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商伟:在变幻莫测的时代,召唤对人文精神的反思

商伟:在变幻莫测的时代,召唤对人文精神的反思

社会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如何将个人的时代经验转化为宝藏?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推荐一本直面时代困境的诚意之作,展现学问背后更大的关怀。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主任商伟教授的新著《云帆集》为其近十年学术思考精华的首次集结,由点及面,蔚为大观。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从具体问题出发,示范如何将研究视野拓展至文学史、文化史、思想史,乃至人类普遍处境。下编回忆恩师与往昔,再现一位世界顶尖学府执教者的个人成长脉络,和未被磨灭的赤子之心。


理性与感性的张力,让我们看到“为什么学术是可以托付生命的”。






写在前面的话

《云帆集》作者:商伟,版本:活字文化 策划 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 2023年4月
我在过去的十年间陆续发表了一些思想学术随笔、散文,也做过一些专题访谈。这些文章的结集出版给了我一次机会,去回顾自己感兴趣的文史话题和思考过的问题。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汇集了随笔和访谈共十二篇。依主题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四组:
第一组主要是《言文分离与现代民族国家:“白话文”的历史误会及其意义》上下两篇。以明代识字读本为话题的《一本书的故事与传奇》,以及《我们为什么要读古文》那一篇访谈,也可以放在一起来读。五四白话文运动是学界和阅读公众所熟悉的话题。实际上,所谓现代白话文的提倡和兴起都早于五四时期,但胡适等五四学者后来居上,支配了对它的解释,并且重塑了中国文学史和语言史的一些基本观念和立场。这两篇文章旨在廓清关于白话文的历史误解,反思与此相关的中国语言文字的历史叙述。
语言文字的问题从来都不只是一个纯粹的学术和学理问题,而是植根于中国社会文化的土壤之中,并且与传统帝制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转型密切相关。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广阔的历史语境中,我们才有可能对现代白话文运动及其历史意义,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与估价。而由此引出的问题,在今天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变得更为重要,甚至亟待解决。在当今这个世界上,由族裔、宗教、语言、文化和政治地域的身份认同所导致的冲突日益激化,环环相扣,简直打了死结。因此,我们有必要回溯历史,重新面对更具有包容性的帝国文化遗产,从中寻找另类的文化资源,以超越现代单一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超越这一意识形态所参与构造的历史与现实。
《言文分离与现代民族国家:“白话文”的历史误会及其意义》这上下两篇文章是根据我的英文文章 Writing and Speech: Rethinking the Issue of Vernaculars in Early Modern China(《书与言:重审早期现代中国的“白话”问题》)改写而成的,原文收在本杰明 ·艾尔曼( Benjamin Elman)编辑的 Rethinking East Asian Languages, Vernaculars, and Literacie s, 1000-1919(《重新思考东亚语言、方言口语和读写文化, 1000—1919》, Leiden:Brill, 2014, pp. 254–301)一书中。我没有逐字逐句地翻译,而是另起炉灶,重新组织,并且增补了一些后续的想法。关于这个题目的研究和思考历时已久,曾经打算写成一本小书,终因分身乏术而作罢。好在主要的想法和思路都基本上体现在这两篇文章中了,可供读者批评指正。 
2019年 4月,我编注出版了《给孩子的古文》,是活字文化推出的由北岛主编的“给孩子”系列图书中的一本。说是给孩子的古文,实际上同样适合成人阅读。这里收了《深圳读创》记者杨青的访谈,略陈编撰的初衷。而我所关注的问题,与白话文的讨论也有一些连续性。
《给孩子的古文》(插图版)的书影,孙田/摄
五四白话文运动结束了文言文与白话文共存的格局,导致了白话文一家坐大,独霸天下。尽管没有走到废除汉字的地步,但几代人下来,公众的古文阅读能力普遍退化,造成了文化延承的巨大断裂。比起汉字文化圈的其他国家,情况略好,但也好不了太多。五四学者把古文比作拉丁文,说成是死掉的文字。这在学理上是不成立的,对现代汉语自身的发展来说,也是有害的。如傅斯年所说,现代白话文学应该广收博取,在借鉴综合口语、古白话、文言文,甚至现代翻译体的基础上,去创造全新的、丰富而多样化的语言书写风格。这方面的实验还远远没有完成。
第二组是一篇随笔和一篇访谈,《〈红楼梦〉中的“假”宝玉和“真真国”》和《紫禁城中大观园:长春宫的〈红楼梦〉壁画》。这两篇以《红楼梦》为主题,但把它放到早期现代“全球化”的物质文化接触与交流的历史语境中,去做两方面的考察:一是《红楼梦》的跨媒介书写实践,二是它对物质文化和视觉文化的关注与呈现。我希望从这两方面来探索《红楼梦》所蕴含的思想深度,并且重新理解孕育了它的那个大时代。
《红楼梦》打上了清代宫廷的鲜明印记,尤其体现在它对物质文化和视觉文化的丰富的细节描写中。它与雍正、乾隆朝的艺术品味和时尚风格,保持着与时俱进的同步关系。曹雪芹写到出自清宫的幻象绘画,精湛地演绎了它给观众带来的真假莫辨的视幻错觉——这显然构成了他小说写作的一个灵感触媒。而我们知道,清宫的物质文化和视觉文化又是 18世纪全球物质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从机器人时钟到时尚的进口服饰和各类器皿,真是琳琅满目,不胜其多。其中备受雍正和乾隆皇帝青睐的幻象绘画,也起源于欧洲,由来已久。我希望读者看到,《红楼梦》如何将它敏锐的触角延伸进了时代文化的潮流之中,然后沿波讨源,触类旁通,完成了一次精彩的跨媒介的小说写作创新。
《红楼梦》与清代宫廷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自 1791年刊行之后,这部小说在清代宫廷王府和贵族子弟中日渐流行,红极一时,无人不晓。这是曹雪芹本人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余波所及,甚至连大观园和其中的人物后来还走进了紫禁城长春宫的巨幅壁画,回到《红楼梦》曾经写过的那个宫廷绘画的幻象世界。这是一次奇妙的回归之旅:“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小说主题,最终被还原为绘画艺术的视觉吊诡。

