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人工智能撬动科研范式变革!专家解读AI for Science专项部署工作

人工智能撬动科研范式变革!专家解读AI for Science专项部署工作

公众号新闻
◎ 科技日报记者 刘垠

“AI for Science有可能推动我们在下一轮科技革命中走在前沿。”谈及近期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启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专项部署工作,中科院院士、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院长、自然科学基金委“下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组长鄂维南作出这样的预判。

鄂维南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科学研究从“小农作坊”模式向“平台科研”模式转变,AI for Science正是推动“平台科研”的主要动力。AI技术不仅极大提高了科研活动中共性工具的效率和精度,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助力建立一个由产业需求推动科研的有效体系。

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一大趋势,国际学术界已对AI for Science形成共识——将带来科研范式的变革和新的产业业态。

“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启动AI for Science专项部署工作,进一步加强对AI for Science创新工作的统筹指导、系统布局,充分发挥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加速科学研究范式变革和能力提升,推动人工智能走向高质量应用新阶段。”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徐波说。

人工智能驱动科研突破什么瓶颈

鄂维南坦言,长期以来,科研人员在实际研究中面临四大痛点:其一,辛苦研究出来的基本原理等重要成果,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时比较困难;其二,目前的实验手段,以及收集、处理、分析数据的效率相对低下;其三,科研团队工作方式多为“作坊模式”,从头到尾都自己干下来,科研效率亟待提高;其四,在解决生物制药、材料等实际问题过程中,仍然依靠经验和试错方式。

“人工智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AI for Science是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与‘科学研究’深度融合的产物。”在鄂维南看来,AI for Science为科学研究带来了新方法、新工具,在提升创新效能的同时,赋能产业应用的实际场景。


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深势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张林峰认为,人工智能驱动下的科学研究最大的特点是,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不同学科、不同背景的人们连接在一起。

“Al for Science 是一个学科与知识体系大重构的过程,既需要计算机、数据科学、材料、化学、生物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也需要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构建和算法设计。”张林峰提醒,“当且仅当做好相关的融合,我们才有机会在新一轮科学革命中抢占先机。”

这些领域为何迫切需要AI驱动

那么,我国布局AI for Science前沿科技研发体系,将聚焦哪些领域发力?

“紧密结合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等基础学科关键问题,布局AI for Science前沿科技研发体系,是增强基础科学研究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徐波解释说,新药创制、基因研究、生物育种、新材料研发等领域,则是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结合需求迫切、进展突出、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方向。

比如,基于生物学机制、疾病和用药相关数据、药物的各种药学性质等建立的人工智能模型,可预测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人工智能辅助,可减少研发中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提高药物研发成功率。当人工智能赋能新材料研发后,可实现将电子尺度和分子尺度等多尺度材料计算模拟方法耦合,快速筛选符合目标性能的新材料成分和构型,压缩新材料与器件研发周期和成本……


“科学研究中的人工智能方法,不能简单照搬我们熟知的AI领域,如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现有模型和算法,而需要根据每个基础科学具体情况,研发针对性的智能算法、模型和软件工具。”徐波强调,只有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领域知识深度结合,才能充分发掘人工智能加速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和知识发现的变革性潜力。

整合资源形成推进合力

谈及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鄂维南直言,我们率先意识到人工智能方法对基础科学研究可能产生的影响,全面布局AI for Science的科学研究和培养科研团队,将人工智能方法、高性能计算与物理模型相结合,并已走在了国际前沿。但如何高效利用这些优势积极引导布局,使我国在当下的科技革命中走在前列,并率先打造出新的科研体系、有效调动人才资源、合理利用资金和算力资源,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已将AI for Science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发展方向进行安排。徐波介绍,在2022年指南中,部署了“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的AI范式”任务,面向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化学和材料科学、生物医药科学等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创新研究。同时,面向国际竞争激烈的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支持国内优势团队开展科研攻关。

