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的“利益陷阱”公众号新闻2023-04-09 23:04文/子木昨天标普全球公布了一项重要数据:中国3月财新服务业 PMI 升至 57.8,较前值 55 上升 2.8,创下 28 个月新高,连续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这个数据要比国统局公布的PMI更贴近大众生活,连续扩张,说明民营触底反弹,经济一片大好。然而当我把数据发到社群,问大家的感受时,却出现了另一番景象: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强烈的对差呢?漏斗效应。每一轮经济复苏,都是从上到下进行传导,国企央企富的流油,才能轮上民营企业,富人鼓了口袋,才能轮上中产和低收入人群。前面吃肉,中间吃面,后面喝汤,这就像绵延千里的吃席队伍,与货币以及核心资源距离越近,财富增长反弹就会越快。表面上大家都是擦肩而过的同一物种,但实际上只是处于平行世界的不同时空,冷暖体感,并不一样。其实这几年被疫情以及经济周期收割最严重的,并不是穷人,因为穷人只有消费,0资产,0负债,收入降低大不了少吃一顿。也不是富人,富人收入靠资产和杠杆,行情一来大水一放,资产套利空间巨大。最惨的就是中产,上有老下有小,虽然表面上感觉活出很有钱的样子,但实际上,房贷、车贷、父母医疗、孩子教育,负债一堆。负债对现金流的要求极高,对于大部分工薪阶层的中产来讲,工作对生活的影响是致命的。这也就解释了,最近“中国电科陈志龙”怒怼领导,为何成为刷屏事件,即使被辟谣为P图作假,仍然有大量人选择不相信。因为经济复苏尚未向下传递,而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提高人效比,会将压力拼命向下传递,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对抗情绪。人人不敢成为陈志龙,但却想成为陈志龙。当然,经济复苏的漏斗效应,也对楼市行情趋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按照历史经验,2月,是连续积压的刚性购房需求释放周期,3月应当是改善接盘,继续烘托气氛,创造更热闹的行情表现。然而到了3月,全国除了头部一二线城市以外,后面大量城市的成交都出现了加速滑坡的现象。因为改善在买房的时候,开始考虑预期收入与负债之间的平衡,觉得现在生意不好做,对买房负债出现了一定的担忧情绪。这种情绪的消退,只能被两种方法化解。一种是房价强行拉涨,人们来不及理性思考就必须赶鸭子上架,楼市下行时大家开始“房住不炒”,楼市上行时大家对房不挑。第二种就是经济实打实的传导到下面,让人们有信心追求改善生活条件。第一种我认为可能性基本为0,第二种实现的周期,保守估计是第四季度,或者明年上半年了。至于强一二线城市为何能走出独立行情。比如上海3月,二手房卖了2.3万套,刷新近3年的新高;北京卖了2.2万套,创造近6年来的新高;成都达到2.8万套,广州卖了1.2万套,武汉卖了1.2万套……是因为,北上广深的中产属于强中产,距离货币源头较近,而且这些城市的国企央企较多,提供了稳定的收入预期。而成都、武汉这些龙头二线,本身不是一个城市,而是虹吸一个省的购买力。所以大家要明白,中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这是由“城运”带来的附加值。人生最痛苦的状态,不是承认自己平庸,而是窥探到了更高层财富人群的生活状态,但却苦苦登不上这天梯。过去几十年,房子提供了登上天梯的捷径,无数人从炒房中获益。那些年,楼市的钱来得太容易了,房东们百思不解,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所以有钱人最后都不得不信命,只有命能解释这一切。但是随着城镇化、人口红利消失,大盘趋势逆转,这种造富神话出现了裂痕,疫情更是强行扯下遮羞布。在这场历史洪流中,大多数中产的运气不会太好,甚至被强性推到了凛冽的高岗之上。比如我认识的一个读者,42岁,清华毕业,杭州某大厂高管,家庭年收入80万,一儿一女,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家庭状态。然而在杭州炒房最疯狂的时候,听信某大师创富言论,撬动500万杠杆炒房,在临平、临安等所谓的环杭区域,扫了几套房,旗下还有一套学区房、一套自住房,山东一套海景房。一瞬间现金流枯竭见底,之后全家经济跟着紧绷紧。昨天跑来问我,到底要不要继续坚持,这几年整体资产价格基本回调了30%左右,今年工作还被降薪,辗转反侧,与妻子矛盾日渐突出。我给他的建议是,放弃登上天梯的想法,杭州周期还未过去,至于环杭,一直都是伪概念,能出尽出。结果他却还在犹豫,杭州的自住房舍不得卖,而周边的房子以及海景房根本卖不出去……除非继续打骨折,而这将是他不能接受的。事实上,大多数买在房价高点的人,都不会承认自己的失误,一直以逃避的心理姿态幻想着未来房价继续上涨,补回心理落差。但这种状态又能持续多久呢?负债型房产的利益陷阱里面还藏着“兽夹”,不断根胳膊丢条腿,没几个人能从里面爬上来。从今年开始,一夜暴富的年代彻底结束了,但慢慢变富的机会还在,后来者,一定要参考我的三大投资信条:1、买在无人问津时,卖在人声鼎沸处。2、现金流为王,至少覆盖双倍月供。3、房子在精不在多,买资产而不是买负债。尤其最后一条,是今年大多数都要做出思考的,站在高岗上被套牢的同志,要及时止损,重新出发。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