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南京大学团队出手,8天即推翻室温超导新研究?

南京大学团队出手,8天即推翻室温超导新研究?

公众号新闻

 防走失,电梯直达安全岛报人刘亚东A 





来源:科学网

作者:孙滔


“这个结论肯定是推翻了,毋庸置疑的。” 南京大学超导物理和材料研究中心主任闻海虎对《中国科学报》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语气足够坚决。

“这个结论”,指的就是当下大火的美国罗切斯特大学Ranga Dias团队的室温超导研究,他们宣称自己研发的一种镥氮氢材料在近1万个大气压(1 GPa)下实现了室温超导。

3月15日,闻海虎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提交了一篇包括9个作者、长达16页的研究论文,题目是“氮掺杂氢化镥(LuH2±xNy)近环境条件下不存在超导性”,直截了当否定了Dias的研究结论。论文结论称,“我们的实验清楚地表明,从环境压力到6.3 GPa,温度低至10K(约-263摄氏度),镥氮氢材料LuH2±xNy中不存在超导性。”

这距离Dias的研究发布只有8天,如果实锤,Dias将会再次被打脸。


闻海虎团队论文截图

闻海虎 图源:南京大学

复刻Dias实验

3月7日,当看见Dias在美国物理学会会议上的报告结果,闻海虎火速安排重复实验,“我们的初步样品也很快出来了,后来又做了一些调整”。
为何效率如此之高?闻海虎称,这是他们团队加班加点、多位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事实上,这个复刻实验“难度不是很大”,“但是测量起来还是有难度的”,因为需要精细的信号,而数据分析也还是有难度的,幸好“我们平时有很好的积累”。
实验并非完全的复刻。闻海虎发现,Dias给的制备样品材料方案几乎不可行,于是他们结合自己的条件,完全以新的方式进行合成并得到了镥氮氢材料。经X射线衍射仪技术检查后,该材料结构与Dias的样品几乎一致,且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分析也发现了氮元素。
闻海虎团队随即在6万个大气压以下的不同压力中,对该材料电阻进行了测量,发现低至10K都没有超导发生。同时,他们也进行了仔细的磁化测量,发现没有超导所需的抗磁信号。闻海虎说,这些发现足以否定Dias的常温低压下的超导结论。
闻海虎团队得到的镥氮氢材料的光学显微镜图像显示,在不同压力下未能重现Dias实验中材料颜色自粉色到红色的转换。
因为Dias并没有说明其研究材料中的氮含量,目前只能以材料结构来讨论。闻海虎说,尽管样品中氮含量或许会有所不同,但是材料结构一样、3种元素兼具,这个情况下要有超导就应该产生了,“不能说那一点成分的改变会决定超导或不超导”。
为什么Dias的制备样品方案不可行呢?Dias的方案是,用两个小金刚石对着微腔中的镥、氮气和氢气在65摄氏度下加压到1万个大气压。闻海虎分析说,Dias的材料制备方法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65度太低,这个温度下能产生金属和氮气、氢气的反应是不可思议的。
闻海虎说,Dias可能给了一个错误的条件,或许是温度少了一个“0”,“除非用激光加热,否则很难做出来”,然而Dias并没有提到激光。闻海虎团队采用了高温高压炉来烧,很快就得到了镥氮氢材料。
闻海虎考虑到了更严谨的情形。他说,这个材料在几十万大气压是否会出现高温超导,还不能下结论,“我们也正在做”。

