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超10万中国人数据:米饭和面条,哪个更胖人?

超10万中国人数据:米饭和面条,哪个更胖人?

公众号新闻

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地方都有着不同的菜系以及饮食习惯,一个很明显的南北差异就是——南米北面


北京的炸酱面、甘肃的兰州拉面、陕西的肉夹馍、河南的烩面等等,基本上每个北方城市都有独属自己、朗朗上口的面食;而南方人的餐桌上往往是以白米饭作为主食,搭配三菜一汤,共同构成一餐。


由于气候、文化差异,“南米北面”的独特格局早在南宋时期便逐渐形成。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让小编一个南方“真*干饭”人天天吃面还真是扛不住,只能偶尔吃碗面作为“调剂”;同样,对于大部分北方人而言,吃白米饭还真不如吃白馒头来得香。


图源:摄图网


但无论是米饭还是面条,水稻还是小麦,本质都是碳水化合物。在这个崇尚减肥的时代,碳水似乎被“打入了冷宫”。不过,作为“碳水狂热粉”,你是否也琢磨过“米和面哪个更容易胖”?


西安交通大学团队的新研究还真回答了这个问题——爱吃面,更易胖!与爱吃面食的人相比,爱吃米饭的男性发生全身肥胖和腹型肥胖的风险分别降低25.7%11.4%,女性的腹型肥胖发生率减少10.2%想要减肥?先看看你选对碳水了嘛!


https://doi.org/10.3390/nu14245243


研究者在基于西北五省的前瞻性队列中收集到105,840名参与者的数据,基础信息包括:人口特征、生活方式以及病史。肥胖相关的数值包括:体重、体脂率(BFP)、身体质量指数(BMI)以及腰围(WC);其中,男性BFP>25%和女性BFP>35%被定义为全身肥胖;男性WC≥90厘米和女性≥80厘米被定义为腹型肥胖。


另外,主食偏好类别的制定依据是:大米和小麦的每周摄入频率——每天都吃米饭或每周吃4-6次,但吃面食的次数<4-6次/周,即为米饭爱好者;相反,每天都吃面食或每周吃4-6次,但吃米饭的次数<4-6次/周,即为面食爱好者;其余参与者有着相似的食用大米和小麦频率。


由于该数据来自西北,面食爱好者占多数。具体来说,仅有7.84%的男性和8.28%的女性更喜欢吃大米饭作为主食;对比来说,这部分人往往更年轻,受教育程度更高,但体育活动更低,更常饮酒。


人群基础信息


结果显示:小麦摄入量越高,男性发生全身肥胖以及中心肥胖的风险更大,而女性发生中心肥胖的风险同样上升;但在“干饭爱好群体”中并未观察到类似的趋势。


具体来说,与每周吃面食<1次的男性相比,摄入面食的频率在4-6次/周和每天都吃的发生全身肥胖的风险分别增加55.3%和57.5%,发生中心性肥胖的风险分别升高22.1%和24.1%。


而在女性中,爱吃面食主要和中心性肥胖有关联性,每周摄入面食的次数在4-6次及以上,中心性肥胖的发生率升高12.9%-19.9%。


爱吃面食的男性及女性发生全身和中心性肥胖的风险差异


对比米饭和面食爱好者的差异发现,爱吃面食更容易长胖!


与面食爱好者相比,“干饭人”中男性发生全身肥胖的风险降低25.7%,而男性和女性的中心性肥胖发生率分别下降11.4%和10.2%。


米饭和面食爱好者发生全身以及中心性肥胖的风险差异


此外,在BMI正常(18.5-24.9kg/m2)的群体中,更爱吃面食与更高的全身及中心性肥胖风险之间的关联性更为强烈。


数据显示,在这部分BMI正常的参与者中,每天都吃面食的男性出现全身肥胖风险是<1次/周的2.25倍!此外,与面食爱好者相比,爱吃米饭的男性出现全身及中心性肥胖的风险分别降低42.9%和22.2%,女性分别降低14.9%和23.1%。


这一数据提醒我们:体重或者BMI的正常并不完全意味着“不胖”,也可能是个“体重正常的小胖子”,更多还是要关注脂肪及其分布。不要借由自己有着正常体重就大炫特炫面条、包子、馒头、卷饼等面食,还是先捏捏身上的“肉肉”再下嘴吧。


BMI正常的情况下,出现全身及中心性肥胖风险的差异


作为“碳水胃”,要是又想减肥又是真爱炫碳水,不如试一试把平日的面食换成米饭吧!


