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睛看到的“真相”,其实都是“假象”!
作者:水木然
欢迎关注作者直播
《孙子兵法》里说: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意思是:你看到的虚的,往往是实的;而你看到的实的,往往是虚的。也就是说:我们所看到的表象和事物本来的面目往往是相反的。
《金刚经》里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意思是,一切表象,都是我们内心的身处的虚设,如果你能看到各种表象背后的本质,你就彻悟了!
普通人和高手最大的区别在于:普通人相信传奇,活在鸡汤里。而高手能看到真相,活在现实里。
99%的普通人就是因为看不到真相,所以才被反复收割。剩下那1%的高手因为能看到真相,所以驾驭和操控了99%的普通人。
之前在豆瓣刷到一条广播:
这两份名单你认识多少?
第一份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
第二份名单: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哪份名单上你认识的人多一些?
答案揭晓:前者全是清朝科举状元;后者全是当时落第秀才。
第一眼看到感觉挺有道理的,论据充足,论证有力,实在是安慰今天高考孩子的一剂良药:即使你这次高考没考好,也不代表你这一辈子就完蛋了。
看看这份名单上的人,后者全都落榜,但现在流传千古,我们永远怀念他;前者虽然是当年的状元,可现在谁还知道他们。所以,成功和学历并没有半毛钱关系,安心去考,落榜了也能有大好前程。
后来感觉有点不太对。正好看到了答主江寒园写的第三份名单:
1.欧阳修为避嫌曾巩,不然苏轼本是状元;
2.唐宋八大家的曾巩是状元;
3.文天祥是状元;
4.王维是状元;
5.柳公权是状元;
6.郭子仪是状元;
7.贺知章是状元;
8.写二十一史弹词的杨慎,明朝三大才子,他也是状元;
9.张居正更是出名的神童,顾璘怕他年少得意,故意压制了几年,即使如此也在嘉靖二十六年中了进士;
10. 其继任者申时行也是状元。
以这个例子出发,今天我们就来戳破那些成功学和鸡汤文!
成功学把事实隐藏,逻辑简化,只留下简单的因果联系:
A、考中状元——无人知晓;
B、考不上——流传千古;
C、你即使考不上也会流传千古。
以果导因,这种思维是很害人的。
成功是个小概率的随机事件。所谓成功经验,都是事后裁剪和编制的。
举个例子:不是咬人耳朵和强奸才能成为拳王,泰森成为拳王是因为他有足够的实力和技巧,是他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如果不是因为犯罪他只会更成功。
同样地,黄宗羲、蒲松龄他们流传千古是他们本就有才,如果他们中了状元,只会成为他们人生的助力,会更加的名满天下,流传千古。就像张居正,是锦上添花。
这份名单隐含的结论,是仅以在民众流传的名气来衡量成功与否。世界如此复杂,企图用片面之辞、三言两语,粗暴地一言概之,这是件非常可怕的事。
第二份名单里,如李渔,蒲松林流传是因为文学作品受众广,而毕沅所作《续资治通鉴》除了对史学研究感兴趣的人谁会注意到?
你没听说过人家的名字并不代表人家不厉害,只能说明你现在的思维、格局、学术水平离他们还太远。
现在的人习惯把成功者捧上了天,把失败者踩在脚下。这些幸存下来的人,又习惯于总结成功的理由。从正确的结果,推导错误的原因。
有一本畅销书叫《从优秀到卓越》,出版于2001年。作者吉姆·柯林斯团队筛选了从1965年打入财富五百强的1400多家公司,最终从里面挑选出了11家卓越的公司进行研究。
柯林斯对这些公司一通神吹,诸如他们有无所畏惧的好奇心,践行着三环理论,同时造了一个五级经理人的名词来夸耀他们。
讽刺的是,11家公司中的电路城在2009年宣告破产,房利美的股价也下跌了99%,最后被政府接管,而其他9家公司在股市上也表现平平。
如何解释这种情况?样本量太少,而可供解释的因素太多。他们一定要为成功找到些理由,于是,硬生生总结出一套经验和路径。
如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曾经说的:“如果你对数据拷打足够长的时间,它一定会招供。”
战略、经验,不过是成功人士,对自己过去路径的总结和美化而已。
再用概率的角度来解读,我们就更清晰了:
假如考上状元后,取得成功的概率是10%,而考不上状元,取得成功的几率是1%,但是这个世界上所以成功的人里,依然是没有考上状元而获取成功的人多,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人群基数大啊,中国科举制度推出以来才一千多年,即便每年出现10个状元好了,最多才一万多人,而以10%的概率来计算,最多有1000多人是成功人士。
而中国科举制定实行以来,没有中状元的人有多少呢?至少上百亿有的吧,就按100亿人有1%的人能成功的概率算,还有1亿成功人士呢。
乍一看,在这些取得成功的人里,有1亿是没有中过状元的人,只有1万是中过状元的人,当然是没有取得状元而成功的人多,但是我们能说考上状元就没用吗?当然不能,因为概率和基数掩盖了真相!
因此,缺乏逻辑的人,永远看不到真相!