 《红楼梦》壁画之一“贾母游园”
这里涉及的问题不限于物质、技术和艺术媒介,也超出了图文关系。《红楼梦》的视幻叙述不仅悬置了对象世界的真实性,而且令人对观察者本身的确定性和可靠性也产生了怀疑。曹雪芹从视觉文化的角度,切入真与假的主题,并且将这一主题上升到了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层次来加以理解和呈现。真假宝玉在梦中相会的片刻,不仅彼此互为镜像,而且各以“宝玉”相称。我们已经完全分不清谁在镜中谁在镜外,谁是主体谁是客体,究竟是哪一个宝玉在说话了。对主体的疑问,不只限于小说的主人公,还同样适用于我们自己,适用于《红楼梦》的所有读者。这正是我们读罢小说,而不能不掩卷深思的问题。
《红楼梦》壁画之一“潇湘幽情”(故宫博物院 胡锤 摄)
第三组包括《小说研究的路径与方法》《传统小说是取之不尽的富矿》《〈儒林外史〉和〈红楼梦〉构成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和《时间也蕴含了错误和遗忘:谈文学史的写作》四篇,以《金瓶梅词话》《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作品为主,延伸到对古典小说史的观察和思考,最后两篇也谈到了文学史写作的一些感想。有关小说方面的研究已见于拙作《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儒林外史〉研究》和一些单篇论文。这几篇访谈就有关的想法做了比较集中的讨论,希望能有助于我们重新解读这几部耳熟能详的古典长篇小说。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来源庞杂,发展的历史中充满了裂变,而《金瓶梅词话》和《儒林外史》都各自标志了其中的一次新的开始。更重要的是,它们的意义还不限于小说史本身,甚至也不限于文学的范畴。《儒林外史》和《红楼梦》构成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同时也为中国现代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与不可或缺的参照系。因此,有必要在打通古今、跨越学科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古典小说的研究领域。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见证了日益严重的、精英治理所造成的全球性危机,而在这方面,古典长篇小说也可以给我们带来启示:西门庆凭借商人的财富和独霸一方的地位,从外部打入精英阶层,由此导致了精英治理的严重腐败;与此相对照,出身于缙绅之家的杜少卿和贾宝玉则是从内部感到了空虚和幻灭,最终脱离了精英的自我再生产过程。尽管听上去还有些言之过早,但从晚明至清中叶,传统的精英治理已经多少显露出了疲软的迹象。光鲜华丽的外表下,暗流涌动,岌岌可危。《金瓶梅词话》《儒林外史》《红楼梦》被后世奉为经典,正是因为它们底蕴丰富,经得起细读,并且一如既往,对当下开放。每一代读者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时代侧影,不仅感同身受,还可以通过自我介入,揭示出小说文本的一个新的或潜在的意义层面。所以,题目不仅没有做完,也永远做不完:古典小说的研究是一座富矿,潜力无穷,大有可为。
夏永《黄鹤楼图》 绢本水墨,元,20.6 x 26.7 cm
《唐诗与题写名胜》和《天人之际:诗中自有陶钧手》两篇以唐诗为主题,构成了第四组文章。2020年,我在三联书店出版了一本小书《题写名胜:从黄鹤楼到凤凰台》,以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如何回应崔颢的《黄鹤楼》入手,串联起一系列相关作品,讲述唐人题写名胜的故事。题写名胜属于即景诗或即事诗的常见类型,假设诗人亲临其地,即兴写作。而即景诗的内容与内在品质,又反过来取决于诗人的写作经验和身历其境的感受,二者之间具有无可怀疑的同一性和连续性。这不仅是即景诗的假定,也暗含了中国古典诗论的一些不言而喻的重要前提。
但在我看来,唐人又经常以诗的语言和比喻,对这些诗论命题做出回应与思考,并且探索其他的选择。这些另类的选择正是我感兴趣的话题,因为它们为古典诗歌的写作打开了新的维度。而以诗歌作品为中心来重构诗论的对话场域与自我评论,不仅是古典诗论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具有深厚的理论潜力和重新激活古典诗论的可能性。承蒙《上海书评》丁雄飞的访谈,我在《唐诗与题写名胜》中对《题写名胜》这本书的写法与涉及的问题,做了一些概括和延伸说明。
我在北大期间,关注的领域是古典诗歌,但自 1988年之后,主要转向了古典小说研究。《题写名胜》是我回归唐诗的第一步。我在《天人之际:诗中自有陶钧手》一文中对《题写名胜》涉及的问题做了呼应,同时又引向“重读唐诗”系列的第二本,也就是正在写作中的《诗囚与造物:中唐的诗歌观和诗人的自我想象》。在诗歌由盛唐向中唐的转变中,杜甫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不仅是一位人间的诗人,完成了“史诗”的写作,还在宇宙创化的意义上来理解诗歌创作。以他之见,诗人笔下的世界足以令自然万象,也就是造物的作品,黯然失色,相形见绌。杜甫是一位以诗歌来思考的大师。他开启的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为诗坛带来了前所未见的突破。


