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妈:上班好还是全职好?这个女人一句话,道出本质
🍃
每次发我的书单,都有妈妈说想读一点关于女性自我成长的书。
我在这两年读过的书里,重新整理出一份女性书单,这份阅读体验,关乎我们身为女性,如何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
“ 女性主义入门,几岁都不晚。”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作者上野千鹤子,是眼下出版界的大热门。从书展回来的小伙伴说,今年出版社的重点新书里,排了七八本上野老师的作品。
这本顾名思义,是女性主义入门读物。我去年就和大家分享过,在上野千鹤子的作品谱系里,它是对新读者来说最友好、最易读的。
书的形式是对话体 + 漫画,上野和漫画家田房女士用有趣的一问一答,聊了那些我们「好像知道却又说不清楚」的问题,比如为什么男人完全无法理解我们?那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这本书给的其实是一个认知框架,关于到底什么是女性主义,这个思潮是如何发展的,我们又可以如何用女性主义的思维去看待世界。
这本书是一个阅读上野千鹤子的起点,如果看完了萌发兴趣,可以继续拓展阅读《始于极限》《快乐上等》,也是书信体和谈话体的形式。
“ 先看见自己,再让世界看见。”
——《看不见的女性》
英国记者佩雷斯的作品,用大量的事实和数据提出了「性别数据缺口」的概念,解释了很多东西:
因为女性生理构造不同,上厕所要花的时间是男性的 2.3 倍,但男女厕普遍设计成相同大小,所以商场里的女厕所才总是排长队;
男钢琴家很多,女钢琴家很少,因为标准的钢琴键盘就是依据男性的手长设计的;
女性更容易车祸受伤,不是技术差,而是因为汽车碰撞测试都是以男性为基准,并没有考虑女性的生理差异……
原来,从历史到文学,再到现代社会里的商品和服务,女性是如此被忽视。读到这本书,让我第一次用这个视角去看待生活中很多习以为常的东西。
了解是改变的第一步,想要被看见,就要真的发出声音,这可能就是这本书的意义吧。
“ 每个女人,都在打两份工。”
——《职场妈妈不下班》
为什么说职场妈妈不下班?因为「上班的时候你在干活儿,当你回到家,还是干活儿,然后你再回去上班,继续干活儿。」
早在 30 多年前,美国社会学家霍克希尔德就观察到这个现象,提出了“第二轮班”理论。
前几年做糕妈电台,我就为大家介绍过霍克希尔德。她的研究,为我提供了认知两性和家庭问题的框架。这本书的中文版是 21 年出版的,让我更完整地看到了她访谈的家庭故事,称得上引人入胜。
有些故事,看了让人想捏拳头。
比如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里,丈夫和妻子都工作,但是丈夫在家的时间干嘛呢?搭自己喜欢的火车模型、运动、阅读,而妻子在干家务、处理账单、孩子的功课……
这就是家庭里男女之间出现的「闲暇差距」,男人觉得辛苦工作,回到家休息理所当然,但女人在办公室上完第一轮班,回家后开始上「第二轮班」。
哪怕是那些妻子负责「养家」的家庭,收入远比丈夫高的妻子,仍然承包了更多家务。
总体算下来,妻子们相当于平均一年多劳动了一个月。
这也是当代女性处境的真相: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来回切换、不得喘息。
书里有一句很扎心的话,作者说,她走访的很多职场妈妈最需要的,是一个可以照顾孩子的「妻子」。
我想,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在家庭内部实现变革和家务的重新分配。也许完整的婚姻不是由一个丈夫和一个妻子组成,而是两个人都可以既是丈夫、又是妻子。
“ 女性的身体,和心理有关。”
——《闭经记》
从少女时期我们抱怨它的麻烦,也习惯了它的如期而至。你能想象有一天,这位老朋友离开,会给身体和心理带来什么震荡吗?
闭经,是衰老最直接的信号。这本小书,是日本女诗人、作家伊藤比吕美百无禁忌的分享。人生过半,老到失去女性特征和魅力,这种私密、难堪的体验,竟然被她写出了一种独特的敞亮爽感。
她能在封面上痛痛快快喊出:「美或不美,都去他的!」对我来说,非常治愈,也照见了自己这几年的心境变化。变老不止是失去,也意味着一种全新的自由。也许是可以真正扔掉身体和身份的负担,能体会到的那种自由吧?
每个女人,终将面对这一课。
♥
以上就是我的女性阅读书单,它们是从女性视角出发,由女性来书写的,也会让我们身为女性阅读者,汲取力量、不再孤单。
行走和阅读的三月过去了,期待四月,也期待你来和我分享阅读感受。
与你共勉。
赶紧戳下方按钮预约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