这群人编造这些鸡汤和成功学无非是出于背后的利益,这个世界的大部分真相是很残酷的:
家境贫寒的你的努力奋斗,在现在这个时代,很多时候比不上别人显赫家族的一句话。
你从小就被告知,每个人的智商差别都不大,重要的是努力与否。然而后来你却渐渐发现。这世上确实是有智商这种东西的,小学初中题目简单不觉得,上了高中有人不听课期末稍微复习一下照样考第一,你每天晚自习学到11点依然成绩不乐观。
这世界从来没公平过,真相永远这么残酷。
这个世界本没有捷径,成功学教育并不能使人成长,要么痛苦地努力学习实践,要么痛苦地接受社会地毒打。
“躺着赚钱”、“财富自由”是既得利益者精心设计的毒奶,是拥簇者贫瘠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它们如梦幻泡影,目的是为消费主义粉饰太平。
迎合并麻醉你,让你愈发拒绝“真相”
社交网络基于这样一个算法:人们总是喜欢同和自己观点相近的人交朋友,在社交网络上就会形成一种“同温层”,无论是谁,都能找到自己认可的圈子和语境。
于是这些成功学和鸡汤文转而提供一种服务,一种类似于安慰剂一样的情感陪护,给大家提供情绪抚慰。
那么,哲学与鸡汤有什么区别?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比如有人说,一个人的言行是由他的认知层次决定的。这话就是鸡汤。
但是如果有人说,一个人的言行是由现实条件、个人性格、认知层次、精神状态等各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这就是哲学。
明白了吗?现实世界是非常复杂的,卖鸡汤的套路就是“简单归因”,把复杂的条件归因于某一个条件,让你产生一种“我懂了”的错觉。
哲学不一样,它会从多角度、各方位考虑问题,让你更加清楚地看懂这个世界,但是这就需要你付出努力,有的人就知难而退了。
这就是为什么鸡汤容易受欢迎,哲学变得小众的原因,哲学是建立在对真实世界的认知基础上,鸡汤是用一种想象的方式把世界简单化,却远离了真相。
但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喜欢传奇故事。只有传奇才能被街头巷尾热议,只有传奇才能被大众铭记,大众想要的就是各种传奇(鸡汤或故事),而非真相。
我们在探讨那些成功人士的时候,也习惯于把他们刻画的非常传奇,毕竟只有传奇才能才能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流传,只有传奇才能有故事,而大众想要的就是各种故事,而非真相。
越是能让大众产生幻想的传奇,越容易让大众疯狂和着迷。而真相和价值都太普通了,大家根本对此毫无兴趣,一直充耳不闻。
大众崇拜的英雄,都是传说里的英雄,而不是现实中的英雄。大众崇拜的方法,都是具有传奇色彩的方法,并不是真正切实有效的方法。
大家之所以看不到真相,也是因为真相往往都是复杂又残忍的,一个人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即便你把真相和价值呈现在他面前,他也接不住。
所以,绝大部分人追求的并不是真理或真相,而是各种情绪安慰,各种心灵鸡汤,各种被编织的哄骗。
水木然之前说过:
无论是内心的真相,还是社会事件的真相,如果不是让人们发泄或找到娱乐性的谈资,很多人其实并不想知道,甚至非常害怕。他们的口头禅常常是“知道真相又有什么用?只会更加痛苦!”
人民群众既然无力改变,只能编造谎言,给自己制造麻醉剂。
于是三人成虎、谎言重复一百遍就成了真理,随大流成了一件没有心理负担的事。
当我们看到朋友们都在朋友圈刷屏转发一条消息,即便我们不同意/不相信这条信息,也仍然会按照它的思路和角度来看待这件事,而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处在这个群体了。
这些都在反映同一个现象:“忠于真相”已经不再有意义,人们以“忠于自己”来替代。
这是头脑和心理的分裂。而为了心理生存,他们需要阻止头脑去知道。
娱乐至上表现是真假不重要,有趣比较重要,比起有论点,有笑点更加重要。
他们总看起来活的特别明白,“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认真你就输了”。一切都可以娱乐和调戏,可以吐槽和洗白,可以解构和萌化。
如今,互联网已经步入了“算法”时代,之前互联网把所有东西都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任意挑选,这是“选择”改变世界。
而如今,互联网可以根据你的行为算出你的喜好,然后直接把你最喜欢看的内容推送给你,我们已经不需要再去费心的做“选择”了,人变的越来越懒,甚至都已经懒得选择和辨别了,这是“推送”改变世界。
“算法”不停的收集你的数据,站在高维透视你,审视你,知道你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它无限满足我们的喜欢,你越喜欢什么就反复给你推送什么,这是一套非常高明的推荐机制,它无限附和你内心深处的癖好,让你无限沉溺。
