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惰怠是自由,高管惰怠是失职公众号新闻2023-03-02 04:03作者 | 苗兆光来源 | 华夏基石e洞察举个现实例子,有位老板费尽心机、千挑万选组建了一支高管团队,结果高管团队不去长期思考,不做长期布局。我跟这些高管私下里聊,问他们为什么。酒过三巡之后,有一位高管说起了心里话。他说,“你看我们公司,高管走马灯似的。我主管营销,主管营销的高管两年就一茬。虽然我们是高管,但在老板眼里,我们就像‘黑板上的干部’,说擦就擦。对我来讲,短期业绩做够了,起码老板评价我‘还可以’。如果我分散精力,长远布局,有可能还没有等到产生效果,我就离开了。所以我现在必须把全部精力放在短期(业绩)上。”我们说,长期关系对高管尤其重要。一个高管的离开和一个中基层的离开,代价是不一样的。中基层离开造成的损失是一个职位上的,即使他本领很高,他走了,带走的也只是点状的效率,补充一个人就可以。而一个高管的离开,可能带来品牌的损失,也可能整建制地带走员工,这对公司的损失是很大的。他建立领导力的过程,有些人是追随他的。当然这里面有机制的防范,我们今天不展开。防范总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是要让高管真正在心理上跟公司建立长期关系。所以在前面,我们讲真高管的评价、分配都是在围绕这种长期关系。问题就来了,长期关系一旦建立,如果高管不进步,怎么办?他学习能力跟不上,怎么办?我们对中基层可以用末位淘汰,对高层又不能(轻易)淘汰。所以高管团队要建立特有的学习机制。这是高管团队能不能有效运行的特殊问题。再打开这个问题,为什么高管团队的学习如此重要?成长是企业的宿命我们一直讲,企业的宿命就是成长,跟我们人一样。人的一生啊,真正对你健康、状态有帮助的就是成长。为什么?很多时候,别人评判你,都会说这个人成功与否。比如苗老师文章阅读量高不高,课堂的学生多不多,顾问费收得高不高,咨询一年拿单多不多,这些都是公司衡量我们合伙人的。但是这些衡量标准对我一点意义都没有。为什么?一个人有多成功,跟他后天的因素没多大关系,有些人出生就有很强的资源、禀赋,像我们行业的典范德鲁克,他29岁写的书,被英国首相送给英国士兵人手一本。德鲁克去世后,他的书仍然经久不衰,50年代写的书,到现在还被我们奉为经典。德鲁克为什么牛?他为什么对未来有那么强的预见能力?你去看德鲁克的出身,他父亲是奥地利的经济部长,父母的朋友都是熊彼特这样的人,他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是这些大师、对未来有影响力的人。他一开始思考的问题站位就很高,所以他起点就很成功。他的见识、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你可能努力一辈子,还达不到人家起点的高度。那你说,一生就该笼罩在失败的阴影当中吗?不是。如果你一辈子笼罩在失败的阴影中,那你一辈子太不幸,太不健康了。所以人生的意义在于成长,在于不断拥有更高的体验。大家听我的课,我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讲师,我只是陪着企业成长,看到了两边的风景,把这些风景带给我的感觉,分享给大家。这是人的成长。企业对成长的要求更高。企业不成长就会瓦解。你不随着顾客要求的提高而成长,那就是“犯罪”。对员工而言,企业成长更重要。一个企业不成长,员工靠什么升职加薪?社会的平均工资在涨,你公司不成长,员工的空间在哪里?我到了这个位置,上面全都是职位,凭什么让高职位的人退休呢?所以,成长是企业的宿命。美国一些管理学家讨论得更彻底:企业如果不成长,估值就会降低,企业家的财富就会缩水,他为了维护财富,也必须让企业处于成长状态。因为证券市场对企业的估值是看你公司的成长性。你不成长,估值就下来了。普通人惰怠是自由,高管惰怠是失职回到高管(话题),高管必须对公司的成长负责。过去我们强调狼性、奋斗、加班,这些合乎人情吗?不合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凭什么生活在天天奋斗的日子里?人生的意义是多元的,他总要享受生活。所以惰怠对普通人来讲是正常的,我们很难要求普通员工艰苦奋斗到永远。既然你给普通员工的定义是劳动者,那么劳动者就可以规划自己的人生,他可以选择。企业要求人人奋斗,不符合人性,不可持续。