方可成:当然不是中国独有。其实早在2015年,TED就有过一个与网络暴力相关的演讲,演讲的标题叫做《When online shaming goes too far》,讲者还出版了一本关于网络暴力的书,翻译成中文的书名叫做《千夫所指——社交网络时代的道德制裁》,里面有不少国外的案例。


网络暴力之所以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是因为它背后的机制是世界性的:首先,每个国家都有具备“暗黑人格”的人,他们冷血、自私、缺乏共情;第二,社交媒体给了这些人方便的渠道和最好的面具,他们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大量的陌生人,让自己的攻击抵达各种人的私信和评论区,他们可以安全地释放自己的恶意,很少会受到追究


《搜索》


我们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往往网暴可能会与民族情绪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更压倒性和具备杀伤力的武器,让被网暴的人在遭遇谩骂攻击的同时,被剥夺回应的权利。


看理想:方老师在节目中讲到了一些新闻伦理,但还想有些追问,在恶性事件中,什么时候可以采访当事人或当事人的家人朋友,什么时候有违伦理道德不可以采访。新闻学上会有比较清晰的界限吗?如果采访当事人或亲友,好的媒体一般会怎样去问真相,又能尽量减少二次伤害呢?如果有经典的案例,也希望老师可以分享。


方可成: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灾难报道是“吃人血馒头”吗?》,有不少公号都转载过,可以搜搜看。简单来说,采访当事人或亲友并不是禁区,但是在采访的时候要尽力做到尊重、倾听、理解。记者当然要对家属的情绪保持高度的敏感,但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采访都是打扰和伤害


我的文章里面引用一份灾难报道手册,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减少二次伤害的建议,比如:


在开口问问题或拍摄之前,平静、清晰地介绍你自己。被访者需要知道你是谁,需要知道采访材料可能会被发表或播出。


带着尊严和尊重对待他们。记者们需要保持平衡:既要敏感,又不能胆怯。


用开放式的问题开始采访,小心地引导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你目前已经和谁聊过了?”如果一个母亲在一场空难中失去了儿子,那么你可以这样问:“可以跟我说一说他的一生吗?”问他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些问题不带任何判断,并且给他们一个机会可以讲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如果有人拒绝受访,或者对于采访表现出情绪化的反应,那么就不去打扰他们,友善地感谢他们,然后走开。


有的记者会给他们留下一张名片,告诉他们“如果你们之后想聊的话,可以找我。”


给他们一种掌控感。问他们是站着还是坐着更舒服,问他们想不想去其他地方聊,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聊。一种友善的姿态是问他们:“你想不想有谁陪着你一起?”


等等等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阅读国际记者中心(ICFJ)出品的《灾难和危机报道手册》。


02.
社交媒体全是假新闻,怎么办?


看理想:我们几乎每天都会看到各类假新闻和各种辟谣,比如古天乐曾辟谣没有给某游戏代言;比如长辈群中发的各种养生秘方;比如俄乌冲突究竟是谁占上风。当我们看到这些时,经常会有无力感,太累了分不清真假,那就不看了吧。方老师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接收及过滤这些消息的,会习惯性去分别真假吗?有什么看新闻的好习惯可以跟我们分享。


方可成: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每天的信息纷纷扰扰,真的太累了。


20年前的人们曾经因为一个信息极大充裕的时代的到来而感到欢欣鼓舞,20年后的我们发现,所谓的信息爆炸,更多是垃圾信息的爆炸。


人的信息接收能力,或者说“带宽”是有限的,往往传播最广、最吸引眼球的更有可能是一些假消息、垃圾信息,而不是真消息、优质信息。所以,和20年前相比,我们接收到的信息的整体质量反而可能下降了


就好像我们去餐厅点菜,20年前菜单上的选项比较有限,但大体都还可以,很难踩雷,只是口味没那么丰富;现在的菜单可能足有大百科全书那么厚,一般人根本就看不过来,而里面最显眼的那些大部分还都是味道很差的、甚至有食品安全问题的菜,很容易就“踩雷”了。所以啊,去点菜吃饭真的成了一桩太累人的事情。


《搜索》


怎么办呢?我建议你做一个实验,比如半个月不看社交媒体,除非是极其紧急的情况,不要打开微信、微博、B站、小红书等软件。如果你实在担心和世界失联,那就选一家媒体,每天用有限的时间,比如10分钟,扫一眼它的网站——注意,是直接看它的网站,而不是看它的公众号、微博之类的,因为你不能打开社交媒体。


