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一段监控视频登上了热搜,视频中的爸爸和妈妈吵架后,爸爸将情绪发泄在1岁左右的孩子身上。爸爸双手用力勒紧孩子的脖子,整个动作长达17秒。视频中的婴儿毫无还手之力,男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掐死他。无独有偶,老育之前看到一则新闻,父亲因脾气暴躁经常为生活琐事殴9岁的儿子,使儿子多次身体受伤。孩子留下了心理阴影,放学不敢回家,甚至离家出走。
母亲忍不了了,向法院申请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并向法院提交了公安机关接管记录、儿子的伤情照片等证据。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更喜欢打孩子”的调查。调查显示,31%的父母认为打孩子解决不了问题,而66%的父母认为打孩子也并非坏事。不少父母认为,打孩子和家暴是有区别的。适度“殴打”应当归为惩罚教育。家暴是毫无克制的情绪宣泄,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把孩子打得遍体鳞伤,给孩子造成严重伤害。惩罚教育是理性的教育,在孩子犯了原则性错误时,利用家长的威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约束。《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指出: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打孩子”中的“打”,应当是算在“殴打”的范畴之内。
也就是说,我国法律规定,“打孩子”应当属于家庭暴力行为。调查数据显示,受到家庭暴力的孩子有不良行为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孩子,其中25.7%的孩子表现出“自卑”,22.1%的孩子表现出“冷酷”,56.6%的孩子表现出“暴躁”,这些情绪都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潜在因素。在上文中提及的“什么样的家庭容易打孩子”的调研里,我们也发现许多小时候总是被打的父母,在长大后也依然对儿时的那段回忆有很大抵触情绪,并且承认这些被打的经历对自己今后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心理阴影。
咱们做家长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怎么避免家庭暴力呢?在孩子犯错误时直接用言语表达出自己对他的行为的不满,向孩子描述出自己的心理感受。比如“我不喜欢你刚刚的做法”“你这样做让我感觉很伤心”等。孩子犯了错,可以选择让孩子承担后果或者间接惩罚孩子,比如限制看电视的时间、扣留喜欢的玩具等。如果孩子犯了原则性错误,影响到他人并且劝说无效,这时候可以拿出父母的威严。可高声喝止,或是装作要打人的架势,在气势和表情上做到极致的愤怒,达到震慑孩子的效果。
“打是亲,骂是爱”其实是一种悖论,家暴给孩子造成的创伤是不可磨灭的。教育孩子决不能动辄打骂,我们要有方法有策略。
今天4月30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
希望所有家庭可以和和美美,远离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