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教授天天说的Critical thinking,到底是什么?
在美国留学,我们经常能听到教授强调Critical Thinking,也就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论文中,“是否很好地体现了批判性思维”也是影响你能否拿到高分的一个重要评分标准。
但是,很多同学都苦苦探索不得其道,到底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又该如何在论文中灵活运用呢?今天,主页菌就带大家聊一聊,批判性思维的那些事。
一般来说,思维方式分成两种。
一种是「吸收信息」,习惯于这种思维方式的人,会像海绵吸收水分一样记住给定信息的种种细节;另一种则是「思考信息」,更倾向于主动地与所获得的知识进行交互。
这两种思维方式并无优劣之分,而批判性思维则是这两者的结合。它需要你运用推理能力,系统地识别、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凭直觉或本能。
一个掌握了批判性思维的人,可以很好地理解各种观点之间的联系、确定论点和想法的重要性和相关性、识别推理中的矛盾和错误、反思自己的假设的正当性,从而不容易被舆论和刻板印象所操纵。
批判性思维更像是一种技能,一种经过反复练习可以很好地提升的技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也可以有意识地将这种思维方式应用于所遇到的问题上。
批判性思维的常见问题通常从「Who、What、When、Where、Why」这个经典的5W开始。这里,主页菌也分享一些常见问题,来帮助你锻炼批判性思维。
Questions about change.(与变化有关的问题)
A为什么会成为B的转折点?
X是怎么变成Y的?
A的后果是什么?
Y的起点是什么?
Questions that ask for an evaluation.(与评估有关的问题)
什么因素影响了决定?
该观点的拥护者会如何支持这个观点?
持相反观点的人会如何评价这个观点?
如何将这种结论应用于其他情况?
什么因素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常见的观点的产生?
Questions that ask for rationale and evidence.(需要理由和证据的问题)
你可以举出什么例子?
这些证据是否足够/适当?
你为什么认为这是真的?
你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Questions that ask for rationale synthesis.(需要综合性思考的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比较两个事物?
选择哪个会更好?
这样做会带来哪些好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批判性思维鼓励我们超越已知的信息,去研究和探索新的可能性。想要完成一篇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文章,首先我们应该为论文做足准备。
Step1:Read(阅读)。在动手写论文之前,我们需要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尤其是关于你要研究的问题的更详细的阐述。
Step 2:Research(搜索)。查找多个学术资源,并深入研究相关信息。
Step 3:Evaluate(评估)。汇总你所收集到的信息,并判断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
Step 4:Prove(证明)。有理有据地解释为什么你认同/不认同作者的结论。
当做完这些准备工作之后,相信你已经在脑海中形成了关于这篇文章的种种观点,现在要做的事情,就将它以更好的方式呈现出来。
下面,主页菌就从Introduction(引入)、Main Body(正文)、Conclusion(结论)三大部分入手,带大家具体来看看,怎样在文章中展现批判性思维。
引入部分通常来说承担着引起读者注意、陈述文章主要论点、提供有关该主题的一般信息、展现所论述的问题的重要性的功能。它就像是为读者所描绘的一张地图,不仅说明了最终的目的地,还标注了路线。
你可以在引入部分运用如下技巧:
概述文章的主题
表达主要思想
给你所用到的术语下定义
概述你将探讨的问题
解释你所运用的方法及原因
留下一个引起读者注意力的“小钩子”
正文部分是你展开论述的最主要战场。在批判性思维论文中,你的论述是否能否反应主题,并有充足的来源、引文、示例支持,将会影响论文的分数。
在这里,一个简单有效的论述方法是Counterarguments,即反论。反论是对反对意见对反对,可以用来反驳对前提、主要争论或援引对反对。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证明你对所持观点的坚持。
为了使文章逻辑更加流畅,大家也可以在论文中多使用连接词/转折词:
Currently,
Meanwhile,
In fact,
Accordingly,
For instance,
Finally,
Thus,
On the contrary,
In conclusion,
Not only… but also,
Undoubtedly.
最后,就是我们的结论部分。在批判性思维论文中,结论应当是合乎逻辑的,是对作者的观点或论点的总结陈述。需要注意的是,一个论证可能会有多个前提,但只能得出一个结论。
当我们牢牢记住这一点时,可以用如下方式来完成结论部分的写作:
简要概括主要论点
提供一个关于该问题的最终想法
提出可能的结果或后果
以号召性用语结束
这些干货满满的“主页菌小课堂”你都需会了吗?
不过,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多多有意识地练习和应用,才能在写文章时“如有神助”。
关于批判性思维你有什么想分享的,一起在评论区聊一聊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