这样实验一次下来,你可以记录一下自己的感受,看看有没有觉得生活更美好一点。


我猜会的,因为已经有许多研究证明,甚至Facebook公司内部的文件都已经清晰无误地表明,社交媒体的使用对人的心理健康往往有着负面的影响。这里面的具体机制当然有很多,比如朋友圈里的攀比心理,但有一点我想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爆炸的垃圾信息、虚假新闻,主要都流传在社交媒体上。


说白了,是社交媒体以“转发”为核心的传播机制,让它成为了虚假、劣质信息的生存温床


当然,我并不是号召大家两耳不闻窗外事,因为关心公共事务是公民的责任。我只是想说:不要让社交媒体成为你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


我个人的主要获取信息的方式是订阅一些信赖的newsletter,通过邮件的方式获取新闻。你也可以选择付费订阅一些优质的中英文媒体,直接阅读它们的网站或者app。至于社交媒体,对我来说的主要用途不是获取信息,而是感知舆论的水温,比如一个热点事件发生了,我就去朋友圈和微博上面搜搜大家的看法,但我不会把它当成事实信息的来源。


看理想:很多时候,我自己经过“鉴别”解了新闻的真假,比如一些养生秘方或者俄乌冲突近况,但看到还有很多家人朋友在传播假消息,这时候我该怎么办?如果想要“说服”他们,老师您有什么快速有效的办法吗?


方可成:这也是一个大家都深有感触的问题,但它其实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


前几天跟美国的一个老师聊,他说他们刚做了一个关于虚假信息和辟谣的研究,其中一个发现是:辟谣的最大阻碍之一是为了维护人际关系。换句话说,人们为什么不在社交媒体上戳穿一些假新闻呢,因为他们想要维护和长辈、和上级、和同事、和朋友的关系。


人之所以难以被辟谣说服,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第一是情感上的,我们很难接受自己错了这件事,这是人的天性,不是哪一个个体的问题。如果是被自己的晚辈、下级指出错误,那更会觉得不开心,这也是人之常情。仅凭传播事实是没有办法做到100%的辟谣效果的,还必须以照顾到感情的方式。


有一个很多人都有所了解的例子是,不少老人都被骗去购买一些所谓的保健品、养生用品,这真的是因为这些老人“老糊涂”了吗?其实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是,那些上门推销保健品的人,让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感受到了一种类似于亲情的温暖,消除了他们的孤独感和失落感。


所以,哪怕很多人提醒说这些保健品是假的,这些老人也坚决要去购买,因为他们在乎的已经不是真假了,而是那种情感上的需求。这给我们的启发是,如果要给家人朋友辟谣,可能在微信上留言不是什么好方法,最好是面对面,在关系放松、融洽,在双方的情感需求得到了满足的情况下,再指出那些假消息的问题,让对方充分感受到,这不是要指责ta傻,而是关心ta,也是为了我们大家。


刚才说的是情感因素,辟谣很难的第二个原因是,信息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镶嵌在人的一整个认知系统里面的。相信希拉里是个恋童癖杀人狂的人,真的只是相信这个信息吗?不是的,其实他们是对精英阶层非常不满、认为自己的生活在这些精英治下变得更糟了。


所以,你单纯去证明希拉里没有杀人,而不去改变他对精英阶层的整体看法,可能效果不大——他会说,好吧,希拉里可能没有杀人,但她肯定还干了其他坏事。同样,相信各种公共事件背后都有外部势力在使坏的人,其实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对世界如何运行的认知,你是没有办法在不纠正这套认知的情况下,去单单辟谣某一件事的。


所以很遗憾,没有什么快速有效的方法。情感的满足、认知的塑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着急不来。有空的时候,就多多关心周围的人,帮助他们建立起更完善的认知系统,比如鼓励大家听看理想上面的课程(笑)。这些事情,可能有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03.
现在,是新闻最坏的时代吗?


看理想我想象了一下,在前媒体时代,比如古代,或者20世纪初的中国,不知道当时的谣言和假消息更多?想问问老师,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再长远一些,今天的网络时代与以往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相比,我们对于真相的掌握和判断力,是更多了还是更少了?