本研究中的数据显示,如果用同等量的米饭取代面食(5次/周),与男性全身肥胖风险降低19.4%有关;在女性中,做类似的替换也能使中心性肥胖的发生风险降低8.2%


同样,如果不想做BMI正常的“小胖子”,也可以尝试将平日中的面食换成米饭。具体来说,男性发生全身肥胖的风险下降36.5%;而女性发生全身及中心性肥胖的风险分别降低15.7%和20.5%。


用米饭代替面条后的肥胖风险情况


同样是碳水,为啥吃米饭还能瘦?研究者表示,可能原因包括水稻和小麦的不同营养成分、烹饪方法和饮食摄入习惯


相比来说,小麦麸质蛋白会通过减少产热和能量消耗,导致体重的增加;而水稻中的蛋白则会促进脂肪分解和抑制脂肪生成来降低甘油三酯水平以及对抗肥胖。


此外,膳食能量密度同样是很重要的一环,在烹饪之后大米会吸更多的水,以至于质量相同但米饭比面食(比如馒头、面条、大饼等)有着更低的热量等。


不过,想想平时米饭和面条完全不同的烹饪方式,也能说明一定问题。南方人在吃米饭的时候,往往会搭配各类的蔬菜、豆类、肉类以及海鲜等;但相比之下,北方人在下面时也不会光吃面,一般会配上大块儿的肉,在嗦面的同时也摄入了不少油脂,自然更容易长膘。


综上,以上种种彰显出:相比于米饭爱好者,平时生活中更爱吃面食会大大增加全身肥胖和肚子上“游泳圈”的出现,BMI在正常范围内的人也不例外!(像小编这样天天吃米饭的,岂不是要瘦成闪电?)


不过,也不能过于极端地理解为“面食=长胖”,这个公式并不成立。毕竟减肥这件事儿从来就不是单一因素控制的,而应该从整体切入,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模式,比如试着用杂粮替换精米精面效果或会更佳!


       

参考资料:
Xu K, Zhang B, Liu Y, Mi B, Wang Y, Shen Y, Shi G, Dang S, Liu X, Yan H. Staple Food Preference and Obesity Phenotypes: The Regional Ethnic Cohort Study in Northwest China. Nutrients. 2022; 14(24):5243. https://doi.org/10.3390/nu14245243

撰文 | Swagpp
编辑 | Swagpp
来源 | 梅斯医学

会议推荐


RECOMMENDATIONS点击了解详情

点击了解详情

精彩推荐:

1改写现状!全球迄今最大规模细胞治疗心衰试验结果公布,心梗、中风发生率降低58%,可长期改善患者预后!

2、“无肉不欢”是真的!近1.5万人研究表明:不吃肉,抑郁发作风险增加165%!

3、我国已是“帕金森第一大国”!NEJM重磅研究:这种“无创疗法”可使70%帕金森患者显著改善症状!

4、破解20年难题!《Nature》重磅:揭示调控细胞内基因转录的“红绿灯”机制!

5、癌细胞真的能被饿死吗?《Nature》: 重磅!普林斯顿研究人员发现肿瘤代谢比预想的慢!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英国HESA最新数据:中国赴英留学生人数再创新高!国际生人数最多的大学是这3所...大流行期间,美国士兵肥胖人数激增婚前同居 VS 婚前独居,哪个更爽?别随便给孩子买面条,小心钠含量超高!选人,能力和热情,哪个更重要?明智的退休决定“冰”与“火”的两重天:宝马的冰淇淋和医院的大火,哪个更值得我们关注?睡眠与打坐,哪个更有助于恢复精力?——【知乎问答】英国副首相拉布或将下台!超10万英国教师明天大罢工,影响数百万中小学生...聊一聊:你觉得手机厂商造车和车企造手机,哪个更难?诈金花中豹子和同花顺哪个更难抓?100万次对局,结果令人震惊!长期吃面条,对身体有益还是有害?不妨听听医生咋说的硅谷的正宗粤式早茶和美式早茶,哪个更值得吃?美国自驾游——Redmond 华盛顿州A-level/GCSE模考VS真实考试,哪个更难?吃米和吃面哪个更容易胖?研究10万人得出的结论是……单身和恋爱,哪个更快乐?答案颠覆你的认知节后的“清淡”饮食,可能反而让你更胖了?快看看你手机里的这个APP﹗终于﹗它要搬进多伦多啦~惊人的工作福利vs放弃在家办公﹐哪个更吸引你?纯纯大冤种?加拿大惊现$9.48一碗的白米饭!米饭刺客要我老命在家就能吃地道泰国甜品!芒果糯米饭,红宝石水果椰奶 ,榴莲糯米饭,芋泥白果,黑豆西米!美国人寿保险、香港人寿保险、大陆人寿保险的对比(优缺点?哪个更适合你?)鱼和熊掌,可兼得!北京户口VS澳洲永居,哪个更香?为此,网友们争论不休…(多图)Fluent Mybatis、原生Mybatis,、Mybatis Plus 大对比,哪个更好用?一年制和两年制A-Level课程,哪个更适合我?浙江东湖,山下水边【健康】吃米和吃面到底哪个更胖人?是时候说清楚了!“抖音、微信、小红书、知乎等中文媒体平台,哪个更有前途?”,ChatGPT的回答对吗?格力VS海尔,哪个更强?吃米饭等于吃糖?让米饭吃不胖的方法赶快学起来纽约州莫霍克山屋(Mohonk Mountain House),山顶风光实锤了?10万中国人数据发现,吃面比吃米更容易发胖更新:麻州超市特价周报【美国包邮】爆款厨电优惠:火锅、绞肉机、破壁机、不粘锅、电饭锅、和面机、养生壶、肠粉机、电饼铛、面条机Chiplet与单片集成,哪个更好?美国入境档案---周至柔,毛邦初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