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跟风“爱自己”,小心越来越累!

跟风“爱自己”,小心越来越累!

其他




策划、撰文 / 大霸、Koei、卢舫
编辑 / KY主创们

今天想和你讨论「自我关怀」,在现实生活中它有个更直白的名字 ——


「爱自己」


细数中文互联网上十大政治正确,必有它一席之地。它当然不是一个新的观念,王尔德一百年前就写下:「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而这句话俨然已经成为 21 世纪第三个十年最受欢迎的网(zi)络(pai)圣(wen)经(an)。


为何爱自己会重获瞩目?仔细想想,当年轻人越来越疲惫,生活的意义变得越来越虚幻,「内卷」和「躺平」的讨论经久不绝,再加上女性主义的崛起,人们把更多心思花在自我上,也并不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情。


现如今在品牌和商家的推波助澜下,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把许多行为视作是自我关怀。比如医美(医美真的很痛)、化妆、减肥、健身、购物,以及在各个领域内掀起的消费升级(香水、家具、床品等等)。





于是越来越多女性,也在这些声音的影响下认为,过得粗糙的自己不够自我关怀、不够爱自己。有一说一,这些个铺天盖地的“大动作”的确能起到自我关怀的作用,比如医美后变得更漂亮,给家里的四件套升级换新后睡得更香,自尊水平也随着变美、变精致、照顾好自己而提升。


但同时,它们未必对所有人都能起到关怀的作用。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反而是发现有些原以为自我关怀的事给自己增加了额外负担:


办了健身卡一年到头去不了几次,因为一想到私教下的kpi比工作kpi还难完成就头大;满柜子化妆品好多都过期了,我也没学会怎么用,反而开始嫌弃自己脸垮手残;斥巨资改造的小家除了看着顺眼,实际体验突出一个华而不实。


我不禁开始怀疑:它们是真的自我关怀吗?直到后来,我读到:


精神病学家Pooja Lakshmin在《Real Self-Care》中提出“假性自我关怀”(Pseudo Self-Care)概念。她提醒我们要关注那些表面上看似在关爱自己,但实际上并没有满足内心真实的情感需求、甚至给人带去压力或以其他方式侵蚀了健康的行为。(啊……这,念我身份证得了。)


原来,生活中的确有一些自我关怀行为可能是假的,甚至于你在做这些事时,非但不是在自我关怀,还可能是在自我损毁。那么今天就趁此机会跟大家聊聊,如何鉴别虚假的“自我关怀”,以及虚假的关怀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伤害,我们又该如何建立真正有效的自我关怀。


一起来看文章。




4个标准,供你自查

是否在进行“假性自我关怀”




一切被冠以“自我关怀”名义的消费行为都是假的吗?当然不全是。事实上,它取决于每个人在决定做这些事时,是否出于自己真实的内在需求,以及在过程中收获了怎样的感受。

Pooja Lakshmin在书中提出了4个具体的标准,用来帮助我们自查是否掉入了「假性自我关怀」的陷阱里:

1. 你做这件事,是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吗?

消费主义之所以能够得以盛行,常常是利用了人们(尤其是女性)容易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地迎合外部期待或通过和他人比较来提升自我价值感的心理。

就像我的一个女朋友,因工作需要必须带妆上班,她所处的行业对女性的要求主打一个“精致”,她不仅做到了还几乎拥有各类化妆品牌的断货单品。但跟她一起逛街时我发现她其实不是真的想买或真的需要,原因一个是无法拒绝sales的安利不想让ta们失望,另一个是为了把爆款晒到朋友圈收获一些羡慕和点赞。

这种乐于追逐时尚和潮流的“自我关怀”,其实是建立在低自尊基础上的讨好行为。它很难使人从中获得与之相匹配的快乐,并且很容易受到他人的评价影响而被抛弃。

2. 你执着于要通过这件事取得某种成就吗?

例如尝试骑行,原本是为了解锁探索城市的新体验,结果慢慢地你开始追求每周一定要刷够多少里程,并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骑行路线跟目标,没完成就觉得懊恼。这样一来,骑行就不再能给你带去享受探索的松弛乐趣,反而变成了一个时刻压在你身上的指标,让你变得越来越焦虑。

这种把自我良好的感受与被量化的外部成就紧密绑定的自我关怀,同样忽视了我们内心最根本的情感需求。在一味强求结果的过程里,我们事实上忘记的是:“关怀”这个动作本身才是目的。

3. 审视现实:你的生活实际上是因此变好了还是变差了?