需要更多的验证

从1968年到今天,物理学家一直在研究从氢气到富氢化合物这类与氢有关的超导属性,包括硫化氢、稀土氢化物和碱土氢化物可以在超过200K的温度下转变为超导态。
Dias团队这次将氢化镥中的部分氢换成氮,并宣称在1 GPa、20摄氏度的最高转变温度下测量到了超导。如果证实,这将是史无前例的一大步。
此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靳常青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提及Dias这次研究的几个存疑的细节,包括合成样品结构不清楚、氢的含量太低(与之前发现的富氢超导体迥异)。
为何氢的含量如此重要,这与学界对超导的一种固有认识有关。一般而言,超导材料中氢含量越高,其超导转变温度越高。
计算化学家、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副教授苗茂生告诉《中国科学报》,对于富氢超导体和低氢超导体,二者“是完全两个不同的系统”,Dias的结论颠覆了已有的认识。比如“LaH10”(十氢化镧)超导转变温度为零下13℃,已经很高;而Dias的镥氮氢材料中,镥:氢摩尔比不到3,远远低于十氢化镧,其超导转变温度却高于十氢化镧。
苗茂生 图源: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
苗茂生说,很难想象Dias的镥氮氢材料会成为一个电声子耦合超导。基于电声子耦合理论计算得出,这个材料的超导转变温度应该在十几K。
他提示说,高压实验是非常难做的实验,样品特别小,合成条件又很难达到非常均匀,加上信号测量的噪音就会非常大,这些都是容易产生误判的因素。
除了闻海虎团队,近期还有数篇有关氢镥材料的类似研究发表。
更早的研究来自靳常青团队。3月9日,他们在arXiv发表研究称,多氢化镥在218 GPa的压力下超导转变温度为71K(约-202摄氏度);当压力释放到181 GPa时,超导转变温度降低到65K(约-208摄氏度)。这些超导转变温度都远远低于室温。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程金光团队于3月12日在arXiv发布了另一项研究,尽管他们的材料没有添加氮元素,然而他们在高达7.7 GPa的压力下对二氢化镥测量表明,温度低至1.5K(约为-272摄氏度)时没有超导性。
值得关注的是,Dias的两次“前科”让人无法对其研究放心。可测试、可重复性和透明度是科学研究具有可信度的重要因素。Dias此前的两次重要研究,包括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金属氢研究和在《自然》杂志发表的碳氢硫超导研究,均未具备这些因素。
Dias 图源:罗切斯特大学
《自然》杂志也注意到Dias的过往。靳常青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David Ceperley在该期刊发表评论文章称,因为Dias关于碳硫氢化物高温超导的论文被撤回,那么对其最新研究的独立测量数据将有助于消除疑虑。
苗茂生也提醒说,既然《自然》杂志接受了Dias的工作,那么就要严肃地讨论它,如果要否定他的工作就需要更多的证据和重复性验证,后续应该会有多个验证实验很快发表。
参考:
https://mp.weixin.qq.com/s/rk8psZLFWP7I6IyMkr2nPQ
https://mp.weixin.qq.com/s/bSQ_BvGcB4nUJppVr5u26g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960.shtm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室温超导这事儿靠谱吗?不妨自己判断一下 | 清华大学出版社细小而平常的快乐美国研究团队宣称实现“室温超导”引爆资本市场!这个关键元素中国产量很高!21℃室温超导引爆物理圈,一场新的能源革命要来了?日本老电影《砂器》再度刷屏的“室温超导”靠谱不?不日见分晓 | 返朴​GPT-4 全面接入Office全家桶;南京大学发布室温超导重复实验,未能观察到超导相变 | 环球科学要闻室温超导新成果或已光速证伪 | 返朴全球炸锅!21℃室温超导不是梦,美科学家被撤稿后再登Nature半年前惨遭Nature撤稿,“室温超导”今日卷土重来独家 | 半年前曾遭撤稿 ,突破“室温超导”技术的美科学家回应:已多次重复实验,有信心过审!室温超导是否真在美国实现了?“室温超导”科学家多篇论文再遭调查,涉嫌数据捏造和抄袭,所属大学回应 | 环球科学要闻突破室温超导技术科学家回应质疑/GPT-4或下周发布/小鹏回应多名高管离职室温超导新成果或已光速证伪股民熬夜学习一晚上!沸腾了!这个板块创年内新高!券商深夜召开会议!大家为何如此激动?“室温超导”是什么?完整现场视频!21℃室温超导引爆物理圈,曾被撤稿研究再登Nature爆炸性消息!-269℃→21℃!美科学家宣布突破“室温超导”技术,颠覆物理学?学术圈炸了!美国科学家宣布实现室温超导技术,若真实则人类要技术飞跃了21℃的室温超导真的要来了?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经纬低调分享】疑点尚存的室温超导万一为真,就能点燃科技革命吗?爆炸性消息!美科学家宣布「室温超导」技术重大突破,或可彻底解决能源问题21℃实现室温超导,Nature凌晨刊发撤稿团队新研究,赌城现场被人群挤爆再度刷屏的“室温超导”靠谱不?不日见分晓回忆80年代的春节物理界炸了!21℃实现室温超导,Nature凌晨刊发撤稿团队新研究,赌城现场被人群挤爆陶哲轩成为白宫生成式AI工作组的共同领导者;南大团队正式发表《自然》,推翻“室温超导”结果|环球科学要闻刚刚,中科院物理所发文!"室温超导"爆火,"超导维权群"却已建好…这个室温超导研究,要么是惊天乌龙,要么将改变世界美国突破室温超导,到底意味着什么?2022南极行:跳吧、跳吧,祝圣诞快乐缅怀!近40天,100余位书画家离世AI炸翻物理学!21度室温超导预定诺奖?Nature撤稿教授反获OpenAI投资彻底改变人类科技的室温超导,突破还是乌龙?也许不用等太久轰动全球的室温超导研究,被光速证伪?南京大学闻海虎团队提交重磅论文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