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最有爱的公众号 Pinterest 原创出品
(ID:pintchina)
前阵子,某便利店海报的广告词“她不醉,没机会”,让1.7亿网友骂上热搜第一。
都2022年了,还有广告文案靠低俗擦边来博人眼球。
它挨骂,一点都不冤。
网友们在抵制这类广告之余,也纷纷感慨:十几年前,央视公益广告才是创意广告的天花板。小时候,贴近普通人生活的央视广告,真实而感动,是多少人的成长教育片。那些积极而正能量的广告文案,简短但朗朗上口,仿佛刻在了我们的DNA。属于中国人的情怀和氛围感,在几十秒内让人一览无余,筷子,是中国最独特的发明,也是中国人独有的文化符号。一双筷子,不光是食物的鉴赏工具,更是数千年文化的见证。2014年,一则“筷子”主题的春晚广告自播出后,海外华人纷纷致电来信央视,表示被这则广告“暖”到了。不同的方言,不同的年龄,都与筷子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通过六个平凡的家庭,你我身边最常见的故事,让中国人的温厚、礼仪、传承如数尽显。
只有打心底热爱中国文化,才能拍出让大家有共鸣的广告。
“妈妈洗脚”
昏暗的房间,摇摇晃晃的身影,刚刚还在玩乐的孩子端起了满是孝心的洗脚盆。
风铃叮叮作响,水声轻柔淙淙,母亲累得满头大汗,却带着满足的笑容;没有华丽的场景,没有强有力的旁白,有的只是三代人朴素又真挚的爱意流动。广告人罗宾斯基曾说:”我深信一流的感情才能构成一流的广告。“央视的这则广告,正是用人与人直接最朴实的亲情,将爱的种子撒在观众心中。天下苦熊孩子久矣,随手一搜,仿佛打开了“让父母后悔生下你”的案发现场。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成长中的孩子,更容易模仿父母的语言和行为。如果今天这样的广告再多一些,或许会多更多以身作则的父母。
彩色的易拉罐,在乘客的脚下四处“流浪”,每个人都想摆脱它。就为这场公德比赛赋予了满满的仪式感。
哨声响起,赛程紧迫感瞬间拉满,
终于!场上唯一“鲜亮”的队员不再坐视不理,捡起易拉罐扔进垃圾桶。
一句欢呼是对“球员”最好的赞赏与鼓励,也是对场上所有观众委婉又意味深长的提示。
当我们对不文明的现象置之不理时,我们的行为也正在被下一代所注视。
一声声”爸“响起,父亲却因老年痴呆忘记了自己的孩子,颤动的手指,泛黄的夕阳,四处可见的纸条,无一不昭示着他的病情不容乐观。父亲颤颤巍巍地拿起饺子放进口袋,黑白画面闪动,儿子的惊讶和窘迫都写在脸上。我们偶尔会忘记,自己是孩子,但父母永远记得。
时间让我们的身影越来越伟岸,却也让父母的背越来越弯。成长的路上不要走得太急,要记得拉着他们的手,一如曾经他们牵着你那样。近年来,制作广告的技术更好了,创意也越来越多,但让人印象深刻的广告却愈少。
许多广告更是因擦边出圈,在低俗的边缘试探成了新的流量密码。我们怀念十几年前真情流露的广告,也怀念那个浪漫真挚的年代。如今再看那些央视公益广告,大多画质模糊,却让人百感交集。但毫无疑问的是,它于润物细无声处,滋养了一代人的精神世界。或许一条公益广告,并不能让世界不文明的行为立马消失,但“一条公益广告就像一盏灯“,灯光汇集在一起,为无数人指明了前行的路。应该被广而告之的,是灯光照亮的世界,而不是让“黑暗”吞噬看客的精神空间。
END
「喜欢就点赞」