方可成: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很喜欢提问者的历史眼光。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去浪漫化过去。如果要和100年前相比,我们当然是有很多进步的,一个最简单的指标就是识字率。且不说有没有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100年前连有literacy,也就是识字能力的人都只占社会的一小部分。各种谣言通过口口相传,一定是非常普遍的。所以,虽然今天的情况不令人满意,但我也不觉得回到历史上去是一个好的选择。


《倒扣的王牌》


当然,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的确有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挑战。主要是两方面,第一,历史上从没有过今天这样的信息爆炸,信息的规模已经完全超过了人的处理能力,而且各种依托人工智能的造假技术还在不断进步,这对人的肉身局限性是极大的挑战。


第二,今天的社会上蔓延着一种“真相无用”的文化,也就是我在书单节目里解释过的“后真相时代”的真正可怕之处:没有人在乎真相了。如果这种想法继续蔓延,那么人类的社会就真正地是患上了癌症。


所以,比较历史和现在,我觉得随着教育的普及、社会的发展,总体情况肯定是现在更好。但是,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的难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看理想:因为算法和社交圈,我们好像总是看到自己想看的新闻,比如越是感受到社会歧视就越能看到这类的消息,老师有没有一些方法,可以适度破一破这种怪圈?


方可成:我觉得你很聪明,因为答案已经在你的问题当中了。你说了导致问题的是“算法和社交圈”,那么自然,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要突破算法和社交圈。


一方面,与其依赖算法,不如去探索更多由人来挑选和推荐的内容,去逐步建立和拓宽自己跟踪的作者和媒体,让自己的脑袋成为最好的算法


另一方面,可以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去试试不同领域的事情,认识不同的朋友,这一点的确非常重要。之前有学术研究发现,社交媒体导致的“回音室”现象,其实更主要的原因倒不是算法,而是你在社交媒体上的社交关系和关注的账号导致的。


换句话说,你觉得自己的时间线上的内容不行,其实不能让算法来完全背锅,而是可以想想是不是要优化一下好友名单,是不是要清理一下自己关注的账号了。


看理想:不知道片面报道算不算是假新闻,比如美国近来枪支案很多,看到国内很多文章在写为什么美国不禁枪,像中国这样多好等等。能不能针对枪击案,分享几篇近来美国或国内比较客观中立的报道文章?


方可成:我在书单节目里面说过,每个人的认知都有局限,而记者都是人,所以记者写出来的东西也肯定会有局限性。但是,如果是明知道事情有更多的面向,还有意去隐瞒这些面向,那我认为就算不是假新闻,也是缺乏职业道德的报道。


回到这个提问,有没有关于美国枪击案的“比较客观中立的报道文章”——我想提醒一下,尽量还是不要用“客观中立”这样的词,具体原因呢我也在书单节目里面讲过了,简单来说就是,那是一个做不到的目标,甚至是一种虚伪的目标。更好的替代是:追求多元、平衡和透明


《惊爆内幕


关于美国的枪击案,实际上有浩如烟海的资料,因为这已经是美国社会的顽疾了。我的建议是,不必去看关于近期一些具体事件的报道,可以去看一些更长期深入的文字,比如我会去专门做解释性新闻网站Vox上面搜索对枪支问题的解释报道,比如我会看NPR(美国公共广播)针对枪支问题的荐书。


另外呢,我私人会给你推荐一部纪录片,名叫《科伦拜恩的保龄》,导演是迈克·摩尔。这部片子一点都不客观中立,完全是导演的主观视角,这也是他的一贯风格,但我认为它提供了了解美国枪支问题的、非常具备启发性的视角。


04.
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
做新闻还有意义吗?


看理想:人人都是媒体的时代,如果有一天我也想写篇带有新闻性质的文章,需要注意哪些写作的和报道的问题?换个问法是,什么是非虚构写作的基本要素?


方可成:我很鼓励你写,因为只有真的开始写了,你才能体会到里面种种,包括种种困难,也包括种种惊喜和收获。


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真诚。你自己做记录、写文章,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去讨好谁,而是真诚地记录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东西。请你一定不要学那些自媒体营销号的哗众取宠的写法,也没必要去追求什么高级的技法,用平实的笔调去写就足够了。


这里的真诚还包括承认自己的局限性。个人写作者没有必要使用上帝视角,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去像上帝一样了解事情的方方面面。所以,大可以让“我”,也就是你自己出现在文章当中,以第一人称视角去观察,去感受,去诉说。


你写下来的东西,应该是有证据、有分寸的,如果你对什么事情感到不确定,那就你就诚实地告诉读者你不确定。我觉得,真诚是社交媒体时代的内容最欠缺的东西,也是个人写作者最大的优势。


