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日本失去20年背后的真正原因,对解决当下中国宏观难题有何启示

日本失去20年背后的真正原因,对解决当下中国宏观难题有何启示

公众号新闻


全文共2893字 | 阅读需11分钟

中国可能会长期面临类似的问题,因为增长发展到一个阶段,特别工业化水平达到了一定阶段之后,需求不足、增长停滞可能会是一个经常面临的挑战。



日本处理贸易冲突的经验教训及启发

“广场协议”导致了日本经济衰退在日本是一种非常小众的观点,从发生的时间上来看也对不上。在《繁荣与停滞:日本经济发展和转型》一书的两位作者看来,不应该把“广场协议”与日本经济衰退联系到一起, “广场协议”之后的“卢浮宫协议”与日本经济的泡沫的放大有一定的关系。“卢浮宫协议”使得日本选择了更低的利率,刺激了泡沫放大。

日美之间的主要冲突不是在货币金融领域,而是在贸易领域、产业政策领域。这里面有几点现在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首先,当经济发育到一定程度之后,在某些领域里面和国际市场,特别是和美国有竞争关系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当美国要求开放市场、做出改变时,它有些要求不合理,却不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有些外部压力推动了日本国内很多领域的改革,如贸易领域、产业领域、金融领域。就像中国当初加入WTO一样,它其实是帮助我们推动了国内的市场化改革,对经济成长是有帮助的。有一些数量限制类政策(如限制产品出口数量)对日本产业发展非常不利。

再次,日美冲突主要是在贸易和产业领域,并没有太多的外延,没有过度扩大化,也没有过度政治化。

从日本在应对这些来自美国的压力中,也能获取一定的经验教训。比如,有些日本学者认为,日本的半导体产业曾经超过美国,到了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被韩国、中国台湾赶超。这多少跟美日在半导体领域的贸易争端有关。在应对贸易争端的时候,日本采取了很多数量型而不是价格型的政策。这些数量型的政策对日本半导体产业的产量扩张和投资扩张,包括企业创新的打击非常大。


最后,不要因为国际压力就绑架国内的政策,国内的政策目标应该是优先的。日本为了签订“卢浮宫协议”而采取低利率,不在乎国内的资产价格上涨、经济过热,这是牺牲了利率去保汇率。事后来看这样做的代价是非常大的。

如何制定和利用产业政策

我们从日本能够学习的地方其实还有很多。综观这段历史,我们至少能发现以下三个事实:

第一个事实:二战以来,无论是日本还是欧洲的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快速赶超国家,都采取了产业政策,尤其是在经济赶超的初期阶段。产业政策又有多种类型,这里指的不是为了度过萧条期的产业政策,也不是基础设施建设类的产业政策,而是帮助某些产业发展壮大的政策。

第二个事实:从这些国家采取产业政策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很多产业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这其中的案例非常多。

第三个事实: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无论是日本还是前面列举的欧洲国家,都在退出产业政策,不再明确大力扶持某些产业的发展,更多强调促进市场竞争的政策。

为什么会同时出现这几个事实?这可能跟发展阶段有关。当经济处在赶超的初期阶段,资本非常短缺时,这个时候无论日本还是欧洲国家的产业政策更多的是一种信贷资源的配置,即在政府的调整下把更多的信贷资源配置给工业部门、制造业部门,基础设施建设部门。比如,日本当时就非常强调将外汇储备用在进口机械设备上,从而发展工业。在一个储蓄不足、资本短缺,特别是外汇短缺的阶段,政府用“有形的手”把资源优先配置给增长潜力更大、技术进步空间更大的工业部门。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和外汇储备不再短缺,这个时候政府再去进行这种信贷资源的配置就意义不大了。

随着经济复杂程度和产业复杂程度的提高,成功的产业政策会越来越难制定。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当资本不再短缺、外汇储备不再短缺、经济复杂程度不断提升时,产业政策的效果就会比之前退化很多,成功的概率也会下降很多。这就需要重新调整产业政策,让市场去发挥更多的力量,减少政府在产业层面的一些干预,可能效果会更好。

日本经济转型期的一些关键教训


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在全球宏观经济政策讨论的领域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是增长停滞,很多人就会讲到日本“失去的20年”。背后的根本性原因就是私人部门的投资意愿非常低,私人部门的投资相对于储蓄来讲是过低的。如果投资不能充分消化储蓄,接下来就会面临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经济不能维持在潜在的产出水平上。

打个比方,让你的意愿储蓄和计划投资重新回归平衡的真实利率可能是-3%到-5%,这就意味着你需要大量的补贴投资,才能让投资充分消化储蓄。这是理想中的状态,现实中无法实现。现实中只能把真实利率降到-1%,达不到-3%或-5%的水平,这个时候储蓄和投资是有缺口的,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经济不能充分恢复到潜在产出水平,这是增长停滞研究层面上的定义。

