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为何市场不可能真正安全;硅谷银行爆雷是社交媒体的错?|梧桐专栏

为何市场不可能真正安全;硅谷银行爆雷是社交媒体的错?|梧桐专栏

财经

* 后台回复“商论入群”即刻主编领读(订户专属全年服务)

第一共和银行股价闪崩,令银行危机再度浮现,更为美联储下月利率政策的走向增加了不确定性。在金融界,安全和风险之间的矛盾可能会引发恐慌。硅谷银行(SVB)的操作本质上就是其银行家认为某些资产是可靠的——长期按揭和美国长期国债——然后基于这些资产做加杠杆押注。该公司的管理层相信,它能够以这些可靠资产为抵押而安全地借钱——也就是储户存在该银行的钱。随后这些资产价格迅速下跌,引发危机。究竟如何理解金融抵押品?《经济学人·商论》推出最新【梧桐】系列金融专栏,欢迎订阅浏览完整文章。


《经济学人·商论》2023-04-04
Why markets can never be made truly safe

梧桐
为何市场永无真正安全时
在试图避免危机时,官员们可能已种下了下一次危机的种子

3月16日,瑞士央行以瑞信(Credit Suisse)的抵押品为担保,向其提供540亿美元贷款,但事实证明,此举并不足以拯救这家有167年历史的机构。3月19日,美联储宣布将重启与英国、加拿大、欧元区、日本和瑞士的每日美元互换安排。这些经济体的央行现在可以用本国货币作担保,以固定汇率从美联储短期借入美元,然后贷给本地的金融公司。


在正常时期,一些风险较小、被认为价值不太会大幅波动的资产支撑着大量的市场活动。政府债券和房地产就是典型的抵押品。大宗商品、企业信用和股票的风险更高,但有时也会用于抵押。这两种类型的抵押品都是许多金融危机的根源。安全感是风险最终冒头的原因。人们越是认为这些资产安全,贷款人就越愿意接受它们作抵来发放信贷。有时这些资产本身是安全的,但以它们作抵押的借贷(以及这些资金的使用)却不安全

在2007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正是因为市场认为美国抵押贷款市场的安全性无懈可击,才导致了抵押贷款的爆炸式增长。最后发生崩盘时,甚至都不需要抵押贷款支持的证券真正出现违约。仅仅是违约概率的变化,就提高了信用违约掉期的价值,卖出这些产品的公司的负债也随之上升,足以让大量出售掉期产品的机构陷入困境。在1990年代初的日本,作为国内银行首选抵押品的土地价格暴跌,引发一系列慢性金融危机,持续了超过十年。... ...

【付费文章】欢迎打开商论App,订阅后搜索“梧桐”获取更多《经济学人》金融分析

译者课堂138期讲解《经济学人·商论》2023-04-04 原文 Buttonwood: Why markets can never be made truly safe 上半部分



↓ 订阅全年商论可免费加入学习社区聆听完整课堂 ↓


官方译者通过多个步骤解读原刊文章,带你从词、句、段循序渐进,掌握更高效的学习方法。请认准商论官方正版,充分利用优质语言素材



梧桐
银行恐慌,社媒之过?
新技术不仅仅是加速了金融动荡

最近几周让欧美少数贷款机构陷入绝境的银行业动荡有一个新特点。与过往的危机不同,由于有了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应用,信息以闪电般的速度传播给不断扩大的恐慌人群。与此同时,新的数字金融工具又让神经紧绷的储户在一念之间便可取走存款,无论他们身在旧金山的办公室还是圣莫里茨的滑雪场。


硅谷银行的倒闭引起了分析师和立法者对银行挤兑速度加快的担忧,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去十多年的新技术浪潮绝不是第一次改变人们的行为。之前的例子表现出某种模式:创新最初有助于促进繁荣,催生出憧憬未来无限可能性的泡沫,然后不断加速并放大最终的破灭。历史还表明,近期的技术变革可能会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在长期重塑市场面貌。


从1840年代开始,电报在美国风靡一时,它通过架空电缆传输报文,把波士顿、芝加哥、纽约和费城等此前全不相干的金融市场连接起来。1866年,海底电报电缆又使美国和欧洲之间的可靠通信成为了可能。历史学家认为,这些传递金融信息的新方法帮助消除了定价的低效。例如,美国和英国的棉花价差缩小了三分之一,波动性也有所降低。这种新的沟通方式意义重大,留下了深远影响。至今外汇交易员私下里仍将英镑兑美元的汇率称为“cable”。

... ...