对高管来讲,惰怠就不行。如果高管惰怠了,企业的天花板就封住了,员工上进的路就被堵死了。既然你是高管,你对公司的投入就应该多,这是职责所在,你没有惰怠的权利。高管惰怠是失职,你想惰怠可以,离开高管这个位置。我们看很多学者写的文章,要反惰怠,强调加班奋斗。现在你会看到,这个社会在回归理性,那些文章的评论越来越受到抵触,尤其是几年疫情,改变了很多中国人的人生观,过于辛苦不值得。但是高管就不能惰怠,因为你承担着公司成长的责任,只有少数以公司为重的人,才有资格成为高管。成长的核心是什么?我们在第一讲就讲了,是你的学习力。学习力跟不上,你即便有成长的欲望,你也没有成长的能力。关于成长命题,高管和基层又不一样。基层的学习力主要集中在能力方面,重点是行动能力,高层的重点在于认知,他要解决“企业何以正确”的问题,拓宽企业的认知边界。我们中国的企业普遍重视学习。我自己的体验,越是发达地区,越是发达行业、头部公司,越重视学习,投入越高。不重视学习的是落后地区、落后企业。企业家与高管学习中的误区误区1:混圈子过去若干年,企业家、高管喜欢混圈子,有些人把知名的几所商学院的EMBA读了个遍,地产、投资行业都有不少案例。比如搞地产的,到EMBA读书就能认识不少官员。有些商学院还有很多女明星。在早期,资源驱动型的行业,你能整合资源,有了关系,(学习的价值)就能成立。现在市场竞争格局巨变,开始拼价值、能力这些要素的时候,整合资源其实用处不大。误区2:肤浅学习现在有很多人喜欢吃“快餐”,懒得看书,就喜欢看文章,看抖音,喜欢一秒钟看出答案,不要告诉我过程。有些平台开始给你拆书,一本厚厚的书,15分钟给你讲完。这是把学习当成“信息流”来对待了。我最怕“游学型”的高管、企业家,他们满嘴新词儿,无所不知。像我做咨询、讲课,新增加一个概念,都慎之又慎,为什么?避免给学员带来更大的理解压力,尽可能让他们用普通的词汇听懂管理的要义。就怕一堆新概念,别人还得了解新概念是什么意思,就跟学外语似的,就听到几个词,你抓不到里面的意思。现在学习平台那么多,他到处混,对管理圈比对他的企业都熟悉,对管理圈的讲师比对他的员工都熟悉,对其他大企业的高管比对他企业的高管都熟悉。你跟他沟通时,会发现效率特别低。你一说他都知道,他就不想往下听。其实他知道的意思和里面的本义有相当大的差距。企业家、高管对正确决策起很大作用,当你对一件事理解的深度不够时,是很麻烦的事情。误区3:脱离团队的学习老板一个人去学,团队不跟着学,或者高管一个人去学,他跟别人不同步。自己读个EMBA,认知提高了,回到公司看不上自己的团队,觉得这些人太幼稚。这种脱节,好像个人爽了,但对公司绩效没有帮助,也就没有价值。误区4:脱离学习规律的学习什么是学习规律?从理解这件事、掌握这个概念到行动,中间还有练习的过程。练习、行动之后,才有绩效。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组织而言,这个过程更长。老板在外面学习,提一个概念交给组织,下面的干部掌握它,需要一些时间,再练习还需要时间,行动时间就更长。我们很多企业家和高管根本就不考虑这些时间。推行一个概念,组织还没消化完,还没转化为行动的时候,另一个概念又来了。所以很多时候,企业家和高管学习频率越高,组织内部越混乱,越落不了地。这些都是高管学习的误区,今天我们的讲解就围绕“正确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正确的学习机制怎么建立”。正确的学习方式是什么?任何学习首先要以价值观为基础,如果高管价值观不正,他不可能表现出学习能力。举个例子,比如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曾经有段时间,我研究那些知名企业家是如何学习的。有个企业家学识非常渊博,讲一个东西特别通透。他的学习跨度非常大,上知天文地理,下知历史哲学。我发现不可企及,一个人怎么有这么多时间去学习,企业还做得这么好?后来我发现,这些不是最重要的,他没有读那么多书,那他是怎么学习的?因为他对公司有使命感、责任感,脑子里装的全是这个公司,该跟人交流时交流,该生活时生活。我们知道万物相通,你跟人交流,你看电视剧,突然受到启发,都可以联系到工作上,所以他把方方面面的东西都引入到工作里,这是他学习的来源。你无法成为他那样的人,因为使命感、责任感是第一(重要)的。没有这个,你学习力不可能强。第一讲,我们讲过学习力的基础是责任感、谦虚、开放、好奇心,此处不赘。