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团队知识管理的3个技巧
作者 | 钱钱
来源 | 哲响
身边不少律师团队管理者都说,今年一季度接手的案件,明显比去年同期多了不少。但业务的忙碌,仿佛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多的“快乐”,还有个别律师团队管理者跟我吐槽“越忙越乱”。
A律
案件多了,但团队内部的效率并未提升,一些“模板化”的文书无法快速成文,有时还会忙中出错,一团乱麻。
B律
因为业务多,团队专门又招聘了一位律师助理,但“新人”上手不仅需要时间,还要人带,本来想着多一个人能多个帮手,没想到业务+带新,忙上加忙。
面对繁杂的业务,如何提升律师团队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出错率、返工率,成为了这些律师团队管理者烦恼的事。对此,我向A律、B律建议,做好团队内部的知识管理工作,利用好沉淀下来“知识产品”,提升团队协作效率。
听到我的建议,A律、B律纷纷表示,团队内部有知识管理的想法,但尝试了一段时间过后觉得总是有些混乱且麻烦。相信这也是大多律师团队正在面临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些律师团队知识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一个框架:
理清知识管理内容
和个人不同,律师团队的知识管理,因为要满足团队内部的协作共享,更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分类逻辑和思路,以便于后期团队成员的日常存取和更新。
因此,在开始着手进行律师团队内部的知识管理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梳理一套科学清晰的知识库分类框架。
一般来说,律师团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的工作场景和团队成员的角色定位,将团队知识库分为团队事务、业务档案、业务技能、市场运营、渠道客户、小组事项6大板块。
团队事务板块,可以将团队全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知晓、复用的一些公用信息,比如律所信息、团队资料、目标管理、团队会议记录等,储存在这里。
业务档案板块,其内容主要涵盖律师团队服务过程中所需的案件文档,可按业务类型、所属客户分类再细分类别,比如,X客户合同纠纷、X公司顾问项目等。这类档案的留存有助于后期遇到类似案件时,文档可以快速服用、套用。
业务技能板块,主要涵盖了律师团队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工作指引、对接技巧、小贴士等信息,比如,团队主营业务方向的最新法律法规、参考文书、标准业务指引流程、客户高频问题回复、内外部经典案例、法院法官信息等。
市场运营板块,顾名思义,涵盖了律师团队在市场运营过程中,用于提升团队品牌影响力的资料。如团队公众号、视频号运营资料、核心对外产品手册、对外培训的课件等。
渠道客户板块,主要涵盖了律师团队的客户信息与客情维护管理等内容。可以将渠道信息表、渠道拓展计划表、客户信息表等文件存储在这一板块内。
小组事项板块,主要适用于律师团队内部还存有小组管理的团队,可以将小组内部管理、工作岗位的标准化流程、小组会议记录等小组工作内容放置在这一板块内。
知识管理的意义在于实现知识价值的再利用,只有“存好管好”了,才能进一步实现再提取、再复用。
因此,为了方便团队成员的存取,就需要按照大家的“工作习惯、流程”确定存储框架和路径。先从版块入手搭好地基,再进一步细分,最后集团队成员的力量将各自收集的法律法规的信息资料、沉淀的办案流程指引、客户对接经验等内容,一一填充进去形成体系。
一份机制:
明确知识管理标准
在和A律交流的过程中,他提到,团队的知识管理坚持了一段时间,但后面发现大家存储的内容十分混乱,后期想要重新梳理,都无从下手。
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在做知识管理之前,A律没有和团队成员明确管理的“规则”。要知道,先说断后不乱,对于需要团队协作完成的事宜来说,十分重要。
因此,我们需要一份机制说明——《知识管理机制》,告知律师团队成员知识管理过程中需要遵守统一知识分类方法和逻辑标准、统一的文档命名标准、统一的知识上传和调取流程。
一般来说,《知识管理机制》需要包含知识内容分类标准、对内对外文档命名标准、上传要求标准,知识管理权限、知识管理岗位职责等内容。
知识内容分类标准,其实就是层级框架分类的逻辑说明和内容描述,比如,每个文件夹中应该放置哪些内容。这一标准需要按团队业务开展的逻辑并在团队全员知晓理解认同的基础上形成。
文档命名标准,这一点,应该是知识管理过程中最简单,最容易的部分。关于命名格式上,结合文件内容(名称)、撰写人(来源)、时间等要素,比如,【文件名】+【来源】+【时间】的格式,刑事全流程(钱钱)230409。
知识上传要求标准,为进一步保障知识库中的文档质量,避免出现非定稿、确定文件的混杂,我们需要对上传文件的标准进行规定。比如,发送给客户的定稿版合同,团队负责人审核过的工作指引流程等确定信息,需要上传至知识库。
知识管理权限,设置权限标准实则是对一些特殊文档的保护。根据不同的岗位所需,团队成员在调取知识文档方面也会有权限的不同,同时,为了更好地维护知识库的秩序,有部分律师团队也会对上传、删除、移动权限进行设定。
知识管理岗位职责,这一职责往往会被大多律师团队所忽略,但要想做好知识管理,专人专管是关键。
知识管理负责人主要负责对知识信息的认知、分类和研判,需知识经验掌握较强的人担任。
初期可由团队管理者担任知识管理负责人,统领整个知识库的架构搭建,团队的其他成员主要负责具体知识点的研究、夯实。待团队知识管理体系成熟运转后,可以委派团队高年级律师负责,实习律师日常负责按季度检查督促更新。
简单来说,《知识管理机制》是一份律所团队知识管理的规则,辅助规范了知识管理的全过程,能够有效避免出现“知识混乱”的情况。同时,《知识管理机制》也可以被视作是一份“说明书”,当团队新人进入团队时,可以以此为物料,帮助新人快速掌握知识管理方法,并从知识库中快速获取所需信息。
一款工具:
培养知识管理协作习惯
通过和A律、B律的沟通,我发现,阻碍律师团队知识管理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团队成员没有养成知识管理的习惯。
A律的团队,虽然有不少成员始终坚持将文档传至知识库,但大多“自传自用”,沉淀下来的知识并没有在团队内部实现流通复用,意义有限。
B律的团队,之前一直使用硬盘进行知识管理,但硬盘只有一个,轮流存储太费时间和精力,因此有不少伙伴认为知识管理这件事十分麻烦,故而放弃了。
律师团队的知识管理的确是一个繁琐的工作,对于以业务为主的律师来说,繁忙之余还要分出精力来做知识管理往往不是易事。同时,团队知识成果若不能即时更新提取,很可能成为信息孤岛,知识管理也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我们借助技术工具,满足即时存取和更新的需求,帮助团队成员培养知识管理的习惯。
其实,如今能够满足即时提取、上传、更新的需求的云存储工具种类很多,比如,企业微信的微盘、百度云网盘企业版、坚果云等,都可以满足律师团队成员手机、电脑多端存取、彼此协作的需求。
关于知识管理,大多律师不是不愿做,而是不想做,因为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纠缠在本不便捷的传输、下载上。如果律师团队能够做到工具的便利性,并予以团队成员足够的鼓励,我相信,律师团队的知识管理将不再是一件难以坚持的事。
毕竟,知识成果沉淀后期带来的红利,将会覆盖团队的所有成员。
写在最后
相较于日常工作处理的疑难重案,律师团队的知识管理或许并不高深宏大,其实质就是将日常高频问题、集体的智慧沉淀下来形成可复用的知识成果,对内让沟通协作更加高效,对外形成较高的工作水准。
EN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