【付费文章】欢迎打开商论App,订阅后搜索“梧桐”获取更多《经济学人》金融分析

梧桐(Buttonwood)专栏简介



这篇文章来自《经济学人》的“梧桐”(Buttonwood)专栏。此专栏聚焦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是希望及时、深度了解这一领域动向的读者需加以关注的版块。和《经济学人》其他专栏一样,这个专栏的名字由来也颇有趣——两百多年前在华尔街一棵梧桐树下达成的《梧桐树协议》被认为是纽交所建立规程的起源,由此成为一份著名的金融自律协议。


打开《经济学人·商论》App

搜索关键词“梧桐”阅读海量文章

《经济学人·商论》持续关注全球大趋势,欢迎订阅浏览。订阅商论,即可免费加入【主编领读社群】获取完整解读

* 后台回复“商论入群”即刻主编领读





🎉订户专享福利



主编领读 · 订户专属社群 

    每日主编精选文章推送 & 主编解读
    与商论主编沟通交流

* 后台回复“商论入群”即刻体验主编领读!

 全年商论英语学习社区 

    ✓译者领读
    ✓每日一词+学人习语+译者课堂持续更新

 海量商论中英双语往期内容 

    超过3000篇双语文章+译文 

    超过一万分钟主播朗读原文

    ✓双语纪录片 


*入群方式:完成订阅 - 关注微信服务号【经济学人全球商业评论】并后台回复关键词“订户入群” - 添加小助理企业微信等待审核后被邀请加入商论订户专属群


订阅商论即赠全年学习社区+主编领读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优惠订阅全年商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一周国际财经|硅谷银行爆雷,沽空者一天赚4600倍,有受害公司发不出工资;遭撤稿的“常温超导”卷土重来,这次会获诺贝尔奖吗?硅谷银行爆雷,硅谷创投挤兑,崩了崩了马方|怎样看待硅谷银行爆雷事件?哈佛:From Financial Markets to ChatGPT硅谷银行倒闭:政府不纾困 但将避免风险扩散 引发大恐慌 硅谷银行遭关闭…存款人怎么办?倒闭骨牌效应?第一共和银行恐有最大危机突发!汇丰1英镑收购硅谷银行英国子公司,交易立即完成!拜登回应硅谷银行危机:美国人放心,这些人要承担责任硅谷银行迎来救援!潘石屹、王兴辟谣…机构:硅谷银行事件大概率不会变成广泛危机事件美国银行爆雷震惊全球:3天倒闭2银行,银行股一夜暴跌千亿,引发大面积恐慌中国创投惊魂夜:硅谷银行爆雷后的24小时外媒报道: 硅谷银行爆雷背后真相突发,硅谷银行倒闭!还有10家银行也可能爆雷闲话人生(233)一生最好的朋友郭进军引爆金融地雷的硅谷银行 掌门人何许人也?硅谷银行暴雷后 Fed将在13日紧急召开理事会闭门会议疯了!美国又一家银行倒闭!多家银行股暴跌,拜登回应“银行爆雷”!2000亿硅谷银行爆了!硅谷科技公司炸了!雷曼时刻又要来了?太突然!硅谷银行破产关闭,爆雷前CEO精准套现2500万!还有10家银行也可能爆雷“硅谷银行不能倒!”红杉等325家机构、650名创始人联合声明;潘石屹称从未在硅谷银行开户;软银等限制使用ChatGPT丨邦早报拜登:硅谷银行倒闭要怪特朗普!这家银行债券被评为垃圾级,涉及存款超6000亿!又有大行爆雷?自曝财报程序存“重大缺陷”美国硅谷银行爆发流动性危机,股价一天狂跌70%硅谷银行爆雷,并非又一个雷曼时刻她没有做错什么为什么这样不幸?潘石屹辟谣“踩雷硅谷银行”:从未在硅谷银行开过户存过款最近发生一件民愤比较大的事,令我思考一些问题。马云回国现身杭州首谈ChatGPT,阿里港股拉涨后回落;搜狗输入法之父加入王慧文AI团队;硅谷银行165亿美元被接盘丨雷峰早报湾区|史上首次网上挤兑,社交媒体推动硅谷银行倒闭硅谷银行倒闭,还有10家银行也可能爆雷硅谷银行爆雷背后 | 经济学人社论市场震荡 监管介入 硅谷银行爆雷事件持续发酵科技周报:度小满否认将赴港上市;燃油车开启“自杀式”降价;硅谷银行危机或引发大范围裁员潮最新进展:硅谷银行爆雷24小时,创投圈拼死自救【金融行业】硅谷银行的生死三重门—硅谷银行缘何行至关闭?书家俗词8点1氪:美国监管部门托底,硅谷银行储户周一可支取所有资金;硅谷银行CEO套现360万美元股票;B站考虑取消前台播放量数据显示今日财经|刚刚,美联储出手干预硅谷银行事件!潘石屹称从未在硅谷银行开户存款;董明珠鼓励员工“砸锅卖铁”买格力股票中国创投惊魂夜:硅谷银行爆雷后的24小时丨深氪lite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