看理想:方老师在大学中教新闻,但好像很多现在从事新闻行业,特别是自媒体的人都不是新闻学专业出身的,想问问老师,学新闻和做新闻最大不同是什么。科班出身很重要吗?新闻专业在老师看来最重要的是教会了些什么。


方可成:确实,不学新闻也完全可以做新闻。因为新闻作为一种职业,最重要的还是要依赖多多的练习和实践。


那新闻专业还有什么用呢?我觉得,在新闻学院里面有更多的资源可以去找实习机会,而从一个更抽象一点的角度出发,在新闻学院,你还是可以感受到一个共同体的存在。


《法兰西》


虽然现在很多学新闻的学生也并不想当记者,但在一个学院里面还是有那么一些带有相似的新闻理想的人,可以互相切磋和互相打气。


作为在新闻学院教书的老师,我也希望尽量给有志于当记者的学生们打气,去重申新闻业的社会价值,而不是去做一个市侩的劝退者。


我理解有的老师可能真诚地认为,去考公务员比去当记者好,能让学生生活得更滋润,但我想,每个人的追求都是不同的。在这个年代里,我会面带微笑地送走那些去考公务员的学生,同时,也会尽我所能地为那些有新闻理想、想要当记者的同学提供更多的帮助,更多的鼓励。


本文为《读懂新闻:无限人生书单第四季》节目番外对谈《番外:社交媒体时代,我们还关心真相吗?| 问答方可成》,作者方可成,小标题由编辑添加,有删减。


 📖
长按海报,扫描二维码,读懂新闻



音频编辑:李兔
微信内容编辑:苏小七
监制:猫爷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在澳大利亚,每5名女性就有1人遭遇过性暴力!让我们从源头制止它,不要让“暴力有理”的态度和认知蔓延...[预约] 文科生日暮途穷?“患者15天必须出院”为何层出不穷?症结在于医院考核制度从《黑暗荣耀》到《甄嬛传》,“恶女”为何魅力无穷?| 旧文重温大校被冤杀之后印度"保牛团"怀疑两人卖牛,将其暴打后活活烧死??类似命案层出不穷!法律翻译 | 俄罗斯-乌克兰冲突中针对妇女的性暴力和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邓小平在起落中如何使用汪东兴说“在一周内6名院士去世”是正常的,看看这张图?什么男人一眼看上去很穷? ​| 每日一冷有钱还是穷?研究显示“表情可以判断” 而且藏不住日本啊,日本(十七)和敬清寂电信诈骗层出不穷 防诈骗 汇款前先查证 别轻易转帐新游层出不穷,二次元开始围攻射击游戏了?编辑部聊天室 | 当网络暴力杀死了一个粉头发女孩福奇博士:他是美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医生之一,却在退休前遭受到非常之多现实和网络暴力在澳大利亚,每5名女性就有1人遭遇过性暴力!停止暴力应该从小开始!纠正青少年暴力有理的态度和认知,保护女性不受暴力侵害!健康码何时关闭?网络暴力怎么办?首份白皮书之外的两大现实问题罗翔:面对网络暴力,法律真的无能为力吗?这些非洲国家,为什么越帮越穷?聪明的猫关键时刻,高层出手了!纽约市学校附近暴力案件激增!! 枪击、暴力袭击等罪案威胁学生的安全....大多与黑帮有关TED演讲|拒绝网络暴力!一句玩笑丢了金饭碗!注意,有些内容不能随便发加州13岁小孩偷车后造成1死12伤惨烈车祸!儿童开车事件层出不穷,荷兰4岁男孩开车兜风;浙江12岁男孩开车狂飙100公里宇宙人(1225期)整治网络暴力,共建清朗网络家园;韩国创业公司在巴西发射商业运载火箭;成都4000粒太空芙蓉种子正在萌芽更高免疫逃逸的新冠毒株层出不穷,再次检验二价疫苗的有效性!亚文化观察|谁是厕妹:网络暴力、精神疾病与少女的“戾气”芝加哥暴力周末,38人被枪击,8人死亡,全城多起青少年枪击及暴力抢劫事件什么层次的人,才配看这新剧我勤勤恳恳赚钱,为啥越来越穷?什么层次的人,才配看这剧从《黑暗荣耀》到《甄嬛传》,“恶女”为何魅力无穷?24岁女孩染粉发被网暴自杀 ,何处才是网络暴力的终结之地!"家有南红,世代不穷",别再被骗了!加了微信才知道南红竟然这么便宜!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