(欢迎参加水木然的“认知学堂”,很多内容都只在线下分享)
如果说工业革命解脱了人的手脚,那么信息革命将解脱人类的大脑,未来的人类不需要有思考能力也能生存。算法时代,人变的越来越懒于思考,也就意味着人变的越来越愚蠢。
举个例子:看完十万字才能喜欢上一位作家,但只要看一段十秒的视频就会喜欢一个小姐姐。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几乎没有好的作家,却有一大堆拍视频的小姐姐。
如今我们刷到的绝大多数爆款视频,都是精心设计的。大量的专业团队不断的钻研观众的喜好,为大家量身定做出各种反转剧、雷人剧、甜宠剧,等各种短小的故事。这些故事在平台算法的帮助下,精准的推荐给每一个符合其口味的观众,让我们大笑/幻想/爽/刺激……
此外,成功学和鸡汤文还制造了这样一种“真实生产方式”:现实成为素材,再模仿素材去生活。
趋向于把成功人士的讲话/传记/访谈/图片保存下来,然后照着那些照片、照着那些短视频去生活,去把生活转化成可以发到朋友圈发微博的素材。
这种人并不在过一种真实的生活,而是用滤镜式的生活指导来生活。他们对成功学和鸡汤文认同得越多,他们对自己的生存和真实就理解得越少。
就和滤镜下的自己看多了,不小心开个前置摄像头会吓一跳一样。网络越来越真实,人们在现实生活就越来越困惑。
尼采说,美好的事物总是弯曲地接近自己的目标,一切笔直都是骗人的。但是如今我们越来越喜欢那些直接的刺激和满足。
少读点“故事”,少看点你想看的
我们正在远离真相,远离价值。
与“真相”相比,大家宁可要“心理安慰”;
与“价值”相比,大家宁可要“占便宜”;
与“道理”相比,大家更想要“捷径”。
人性最渴望的物质,其实是刺激感,喜欢凑热闹,喜欢看笑话才是人的天性。
互联网最容易传播的,永远是情绪,而非真相。
故事永远比现实更讨人喜欢。
从古至今,包括人的起源以及周身的一切,都是源于故事的形成才继续存在。
世界上最大的特权就是讲故事,谁拥有了讲故事的权力,谁就拥有了统治人们的地位。上帝、宗教、民族等各种组织等,都是“讲故事”的产物,最终实现成百上千人的协作,并可以很好管理他们。
而现在人则通过宣传自己的品牌,雕凿自己的身份作为噱头,用来赚得客户的认可和需求,因为客户要的从来也不是什么真相,而是幻想。
无数人活着假象和谎言了,唯有那些看清真相的人是天才。
都知道钻石/茅台毛利润巨大,但是购买的人依旧不少;
都知道抗日神剧过于浮夸,但是看的人依然很多;
都知道成功学鸡汤文就是收割韭菜,但是渴望成功听之信之的人还是很多;
都知道可口可乐的广告是假的,但却依旧口口相传。
说穿了,这世界本就是一个罗生门,人们要的也不是真相,更多是一种满足。
都明白混乱其实是解决麻烦的工具,但却没有人愿意接受这个真相,因为人与人之间总是总需要假象。
都说受别人欺负可以增长一番气量和胸襟,让祸害变成福气,但却没几个人愿意成为那个人。
因为这些东西并不会让人得到刺激感,只会让人立刻感到很不爽。挫折吃苦这些都是反人性的东西,人的天性是喜欢安逸,这才是现实。
双11的时候,人人都很再喊再买剁手但其实呢,社交电商一年比一年高的业绩飙涨,已经说明了一切。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截然相反的局面?
说白了,就是因为人人都非常渴望一掷千金的快感,和千万人争抢的刺激,这在平时是绝对感受不到的。
赌博为什么可以让人上瘾,就是因为他是顺着人性在经营,贪婪和快感的结合可以轻松让人醉生梦死。
当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领袖人物,总是气定神闲,波澜不惊,仿佛置身事外。
但其实很多时候,真相就是他们只是故作镇定,只是为了就是营造一种稳操胜券的氛围。因为安稳的气氛,很多时候比真相要重要得多。
真相只会让世界很快破碎,假象却可以让世界迅速重建。
听故事是轻松的,思考却是费神的。
既然大众都活在假象里,那么要想在世上取得成功,真正的逻辑是什么?
请记住下面这八个字:看清真相,制造希望。
这就是一切商业/政治/艺术的核心要领,大众从不想要真相,它们只是渴望被理解,被认同,渴望得到安慰。所以千万不要用你认为的真相强加于人,你只需要理解它们目光的狭隘,看清他们的局限,然后制造传奇和希望让它们沉迷,你就能大获成功了。这就是每一个商人/企业家/艺术家/创作者/政治家必备的本领。
那些看到真相的人,或者认清了人生本质的人,人生从此只能自己做主了,因为没有人再能给他们提供鸡汤了。
水木然的直播请关注
写作是一种修行,度人度己
如果是有缘人,可以扫码给个赞赏
或者在末尾打个赏
水木然个人微信:vv59338
或者长按下面二维码添加
水木然有很多话,但是只在这里说!
欢迎加入水木然的知识星球
这里是认知的情报局
1:长按图中二维码,付费后下载“知识星球”APP
2:搜“水木然学社”进入即可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