本书的下编汇集了六篇随笔、散文和访谈。自 1978年从福州赴京,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一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此后负笈海外,从求学到执教,迄今也不止三十年了。回顾自己走过的每一步,都多少有些偶然,从来不是预先设计的结果。最幸运的是,在我的求学阶段遇上了几位恩师。下编的《与林庚先生相处的日子》(写于 2004年)、《那个年代的空间驰想》、《“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记我的导师袁行霈先生》和《韩南先生最后的礼物》,分别写了我的三位老师:林庚先生、袁行霈先生和韩南先生。我从个人的亲身感受出发,写从师求学的经历,写老师们对我的指导和关照,也介绍了他们的学术成就,及其对自己的启迪。
每个人走上学术道路的机缘和过程都不一样,时过境迁,从前的经验也未必与当下的现实相吻合。而我们今天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毕竟又与各自的经历分不开。下编的最后两篇回顾文章分别是《学问的背后应该有更大的关怀》和《文本内外:回顾与断想》:前者是一篇访谈,集中于 1988年出国之前的经历;后者涉及出国以后的感想,并以近年来的几个研究话题为例,探讨经验阅历与学术思考的关系,也触及年轻学生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包括如何培养问题意识、设计研究课题和完善学科建设。文章中所涉及的话题包括经典作品的文本细读、分析性或规范性批评话语的建构,以及与语言、文字书写和“白话文”相关的问题。因此在一个回顾的视野中,总结了贯穿全书的几个重要主题,也希望给这本学术随笔集带来首尾呼应的整体感。学术是一种生活方式,思考构成了人生经验的一部分。我想借助文字,留下一些零星的记录。对过去不失为纪念,于当下或许也能有所启示。