不只是日本,次贷危机后,这个问题在发达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中国今天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疫情之后,我们的居民储蓄大幅攀升,而私人部门的投资意愿大幅下降,这个时候的让市场出清的真实利率应该大幅下降,但现实中并没有。我们的政策利率调整很有限,政策利率的下行幅度小于通胀的下行幅度,真实利率反而有点上升,这非常不利于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再平衡。

今天中国宏观经济恢复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真实利率过高,高于让储蓄投资能够重建平衡(市场出清)的中性真实利率,跟日本“失去的20年”和发达国家过去在金融危机之后面临的问题一样,至少在宏观经济学意义上是一样的。

又该如何解决?

第一个最应该响应的是政策利率,把政策利率尽可能地下降,降到0也可以。如果由此带来的真实利率下降还不够,还不能充分激励私人部门投资和消费支出怎么办?这就需要财政政策,将私人部门的储蓄和投资缺口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从实践上看,用零利率或比较极端的宽松货币政策,基本上也能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和欧洲在采取量化宽松政策之后,经济上行,失业率下降,通胀缓慢攀升。日本安倍政府的“三支箭”最主要的就是极端的宽松货币政策,也发挥了不错的效果。日本的这段经验对我们今天很有启示意义。


中国可能会长期面临类似的问题,因为增长发展到一个阶段,特别工业化水平达到了一定阶段之后,需求不足、增长停滞可能会是一个经常面临的挑战。通过周期性政策、总量政策能够缓解这一问题,还需要通过结构改革创造一个更好的投资环境。总量政策和结构政策并不冲突,有一个也总比没有好。


文丨张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
媒体来源:界面新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中国国家历史又双叒叕上新啦!

《中国国家历史》邮局征订套装(征订代码:28-474)正在火热进行,一套四本,一次性拥有全年装!

识别下方小程序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直接购买!


开国少将赵章成,不识字也不带兵指挥战斗,仅靠三枚炮弹一战封神

武文赏当越南国家主席,意味着什么?

“李云龙”歼灭日军观摩团,这场神奇战斗的原型人物是谁?

越南这里,到处都是明朝移民

穿透历史的迷雾:岳飞之死背后的重重玄机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商务合作、订购微信号:zggjls01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邮发代号:28-474
QQ群:460382533
电话:13372012240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智本社发布《中国宏观经济月度报告(3月)》飞机起降为啥手机要转“飞行模式”?真正原因让人大吃一惊!昨天高层特指的“高手在民间”, 牵出当下中国最纠缠的难题经济复苏到哪儿了?智本社发布《中国宏观经济月度报告(3月)》红场上的东正教堂日本车企怎么突破美国市场?中国车企有何启发?也聊几句中医药。。。生活难题有望被一站式解决吗?瑞信风波!千亿债券“一夜清零”,多家银行AT1债券“躺枪”大跌!什么是AT1债券?影响有多大?对中国有何启示?ChatGPT对银行业有何启发?兴业、浦发、平安、上海、网商等7家银行科技负责人这么看【宏观市场】我国宏观审慎管理可能的完善方向社会内卷的真正原因!天门山自杀青年背后的精神困境婚姻让她容光焕发:50岁朱莉·加耶坦言嫁给法国前总统的真正原因社会内卷的真正原因,多少人困在其中难以自拔第二次徒步圣路,750公里葡萄牙之路+英国之路:D28~我做义工查尔斯加冕梅根不去真正原因曝光,这事深深伤了她的自尊?(图)报名将截止 | 美国宏观经济和银行板块研讨会导演透露,《狂飙》里高启强的真正原型,不是刘汉……日本啊,日本(二十一)清酒的滋味玺佳×智族GQ五四演讲,对腕表品牌的营销破圈有何启发?这篇文章讲透了美国禁枪难背后的真正原因《狂飙》拍摄地江门,“高启强”起落二十年背后的楼市真相《满江红》打响经济复苏第一枪?智本社发布《中国宏观经济月度报告(2月)》飞机起降为啥手机要转飞航模式?真正原因让人吃惊活动邀请 | 美国宏观经济和银行板块研讨会近日高层特指的“高手在民间”, 牵出当下中国最纠缠的难题“张兰被曝欠款9.8亿??”网友:大S离婚的真正原因找到了!揭秘老板不愿意给财务涨工资的真正原因,你一定想知道!美国发现奥密克戎毒性变弱的真正原因,人类有望彻底消灭新冠病毒!赵建深度解读中国宏观新坐标忍不了了!安省多名市长呼吁联邦政府解决当地的难民问题两会“芯”声:大学是否应解决当前的卡脖子难题?原来这才是干大事”沉得住气”的真正原因老街坊找不着北, 高尔夫找不到球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