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人物 I 为女儿攒学费40岁只身赴美,她的烧饼摊上了纽约时报

人物 I 为女儿攒学费40岁只身赴美,她的烧饼摊上了纽约时报

公众号新闻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餐饮家》

1987 年,美国国会将每年的 3 月确定为“女性历史月”(Women’s History Month)。《餐饮家》微信公众号将用《女性餐饮家特辑》向我们的女性餐饮家致敬,赞美她们在这个行业所取得的 amazing / 了不起的成就。
致女餐饮家:你们如此Amazing
纽约有一位“锦鲤”型女老板,她的搭档们都赚了


女餐饮家
“我们上了
《纽约时报》”
—— 于若锟和佟春梅【钰锟烧饼】


文|Min Sun
摄影|龚成

于若锟和佟春梅代表了餐饮行业里的数量巨大的一群人,他们谦逊地守着方寸之地,做着微小的餐饮生意。在《餐饮家》的心目中,他们当然也是我们理当礼赞和致敬的餐饮家。于若锟和佟春梅当然也是当之无愧的女餐饮家。

 1
“我们上了《纽约时报》”
在纽约法拉盛最繁华的商场新世界商场的对面,有一个门脸不太起眼的店铺——地王商场,这里其实是将一个比较大的店铺分成若干个大约只有一百平尺的铺位,分租给不同的小商家。这种分租方式的商场在法拉盛很常见,它们有的是以销售服装为主,有的以销售小商品为主,而地王商场则是主打各地小吃。钰锟烧饼就在其中。
钰锟烧饼在商场进门左手边第三家,在这个勉强够站两个人的空间里,于若锟和佟春梅并排站着,于若锟正在将烤好的烧饼放到一个玻璃的展示柜中,佟春梅则正在将一大勺馅料塞入手工制作的面饼,然后将一大盘包好的火烧放入一个小烤箱中烘烤。
所有的火烧和烧饼都是她们亲手做出来的。于若锟和佟春梅共同经营着这家小店。

纽约时报新闻截图
在小店仅有的柜子上贴着一整版报纸,空白的地方有手写的中文:“纽约时报”,整版报纸上只有一篇报道,标题为《A Timely Triumph: Stuffed Flatbread》(一个适时的成功:馅饼)。而报纸上的照片正是于若锟和佟春梅。
于若锟说,《纽约时报》的一位编辑 2019 年 9 月,烧饼店刚开的时候就来采访过她,他长得有点像亚裔,但不会讲中文,所以还带了翻译。2020 年初,他又来了一次,再后来就送来了这张报纸。
自那之后,有了不少新面孔的顾客,全都是“老外”,不少是从曼哈顿来的。那时的生意比之前好了一些,每天能卖 300 个,所以她们就又租了一个更里面的铺位专做烧饼,外面的铺位用来销售。烧饼摊大部分客人还是法拉盛的华裔居民——其中不乏对中餐极其挑剔的人——都成了回头客。
但是,随着 2021 年底,奥米克戎变种的到来,他们的销量下降了很多,只得放弃里面的铺面,勉强维持原本的这个铺面。为了吸引更多顾客,于若锟还推出了新的产品:酱香饼,以及只在过年期间制作销售的腊肠。

于若锟说,她们的烧饼和火烧种类多、新鲜、酥脆,是正宗的山东风味。她特意指出,《纽约时报》的报道弄错了一个名字:“有馅的是火烧,没有馅的是烧饼,火烧和烧饼我们都做,他们买走的是火烧,但是他写的是烧饼。”

 2
2016 年秋天,于若锟从山东来到纽约。来美国之前,她在老家有自己的生意——卖山东肉火烧,生意不大,但是做的还算有模有样。于若锟想让自己的女儿能出国读书,于是就下定决心,放下了国内的生意,只身一人来到美国,想打工给女儿攒学费。
刚来美国,于若锟就到餐馆打工做面食。每天站十一个小时,站得腿都肿了,下班后都不会走路了。但每每想到孩子,就还是坚持下来了。
佟春梅于 2018 年从辽宁来到纽约,也是在餐厅打工。她俩在法拉盛以每月 1000 美元的价格合租了一个一室一厅的公寓。
2020 年 3 月,疫情来袭,纽约市关闭了所有商业,她们就都失业了。而这一失业就是六个月。于若锟说不想办法不行了,她和佟春梅看到了店铺出租的广告,于是俩人凑钱开了这个烧饼摊。虽然她以前也是在餐厅打工,做北方面食,但是只能做老板要做的食物,不能自己发挥。这次她想,就做家乡的风味——山东烧饼,那时的法拉盛,她们是唯一一家做“这一口”的。
这对生意伙伴每个月要为摊位支付 3000 美元,并且由于空间太小,还需要向邻店再支付 200 美元以使用它的厨房。
疫情期间,钰锟烧饼所在的地王商场里,有一半的店铺都没有坚持下去。这个烧饼摊位主要依靠华裔顾客的支持。外卖的话,也只能在面向中文用户的诸如饭团外卖之类的送餐应用上找到钰锟烧饼。柜台上有一张带微信二维码的海报,也可以通过微信购买。
于若锟说:“我们没有钱打广告,只能靠口口相传。”为了满足来自中国各地的食客,她们一共有 17 种口味的烧饼。她说:“我们要面向所有人。”
两个人每周工作七天,每个烧饼三到五美元不等。她们还出售两种规格的羊肉汤,可以和烧饼搭配,价格为四美元或八美元。另外,还有冷冻的她们自己包的饺子,饺子都是关张后晚上在家做的。而她们的原料都是在不远的超市采购。尽管自 2021 年以来,纽约的物价上涨了很多,但是钰锟烧饼并没有涨价。于若锟担心,涨价会给她们的回头客增加生活负担。
从某些方面来说,她们也算是幸运的。疫情以来,许多店铺被迫关闭,从而使新房客的租金下降,在新冠之前,钰锟烧饼这样的摊位租金要每月 4000 美元或更高。而直到现在,尽管纽约市的房租已经在疯涨,房东也没有给她们涨租金。于若锟说,房东是个好人。