商伟与林庚先生的合影(1985 年)

在写作和访谈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多位师长、朋友的帮助与支持。我已经在每一篇的附记和本书的后记中分别向他们致谢,在此重申谢意。与他们的相遇和交往,不仅给我带来思想和学术的启迪,也让我收获了友情和温暖。这是学术生涯的眷顾与慷慨馈赠,为此我心存感激,非言语所能尽。
本书所收的文字,此前散见于报纸杂志,有一些也可以在微信公号上读到,但我希望大家读这一稿。趁着成书出版的机会,我对文章和访谈都做了大幅度的修改和增补,有的甚至篇幅翻倍,在观点和看法上也有所拓展。谈不上尽如人意,在我却总算有了一个交代,可以暂时告一段落。《时间也蕴含了错误和遗忘:谈文学史的写作》一篇是尚晓岚(笔名尚思伽)在访谈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那是 2013年的夏天。令人痛心和惋惜的是,此后不到六年她不幸因病去世。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那篇访谈的答复部分略显仓促。这次收入《云帆集》,我做了一些补充,希望能对她当年的提问做出更满意的回答,也以此表达对她的纪念。


这本小书是我的一次个人回顾和十年小结。外部世界风云变幻,有精彩也有无奈,非个人所能左右。唯愿思想与学术无所依傍,自成天地。

新秋更欲浮沧海,卧看云帆万里天。

那是一个来自远方的呼唤,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商伟

2022年10月15日
商伟,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及硕士,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自1997年起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现为杜氏中国文化讲座教授,东亚系系主任。研究领域以明清小说戏曲为主,兼及思想文化史和中国古典诗歌研究。主要著作包括《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儒林外史〉研究》《题写名胜:从黄鹤楼到凤凰台》,并编注《给孩子的古文》。

新书推荐

商伟 著
活字文化 策划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23年4月

马上复制淘口令 5👈¥8MXtdlN0CsP¥
将《云帆集》加入购物车🛒

北京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一份从求学者到执教者的诚意样本
16岁负笈北上,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度过了十年时光,是当代国学大家袁行霈先生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教书,同时成为“中国近百年来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史上的标志性人物”林庚先生的得力助手;
26岁远渡重洋,赴哈佛大学东亚系,跟随“海外汉学界古典小说和明清文学研究的重要奠基者”韩南先生攻读博士;
35岁起在哥伦比亚大学执教,先后成为杜氏中国文化讲座教授、东亚系系主任。数十载耕耘,已成海外汉学研究的一面鲜明旗帜。
古典诗歌、小说戏曲、文言文与白话文……一次中国文学风景的巡礼点睛

唐诗中的胜迹题写、杜甫的造物想象、韩愈的诗囚之喻……

《红楼梦》中的经典场景如何化作紫禁城长春宫里的巨幅壁画?
“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小说主题怎么就在清宫之中掀起了“造假”风潮?
《儒林外史》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清朝当时的学术思潮?
以吴敬梓为代表的儒家士人是如何通过小说写作对“礼”进行反思的?
……

从经典文本出发,以文学史、文化史、思想史等多维视角观照“文本内外”,让我们以文学为翼,去拥抱更辽阔、更久远的生命体验和历史想象。

他说,学术是一种生活方式,思考构成了人生经验的一部分。

“校园的围墙为我划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师长、同事和学生给我创造了一个宽松、温暖的环境。从内心里,我是不想离开校园的。做自己喜爱的学问并且与自己喜欢的、有趣的人打交道,还有比这更理想的生活吗?我想不出来,所以根本就没考虑别的选择。”

