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逝世 ,他曾建议组成珠三角城市群带动港澳发展,3年前罕见接受采访,谈深圳谈大湾区
厉以宁个人简介:
厉以宁,1930年11月22日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江苏仪征,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战略研究所名誉理事长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
于1955年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资料员、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至2002年担任全国人大第七届、八届、九届常委;2003年至2018年担任全国政协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常委。
他的研究包括:管理制度和管理哲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国民经济管理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比较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等。因论证倡导中国股份制改革,被尊称“厉股份” 。
在2015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全国两会全媒体直播室,厉以宁表示:要组成珠三角城市群带动港澳发展。
“广东大有潜力可挖!”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一直关注广东的转型发展,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他就广东的发展潜力、自贸区发展方向、创新突破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1)广东的潜力在于三大方面:一是金融,二是民营企业的升级和产品的更新,三是把广东的优势和香港的优势结合在一起。
(2)广东自贸区已经获批,未来大有可为,应该把整个珠三角都集合在一起,组成城市群,进而带动港澳一起发展。
(3)广东要好好利用前海、南沙这两大片区,在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上做出更多的探索。
(4)创新最大的阻碍就是行政审批,第二个就是既得利益集团的垄断,第三是创新的技术人才还不够。创新,一定要有产品创新、管理创新、营销方式创新,要深层变化!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设立40周年。在经济全球化面临重大挑战之际,厉以宁接受《南方日报》、南方+的采访,就当下经济形势以及经济特区的未来发展发表了见解。受疫情影响,当前中国经济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厉以宁认为:中国经济韧性很强,疫情危机终究会被人类克服,同时去全球化只是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一个回浪,经济全球化浪潮是不可阻挡的。厉以宁认为,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中,深圳要成为规则制度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同时要成为开放创新的示范区,进而引领双循环格局下的创新发展。他还认为深圳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首先要对标国际先进的创新经验,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产业创新中心;其次,深圳要成为具有浓郁东方文化但同时能够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文化中心;再次,深圳要率先建成智慧城市与职能社会。深圳的发展也离不开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厉以宁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要在“硬联通”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软联通”。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深圳也经历了挫折与挑战,厉以宁寄语深圳要登高望远、勇于创新、永不僵化。
去全球化是全球化浪潮中的一个回浪
南方日报(以下为Q):考虑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去全球化浪潮、中美关系日趋紧张、新冠肺炎等影响,您如何分析当前的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厉以宁(以下为A):受疫情影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遇到一些困难,但这是暂时的。有三个基本判断:
一是中国经济韧性很强,产业体系最为完整,内需增长的贡献率已近九成,这就决定了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自身的增长仍有强劲的内生动力;
二是经济全球化浪潮是不可阻挡的,去全球化只是一个回浪,无法改变人类社会交往日益国际化、全球化的大趋势;
三是新冠疫情虽然冲击很大、影响深远,但终究会被人类克服,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有了三个基本判断,不管别人怎么跟我们脱钩,我们都有足够的底气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Q:深圳等经济特区多以外向型经济为主,您如何分析此轮“冲击”对特区的影响?
A:去全球化也好、疫情冲击之下国际贸易投资被迫中断也好,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这些外向型经济。所以,深圳、珠海、汕头这些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地区的确会受到冲击。
但也要注意到,像深圳这些年来特别注重培育创新经济,而且在周边已经形成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这使深圳在面对这轮冲击时,底气更足。在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的背景下,由于中国率先控制住了疫情,这些地方的优势又凸显出来了。
▍深圳以及经济特区发挥作用的关键是什么?
Q:您认为,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推动了哪些重要改革?
A:经济特区成功的关键在于改革开放政策,率先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通过改革让政府更好地发挥了作用。
敢闯敢试、锐意创新、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经济特区用事实成功诠释了改革开放的强大生命力,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彰显了中国的道路自信。
比如深圳,充分发挥自身在珠江三角洲和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率先开放的政策优势和汇聚八方精英的人才优势,把深圳建设成了学习型、创新型、开放型、国际型城市,在营商环境、国际合作、人才引进、金融发展、产业协同、高端制造、国际贸易和市场化等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们应为之而骄傲。
Q:您认为特区的改革、探索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在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道路中,体现了怎样的特有价值?
