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50年间,全球共发生了约1万1000起与天气、气候和水文相关的灾害,导致200多万人死亡,经济损失近3.6万亿美元,这是世界气象组织在《2020年气候服务状况报告》中给出的数据。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极端天气和灾害事件正在不断增多。自前工业时代或19世纪中期以来,全球已经升温了1.1或1.2摄氏度。而1月30日,最新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重新引发了是否依然按照巴黎协定的要求将气候变暖限制在1.5摄氏度内的讨论。这是因为,升温1.5摄氏度是一个关键的临界点,超过这个临界点,发生极端洪水、干旱、野火和粮食短缺的几率将急剧增加。温度上升超过2摄氏度会带来灾难性和潜在的不可逆转的影响,包括让30亿人“长期缺水”。气象变动发生于人类生活的每时每刻。它重要到渗透进每个人的生活之中,但却因日日相伴而让大多数人不易洞察气象变动的细微之处和气象监测的难度。直至当下,当越来越多极端天气开始出现,也就向气象服务发出警报、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事实上,在气象服务较为成熟的市场,早已有较为完善的气象服务体系。比如,气候变化在伦敦早已是各项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方向之一;大洋彼岸的美国,活跃着近400家左右的商业气象公司,并且保持着每年近25%的增长率;世界上最大的天气信息公司之一日本Weathernews In.(WNI),可以为全球50个国家或地区的44个不同市场的客户提供多个行业的天气信息服务;The Climate C corporation专注于农业,只专门给农民卖大豆保险就足以支撑自身的商业价值。然而,富矿往往藏于未经开垦之地。相比成熟市场的高饱和度,气象服务在中国市场的价值才刚刚开始展现。2015年6月,《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开始实施,这意味着国家气象局开始面向全社会开放气象数据,并鼓励民营资本与气象局合作。当更多社会多元化主体开始参与气象服务时,中国市场气象服务的活力也就虽迟但到。而来到此刻,当气候变化越来越成为社会不同角色都在关注的重点问题时,新的市场机会更指向了早已在精进自身的企业。回看气象服务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事实上,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标准的制定综合考虑了当地历史灾害情况及经济社会重要性等级,保证了城市基础设施可应对大部分常规情况下降雨、降雪、干旱、洪水等灾害。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的《气象基础设施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中也明确指出,气象基础设施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支持范围包括气象卫星、人工影响天气、海洋气象综合保障、气象雷达、信息化、观测站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基层台站等工程。也就是说,从目前的硬件设施上看,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足以维持城市生存功能系统。而与上述成熟的气象服务市场相比,气象服务的激活仍需要需求侧和供给侧两方的共同拉动,以国内头部的民营气象公司墨迹天气为例,在其1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C端已经可见7亿装机用户的规模、B端市场又几乎可以在各行各业弥补需求。那么,在气象基础设施已经相对完备的当下,大环境上的变动可以看作市场活力的开关,气象服务的软件业务就是将气象价值渗透于各行各业的触手。墨迹天气此刻遇见的机遇,就藏在这细枝末节的天气变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