记者了解到,科技部将以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为牵引,加快人才、技术、数据、算力等要素汇聚,形成推进AI for Science的政策合力。在平台支撑方面,科技部正在加快推动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将为AI for Science发展打造智能算力基座;在机制创新方面,科技部将鼓励用户单位围绕业务深度挖掘技术需求和科学问题,深度参与模型研究与算法创新,积极开放数据、资源。

着眼未来发展,鄂维南提醒,要把资源真正配置到一线科研人员手中。AI for Science时代,更需构建垂直整合的人才团队,以重点问题为牵引,真正让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员与基础科学领域如材料、能源等的研究人员一起工作,进行高频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

“AI for Science的潜力正在不断释放,但也面临‘点’上研究较多、追逐‘热点领域’研究较多,而系统布局较少的现实问题。”徐波说,为此,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将在第二个五年实施阶段(2023—2027年)持续加强体系化布局和支持力度,拟研究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模型、新算法,研发跨尺度建模、高精度仿真、微分方程智能解算等共性研发工具和平台,发展一批针对典型科研领域的AI for Science专用平台,推进软硬件计算技术升级,打造智能化科研的开源开放创新生态。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编辑:宋慈

审核:朱丽

终审:王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啤酒、咖啡和AI For Science:40位嘉宾,60位专业观众,闭门畅聊人工智能 | 6.3 · 北京从Pre-founder到Pro-founder,来鸵鸟会就够了|鸵鸟会人工智能营报名倒计时武汉5000多家药店纳入门诊统筹,能撬动多少利益空间?Science专题特刊:哺乳动物的进化为理解人类疾病的起源提供了线索计算美学(Nolibox)联合创始人黄晟昱:AIGC驱动设计创意生产方式变革|GTIC 2023演讲预告大咖集结!人工智能/物联网通信/智能工业/双碳/云计算领域的专家都来了~苏姿丰:AMD将加速部署人工智能产品组合盘点四大技术板块,洞察百项人工智能开源项目——InfoQ研究中心带你探秘中国人工智能开源领域中信建投:从CHAT_GPT到生成式AI(Generative AI):人工智能新范式,重新定义生产力(100页)迷失的时间(4)---逝者如斯为何某些美籍华人总是自做多情?专家对话 | 生成式AI:企业组织架构与商业模式变革【数字原生组织】针对 jar 和 vue 的一键自动化部署工具,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已开源)帮扶与人工智能标注师: 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自由谈扒了全团队的购物车,发现老母亲的快乐,几块钱就能撬动BroadLink CEO刘宗孺:ChatGPT助推全屋智能管家式变革女子拒绝公司查手机聊天记录,被无偿辞退,走之前被强行搜查背包!专家解读…怦然心动又见他没有这套Enscape专属配景库,你还装Enscape干嘛!Science专题特刊:揭示人类加速进化区发生的结构变异导致人类基因组折叠方式不同于其他灵长类动物《更多的诗歌》:40: 告别一个名字和一个编号程序员的未来属于「伪代码」!Nature专栏:用ChatGPT加速科研编程的三种姿势颠覆式变革来了?谷歌将改变搜索引擎展示方式,加入AI对话与短视频就连人工智能也建议暂时回避人工智能股票热搜!女子拒绝公司查手机聊天记录,被无偿辞退,走之前被强行搜查背包!专家解读…首个由人工智能生成的游戏和电影问世,探秘生成式 AI 如何发展(附相关人工智能产品集)一个好的兴趣班,竟能撬动孩子的整个世界明确了!2023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53项部署工作责任分工AI智能新世代 圆桌论坛! 麻省理工/斯坦福/耶鲁上海校友会共同邀请您参加圆桌论坛:业内专家探讨和分享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多方面影响科研实习 | 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招聘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科研实习生科研实习 | 西湖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AI4Science小组招收实习生(可远程)Science专题特刊:人类基因组缺失的大约1万个DNA片段可能是使我们成为人类的原因历史性变革!澳联储迎重磅变革,官方利率被接管,澳洲可能再次加息!科技部启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专项部署工作南澳散记 (增订本) :先父题词《减兰》及注释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