A:特区的改革、探索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中扮演了先行先试的角色,是勇立改革开放潮头的弄潮儿。特区的设立、改革和发展对后续中国建立从沿海到内地的全方位改革开放新格局起了非常关键的引领作用。
Q:您被外界称为“厉民营”“厉股份”。您认为,在特区的发展中,民营经济发展、股份制改革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A:民营经济的繁荣发展是经济特区活力的关键所在。股份制不仅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民营经济壮大发展的必由之路。
股份制让各类产权主体可以实现更好的合作,创造更多价值的同时有利于聚合资本、激励人才、促进创新。
几十年来,正是得益于股份制等一系列现代经济治理机制,深圳等经济特区成长出一批引领型、创新型、国际型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企业的最高实力和水平。
▍如何看待深圳经济特区的“萎靡“与“活力”?
Q:曾有一度,人们认为深圳等特区“不特”了,深圳也出现过发展势头减缓的情况。然而,近年来深圳展现了创新型城市的新面貌,重新焕发活力。您认为当时“萎靡”的原因是什么、今朝的活力又来自于哪?
A:深圳当时看起来萎靡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加工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以及新兴创新产业的培育都需要一段时间,这个过程造成部分人信心不足等。
我认为深圳经济焕发活力在于抓住机会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向三个方面转型:
一是从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方面转型;
二是进一步由粗放型向精细化、注重环保和节约资源的方向转型;
三是深圳的城市发展形态在由区域中心城市向国际化大都市转型。
▍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如何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
Q: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您认为,深圳等经济特区如何结合这一要求,推进快速发展?
A: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深圳等经济特区过去是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实际上也是外循环拉动内循环的支点。
如今除了继续当好开放窗口、改革的尖兵,还要一方面成为规则制度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为外循环和内循环营造统一开放的良好营商环境;另一方面成为开放创新的示范区,以深化科技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推进自主创新为重点,成为引领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下的创新高地。
▍深圳如何构建社会主义现行示范区?
Q:深圳正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深圳奔跑在又一程,您对深圳发展有怎样的建议?
A:我认为,接来下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中,深圳还要在三个方面走在前列:
一是在创新驱动和发展新经济方面,深圳要对标国际先进的创新区域,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产业创新中心;
二是在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方面,要成为一个具有浓郁东方文化但同时能够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社会主义示范区;
三是要在城市管理和社会建设方面,深圳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率先建成智慧城市、智能社会。
总之一条,新时期深圳肩负着特殊使命,就是如何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继续走在前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探索和示范。
▍粤港澳大湾区如何融合发展?
Q:2005年,您曾到珠海调研,您特别关注横琴的发展,认为那是区域合作的焦点。您对珠海、对横琴发展有怎样的建议?
A:横琴是珠澳合作的结合部、切入点、试验田。我注意到,近日澳门莲花口岸整体搬迁至横琴口岸澳方口岸区实行“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新型通关模式,大大简化了人员往来的查验环节,这是大湾区基础设施方面的“硬联通”的重大举措。
接下来,可以举一反三,与之类似的能够提高两地人员、货物、资金等资源要素流通便利的措施都可以大胆探索和实施。同时,横琴还要继续在开放发展方面迈出更大的步子,学习借鉴港澳的自由港制度,加快在规制制度和营商环境等方面的“软联通”,为珠澳乃至大湾区合作发展探索新路径、新样板。
▍如何看待经济特区以及深圳的未来?
Q:您对经济特区发展,有何寄语?
A:经历40年的高歌猛进、快速发展,特区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谋划未来,特区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我相信只要经济特区能够团结凝聚多方力量、锐意进取、勇于改革、不断创新、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深圳将来一定能够建设成为一个国际化、经济繁荣、人民幸福的现代化大都市。
来源:GBA湾区资讯站综合自南方+、网络等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