“我们每个人都是经验的产物,经验当中总是有好也有坏,关键在于看清自己和自己所处的环境,学会分析和调动自己的经验,最终将它转化为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资源。这一点既适用于小说家和艺术家,也适用于学者。”
装帧清新典雅,便携好翻,让“卧看云帆万里天”的快意潇洒点亮疲惫生活

书中首次披露商伟先生与三位恩师的珍贵合影,以及未对公众开放的紫禁城长春宫几组巨型通景壁画。文图对照,更能感知时代的变迁,触摸历史的温度。


目录

言文分离与现代民族国家:白话文的历史误会及其意义(上)

言文分离与现代民族国家:白话文的历史误会及其意义(下)

我们为什么要读古文

一本书的故事与传奇

《红楼梦》中的宝玉和真真国

紫禁城中大观园:长春宫的《红楼梦》壁画

小说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传统小说是取之不尽的富矿

《儒林外史》和《红楼梦》构成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

时间也蕴含了错误和遗忘:谈文学史的写作 

唐诗与题写名胜

天人之际:诗中自有陶钧手
与林庚先生相处的日子
那个年代的空间驰想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记我的导师袁行霈先生
韩南先生最后的礼物
学问的背后应该有更大的关怀
文本内外:回顾与断想

后记


书影展示

《云帆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一位母亲的反思:孩子要经历什么,才能懂得学业的重要、父母的不易?(推荐)太苦了!澳洲留学生的漫漫移民路!为了PR砸锅卖铁到塔州苦等!承受着经济与精神的各种压力...商伟|碎片化阅读时代,获得头脑与心灵的解放不能只靠“挖呀挖”卡德罗夫话里有话变幻的世界,流动的BOSS美学王小川新AI公司浮出水面:成立「五季智能」,召集搜狗旧部,水下估值接近独角兽10个亿,召唤中国的AI独角兽百年名校,全国双创:价值的反思与要素【活动】探寻独立精神的发源,请加入我们的波士顿、圣地亚哥 EB-5 路演之旅!ChatGPT热潮后的反思:我国应加速构建新型智能计算中心体育总局局长说足球:一直在反思|加油反思!“科学,健康与人文”园桌分享系列活动之一: 桂永浩:《医学人文漫谈》;陆建非:《“根”与“魂”——谈谈上海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闲说跨年在墨西哥城 (8) -城堡+历史博物馆纪念康德诞辰 | 我们的时代是批判的时代《约定》2023,我们都健康、平安、快乐!在绝望山谷的反思:做B端产品最难的是什么?( 赠送《B端产品方法论》图书活动 )“让孩子住校,是我做过最后悔的决定”:一位妈妈的反思,住校伤害真的大一位妈妈关于幼升小的反思:孩子学会好好生活,未来才能从容不迫习近平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造就Talk|周伟:人类的终极宿命要么是被机器取代,要么是跟机器结合​手机行业系列案例 | 西门子:坚持德国工匠精神的手机制造商变幻莫测!加拿大7省发布天气预警!一周内面临30cm雪暴、洪水、霜冻和山火!这地温度甚至高达35度...一例全身麻醉下"TURP"后患者成植物人引发的反思陈吉宁龚正用一整天时间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召开现场推进会明确这些重点岳飞的军功马克龙找回法国企业家精神的努力及启示​法律精神的背后,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全国人大代表尹同跃:特斯拉在变强,我们也在变强变幻莫测!A股又现超强赛道,多股紧急提示风险商伟|我的老师韩南:一位老派的绅士学者,一种存在的方式在变化的时代,仍然传递温暖与安全感城头变幻大王旗:中金公司的背后计划中的地中海邮轮行包凡失联,孙宇晨移民香港,投资圈风云变幻泽连斯基的反攻!乌国防部发布影片 「安静」的反击即将开始!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