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何时迎来数学大师时代?
1956年,有三位数学奖一等奖获得者:华罗庚、吴文俊、钱学森; 1982年,有一位数学奖一等奖获得者:陈景润; 1987年,有一位数学奖一等奖获得者:廖山涛; 1997年,有一位数学奖一等奖获得者:冯康; 而自此之后至2020年,未再有一人摘得数学奖一等奖,甚至有几年连数学奖二等奖也空缺。
01
当数学家成为总理座上宾
任何一门成熟的科学都需要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在数学模型的框架下来表达它们的思想和方法。当代数学不仅继续和传统的邻近学科保持紧密的联系,而且和一些过去不太紧密的领域的关联也得到发展,形成了数学化学、生物数学、数学地质学、数学心理学等众多交叉学科。 …… 数学在模拟智能和机器学习中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包括:环境感知、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与理解以及知识推理等。 …… 有关的研究表明,我们国家计算软件工业相对落后,并不是因为我们缺少一般的程序人员,而是缺乏有较高数学修养的、高水平的程序开发人员。 …… 人们认为:下一次科技革命将以人类三种新的“生存形式”为重要标志,即网络人(生活在网络空间的虚拟人)、仿生人(高仿真智能人)和再生人(具有自然人特征的“复制人”)。预计这次科技革命大约将在2020-2050年到来。回顾前几次科技革命,数学大都起到了先导和支柱的作用。因此有理由相信:数学必将成为下一次科技革命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
02
失意国家自然科学奖数学奖
03
从“黄金一代”出走,到数学研究中心崛起
在美国,学术界的升迁主要系于学术上的表现,即工作上的成就。但在中国,一些学者,包括数学工作者,忽视了研究,转而把注意力投放在更易于上升的途径之中。我当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二十五年了。当上院士当然是很高的荣誉,但从物质的角度上看,它并没有什么好处。在中国,院士则享有规定的待遇,有很大的影响力。如果很多院士说同样的话时,那么大家就会相信了。正如一所大学的地位在于它有多少位院士,一个城市的学术水平也视它的市民中有多少位院士。 …… 我相信数学的真假并不是人的意志或欲望所能改变的,人类改动不了大自然的规律。但是有些人往往只是讲究人情世故,权宜行事,科学真理竟成为次要的了。
2002年,由丘成桐支持创办的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 2005年,由国家出资建设、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领衔的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在北京大学落地; 2009年,由清华大学与丘成桐共同发起,2014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 2011年,由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谷超豪提议的上海数学科学研究中心建成。
04
中国何时迎来自己的数学大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来源: qq
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