 3
以前,食客们来到这个小型购物中心主要是去第一家店铺:石磨肠粉王买肠粉,这家店的位置最好,生意也最好。但去年,专门来烧饼摊的人也挺多的。
正在买烧饼的温妮·黄说:“我是在等肠粉,但我看到有位女士一口气买了 20 个烧饼——所以我觉得我必须试一下。”她说,她和她的母亲都从中国台湾来,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在法拉盛看到这种烧饼了。
“这种烧饼在法拉盛都很少能见到,”瑞恩·陈说,他从长岛来取生日蛋糕,也顺道来买烧饼。近些年,在法拉盛和纽约其他华人聚集区的餐馆趋向于辛辣川菜或火锅的潮流。北方风味的街头食品,如烧饼,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常见了。
于若锟说:”我们上了《纽约时报》,我虽然不会看这个报纸,但是也很高兴。它给我带来了一些“老外”客户,虽然不是很多。但是有的人从曼哈顿跑过来买我的烧饼,我还是挺高兴的。”

ASK A RESTAURATEUR
《餐饮家》问餐饮家


第 20 期


问 | 《餐饮家》
答 |   于若锟



姓名 : 于若锟
性别 : 女
年龄:46 岁
你来自哪里: 山东青岛
从事餐饮业 20 年

Q:目前的心境怎样?
A:很好。

Q:最难忘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A:上学的时候

Q:你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
A:烧鸡。

Q:最恐惧的是什么?
A:老了。

Q: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
A:没有努力。


Q: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
A:最喜欢数钱。

Q: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A:没有好好学习

Q:如果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A:回到年轻时代。

Q:最伤痛的事是什么?
A:离开了不想离开的地方


Q:何时何地让你感觉到最快乐?
A:和孩子在一起我最快乐。

Q:自己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A:把自己吃成了胖子。

Q:这一生中最爱的人(或物)是什么?
A:我最爱我奶奶。


Q:座右铭是什么?
A: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多图)绿色海洋淹纽约,满城尽戴绿帽子 I 浮世绘

法拉盛小贩集体示威,用普通话高呼:给我们留活路,我们要生存

疯传视频控诉曼哈顿韩餐馆外卖吃出死老鼠;餐馆公布制作全程回应:疑为敲诈

“吸引犯罪”,华女议员请愿赶走法拉盛街头摊贩;摊贩:我们别无选择

高级杀猪盘:70岁“上东区最坏男友”被控骗5名纽约女$180万

纽约客最应该关注的油管频道
纽约客最应该下载的APP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纽约时报访杨紫琼:8年前一场灾难,改变了我的生活城市也开始发展了《纽约时报》2023年春夏季学生竞赛汇总《纽约时报》刊登中国父子文章(下):我要去美国读大学纽约时报:曾经风光无限的亚裔学霸们,后来都去了哪里?​《纽约时报》给《三体》打差评,遭IMDb打脸大厂狠抓贪腐:半年打车报销20万,前置仓成了煎饼摊纽约时报:平权法案将被否定,美国大学招生即将巨变中美关系的寒冬,兼谈德州和佛州禁止中国人买房没有灵魂就没有未来 | 纽约时报(考研经验贴征集ing)童大焕:我们做一个极端假设,假如突然关闭国门一年学费40万!加拿大16岁华人少女在顶级学校丧命!尸体在树木被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因为这个,《纽约时报》起诉欧盟“敦煌女儿”樊锦诗,捐1000万给北大!25岁抛下恋人只身赴大漠,守护60年,她的爱情和敦煌一样美!假如大学申请可以重来,我会...刚结束申请的美国高中生们,上周对纽约时报说了真心话你每天“产量”达标了吗?纽约时报揭40年前黑幕:里根阵营派人劝伊朗不释放美国人质,以破坏卡特连任《流浪地球2》北美差评率仅6%!《纽约时报》酸了......纽约时报给《流浪地球2》打“史低分”,外国网友却集体不干了《纽约时报》:当亚裔被美国的枪支文化同化纽约时报曝光:台积电现在骑虎难下,美国工厂恐怕要烂尾《纽约时报》数据显示本科学校排名重要性!美国法学院表示:哈耶普本科毕业生优先录!《纽约时报》刊登中国父子文章:我为何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考了960次,终于拿到驾照!她一夜出圈火爆美国,还上了《纽约时报》纽约时报给《流浪地球2》给出了30分的差评,国外影迷:???当女人成为女神,女人节成为女神节的时候!杨紫琼:悬崖之上,铿锵玫瑰毅然绽放 | 纽约时报爸妈破产后,弟弟退学回国高考,我和姐姐卖包攒学费....听说德州出笼了排华法案?新英格兰一地入选,纽约时报今年最值得一去景点!纽约时报广场晚高峰突发枪案一男子死亡 纽约法拉盛国泰银行遭抢劫轰动《纽约时报》! 纽约妈妈带娃旅居上海16年, 回美一对比她竟这么说[预约] 《流浪地球2》影评(纽约时报&英国卫报)纽约时报广场晚高峰突发枪案 一男子死亡人群仓皇逃离《纽约时报》刊登中国父子文章(上):我为何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