这是一个相对容易被观察到的客观指标。你不妨通过回顾并对比在进行某项「自我关怀」前和后的实际生活现状来做出判断。

举个例子:你费了挺大功夫在出租屋里添置了各类“治愈系”小家电(烤面包机、咖啡机、三明治机、加湿机、音乐播放机之类的),那你真的用上了吗?多久用一次?真的好用吗?还是它们反而给你的生活上徒增诸多不便,比如占地方、招灰尘难清理、操作不当还可能受伤等等。

这种自我关怀恰恰是本末倒置的一种行为,你会不知不觉陷入“为做而做”的形式主义,并极有可能在自欺欺人中感到对生活的厌倦。

4. 你会在事后感受到焦虑、愧疚或者是不安等消极情绪吗?

常见的情况跟我自己前面遇到的类似,比如有的女孩会因为化妆变得更加容貌焦虑,有的男生因为沉迷于打ps5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而感到自责等等。

总之,当你尝试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实践这个自我关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因此感到舒适、愉悦、放松,或者并没有因此变得更自信、更精神充沛,且反而被由它引起的额外的负面情绪困扰,就要考虑停下来。




一个人长期进行
假性自我关怀,
可能会变得价值观扭曲
甚至陷入抑郁




  • 日益增长的财务负担,伴随时间和精力的耗竭

消费主义催生的假性自我关怀方式通常有一个共性就是:需要你一次性进行大额支出或长期投入,目的就是尽可能榨干你的钱包。所以当你每个月收到花呗、借呗和各种信用卡账单时很可能会发现自己早已负债累累。

但为了同时让你感受到自己钱没白花,假性自我关怀还需要你花时间跟精力去探索和体验它的“价值”。体验到了,说明钱多少花的值得,体验不到,那说明你时间精力投入不到位


  • 消费观与价值观逐渐被扭曲

比较典型的,你会逐渐信奉“贵有贵的道理,我值得更好的”“赚到的钱不是我的钱,给自己花的钱才是我的钱”等各种五花八门又一时很难反驳的洗脑消费观。

长期受此熏陶,你会依赖于从及时享乐的“冲动消费”中不断获取安全感、满足感甚至价值感,而完全放弃对性价比和真实需求的考虑。殊不知,在这之后等待你的会是无尽的空虚和无意义感,而这些其实并不能由买买买的“自我关怀”来填满。

物质很丰富,精神很萎靡,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 陷入焦虑抑郁和自我怀疑,丧失自我价值感

一方面,由于虚假的自我关怀常常建立在对自己真实情感和需求的否认或掩饰上,我们会因此挣扎于在呈现自我时内外不一致的矛盾中,并产生一种不真实感和自我怀疑。

另一方面,虚假的自我关怀有赖于外部的反馈,他人的认可和赞赏也就顺势为我们构建起了虚假的自我价值。一旦外部的评价体系发生变化,或是决定停止这种关怀,我们就会感到自我价值的瞬间坍塌,并因此陷入巨大焦虑或抑郁。

  • 人际关系危机

假性的自我关怀会令我们过分关注那些并不属于我们真实需要的事物,阻碍了我们在社交关系中呈现真实、真诚的自我需求,从而让我们难以与他人建立深层连接,导致疏离的亲密关系和人际信任危机。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警惕因过度关注并坚持实现这部分“虚假的自我需求”,而变得自私、冷漠,甚至变得偏执、虚伪。试想一下,当你的消费观被扭曲为“物质至上”,你对于朋友、伴侣能够提供给你的价值也大概率会是“物质至上”。




建立真正有效的自我关怀,

试试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首先我们想要指出的是,建立有效的自我关怀并不是说必须要从“反消费主义”开始做。我们只是建议大家在此之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一定的评估和判断再行动。

例如:这些消费完全在你承受的经济范围内,你也刚好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并且,你明确自己是出于真实的需要和喜好,而不是为了追求外界的认可而做的决定,你当然可以尽情地享受买买买。

不过即便如此,你也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真正建立有效的自我关怀:

1. 由内而外地善待自己:

身体层面:可以尝试唤醒、呵护自己的感官,比如:洗一个热水澡、去外面散散步、晒晒太阳、吃自己喜欢的食物、与电子设备适当「断联」、睡一个踏实的好觉等等...

心理层面:建立积极的自我对话,像对待亲密的朋友一样与自己沟通。每天多称赞自己一点、多肯定自己的进步,允许自己犯错和感到虚弱,不要在小事上过分苛责或自责。比如最近因为工作和社交耽误了每天晚上的健身计划,长胖了2斤,大可不必耿耿于怀并规定自己尽快恢复体重。

2. 建立个人边界(Setting Boundaries):

个人边界指的是由你自己创造的规定、准则和限度。它们能够帮助你在生活和关系中分辨什么是合理的、安全的,以及外界如何对待和评价你是可以被允许的,一旦超越界限又该怎样应对。

积极健康的个人边界有两个重要的核心在于:学会将自己的需求和情绪放在首位,而不是一味地迁就他人。同时,一旦个人边界被挑战或冒犯,要学会说“不”。

比如周末朋友约你出门逛街,但工作了一周你其实更想在家休息,看看书、追追剧来放松自己,你完全可以拒绝,并真诚地告诉ta自己真实的需求和想法。

(公众号主页回复「边界感」,查看更多在关系中建立边界的技巧!)


