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尖 | 《狂飙》为何会成披着扫黑外衣的偶像剧?公众号新闻2023-03-10 09:032023年开年热剧《狂飙》因涉及扫黑除恶常态化和政法队伍内部整顿等时代背景,从开播起便引发了全网的热烈讨论。然而,《狂飙》最终以“烂尾”收场。相较于一般“烂尾剧”的内容滑坡,《狂飙》的草草收官与国产影视剧审查需要紧密相关。后半部因为审查问题删改严重,节奏全乱、甚至出现了“词不对嘴”的荒诞情形。这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当下存在的影视审查制度。本文中,毛尖老师深入分析了过审需要可能施加给影视剧的内在桎梏。扫黑反腐题材剧在近些年形成热度的同时普遍存在“高开低走”的现象。为迎合过审,这些剧集往往采取强行收缩尺度的方式变更剧情,由此压缩了此类型剧可能生发的现实主义势能。毛老师认为,中国影视剧要想走出舒适区创作出真正的时代剧,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影视审查制度也应开出新的历史度量衡。感谢毛尖老师和公众号“保马”授权活字转载。《狂飙》开年的国产电影和电视剧,接连爆棚,尤其是《狂飙》,播完一个月了,剧集和演员都还在热点上,高启强表情包也还活跃在微信圈。《狂飙》描述了刚刚过去的二十年的市场黑势力和扫黑斗争。同期播出的《风吹半夏》把时间往前推了十年,相对正面讲了中国经济快速攀升期的一个故事。这二三十年,市场出现了大量涉黑和洗白,以及保护伞案例,“保护伞”也成了国产影视中的高频词,像去年的《罚罪》,主人公赵氏父子的保护伞,直接就在影像中做成了伞的形状。新世纪扫黑有三个节点,2000年,2006年以及2018年。开始是扫黑,然后叫打黑除恶,到2018年,改成扫黑除恶,表现在影视剧中,就是从专项行动变成长期斗争,比如之前叫《破冰行动》,现在叫《扫黑风暴》。《狂飙》基本也是按照这三节点构筑起承转合,但是,最后三分之一的剧集,出现了很多不清不楚不连贯的情景。搞得出场就是政法委书记的中老年样貌的赵立冬,在位21年后竟然没有退休。同样,剧中位阶最高的几个人物,像孟德海、安长林,也应该早就离职,都还不符常情地身居要职中。图左:《狂飙》剧照,鲍大志饰赵立冬;图右:《狂飙》海报,张志坚饰孟德海(C位)而全国观众都清清楚楚看到,《狂飙》后十集演员和台词,出现了明显的声口不一致,显然是后期重新改剧情改台词的结果。电视剧海报中处于C位的人大主任孟徳海,后面竟然没什么戏份,以一个对亲属监管不力的领导草草结案被正义的字幕带走了事。《狂飙》后半部分出现的“词不对嘴”画面我相信,以剧组开头的势能,剧集的明显情景不符和后面更大的草率,是有苦衷的。全国观众也都知道,为了过审,需要各种收紧尺度,不过,看完《狂飙》,真是由衷希望,影视管理机构能够顶住一点压力,给国产剧创造一点尺度,不要搞得所有的扫黑剧,结尾都是坏人情智突降,公安干警奥特曼附体地奔赴终点。必须警惕电检局成为扫黑除恶的最大保护伞。如果有关部门多给一点尺度,赵立冬上面的保护伞也被揭示出来,赵市长也不必长期盘踞市长位置承担大boss职能但也成为剧情BUG。如果有关部门多给一点尺度,让孟徳海作为父母官的雄心、作为官员的良心和他体察到的民心之间,有更多的博弈和交战,《狂飙》才配得上时代剧的名号。甚至全剧最令人不齿的赵立冬,也可以给他面对京海市万家灯火的骄傲一刻,让他和孟徳海有点真正的交战,有什么不可以?身居京海市最高位的这两人,如果能展开真正的政治路线交锋,扫黑剧的政治能量才能被激发出来,赵孟两人,各有部署各有利益也各有队伍,孟德海一直在爬山,他的视野里应该有更旷阔的京海图景,赵立东一直在开发项目,他的视野里也不可能只有金钱,如此,他们最后的倒下,才会带来百转千回的历史训示。影视剧的这点尺度不打开,中国的政治剧就永无可能,类型剧也会永远卡在地方官员的贪污受贿上,到最后,扫黑剧反而变成了黑社会人物偶像剧。《狂飙》双男主高启强和安欣,出演安欣的要不是张译,要不是他有《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影像前史,要令人信服是很有难度的。整部狂飙,观众一次也没看到过安欣的家,他不是在查案就是在查案路上,这个人设和观众之间的亲合力严重不够,再加上背景强硬,管领导干部都能叫“叔”,相比在鱼摊与黑暗中一路跌打滚爬过来的高启强,一个始终全身心守护家人的高启强,观众当然更愿意粉高启强,再加上,高启强还被塑造得这么深情款款,杏花微雨一眼沦陷的爱情,直接加持了黑社会传奇大哥,此剧蜕变成高启强的个人秀也很自然。不过,我想再强调,《狂飙》中的高启强,《人民的名义》中的祁同伟,观众缘这么好,不光是因为演员好,剧情支持,爱情支持,常情支持,更重要的是,孟德海、赵立冬这些人物的政治光谱没有被打开,或者说,他们被审查制度给保护起来了。《扫黑风暴》政治路径上的人物没有被合理表述,《狂飙》这样的剧,最后就飙一阵落到好人坏人的简化思路上。孙红雷主演的《扫黑风暴》也是这样,开头几集很不错,反派呼风唤雨一路血雨腥风,正派各种新旧伤痕处处被动应对,正邪较量的历史图景呼唤了无数观众心潮澎湃。但是,就像《简爱》里,简爱最后和罗彻斯特的平等达成,依靠了天外之财和意外火灾,《扫黑》最后的成功,依然是反派突然停更似的被督导组人赃俱获。当代文艺,就令人扼腕在这些突然停摆,黑白较量始终被密封在历史必然中,最后都是大环境决定走向。类似电影《长津湖》的表现,陈凯歌花两个小时拉开一场大战的帷幕,但真正的长津湖战役并没有得到表现,最后,编导用现在的历史视野按下结束键。胜利也从政治斗争变成体力血拼。《长津湖》不存在笔直的胜利,也不存在笔直的好人和坏人。说到底,中国观众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影视洗礼,加上最近三十年网络影迷的无私劳动,中国观众已经是全球阅片量最大的群体。可惜的是,影视审查机构似乎还把我们想象成天线宝宝,好像我们一旦看到《无名》中的王一博是个坏蛋,就会轰毁似的。热切呼吁影视审查制度开出新的历史度量衡。中国影视剧要走出舒适区,走出智商情商的初小水平,走出千篇一律的甜甜圈戏码,打怪升级的游戏套路,不断自虐反转的剧情杀编码,光靠影视圈自身的努力还不够,有关部门应该给点政策。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一个伟大的时代,作为世界上第一流的观众和人民,我们配得上真正的时代剧。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