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前要干的10件事」:我们的遗愿清单
最近看到一篇报道,记录了作曲家坂本龙一患癌后,在人生的最后两年里,选择公开去做的最后 10 件事(大多都与艺术和工作有关)。
今天也想问问大家:如果有机会,你选择用哪 10 件事来结束人生?
本期简单聊聊,编辑们聊了聊自己作为普通人最后想做的一些事。希望你也能在评论区分享~
提前办场「像婚礼一样热闹」的葬礼
想在离去之前给自己筹备一场葬礼。就像是举办婚礼一样热热闹闹,把重要的亲人朋友都请来,亲自道别。
1. 大家都打扮得很漂亮,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
2. 遗像是一组艺术照。彩色的,笑容灿烂的。
3. 给每个对我很重要的人写封信,现场亲手发给大家。
4. 把画过的画都打印出来,办个葬礼画展貌似也不错,伴手礼就是我画的周边。
5. 现场我估计会又哭又笑激动的说不出很多话,希望有主持人在现场带动大家活跃气氛,BGM 是轻松愉快的,大家可以一起跳舞,想哭还是想笑都没关系。
6. 增加一项签署遗体捐赠的环节,然后大家一起聊天,共进晚餐。
......
最后,跟每个人好好拥抱道别。
▷ 《我最后一个夏天》
以上关于死亡的遐想,貌似很理想化,现实中死亡何时以及何种方式发生我们都不知道。
其实,在刚看到这个关于遗愿清单的问题时,本以为也能像写年度计划一样轻松写出 10 件以上想做的事情。认真思考了下,意识到「这次」不能拖延了。
如果真的把「死期」拉近,究竟做什么能不留遗憾呢?
想起《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本书里,有一个面对真正死期将至的来访者朱莉。咨询师从她身上感受到的是:「和死亡的对视,迫使他们活得更投入——不是为未来列出长长的目标清单,而是活在当下」。
分享看剧时得到的一点小启发
近几年我看过最好的一场对死亡的刻画,来自韩剧《我们的蓝调》。
玉冬奶奶(金惠子 饰)确诊胃癌晚期后,她为自己做的死前准备好真实,好细腻,简直是眼睛哭瞎的程度。
1. 刷马桶,打扫房间。
怎么会有人和我想得一样!人可以死,但马桶不能脏,房间不能乱,必须整整洁洁,让活着的人知道东西都摆在哪里。这也是我幻想中「尊严死」的一个必要方面。
小猫咪的遗愿清单(妈咪帮忙定制版
我没有想过自己的遗愿清单,但我已经安顿好了我的小猫咪的后事。我希望可以通过不断练习想象它离开我的情况,来缓解它真实离开那天的遗憾和悲伤。
1. 虽然只有十几年,但也要每天都很开心地活着。
2. 提醒爸妈一周给我吃一个罐头。还是那句话,猫生一共十几年,吃不了多少罐头!
3. 挑选一根最喜欢的逗猫棒,然后一起下葬。
4. 火化,骨灰一部分埋到离妈妈最近的一棵树下,一部分做成饰品待在她身边。
5. 每天陪妈妈和爸爸玩 10 分钟,这样走的时候就不会后悔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他们。
6. 把家里的虫子都抓光。
如果距离死亡还有一年
好巧,我真的思考过这个话题,某天下班路上等红绿灯的时候,我不知道怎么忽然想到,如果生命还有一年,我会做什么。一年,时间不算多,班估计不会上了,也不可能做太多事,我想了下我只会做一件事——认真把自己手头的小说写完。
这两年我一直在空余时间尝试写自己的小说,但进展并不顺利,理由有很多,比如,暂时还没办法靠它赚到钱,写作技能还有待提升……当然,还有更多更细小的理由,比如昨晚没睡好,今天头有点痛,和朋友好久没见了很有必要赴这个约。
稍微了解一点心理学的人,很容易能看出我在干嘛——很明显我在逃避啊,真实理由就是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完成。我害怕它,所以逃避。
当时想到这里觉得很有意思,你看看人啊,有时候非要在一些极端的情境下,才知道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事情。当你手里有大把时光的时候,你会找 100 个理由逃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当生命还剩下一年,也就没啥顾虑了,你只会去做,抓紧做。
所以「想象死亡」就是一个很好的了解真实自我的方法,正如《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当中说:「尽管肉体的死亡会毁掉人,但死亡的观念却能拯救一个人,对死亡的体认,使我们能更深刻地感受生命,从一种以分心、麻木、为琐事焦虑为特征的生活模式转移到更真诚的模式」。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你现在就做着你死之前一定要做的事,那也说明你正在过着充实健康的生活,试试检验一下自己吧~
▷ 《重启人生》
「事实是,一旦你学会了如何去死,你就学会了如何好好活。」——Mitch Albom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