3. 提升内部的自我觉察:

自我觉察是指,一个人能清晰认识到自我的意愿和能力,包括了解自己在别人眼中是怎样的人。准确的自我觉察不仅能帮助我们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还能有效地与外部建立更加结实且有弹性的信赖关系。

虽然自我觉察很难,但的确是一项可以被练习和提升的技能。例如你可以尝试进行一些正念练习、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以及在日常生活里通过改变叙事方式来完善对自己的了解。

比如,在向他人回忆并讲述你生命中的重要事件时,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去描述“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以及给你的精神和心理带去了怎样的影响等等。

以上。

点点「在看」,摆脱虚假自我关怀~



这个后疫情时代,每个人的身心都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探索自我,寻找生命的意义我们争分夺秒的吸纳更多“有用”的知识学习沟通、自我关怀、向上管理......但却可能忽视了内心的平静,其实拥有一颗平和稳定的心,才是吸纳一切的基础

人只有做到真正的爱自己,才能真正爱别人。只有把自己关怀够了,才能真正关怀别人。所以,如果你想探索内心真实的自己,找到与自己和解的方法,更好的学会自我觉察和自我关怀

这里非常推荐大家试试由KY专业教研团队精心研发的《人生必修 | 自我探索与人格成长的100堂课》,从专业心理学理论及相关哲学理论研发,覆盖亲密关系、情绪管理、自我成长等人生最重要6大议题,科学提升43个底层心理能力,轻松掌握100个心理学知识。用心理学底层逻辑重塑全新自我,成为解决人生问题的专业高手。

一个人格成熟、情绪稳定成年人必修
《人生必修 | 自我探索与人格成长的100堂课》
现在购买
即赠🎁价值179元KY「关系与自我 · 解密卡牌」
限量200份 手慢无
扫码下图立刻购买👇

References:

Lakshmin, P. (2023). Real Self-Care: A Transformative Program for Redefining Wellness (Crystals, Cleanses, and Bubble Baths Not Included). United States: Penguin Publishing Group.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穿过冻雨的是那些鸟儿越来越大的特斯拉越来越像一家传统汽车制造公司日本强征韩国劳工,韩国“自己捐钱赔自己” !美大使赞赏:尹锡悦、岸田文雄通过了考验!尹锡悦为何主动向日“让步”?每天睡前问孩子这3个问题,ta会未来越来越优秀为什么越休息越累?「高质量休息」的3个关键特征 |【经纬低调分享】对美颜滤镜上瘾的年轻人:宁可内耗自己,也要跟风从众论文越来越多,突破却越来越少?脚上出现这1个症状,近期要小心中风“突袭”,别不当回事,自查你有没有越休息越累?那是因为你根本没在“休息”啊!摘下「讨好」面具,不要做冷落自己的讨好者,学会好好爱自己心痛! 34岁男演员离世 网友痛惜: 这病越来越年轻化 千万小心“后来,我学会了爱自己”很多人都误解了“爱自己”《出尘莲开——阿姜沃伊修行的心路历程》|七、从“想着觉知自己”到“真正觉知自己”民间外交丨土库曼斯坦留学生左羽:中国的新朋友越来越多 老朋友越来越铁​许倬云:为什么我们越来越自由,却越来越孤独?中产越累,佛祖越贵钢琴过敏季越来越长,过敏者越来越多,这已经是“新世纪流行病”了吗?对话一条徐沪生:中国独立App模式越来越难,内容的天花板越来越高枕头不对,越睡越累! 没想到选枕头也有这么多学问!澳洲街上越来越中国了!越来越多澳洲人爱买中国制造,路上随处可见金秋英伦行(5):伦敦掠影 (下篇)你只发现看病越来越贵,却没发现自己活的越来越长吗?“爱自己,从心脏开始”视频回放及文字记录看电影【女人们的谈话】让我想到铁链女快来!“爱自己,做自己的女王”!女王节惊喜福利来袭!在美年轻人 结婚越来越少 也越来越晚美国治安越来越差!纽约街头惊现死尸!最近要小心穿这种衣服的人!研究揭秘:为什么人们总是越活越累?美国证实:是“自己害了自己”风声|为什么调休总让人越休越累?美国证实:是“自己害了自己”!跟风“秦昊减肥法”,有哪些危害?美国入境档案--梁方仲、桑恒康和许烺光1944年洛杉矶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