今天我们谈学习力从几个方面谈:一是拓展认知,基于未来不断获得新知识。我们不可能一天获得所有能力,但是随着时间、人生的积累,每过几年增加一门新知识、一种新能力,总有一天你的能力会达到很高的台阶。二是复盘自己的经验、教训。很多人是在工作体验中去升华的。三是周边同事促进。在团队协作中学习。如何拓展认知?1. 扩大视野怎么去打开视野?这些年,我总结的体验大概有这三方面:(1)走进标杆世界级的、特别牛的企业有很多沉淀。我们做企业虽然强调创新,但大部分其实是复制别人的。人类社会之所以进步,是因为很多知识产生后,很多人就会习得。不是说每个人都要重来一遍。现代人创造能力为什么比孔子时代强很多?因为你从别人那里复制了知识。所以企业获得经过别人验证的、可靠的知识是重要的。企业之间90%以上的知识是共同的,你能有那一点点不同足够了。企业走进标杆、学习标杆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方式。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我曾经在一个企业做顾问时发现,这家企业研发、营销都做得很好,但生产(环节)是短板。在行业风口期,赚钱主要靠研发和营销,生产在价值链中影响没那么大。当时我们判断,这个瓶颈迟早会制约企业发展,就跟他们聊,生产管理太初级,能不能改进生产上的做法。怎么谈都不起作用。他们觉得你说得对,但是方法摆在面前都不知道怎么干。后来我们和企业家沟通,咱能不能到世界级的标杆走一走,去看看丰田的生产怎么搞,百闻不如一见。高管团队就去了,一二十个人,到丰田现场一看,听丰田的干部讲生产,带来的震撼是不一样的——这种认知的突破在于一念之间。回到公司,这个高管团队就知道怎么搞了。所以,企业要去找适当的标杆,近距离看,拓宽你的视野。(2)连接高地什么叫“连接高地”?在一个产业里面,推动这个产业发展的,通常是某个地方、某个人群。我曾经跟一个小型的互联网企业打交道,它是地方企业,没在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城市,做了一二十年,规模都没起来。突然发生了转折,它跟一个大型互联网企业合作,迅速就起来了,几年时间增长到接近百亿规模。我跟这家企业的老板聊过,跟大企业合作前后,你的变化是什么?他说,改变太大了。大企业给我的投资,有形的,倒不是最重要,关键是“无形”的,它让我知道了主流的人都在想什么,让我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我听完启发很大:一个产业往哪儿走,很多时候是由一群掌握这个产业高端资源的人引导出来的,企业要知道这个产业的高地——比如技术高地、供应链高地、营销高地在哪里,你就要去对接资源、人,在这个高地上,视野就能打开。(3)跨界吸收做企业是个落后的学科。管理学科的系统化研究,从美国的科学管理革命开始,也就刚刚一百年。在所有学科里,它时间最短。像医学、生物学、物理学这些成熟的学科,悠久得多,形成了很多经验,能够借鉴到企业里面。那些特别有成就的企业高管都在跨界学习,比如学军事,人类对军事研究投入的资源要比做企业大很多。部队打仗最关注效率,很多措施对企业有帮助。但要注意,军事强调“你死我活”,其实做企业不是。做企业是创造,完全学军事是有问题的。任正非在华为人力资源纲要里面也明确讲,中层要读点哲学,高层要读点历史,格局和视野才会扩大。2. 在战略指引下学习除了扩大视野,高管还要针对性地学习,有目标地学习,不能过于发散。有效的学习还是在战略指引下的学习。学什么?企业总有一些悬而未决的战略问题,比如要不要进入一个新的业务领域,一个做手机的(企业)要不要进入汽车领域。高管不能立即布置下去,你布置下去,基层根本没能力搞定。高管首先要做起步工作,比如弄清问题实质、拼什么、卡点在哪儿——这里面可能就搞不定。有哪些可能性让我解决卡点?高管应该广泛地连接能够解决这些卡点的资源。有了可能性,我们才能形成战略意图,之后才是战略管理。在看清方向之前,你需要做大量工作。进入新领域前,没人具备这些知识。你一点都不了解的时候,凭什么从外部找团队啊?所以我们的学习,还要在战略执行下解决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3. 善用顾问和教练要拓展认知,还要善用顾问和教练。教练的视角是第三方视角、旁观者视角。在企业内部,高管难以看清关系、结构之外的问题。教练可以引导高管团队跳脱出来思考。顾问是什么?顾问会给企业提供专业的知识,比如你遇到某个问题,顾问会深入研究,帮你打开问题。所以,企业要拓展认知,这两个角色是必要的。100多年前,美国发起的科学管理运动,一个明确的结论是,高管团队在决策时需要综合知识,不是单一方面的知识能决定的。比如公司要裁人,既是经营问题,还是人力资源问题,也是法律问题。谁具备所有这些知识?不可能。所以管理者,尤其是高管,要广泛地征求意见,这些意见汇集起来,高管才有常识去做判断。我们看那些大企业家,他们看问题那么深刻,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来自自己的知识。4. 从个人学习到团队学习一个人的突破不叫突破,团队认知的突破才叫生产力。你不可能一个人推动企业变化。高管在团队里不要有“知识优越感”。搞知识垄断,没有必要。要尽可能地围绕一些战略命题,让团队一起学习。个人学习离团队太远,对组织是有害的。有些老板、高管自己读个EMBA,认识了一群人,学到很多知识,结果呢?回到公司面对一群“土鳖”,别人都不知道,只有自己知道,想推动工作又搞不定。很多时候,高管视野一开阔,走了,他不是不留恋公司,而是觉得搞不定这件事。当然,我们不排除“个人先行”。比如老板看到外面有什么好的,企业再跟上。千万别硬推,要先组织高管去学习,让团队掌握新的认知。在管理服务方面,学术界也在提高,很多平台都在推团队学习。我们华夏基石的学习平台改造得就很好。各种项目都在围绕团队学习来做。这种理念的进步总会给企业带来生产力。在复盘中提升第一部分,我们主要讲高管团队如何通过各种方式扩大认知边界,获得新视野;第二部分,我们讲怎么在复盘当中去提升。1. 经验仍然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一个人的进步仍然是经验的进步。我们讲,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还有人提,管理是手艺。什么叫手艺?手艺必须在练习中提高。比如学开车,学完了,不体验,你技术也出不来。没有三万公里(驾驶里程),你就不能成为成熟司机。管理也是如此。比如激励手段,你真正用的时候会发现,这个人积极性不足,用什么手段、用多大力度激励他?本质上还是要有体验在。关键是怎么有效提取、复制经验。怎么提炼?手艺强调手感,手感怎么管理?开车打方向盘,(幅度)打多少,你很难定义。我曾经跟一个搞知识管理的高手交流。他说手感有几个要素:第一,支点是什么,你的手怎么抓(方向盘),撬动什么;第二,杠杆是什么,做得既省力又到位;第三,边界是什么,别一下子弄过度了。如果你能把手感用支点、杠杆、边界描述出来,经验就能复制。很多时候,你做事没办法深思熟虑。有了经验,你就能稳定地发挥。组织学习是一个提炼、复制经验的过程。凡是大企业都是复制能力强。总结案例、模板、方法、操作手册,这些都可以复制。一旦可复制,企业迅速就能做大。这没完,你还要升华、举一反三,不仅复盘一件事的得失,还能延伸到更广泛的事情上。2. 认识复盘为什么很多企业看重复盘?复盘来源于下棋术语。下棋的时候,来不及思考,大部分行动都是靠直觉。怎么训练直觉?通过复盘把对的方式种在脑子里,在做事的时候只需要少部分思考。这叫复盘,有了坑,不要重复跳进去,有了经验,能够提炼升华。常用的复盘有两类:一类是过程复盘,比如一个项目迟迟不能突破,延期了,你就把项目成立第一天到现在,每个重要事件都找出来,看看在哪里耽误了时间,回头改善过程。另一类是目标倒推,哪个目标发生了偏差,就进行逆向倒推。很多公司都知道复盘,但就是复不好盘。一旦复盘,总是有各种阻力,走形式,复盘的时候总是证明自己对,根本没有找原因,追究责任,全都归咎于外部,为什么项目没成功?都怪敌人太狡猾,都怪市场发生了变化,都怪新冠。你会发现,白复盘了。3. 创建复盘文化复盘的价值在于,找到成功的真正原因,沿着这个原因去做。一个公司要想把复盘做得有效,就要营造这种文化。导入工具容易,营造文化很难。关键是大家心态要正,知道复盘是怎么回事,立足于自我反思、实事求是。复盘还有个难题,没办法真正还原过程。项目为什么做砸了?一个人一个说法,对“事实”的描述都不一样。比如对新冠历史的描述,一个人一个样。如果你不能描述事实,复盘就给不同的理解制造了空间。1912年,哈林顿·埃默森(“科学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得出过一个重要结论,叫“文档系统”。他认为,你要让管理有效地运行,必须建立一个系统,对各项工作可靠、及时、准确、持久地记录。没有记录就很难管理。有了记录,你才能复盘事情为什么没做好,才能改善过程。像IBM这样的企业为什么做得好?在美国,IBM是以它的文档系统闻名的。后来华为学习IBM,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引入了它的文档系统。所以,没有管理基础,复盘是很难做的。我在一些企业里发现,大家共识一件事都需要耗费一个月时间。因为人有足够的动机去改变对“事实”的描述。在成长中对齐团队文化没形成,OKR就落不了地现在团队学习的工具很多,流传甚广的是OKR。大部分企业都在用KPI的思路导入OKR。在我看来,OKR就是一个管理工具,其实它并不新。大家认为互联网企业才用OKR,其实不是。1971年,因特尔公司就开始实施了。那时候个人电脑都还没发明。1976年,苹果公司才推出了个人电脑。当时还处于典型的工业时代。1999年,PC互联网时代的代表谷歌引入了OKR。我们中国是从字节跳动开始的。OKR的特点是什么?一般强调几步:首先,个人提出关键结果目标;然后团队评审,互相提意见;最后上级确认,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团队互相对齐。导入OKR需要文化基础,包括几个方面:共享目标:所有人对团队目标发自内心地认同。我愿意为它做贡献,我知道怎么做贡献。共享价值观:这个公司内部的做事原则,我内心是认同的。共享信息:团队内部信息充分,我愿意了解别人工作的进展。缺了这些文化基础,很多企业推OKR落不了地。我一直认为,团队文化没有形成、以等级制度为基础的组织模式根本导入不了OKR。民主生活会:发心要正,着眼未来还有一种对齐方式叫“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起源于延安,是我党组织建设的法宝。任正非是军人出身,在华为公司的组织建设中,这个方式使用得非常广泛。比如有些部门,上下游意见很大,提出很多问题,这个部门就会开展自我批评,然后去改善。采用这种方式的企业很多,但因为没有标准化、工具化,企业之间千差万别。实际上,这是一种学习方式,围绕问题找原因、对齐,就有了集体突破。组织的集体突破很难,一个人走不过去。有个游戏,十几个人左腿绑右腿,一起往前跑。你会发现,如果大家不同步,是跑不动的。我参加过很多企业的民主生活会,里面有很多问题,搞得团队关系很紧张,效果不明显。比如针对个人的缺点提出批评,或是提一堆意见,都是大而化之的缺点,你就没法改。看似热热闹闹,其实用处不大。人力资源管理有个重要原则,人是站在自己长处上发展的。他不能克服所有缺点。民主生活会的有效性,必须跟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去匹配。原则1:着眼于未来目标的实现。民主生活会是为了发现每个人跟未来目标之间的差距。如果一个人知道他跟未来的差距,他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这种能力,弥补差距。很多时候,你不知道差距。所以民主生活会必须着眼于未来,针对目标去讨论每个人的认知、能力、行为的差异,核心是以自我管理为中心。一个人不管理自己的学习,别人是管不了的。原则2:只能作为讨论的工具,不能拿来评价、考核人。原则3:一定要有主题,上至公司战略、组织建设,下至团队小问题,围绕每个人的责任去讨论。原则4:发心要正。民主生活会是很好的团队学习方式,开好了,效果不亚于GE的行动学习。创建创业型文化最后我们讲,任何工具、方法、制度都要建立在观念上。举个例子,美国的制度放在中国,没有文化基础,它是不行的;中国的制度放在美国也不行。OKR的文化基础是什么?我总结为,创业型的工作。为什么互联网企业引入OKR比较容易呢?互联网企业的创业属性更强。这些企业面对机会大爆发,要求有足够的柔韧性,创新能力更强。我们讲民主生活会、OKR这种团队的学习方式,一定要有创业文化特征:有追求、有格局;在模糊中把握方向;在奔跑中对齐;合伙人思维,抱团打天下;奋斗者思维;成长型思维,不断挑战更高目标。离开了这些特征,这些学习方法也会走向无效。从敏捷战略到高效执行OKR目标管理法 实践落地工作坊长按下图▼立即报名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课程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